雪廬老人弘傳《論語》析探
                       鍾清泉

                                            


    

    提要

    本文著眼於雪廬老人《論語》教化的探討,略述老人的儒學背景,從家學奠基,到聖門使命,及佛法的啟發。老人深知欲植德本,非從研經不能得力,故從眾多儒經之中揀擇孔聖親傳的《論語》,力弘不輟。老人講授《論語》,重視句讀,慎選注解,畫表解析,在既有的古注基礎上,處處可見老人獨到的見解。更以〈述而篇〉的「志道,據德,依仁,游藝」作為《論語》及中華文化的綱領,將孔學的體大思精,層層剖析,融會貫通,使學者知所先後,得以下學而上達。

    關鍵詞:李炳南、雪廬老人、論語、儒學、明體達用 

    一、前言

    李炳南老居士(1891-1986),本名豔,字炳南,號雪廬,後以字行。世居山東濟南,生於清光緒16年,夏曆十二月初七日,為濟南李氏望族,卒於民國75年4月13日(夏曆三月初五日)。

    老人生長於傳統儒學世家,通曉修齊治平的大人之學,1倡導「蒙以養正,聖功也」的啟蒙教育,年輕時老人與濟南學界組織「通俗教育會」,積極推動社會教育,提倡忠孝節義,膺選為會長。238年浮海來臺,深感國家民族陷於失根的危境,應各方邀請,公開演講呼籲從根救起,3民族的根在那裡?41年孔子聖誕,老人在中山堂講辭云:

    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樞,今日中國如存一息。復興文化,可以復蘇我國的靈魂,從失覓得,魂還而軀活。4

    民國40年,受到老人的感召,多位賢達耆宿籌組成立臺中蓮社。老人有鑑臺灣本地學子稟性純樸,有如先進之野,可惜因久受日人統治,欠缺中國文化的薰陶,遂於41年在臺中蓮社創辦「國文補習班」,義務傳授中華文化,禮聘孔德成(1920─   )、傅文平(?─?)、劉汝浩(1895─1985)諸師,講授《論語》;周邦道(1898─1991)、許祖成(1908∼1980)二師,講授國文,老人則親授唐詩等課程。5

    民國59年,老人為大專同學成立「明倫社」,創辦《明倫月刊》,明是佛家的五明,倫是儒家的五倫,老人為〈明倫社社歌〉作的歌詞云:6

   天竺五明,種智之根。震旦五倫,本於至仁。
   治平世間兮,賴禮樂之文化。
  
超出惡濁兮,必心性之返真。
   外儀尼父,內念世尊。吹法螺,振木鐸。喚醒人群,攜手出迷津。
   大同世,清淨土,樂無垠。庶不負固有覺性,堂堂乎黃帝子孫。

    老人在歌詞中,就孔學而言,冀望大專同學以孔子為儀範,大振木鐸,宣揚五倫至仁,喚醒世人,以不辜負固有的明德覺性。

    老人晚年眼見世風日下,學子心靈深受西化影響,更以九一耄齡不辭辛勞創辦「臺中論語講習班」,7並於每週五親自挑燈演教席,講授《論語》。

    老人一生以「內佛外儒」自利而利他,於外儒一端則大力提倡《論語》。老人講授《論語》的言教,已由徐師自民(1928─   )擇要整理成書,名為《論語講要》,8至於老人講授《論語》時的開場引伸,乃至有感而發,則依老人多位弟子的筆記統整為《論語講記》。9除此,老人有關《論語》的觀點,尚散見於《雪廬詩集》、《修學法要》、《述學語錄》、《禮記選講》、《中國歷史綱目》、《弘護小品彙存》等老人的全集之中。10

    今謹依上述老人的言教,於《論語》一經的解析,不揣譾陋,撰寫成篇。老人身教言教有如海水無盡藏,欲以瓠瓢之蠡測量於萬一,錯謬之處,勢所難免,尚請大雅君子不吝教正。

    二、儒學造詣背景

    老人生於清末民初,受過完整的傳統教育,成年時?獵歐美法學,中年之後則深入佛法出世之學,而詩學詩作則終其一身勤耕不廢。老人自幼養成善學習慣,故儒經、法政、醫術、佛法、詩學,老人都能融會貫通,冶於一爐。老人云:

    於我有助益的學問有三,一是詩學,詩乃文章之祖,古人之詩,字字珠玉,學詩須懂文字、格局、方法、音韻,一個字安了三年也安不上。再者是佛學,佛經有科判,如八十華嚴,一體到底,脈絡井然。三者是法律,法律學或判決書上所用的字眼,有嚴格的規定,對於作文、辦事有很大的助益。11

    凡此諸學,皆奠基於老人深厚的儒經學養,故能左右逢源,取之不盡。老人的儒學造詣背景,謹從「家學淵源」、「入衍聖公府」、「受佛法啟發」三點分述於下。

   (一)家學淵源

    老人庭訓嚴正,家教不苟,自幼受到祖父景純公的細心調教,12每回隨景純公赴宴返家,祖父必問及宴會中之禮節應對、菜餚品目、食物內容、上菜次第等細節,13養成遇事慎重,觀察敏銳的習慣。日後用諸經典事物的學習,則是講究字字精當,句句能解,不敢囫圇吞棗。六歲入私塾,學館設在住家附近之正覺寺內,學習方法則不改古風,老人云:

    吾幼時讀書,三兩行書坐一天,這是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用功方法。學仍需要入定,定後才能靜、才能安、才能能思慮、思想才能得到。14

    老人的曾祖銑公精通武藝,祖父景純公飽讀詩書,父親壽村公知書達禮,溫文儒雅,終日知乎者也。15老人長於一門書香,加上自幼穎悟,16中國的諸經子史,得以循次誦讀,奠定深厚的國學基礎。17日後在中部多所大學講授《禮記》、《李杜詩選》、《黃帝內經素問》,在內典研究班講述《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等。18凡此多為傳統士人為官從政的必修之學,19老人在〈周楊慧卿傳〉云:

    予丱角讀書佛寺,嘗聞內典而欣。中歲屯蹇仕進,檢而研之。躍然曰:「嗟!從有獲於天爵矣。」20

    老人自幼學習孔聖儒學,若循著傳統科舉從政方式,應在人爵上大有發展,只因際遇革故鼎新的時代,21人爵之願困頓難行,轉而往天爵上精進奮發,所謂「匡世有心培後進,荒途無累賴清貧」,22使得益眾的事業更加海闊天空。

  (二)入衍聖公府

    老人從山東法政學堂結業後,於民國9年,31歲,出掌莒縣獄政,提倡德化,醫治囚疾,代為收瘞,頗獲好評。23年,受翰林莊陔蘭(1846-1946)的邀約,23兼任《莒志》分纂,重修莒縣志書。老人負責纂修古蹟、軍事、司法、金石四類,經過三年,《莒志》修成。民國25年,老人離開莒縣返回濟南,受莊陔蘭推薦,應聘進入「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擔任教讀,24後改任主任秘書。民國26年冬天,老人隨孔德成南下南京,輾轉進入四川重慶,38年初來臺,續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秘書,以至往生。

    老人遊於聖門,出入孔府,沐浴於儒學聖境,不啻親炙於孔子聖人,有緣如此自非常人可比。朱鏡宙(1890─1985)居士〈雪廬詩文集重印序〉云:

    君、稷下士也。博聞強記,于學無所不窺。自遊衍聖公之門,縱覽古聖人文物制作之盛,與夫禮樂衣冠之美,流風遺韻,彷彿猶在耳目間。學益積,而行益飭。25

    曲阜一城,文物鼎盛,古蹟遍布,除了三孔── 孔廟、孔府、孔林,最足代表孔聖文化之外,尚有少昊陵、周公廟、顏子廟、曾子廟、舞雩台等聖地,而《論語》人物的流風餘韻,在曲阜一帶則是處處可見。老人供職之餘,縱橫飽覽禮樂衣冠之美,於「學益積,而行益飭」當是事實。

    孔子過世後第二年(西元前478),魯哀公下令在曲阜闕里孔子的舊宅立廟,將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保存起來,並且按歲時祭祀。這是諸侯祭孔的開始。老人在曲阜時間不長,然孔廟緊鄰孔府,每年四季及孔子誕辰祭祀,雖有至聖廟廟官主其事,26然孔府亦是主事單位,老人必然參與各項祭典。老人的故舊蔡公念生(1901-1992)云:「公濟南人,居近聖人之鄉。嘗入衍聖公幕,於周孔遺教習之熟矣。」27對於祀孔釋奠禮儀,老人如視諸掌,例如關於八佾舞,老人云:

   「八佾」,吾幼年曾見八佾,每行八人,有八行,八八六十四。吾見曲阜的祭孔,天子禮八佾,諸侯六佾,大夫四佾。28

    關於祭孔時,誰任正獻官?老人云:

    例如祭孔,孔奉祀官住在臺中又是特任官,臺中市祭孔的主席是什麼人?不是孔奉祀官,而是臺中市長,因為他是主管的原故。29

    祭孔何以用太牢?老人云:

    今日祭孔而爭議祭太牢之是與非。吾說此,並非毀謗政府,不可像別人無主意,無辦法。吾雖為佛教徒,也贊成太牢。自古祭天用太牢,有其用意,梁武帝信佛用麵作牛,也是太牢。30

    祭孔所奏的樂曲,老人云:

    祭孔有六章樂,首為迎神,初獻、亞獻、終獻、撤饌、送神。撤饌時,隨舞隨歌。祭孔的音樂,起首為大哉孔子,先知先覺,奏咸和之曲,有辭,贊辭必須合乎所祭者的身分。31

    釋奠典禮,糾儀官所司何事?老人云:

    吾幼時曾見祭天、祭孔,主祭者為一縣首長,年紀都在五十以外,縱使下雨也不許有傘蓋,不許人扶持,不許左顧右盼。32

    臺灣因長期受日人統治,33雖有民間祭孔,然儀式、服飾、音樂等多與古制有所出入,為應急須要,故有《闕里述聞釋奠選錄》的應世,老人作跋云:

    溯秦火復熾,神州陸沈,播遷來臺,少康待興,制禮作樂,雖則待諸來日,繼絕推闡,不容緩於今朝,此民族精神所繫,天理人情所不能泯者也。政府維護民族,復興文化,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集其大成,延續不絕,文化在斯,由來崇祀。惟是行都文物,未能周備,闕里述聞采載較廣,謹檢其有關釋典者,選錄八種,轍鑑前代掌故,聊供臨時參摭。34

    來臺之後,政府提倡復興中華文化,各地孔廟每逢9月28日舉行祭孔大典,這本《闕里述聞釋奠選錄》有助於祭孔釋奠典禮之統一不紊。臺中孔廟興建之初,聘請老人為首席顧問,35於孔廟建築、祭祀、服飾、儀節等,多方請益。

    老人與孔府半生因緣,因深緣厚,故舊徐昌齡(?─?)於老人歸西之後,撰文云:

    偶於炳老住室內(案:於重慶歌樂山猗蘭別墅),見壁間鏡框有奉祀官親筆題詩一首,僅記其中兩句「一見便知己,平生有幾人」,由此可見其友情之深厚矣。36

    足見老人與孔奉祀官德成交誼的深契。老人九十高齡仍任秘書一職,曾多次以年事已高請辭,仍不為孔奉祀官所允。曾賦詩〈緣〉,感慨遊於聖門四十年的心境:

    風雨同舟四十年,霧花籠眼雪盈顛;心違展墓薦洙水,夢有聞經登杏壇;

    浮海何曾輸季路,歸槎恐不伴張騫;聖門松柏春長在,了卻瘋僧一段緣。37

    民國75年夏曆3月,老人生西,孔奉祀官率領家人哀輓老人的聯語云:「數萬里流離備嘗甘苦與君共,五十年交誼多歷艱難為我謀」,38道盡老人輔佐聖門后裔的苦心孤詣。自民國26年至75年,近半世紀,老人離鄉背井,捨天倫之樂,陪著孔聖后裔從曲阜直下南京,從南京轉進重慶,又從重慶返回南京。38年2月,復以「押運卷箱行李」為名,隨孔奉祀官來到臺灣,與孔府上下有如「風雨同舟」共患難的一家人。老人冀望什麼?但願「聖門松柏春長在」── 孔聖大道能如松柏不凋於寒冬。

   (三)受佛法啟發

    老人於儒經之鑽研,終生不懈,39可入可出,能精能博,不受漢宋群儒的藩籬限制,擺脫俗儒的拘墟膠固,老人何以能如此?實得力於佛法的啟發。

    老人家中世代奉佛,曾自述:「予之學佛,幼受家庭薰習,及上私塾,塾擇處佛寺中。以幼之印象,此時再薰,乃因緣之起也。」40進入法政學堂,接觸講求因果程序的剛田法學,教授時常提到佛學。民國5年,法相唯識通家梅擷芸(1880-1947)任山東檢察廳長,於濟南大明湖畔組織佛學社,設唯識講座,老人與法界人士一同前往聆聽,奠定日後深入佛學教典基礎。41民國20年,因閱讀印光法師(1861-1940)主持的弘法社刊印佛書,而皈依三寶,從此與印光大師書信往返不斷。老人自中年之後,即優遊於佛法宗門教下,學唯識八年,參禪八年,學密八年,42最後則是專修淨土法門。老人浸入佛法領域之後,於儒學進境大有增益:曾云:

    吾自學佛才懂中國文化,再看中國文化,佛學也懂了,二者互相有關係。佛家世法、出世法都有,格外注重出世法,儒家也是如此,只是特別重視世法。43

    尤其服膺宋代張商英(1043─1121)的觀點,張商英常說︰「吾學佛然後知儒。」44老人講授《論語》,偶有參酌明代焦竑(1540-1620)的《焦氏筆乘》,焦竑也是學佛而後知儒的學者,他讀了《華嚴經》後,說:

    余以謂能讀此經,然後知六經、論語、孟子無非禪,堯、舜、周、孔即為佛,可以破沉空之妄見,糾執相之謬心。45

    佛法闡釋事物,解說周詳而完備,用的方法尤為精細,如能通曉佛法義理,無疑是握有解題的利器,遇到經典關節之處,持此利器,可迎刃而解。老人曾習法相唯識宗,此宗擅長萬法的分析,故授課時常以「體、相、用」、「因、緣、果」、「身、口、意」、「事、理」等方法,解析《論語》章句,使聽者一目了然。而自皈依印光法師後,印祖勉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為學儒學佛的下手處,故老人授課弘經率以此為著眼點,不在於考據學問,弟子周邦道云:

    師融通儒釋,深積義理。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恪承印祖遺教。46

    老人恪遵印光大師遺訓,講授《論語》一向勉人要守住人格,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講究的就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一切為仁由己,但盡本分,這種凡事自我要求的君子作風,最足以表現一個有修養者的格局。

    三、力弘《論語》心願

    老人博通多種學問,淹貫諸經,47來臺之後,則多以《論語》指點弟子學行,晚年更以《論語》一經,正式開班授課,徐師自民云:

    雪廬老人,東魯純儒也。早年入衍聖公幕,後隨孔上公遷寓臺中。暇時勤宣內典,教授儒經。晚年深感時風不競,聖教不彰。乃設論語講習班,廣接文教各業有心人士,定期講習。48

    臺中論語講習班,成立於民國69年10月,49當時教育崇尚美式洋化,中國文化有邊緣化之虞。民風趨下,人心變質,老人憂心之餘,仍以九十一的高齡振臂高呼,召集各方志同道合的人士,投入《論語》的學習,並獲得周榮富(1909─2002)慷慨解囊,贊助獎學金。參加成員必須具有下列資格:50

    1、中華民國國民,品行端正,有正當職業者。

    2、曾在公私立大專院校或中等學校畢業者。

    3、信仰佛教且曾受三皈依二年以上者。

    4、男生服完兵役者。

    合乎上述資格再經師長推薦,從中精選出正式學員。每期課程共計兩年,第一期由老人親自講授《上論》,徐師自民負責《下論》,第二期再互相輪換,學員學習則由教務主任周師聖遊(1920─2006)督導。成立時,老人賦詩〈論語講習班成立誌感〉云:

    道統五千載,崇朝今古分。書刪孔尼父,典祀卓文君。
    歲月逝如水,乾坤飄似雲。何期新舊雨,有志樂同群。51

    當時臺灣正流行興建情人廟,奉祀卓文君、司馬相如,高唱愛情至上,52鼓舞男女淫風,至於流傳五千年的道統孔聖文化,在此風潮之下,不廢而廢,不刪而刪。民風如此,國運如何不似浮雲飄蕩?老人感時不化,歲月不待,於是糾集志同道合的舊雨新知,開設論語講習班,以「講習論語、造就弘揚中國文化人才為宗旨」,53搶救固有文化於顛危之際。

    論語講習班的教材,以程樹德(1877-1944)編撰的《論語集釋》為主,因為「此書不是從門戶出發,而是從實事求是立論,是則從之,非則去之,不以漢、宋分為異論。」54老人不設門戶,不拘漢宋,能將《論語》經文疏通得合情合理的注解,即可參考。

    論語講習班成立後,每週二、五晚間七點至九點,聆聽老人與徐師講授《論語》,課後學員必須復誦經文至熟記為止,每星期一則依授課內容復講研討。當時在場聆聽《論語》有200多人,其中26人為正式生,其餘為旁聽生,老人云:

    班上的人雖然不多,只有二百人左右,可是都是自動來的,有心學好,周家八百年的天下,人才十個而已,現在有二百人成了孔子的弟子,還不行嗎?55

    老人於《論語》一經,深信只要學而時習之,必有大益。期間有門生欲廣學十三經,輒勸以「先學好《論語》再說」。老人將桑榆晚景投入《論語》一經的弘傳,實有其深沈高遠的寄望。

    四、學《論語》有多益

    老人常以歷經六朝自嘲,56看遍近百年的時局變化,時代愈新,人心愈壞,曾賦詩〈時學〉,云:

    君子如雲魯國光,時風移轉各行藏;人間爭學公輸巧,草掩宣尼萬仞牆。57

    在〈狂歡〉詩,云:

    投書塞洙泗,大壤任狂歡。舞蹈勝於酒,蒱球半似官。
    違情窒人欲,快意溺儒冠。皮老陽秋在,捫心未覺寬。58

    民國初年有人倡言打倒孔家店,要國人把儒經丟入茅坑,踐踏鄙視孔學經典,毀棄固有家珍,導致人心浮動,爭相西化。59例如政府倡議中文橫寫,報紙鼓吹選美活動,大加宣導兒童談愛情、老人黃昏之戀等等,60視傳統文化如敝屣,傷風而敗俗也在所不惜。社會流行的風潮,使得孩童的啟蒙不能養正,年輕人淪落成失學的一代,年老長輩無法安養天年,如此下去,距離「少者懷之,朋友信之,老者安之」孔子的願望,61將漸行漸遠。因此老人以為非提倡經典教育,不足以救頹勢。

    經典學習的效益,因人而異,而研經可以植德本,卻是老人的一貫信念。儒家十三經乃古聖人的智慧,憑此以正德、利用、厚生,然自宋元以後,以四書五經科舉取才,62宋真宗曾親撰《勸學詩》,63鼓勵學子以經典謀富貴,詩云:「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經典教人希聖希賢,端正人品,修己以安人,64傳到後世卻成了謀財致富工具。老人於此惡風,深不以為然,賦詩〈正謬〉,詩題下注「前人勵學云書中有黃金顏玉似失養正之義」,詩云:

    詩書禮樂正乾坤,幾個儒生不戲論;
    結網羨魚都誤解,黃金顏玉餌癡魂。65

    所以老人講授《論語》,必先表明此舉「不為名不為利」,全在端正人心,養成君子。又聞某大學捨儒經而以《紅樓夢》為教材,感慨系之云:

    紅樓絳帳眼皆青,蜨夢沈沈曉不醒;
    昨夜琵琶催醉臥,問誰起讀十三經。66

    某些大學的紅樓絳帳,不講儒學,不讀十三經,學子沈醉在紅樓故事之中,德行一端實令人堪憂。今人要盡讀十三經,恐力有所未逮,十三經如不能盡研通達,至少《論語》一經不能不學。老人為大專同學創立「明倫社」,手訂四大學習領域,老人云:

    一曰研經、二曰言語、三曰文章、四曰辦事。研經植德本,故舉凡儒十三經、佛三藏十二部皆當研之,而貴能得其旨;若力有不逮,則論語、彌陀二經列首要。辦事增福慧,凡利眾諸事,均可為之,而必也通達人情,故宜兼讀廿五史;至時或不給,則御批通鑑輯覽為不可少。言語文章,是應世工具,一要有次序,一要能暢達;則古來詩文佳作,儘令吟詠;若苦其泛濫,則閱微草堂筆記甚可參考。67

    研學《論語》可以培植道德本源,而辦理事務、通曉人情則不可不讀《御批通?輯覽》的史書。至於言語文章欲求通達,則須精讀紀昀(1724-1805)的《閱微草堂筆記》。老人手訂的明倫四科,實脫胎於孔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68舉凡言語、政事、文學無不以德行為根本,老人責勉論語講習班的學員云:

    論語一書,以仁義道德為根本,別求虛名。凡學論語,仁義二字不離本身,離仁義二字,就是白學了。69

    故《雪廬老人事略》云:「公講儒經,諄諄於敦倫盡分,樂天知命。期諸學者,博文約禮,始為君子,終成聖德。」70

   《論語》有孔子豐富的言教及身教,71經文簡要詳明,較諸其他經典,更易研學。老人深知今人活在快速演變的科技時代,要人皓首窮經,博通眾典,實強人所難,故以「五經之錧?,六藝之喉襟」的《論語》做為入手教材。72老人以畢生實踐《論語》的經驗,深信「數篇《論語》安天下」,73學習《論語》有無窮的效益,謹以老人常提的「可立人格」、「可得公安」、「可曉文理」三點說明。

    (一)可立人格

    老人於民國38年初,浮海來臺,從基隆上岸,深深感受臺灣民風的一片純樸。有外地人問路於商家,店主會恭敬詳細的指點迷津,甚至暫時放下手邊的事務,親自領著外地人走一段路,當時人心是如此敦厚,一直讓老人津津樂道不已。事隔30年後,經濟迅速起飛,社會風氣丕變,人心轉壞,漸漸淡忘「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古八德的基本人格,老人云:

    我們這裡,這幾年來,一直是弘揚佛法,並且幫助社會教育的,現在為什麼突然加上論語呢?因為近年來,佛法表面上好像是發展了,事實上卻日漸凋零,學佛在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是真正的內容,若是三藏經典還在,人心壞了,佛法便也沒個成就。74

    人心壞了,依佛法觀點,下一生必將失去人身,更莫奢望有更高更好的去處。而《論語》一經,教人從根本的「其為人也孝弟」75做起,孝弟以修身。《論語》〈學而篇〉一上來就說「學而時習之」,學什麼呢?老人云:

    此章(即「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章)似承學而所來。學者何,內明德格致誠正,外新民修齊治平。內為體而外為用。內體本仁,外用行仁。夫子之學,既是仁學,故處心行事,無不是仁。禮記大學篇: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此章,人孝弟,脩身也。中庸云:修身以道,修道以仁。鮮犯上,家齊也。不好作亂,國治也。大學云:一家仁,一國興仁。此言脩齊治平之學,皆依仁而興起。76

    依著《論語》亦步亦趨學而時習之,從修身而齊家,齊家而平治天下。以孝弟修身,其餘的「忠信禮義廉恥」人格素質自可保全。第二期論語班結業時,老人云:

    我們辦論語講習班也不宣傳,也不要錢,就是希望各位同學個個獨立,各各辦,並不是對我辦的,也不是對大家辦的,實實在在是為自己辦的,為自己辦什麼呢?保存個人的人格!自己人格保存住,才能跟孔子一樣,才能學佛。77

    儒家士人學習六藝經典,漸成君子、仁人,最後生入聖賢之域。這成聖成賢的基本立足點,就是先要保有個人的人格,始能上達更高的境界,這正是老人弘傳《論語》的初衷。

   (二)可得公安

    人身的珍貴,在於人與天地合稱三才,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78故《禮記》〈禮運〉云:「人者,天地之心也」。中庸云:「人道敏政」,「敏」者,孔穎達疏云:「敏,勉也。言為人君當勉力行政。」為人君要勉力行仁政於天下,而一般人們也得負起「人道敏政」的責任,老人時常勉人學《論語》要盡到「人道敏政」的本分,老人云:

    孔子說:「人道敏政,地道敏樹」,中國文化是人天二道。地不長植物即不算地,人必得懂政治,政治即道,要將社會治理得安安定定,使大家皆得公安,故曰:「有道明君,無道昏君。」道者不可須臾離,辦任何事皆不可離了道,使天下國家皆不得公安。這就是中國文化、孔子思想,此為世間法最高目標。79

    人能敏政,則五倫人際各盡本分,十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80做得不虧不欠,如此便能達到「公安」。老人勉勵說:

    中國講天、地、人三才,天有它的道理,「天道敏時」,不能亂了四時;地有它的道理,「地道敏樹」,生長植物,長養萬物;人呢?也有他的道理,「人道敏政」,重要在政治上。人要學政治,「政者正也」,也就是公公正正替大家辦事,使得大家得到公安。81

    老人常說,政治不是非做大官才叫政治,一家五口就是政,開個小店有幾位伙計也是政,《論語》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82所以懂得了《論語》,修己以安人,做官做好官,當老百姓守法,不製造亂子,就可以求得世人的公安。

    (三)可曉文理

    文以載道,古聖智慧透過文章典籍,流傳至今,欲得聖人之道,不能不通曉經典文章。儒經以文言成文,必須識得其中的字義、文理、文趣,方能盡得言外之道。自從有人提倡廢經以後,人們視文言為畏途,書不成文,83不敢讀也不願讀,如此下去,儒經裡的千年智慧勢將「獨留青塚向黃昏」。老人曾賦詩〈文禍〉八首,痛心國文的失落,詩有序云:

    國文者,國家之文化,民族之元精也。五四以後,廢文言尚語體,學子所習多歐美雜說,崇唯物,闢倫常,六十餘年,數典忘祖,失國偏安,又被迫退出國聯。賴倡國學,莊敬自強,齊家報國以存。近有鼓吹新文學者,曰純文學、漁文學、鄉土文學多類,語義西化,前鑑可憂。84

    熟悉經典文言,自能體嘗文中的修齊治平之道,老人眼見國人的國文程度低落,因此特意講授《論語》,冀望學子從《論語》嫻熟文言的文理字義,老人云:

    我們學論語,一者學做人,一者學認識文法,懂文法後自己看書不必人講,也不致於學錯了。以往吾只要大家做人就可以了,今日的文章變得不像樣,不得不自己求。不懂文法,重要的字便會滑口而過,不重要的字反而白費力氣。85

    文言文讀不通,不僅無法深入儒經,更遑論純以文言譯述的三藏經典了,老人慨云:

    論語講世間法,若出世法則說的簡要。因有儒家配合,所以佛教傳入中國才發揚光大,儒學也因佛學而更了解。佛經是中國文理,不懂中國文學,佛法也不能通達。86

    如何從《論語》學習文言文理?老人的經驗是:

    念的時候,要句讀分明,四聲清楚,抑揚頓挫,將其中的神情態度,都表現出來。故從誦讀的聲音,就可以知道他懂不懂。所以文經王沔(宋朝齊州人,每在天子前誦讀參加進士考試的人所作的辭賦,因誦讀音調明暢,經讀過的人多高中進士。)一宣,多得登第。87

    經文必得讀誦,從分明的句讀、清楚的四聲中,就能掌握經中大義。例如《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文中兩句「曰:不可」,古來注解多主張陽貨問,孔子「曰:不可」。老人則以為從讀誦之中,便知其中的文理,兩句「曰:不可」都是陽貨說的,當是陽貨自問自答,如此方能顯出陽貨的跋扈橫行,老人云:

    以上從漢注到明代都是如此注解。到了明儒郝京山提出另一種說法,這個說法正合吾意。「曰,不可」,你一定不承認,一定以為不對。「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日月天天過去,歲不與你增加了。以上都是陽貨說的,下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這才是孔子所說。這種說法文理才順。88

    孔子教人「辭,達而已矣」,89《論語》一經,言簡而義賅,用字恰當好處,經文不容輕易更改。如能熟悉《論語》的篇章文句,用字遣詞自然習慣以《論語》經文為模範,為文務求簡要通順,言語要能暢達不繁。

    南宋陸放翁(1125-1210)〈八十四歲讀論語詩〉云:「壯歲貪求未見書,歸常充棟出連車。晚窺闕里親傳妙,數簡方知已有餘。」90一個人坐看五岳山川,歷經人事滄桑之後,始信《論語》「數簡」,用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優遊有餘。91老人一生於《論語》自行而化他,深信從中可以通曉文言用法,日後自修閱讀文言體裁的儒經佛典,自當無有障礙。果能熟誦《論語》,依文實行,則下學人事,敦倫盡分,保住人格,修己以安人。於五倫十義不虧不欠,地基已穩,則可上達佛道,進入心靈深處的修法行事,此乃老人力弘《論語》的衷心切願。

    五、解析論語要例

   《論語》孔子之言,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然流傳至今,書中許多人事文物,遠非時人顧名而可以思義,故古來注解《論語》不下六百餘家,92多以漢儒、宋儒為主流,「漢儒所重者,名物之訓詁,文字之異同。宋儒則否,一以大義微言為主。」93老人講解《論語》,不廢古注,以《論語集釋》為主,偶有參酌徐英(?-?)《論語會箋》、劉寶楠(1791-1855)《論語正義》疏通經文,老人云:

    你們以前只見朱注、正義,集釋是集合了六百餘種書,吾視諸位的需要與否,及時代之需要與否而採用。94

    又云:吾所選《論語會箋》、《正義》,劉寶楠《正義》也不是一家之言,但全取漢注。徐英《會箋》也不是一家之言,漢宋皆採,但偏宋。可以參看這二書所採的注解。錄成講義,心中較同意者寫於前,其次的放在後頭。他們所採取的,也不是全同意。今日學論語不為科舉,不必定採那一家注子。95

    老人講解《論語》,注重學道,樹立人格,憑藉廣博深入的學養,以及豐富的人生閱歷,在眾多注解中揀擇合情合理的講法,將每一章經文的文句、章法、義理、人情、事故演繹開來。從民國69年10月至72年年底,每星期五晚間七點到九點,二百多人齊聚一堂,聆聽老人講授《論語》,每一章書經老人解析之後,96舉座歡喜感動,歎為希有,如坐春風。謹從「句讀、擇注、解析」三點,一窺老人講述《論語》的精要卓見。

    (一)句讀精要例

    古人印刻的經典,本無標點,經文意義因不同的人斷句分章而有所差別,故《禮記》〈學記〉將「離經辨志」,列為學者初入門的功夫。曾國藩云:「自六籍燔於秦火,漢世掇拾殘遺,徵諸儒能通其讀者,支分節解,於是有章句之學。」97曾氏認為「章句者,古人治經之盛業也。」98能將一通到底的經文,分出章節,點明句讀,99學者開卷便能瞭然。句讀若下在恰當處,全章經義便呼之欲出。

    老人講授《論語》,有多章的句讀不同於常見的注解,謹舉「加我數年以學易」章,以見老人於《論語》句讀的深思熟慮。

    〈述而篇〉:「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依此章孔子所言,孔子何年學《易》,諸注紛紜難考。老人參考《集釋》各注,列出幾種說法,並點出其中講不通的地方:100

    1、皇邢二疏:謂孔子爾時年已四十五六,故云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邢昺(932-1010)疏,加數年方至五十,指四十七時。

    依《史記》孔子世家晚年所言,101老人以為孔子五十學《易》不可解。依皇邢二疏,則孔子在五十歲前未學《易》,如此孔子如何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老人說:

    吾十五歲就學易經了,那這一章經文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孔子五十歲以前還沒有學過易經嗎?吾沒到五十歲就已經學易經了,吾豈不是高過於孔子?那孔子的學問豈不是太糟了?所以這個講法不通。102

    2、集注:朱熹(1130-1200)引注,以為五十是「卒」之誤。103

    3、《群經平議》:俞樾(1821-1907)疑五十為「吾」字之誤。

    4、《論語古義》:惠棟(1697-1758)據王肅詩傳云,古五字為七,乃改五十為「七十」。

    5、《釋文》:「易」又作「亦」字為訓,當云「亦可以無大過矣」。

    以上這四種說法,老人以為此皆妄改經文,不可取法。

    6、《四書近語》孫淮海(1527-?)據《易繫辭傳》大衍之數五十,謂非以五十之年學易,是以五十之理數學易。

    老人認為孔子學的是《周易》,並不是學揲蓍草卜卦,所以此注也難以圓說。

    經文各注既然難以明白,於是老人反復念誦,思之思之,靈機一動,心裡疑是句讀的問題,老人云:

    若以五字為一讀,十字又為一讀,以為加我數年之補充語。以所加者或五年,或十年,以是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不限在五十之年學易,章句乃明。104

    老人認為這一章句讀應為:「五、十以學《易》」,如此就不必限定是孔子多大年紀說的了。孔子說,教我多活幾年,再學五年《周易》,或者再學十年《周易》,就可以無大過了。老人欣喜之餘,還不敢自以為是。看到龔元玠(?-?)《十三經客難》云:

    先儒句讀未明,當五一讀,十一讀,言或五或十,以所加年言。105

    龔氏正是作如此句讀。老人欣見古人有此說,於是依從此句讀解析本章。

    孔子志於道,讀《易》韋編三絕,到老還說加我數年,五年或者十年,繼續學習《周易》。孔子到老仍不能無過,所以說再學幾年《周易》,「可以無大過」。學易何以能無大過?老人云:

    易經就是注重「悔」字,易經中的吉占四分之三,凶占四分之一,一悔就可以無咎,只要一存悔心,省察自己,當時就變。106

   《周易》一書,廣大悉備,用於學道,要在始於悔過,終於無過。孔聖學習《周易》,漸漸能至於無過,此聖人所以為聖人。

   老人於《論語》句讀獨到之例,尚有多處,諸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君子無所爭」、「子路問成人」等章,均有不同一般的句讀。例如〈先進篇〉末章末段的「唯,求則非邦也?」、「唯,赤則非邦也與?」兩番問答,歷來注解有主孔子自問自答,然老人以為「唯」字下應一讀,曾皙唯諾應答之後再問孔子,如此更見孔聖言語的簡要不繁。

    (二)擇注精要例

    歷來注解《論語》者,窮畢生之力,無非欲使後人經旨在握,方便依經篤行。然注解愈多,經義卻愈發晦昧,令人莫衷一是,不知如何依從。老人矜恤失學的一代,每回講授《論語》,必博覽眾說,然後采取合情合理的注子講解,老人云:

    你們必得準備會箋、正義,一是偏宋儒,一是偏漢儒,再者必須準備集釋。前二者都主張一種道理,所以還容易,若看集釋,則說法複雜了。但是還是必得看,看了才知道不可僅信一家之言。佛經注解還沒有這麼多,較容易。所以古人甚至主張不看注,因為書讀千遍,其義自現。107

    老人遍觀《論語》諸注,又善於以儒經證儒經,所揀擇的注解,有如奕中老手,每一顆子都下得穩穩妥妥,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驚歎。謹舉「子游問孝」章為例。

   〈為政篇〉:「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游問行孝之道。孔子答復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此意是說,「今之行孝者,唯說能養。」例如以飲食養父母。能養父母,這就是孝嗎?孔子語氣一轉,便說:「至於犬馬皆能有養。」能養,何只為人子者,至於犬馬皆能以其體力服事主人。如犬能守夜,馬能代勞,這也是能養。犬馬雖然皆能有養,但不知敬。唯人能夠知禮,知禮則能敬。如果人子只能養父母,而不能恭敬父母,這與犬馬有何分別呢?

    此章經文「犬馬能養」的犬馬,有多種解法,老人從《集釋》之中,列出「犬馬之喻」的各種說法:

    1、喻子(包咸、皇疏)
    2、喻父母(朱采)
    3、喻父母所畜者(禮內則)
    4、喻大夫有疾稱(公羊傳)

    以上四種說法的出處及含義,簡述於下:

   《公羊傳》何休注言:「大夫有疾,稱犬馬,士稱負薪。」犬馬、負薪,皆賤者之稱,而大夫謙言之。此以犬馬比喻大夫有疾。

   《禮記》〈內則〉:「父母所愛亦愛之,父母所敬亦敬之。至於犬馬盡然,而況于人乎?」此處的犬馬指父母所畜養的犬馬。

   《集解》引包咸注:「犬以守禦,馬以代勞,皆養人者。」此以犬馬比喻人子。

   《集解》另舉一說:「人之所養乃至於犬馬,不敬則無以別,孟子曰:食而不愛豕畜之,愛而不敬獸畜之。」此以犬馬比喻父母。朱子《集注》採此說,云:「言人畜犬馬皆能有以養之,若能養其親而敬不至,則與養犬馬者何異?」此以犬馬比喻父母。

   《皇疏》:「犬能為人守禦,馬能為人負重載人,皆是能養而不能行敬者。」此以犬馬比喻人子。

    上來諸說,老人以為《公羊傳》注、《禮記》〈內則〉,此二說尚有其道理。至於朱熹《集注》以「犬馬喻父母」,劉氏《正義》以為:「以犬馬喻父母,於義難通,自昔儒者多譏之。」108儒家尊親敬親,事親有隱而無犯,孔子斷不至於以犬馬喻人父母,故老人尤為反對云:

    此說太不恭敬,不敬得像待父母如犬馬,話太粗野。109

    至於本章的解,老人則采取《集解》包咸及《皇疏》的注解,以犬馬比喻人子,著眼在此章的兩個「能」字:

   

    人能孝養父母,犬馬也能供養主人,但是犬馬不懂得敬。人能學禮,孝事父母懂得「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110故《禮記》云:「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禽獸與人之所以不同,在於牠們不懂得「敬」,沒有禮節。若不學敬,不懂禮,則與犬馬有何分別?如此解來,文從字順,合情合理。

    擇注精要之例,散見於老人《論語》各章的講述,不勝枚舉。如〈子罕篇〉「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漢宋諸注都主張是孔子絕除「意、必、固、我」這四樣,惟有宋代鄭汝諧《論語意原》的解釋與眾不同,他說:「子之所絕者,非意必固我也,絕其毋也,禁止之心絕則化矣。」111《論語集釋》以為此解最勝,恰合聖人地位,因為僅絕意必固我,賢者也能做到,只有聖人乃能並絕其「毋」。老人也讚同程樹德的觀點,云:

   「子絕四,毋」這四個字都有關係,例如「子不語」、「子罕言」都有大關係。……程樹德采取多少注子以後,才知道要注重這個「絕」字。112

    孔子不僅「不隨意起念、不偏見、不固執、不對自我誤執」,連「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念頭,都絕除得無影無蹤,這才是聖人上上乘的境界。

    從龐雜的注解中,析出條理,比較優劣得失,老人自嘲這是「獺祭魚」的工夫,113然此非有深邃的智慧,過人的閱歷,不能如此。

   (三)解析精要例

    老人演講、授課,慣用表解化繁為簡,114將內容編成一張有綱有目樹枝狀的表式。為何要編表?老人云:

凡遇名數,歷代統紀,家乘世系等,頭緒紛繁之類,以及權實,空色,事理,體用等,互關相對之類。縱然長於口才之人,說之雖有條理,而聽者尚有聞後遺前,失於連貫之感,設再旁出枝節,更覺無從銜接。至口才少遜之人,自說且欠倫次,欲希聽眾清楚,不益難乎?思有補此缺憾,惟賴於圖表一端。表有定式,以線條為準,圖無定型,可隨想像擬造。製成以後,事前書於黑板,使眾按次尋索,一目了然。講者如長口才,順序解釋,自然益顯分明。口才若遜,有所依傍,亦不致文義顛倒。115

   《論語》經文簡要不繁,結構井然有序,老人講述時常喟然歎曰:「這種文章,我們學不來!」116遇到變化多端的經文,老人輒編表解析,批郤導窾,使人得其要領。謹舉「君子有九思」章為例。

   〈季氏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邢昺疏云:「此章言君子有九種之事,當用心思慮,使合禮義也。」117老人為使聽者一目了然,特別編表說明此章的組織,經文九句的動作次第,共分成:對境、表態、出動、防非四段,列表如下:

   

    君子待人接物,開頭即有對象,這是第一步,名為「對境」。怎麼知道有這對象,即由視聽而知。眼看對方的形象,耳聽對方的聲音,皆是對境。視聽確實,則第二步即是「表態」。態是態度,包括面部顏色與容貌而言。顏色有青黃赤白黑,如羞恥則面紅,怒則面色發青。容貌屬於肌肉動態,如笑則解頤,怒則張目等。表態就是表現自己的顏色容貌等態度,君子必須自省。然後第三步就是「出動」辦事。動是動作,不外言、事二者。言是言語,事是行為。事情辦完之後,有無過失,必須預防,所以最後是「防非」。這是九思最後的三條,疑、忿、得。疑而不決,來自愚癡,忿恨來自瞋心,得來自貪心。這三條都是過失,必須防範。

    君子與小人之別,在於君子立志成聖成賢,從言談舉止到起心動念,務必合乎禮義,有文有質。因此,從對境時的視聽、容顏的表態,乃至言行的出動,到事後的防非自省,君子都要用心三「思」,精選而後行,不使美玉有所玷污。君子九思,經老人分科解析,條理清楚,令人一見即能掌握君子行事的要領。

    經典詩篇的文法格局,老人一向擅長解析,如《論語》「學而時習」、「賢賢易色」、「使民敬忠以勸」等章,都有精到的段落分解。例如老人以「受業始終、名顯道宏、時機不合」三科解析〈學而〉首章,將初學的喜悅,學後的快樂、學成的涵養,作有系統的貫串,使有志于學者知所先後,下學而上達。

    老人講授《論語》除了在句讀、擇注、解析有其精當的一面,在經文應用部分,尤多著墨。常藉孔聖經文教人如何「古書今用」,從中開慧眼,長見識,於身心性命大有受用。

    六、為中華文化提綱

   《論語》二十篇,欲從中擇取全經的綱領,則莫過於〈述而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一章。朱熹《集注》以為:「此章言人之為學當如是也。」118學者從這一章經文,可以掌握學習的先後次序,及本末輕重。錢穆(1895-1990)對此章的心得是「竊謂論語此章,實已包括孔學之全體而無遺。」119這一章經文可以摡括孔子之學。楊一峰(1898∼1974)更點明說:「這四句話,實是孔門最完備最扼要的教學宗旨,堪稱為孔子底『四句教』。……乃是孔學宗旨所在。」120高明先生也云:「我常用孔子這四句話來說明中國傳統學術的目標、基礎、精神和內涵。」121本章雖然只有十二個字,卻蘊含孔學「能所、體用、總別、內外、本末」博大精深的義理。122

    老人講授《論語》,曾多次引用本章,為使學者探驪得珠,盡得《論語》精華,特意編製兩張科表,123利用四次的課程,124專就此章深入闡釋,老人云:

    此章書為儒學之總綱,圓該中國文化之體相用。志據依游是孔子教人求學之方法。道德仁藝是孔子教人所求之實學。125

    孔子起心動念、日用生活不離此四句,126而日後中國文化雖有多元發展,也不外「道德仁藝」四大綱目,故老人判釋孔子此四句話為「中華文化總綱」,老人云:

    中國教育道統乃是自黃帝堯舜文武周公孔子,一根線傳下來,至孔子集大成,整理歸納為一個系統,此即中國教育道統,亦即中國文化。余讀孔子書,才知中國文化可歸納為四句話,即:「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127

    謹從「解說次序」、「由體達用」、「根幹互滋」、「博文約禮」四點,蠡測老人解析此章的睿見。

    (一)以仁為先─解說次序

    解說此章的次序,老人以為:「孔子學說以仁為本,宜先解果,而後追因。次解道德,最後解藝。」128孔子提倡修己安人的仁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仁學的內在修養,「修身、齊家、國治、天下平」則是仁學的外在利用,老人云:

   學者何?內明德格致誠正,外新民修齊治平。內為體而外為用。內體本仁,外用行仁。夫子之學,既是仁學,故處心行事,無不是仁。129

    親民益物,必須多才多藝,這是仁學的花果。欲開花結果,必得厚培前因,道、德正是仁與藝的前因。花果明顯易見,而根柢前因卻是微細深奧,所以講說時先解釋果,再追求因。本章經文的「解說次序」,與眾不同,老人說:

    吾講經不一定從頭講,或者從半路講,或者倒著講。因為作文與講說的方法不同,所以沒有一定的講法。今天的講法次第很特別。130

    先解釋「依於仁」,因為學者從「仁」容易著手,與人相處「能近取譬」,先親親而後仁民愛物,從近而遠,由親而疏,人們可以「力行」仁的事業。

    仁從何而來?大學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足見「修、齊、治、平」仁的事業必須本於「格、致、誠、正」的內在道德工夫,因此「依於仁」是源於「志於道,據於德」,老人云:

    孔子不講仁從何而來,孔子並非未講,講了傳給曾子,再傳子思,都有講,只是大家都看不懂。……今日吾說,因孔子、曾子都說了,吾找仁從何來的根據: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仁由德,由道而來131

    故研究這一章經文應從仁先解,再上探道、德,最後再說「游於藝」。藝在古代有六藝,今日則是百工技能,如孟子所云:「是乃仁術」,132都是推展「修、齊、治、平」仁者事業的工具,故最後再解釋「游於藝」。

   (二)道德與仁藝─由體達用,用不離體

    道德仁藝,老人以「體相用」三部分判釋。133體是本性,相是心念相狀,用是待人接物的施設作用。道是體、德是相,歸在內心部分,仁、藝則屬於外在作用。

    道,《禮記》〈中庸〉云:「率性之謂道。」循性不變就是道,這是天性本體。

    德,古作「?」,《六書精蘊》說:「行道而得於心為?」。老人以為行道的項目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當遇境逢緣時,能夠使心格致誠正「立覺復明」,這就是行道而有心得,把心安在「明德」的相狀。

    仁,《說文》:「親也,?人二。」二是何意?老人引《廣雅》:「竺,竹也。」、《爾雅》:「竺,厚也。」依於仁者,對一切人親而不疏、厚而不薄,都能視人如親,厚以待之。這是「志於道、據於德」施設的「總作用」。

    藝,《韻會》:「藝,才能也,又術也。」藝是才能、技術,這是行仁的工具,所以是「別作用」。

    本章經文是孔子的自述,也是勉人一生應致力於此四大領域。志是「心之所之」,心心念念志在性體大道,默而識之,最後就能如孔子「從心所欲而不踰距」。人遇到事物,難免有忿懥、恐懼、好惡、憂患的情緒,使心不正,這時若如孔子好學而內自訟,使心「立覺復明」而不惑,自能據守在「明德」的狀態。

   「依於仁」是待人接物的總原則──必親必厚,先親親而後仁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發願「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正是「依於仁」的體現。「游於藝」,深入沈潛於六藝、百工技能,孔子在當世即有「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多才多藝的盛名。134

    如何由體達用?老人云:「仁原於德,德原於道。道德非中人以下可解,然行仁藝,道德即在其中。如此由體達用,用不離體,中國文化之精神即在是焉。」135對五倫至親仁厚尚可勉強力行,對一切人若要親厚無差,豈非強人所難?所以要做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行仁順理無礙的境界,不可缺少「志道、據德」的工夫。例如孔子「有教無類,誨人不倦」136,以及顏淵「其心三月不違仁」,孔、顏行仁何其自然?因為孔、顏二人在「志於道、據於德」上,用過「好學」的工夫,137由體而達於用,故能「我欲仁,斯仁至矣。」138

    而「志於道,據於德」,用諸各種藝術,它就不只是單純的藝術而已,老人云:

    吾民五千年來,涵育於聖哲德澤之中,習性皆仁,故於業多所擇焉;矢與函則取乎函,俑與醫則斥乎俑,放鄭聲之淫靡,鄙由瑟之殺伐,欹器警滿,爵柱戒貪,甚則惡名而避之,遇盜泉不飲,勝母不入,致力與仁,何其至矣。139

    古代的藝術,都含有規諫的意義,如爵上有二柱,似乎很礙事,那叫「止飲」,勸人飲酒節制不許乾杯。從前的鼎有饕餮像,饕餮是堯舜時的四凶,好吃,鼎是盛菜的器皿,要有所警戒。這些藝都有用意,使人往道上走。文以載道,工以藝諫,中國的各種藝術多蘊含有醒人心志的道德,這是傳統文化「用不離體」的藝術特色。時下各式各樣的創作,莫不標榜「純藝術」,老人感慨良深云:

    今日報紙宣傳文化,畫裸體像,雖是藝術,與仁有什麼相干?害人而已,男子看了起邪心,引人成為男盜女娼,與社會有何益處?古人在所不許。吾十七、十八歲前,山水畫算第一,人物其次,也有人畫美女,但是服裝整齊,尚未有裸體,而且只能掛在裡間,客廳更不能掛,若掛於外頭,就等於廣告宣傳勾引人來行淫。140

    藝術流於「有用無體」,實因博學多藝的人對「道」的注意力多會忽視,此乃人之常情。孔子弟子冉求是政事科的大哲,孔子曾稱讚「求也藝」,141因受限於「藝」而不能上達於道,冉求曰:「非不悅子之道也,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142老人解云:

    孔子說,你的力量不是不足,你很有能力,而是你學的藝使你不進。這是好話,鼓勵他往道前進。143

    初學之人下手處雖在藝與仁,但是孔子唯恐人們畫地自限只學外用,故多方鼓舞弟子要向上一著,往「道與德」的心性本體好學鑽研。當有道有德,有仁有藝,體用兼備時,運用真知灼見的智慧以經世濟民,方可謂大人事業。

    孔子於道德仁藝四事具足,有體有用,當生成聖。吾人依此四事「志、據、依、游」,不只君子可期,聖賢又何遠之有?

   (三)仁與藝─根幹互滋

    仁與藝有何關連?季康子問孔子:「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144仲由能治千乘之國的軍賦,子貢有言語通達的才華,冉有則是多才多藝,孔子認為這三位弟子才藝具足,從事政治無有困難。所以修齊治平處理眾人之事,必須有「藝」,它是辦理仁者事業的工具。藝是枝幹,仁是總根,兩者互相滋長,老人云:

    不依仁,藝就壞了,仁與藝是根幹互滋,有仁才能發展藝,藝往好走,仁才不損傷,二者有連帶關係。145

    藝術有了一分仁心,它就不害人,老人云:

    今人未學仁,也不懂德、道,而藝卻是由仁出來的。會做原子彈也是仁的另一用法,不會害人,孟子云「是乃仁術」。有做盾的人,希望箭都射不入,所以必須深研箭如何射不入的辦法。有做箭的人,深入研究惟恐射不入的方法。做盾、做箭都要力行,用心不少,但是做盾的為仁術也。做箭殺人,這是害術。146

    仁也因為有藝,修齊治平的事業才能順利開展,故儒者於藝一端,必得優游而深入沈潛。古語:「一事不知,儒者所恥」,唯有以仁為己任的君子儒,識得仁術的工具大用,所以勇於學習各種仁民益眾的知能。當仁根深厚,自能長出茁壯的藝術枝幹;而茂盛的枝幹,汲取更多的陽光水分,滋養樹根愈發深厚,所以仁與藝兩者有如根幹互滋。

    (四)六藝之首─博文約禮

    修己安人的藝術,古有六藝,今日則百工技能,各行各業,都可以援為仁術。而諸多才藝,要從那一藝學起呢?老人主張先要學禮。因為「禮者理也,理者何?性起之理也。………道德仁義禮五事,皆性性天所本有,故曰:『禮必本於天。』」147禮是順著人類天性而設計的「人類言行規則」,148依禮而行,則社會有秩序,可以通達事故人情,運用到一切學問自然合乎中道,所以孔子云:「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149

    世上雖有萬般才藝,若不學禮,則一事無成。老人引《禮記》〈曲禮〉經文說明學者雖然要博學於文,150而在行動時必得「約之以禮」,老人云:「禮為道德仁義之後,為六藝之首,故『道德仁義、六藝』待禮而成。倫常、政治、軍備、祭祀、婚喪、教法,非禮皆亂。」151人有喜怒哀樂等七情,情緒發作若無禮加以節制,必將氾濫不可收拾,故非禮無以立於世間,老人云:

    七情往外發,如何能都中節?這就要禮了。「立於禮」,在禮節規矩上站立得住,平常人才能站住,要達到平常態度,非禮不能辦。七情不正常的人,不能立,所以孔子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以詩引導,以禮齊之。若以政刑,則不當人是人。禮是恭敬大家,見人不合禮最多說說而已,這是君子、小人的分別。152

   《禮記》〈禮運篇〉云:「故聖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故學道德仁藝,必自學禮開始。

    老人自幼習禮,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秘書近半世紀,嫻熟各種禮節,深知不懂禮在社會上萬事行不通,會吃上無限的虧。曾手編《常禮舉要》,教人養成規行矩步,內圓外方的彬彬君子。又在中興大學中文系開設「禮記選講」課程,於「慈光學術暨國學講座」及「臺中蓮社國文補習班」講授《禮記》,153冀望透過化人至深的禮樂,以補政教之不足,老人云:

    東方各國,自高麗、日本、琉球,乃至南方的泰國、越南、緬甸等民族,都是接受中國的文化,注重道德。如有人民不尊重道德的,則以禮制裁。有德行的人,大家尊重,沒德行的人,大家共棄。這種以禮治內心的力量,比較以法治外表的力量,要大得多了。154

    不能用道德規範自己的人,則以禮制裁,這種「以禮治內心」的辦法,正是孔子說的:「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155老人自身奉行禮節,生活起居井然有序,送往迎來必不失禮,撰文著書,到各地宣講,勉人凡事「約之以禮」,只要「克己復禮」自然與道、德、仁相契相符。

    歷代學者對於「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一章經文,多所重視,如朱熹注云:

    學莫先於立志,志道,則心存於正而不他。據德,則道得於心而不失。依仁,則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藝,則小物不遺而動息有養。156

    依朱注則學者當依「道,德,仁,藝」的次第學習,事實上「率性之道」,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如何能領會其中的所以然?157老人精於內典,曉得道德乃心地極其微細的工夫,非一般初學的人可以觸及,故主張以「依於仁」入手最為容易,老人云:

    孔子雖志于道,而提倡第三層次「仁」,因為道難懂,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誰知「道」啊?……道也有根本,根本在人的心,心正然後說脩身,心有道,身才是有道的人,才能家有道乃至天下有道。我們不懂道,所以孔子說仁,道附帶說,我們不必做到仁,做到恕就可以了,而且「力行近乎仁」肯行便是近仁。158

    王陽明(1472-1529)則是以建屋的譬喻分析此章,云:

    問志於道一章。先生曰:只志道一句,便含下面數句工夫,自住不得。譬如做此屋,志于道,是念念要去擇地鳩材,經營成箇區宅。據德,卻是經畫已成,有可據矣。依仁,卻是常常住在區宅內,更不離去。游藝,卻是加些畫采,美此區宅。藝者,義也,理之所宜者也。如誦詩、讀書、彈琴、習射之類,皆所以調習此心,使之熟於道也。苟不志道而游藝,卻如無狀小子,不先去置造區宅,只管要去買畫掛做門面,不知將掛在何處。159

    王陽明以「志於道」做為基本架構,「據德、依仁、游藝」都是以這棟房子做為中心── 據有它、住進它、美化它,一味凸顯「道」體的重要,有濃厚的「道學」色彩。若順著道學家「貴體賤用」的觀點,到了末流往往疏於力行,流於空談。

    老人雖也主張「志於道」是此章的本體,要人志在本性之道,以「道、德」修己,養成明德智慧。但是在培足智能之後,則要肩負起「人道敏政」的責任,善用仁與藝齊治家國天下。這「明體達用,用不離體」的見識,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學者博學於文先具有「道、德、仁、藝」四大藍圖的輪廓,而下手用功則在仁藝兩端,如此更能符合孔子「修己以安人」的本懷。

   《論語》二十篇,老人取此章,以道德仁藝為綱,使學者知《論語》的要指。二十篇中,各章經文,有說體者,有說相者,有說用者。學者以此四綱,思惟各章經義,綱舉而目張,這是老人教人學習《論語》的康莊大道。

    七、結語

    自古以來治《論語》,有漢學宋學之分,清儒陳澧(1810─1882)云:「若講宋學不講漢學,則有如前明之空陋矣。若講漢學不講宋學,則有如乾、嘉以來之膚淺矣。」。160在漢宋各種注解中,有人抱持「六經注我」的態度,以孔子言辭作為自己理論的依據,有人則以「我注六經」的態度,專注於言辭考辨,力求不失孔子本意。漢儒「我注六經」的單純訓詁,老人多所採取,而對於宋儒「六經注我」的好改經文、譏議聖門,以及喜談微言大義,深不以為然。卻也不贊成如《讀四書大全》的王船山(1619--1692)、《四書改錯》的毛奇齡(1623一1716)等明清儒者「逢朱必斥」的刻薄。161

   老人解析《論語》,不拘泥於漢宋門戶,162從漢宋注解中,捨棄空陋膚淺的部分,擇取合乎孔子本意的注子。若漢宋各注不得其解,則「以經證經」,從《論語》及其他儒經找出可靠的說法,例如為了解釋《論語》〈公冶長篇〉「未知焉得仁」先智後仁的觀點,老人蒐羅了《論語》、〈中庸〉、〈大學〉等經,證明諸經無不以智為先。163至於儒者「存而不論」的經文內涵,例如心性、生死等六合之外的境界,從儒經也難得確解,則援用佛典研究法勾深索隱,將甚深微細的奧旨分析闡釋。如〈陽貨篇〉「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老人引《易繫辭傳》解釋「性與習」,再以佛法「體相用」分析「體性無善無惡,業用乃有善惡」。164以此證明儒釋兩家聖人所說的性,並無不同,並釐清後世有關「性善性惡」的種種錯謬。

    老人精選注解,以經證經,以期還原《論語》的本意,這是歷代大儒致力之處;而以佛法解析儒經,呈現孔學的體大思精,則自古以來罕有人能如此。老人兼而有之,於孔學的弘傳,大有功勞。然老人講授《論語》,意不在成一家之言,純是應時代的需要,眼看「人間爭學公輸巧,草掩宣尼萬仞牆」,165不忍聖教衰,不忍蒼生苦,雖已年屆高齡眉壽,壯志不減,不辭辛勞以《論語》開班設教,頗有孔子「不知老之將至」的氣概。這個時代要化人心、安天下,老人篤信捨孔學別無他法,雖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我擊尼山磬,無朋自賞心」166滴盡最後一滴血,也要不可為而為之。

    為此,老人時常勉勵學者於《論語》一經,應當「經文用心,字字致意,念誦不忘,要疑貴悟,切實篤行」,167學聖言,習聖行,改變自私固陋的心理,建立君子的品格。見到學者偶有怠惰畫地自限,輒以自身已如桑榆之光,理無遠照,提醒學子應珍惜學習,早日自立,往後於學問一端能自己看自己學。行有餘力時,不為名利,不求人爵,在外能為世人講述《論語》,造福桑梓。這種明體達用的《論語》實學,有著濃濃的闕里古風。

    附錄一:

   

    附錄二:

         

    1 據《李炳南老居士全集》《大學表注》,老人引朱注,解「大學」為大人之學,以明德親民為宗,修齊治平為事。 (青蓮出版,民88),頁301。

    2 見《李炳南老居士年表》,民國元年,23歲大事紀要。(青蓮出版,民95)

    3 謝嘉峰〈雪廬老人為中華文化提綱及闡釋〉引注,老人公開場合講演曾講過「我國文化須知」「復興文化運動」、「民族文化之導流」、「文化與民族之生存」、「人生哲學重心簡介」、「三育並重」、「人性人格與教育」、「學校德育演講」、「孔子學行概述」、「中國的人格文化」、「孔子學理概念」、「禮與人群之概言」、「民族精神及青年修養」、「紀念孔子略說禮之重要」、「文化復興運動大意」、「中國文化之認識」、「東方文化舉概之一」、「東方文化舉概之二」、「國學體用概言」、「復興文化即復興國家」等講題。(《明倫月刊》民國85年10月268期),頁46。

    4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弘護小品彙存》,(青蓮出版,民84),頁400。

    5 見《李炳南老居士年表》,民國41年,63歲4月大事紀要。

    6 見《明倫月刊》59年10月零刊號,頁26。

    7 見《李炳南老居士年表》,民國69年,91歲大事紀要,(青蓮出版,民95)。

    8 民國92年,青蓮出版社出版。

    9 雪公《論語講記》,由筆者整理,完成部分上傳《明倫海會》「中華文化」之經典今注,網址http://www.haihui.org.tw/。

    10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已出版之佛學類有《阿彌陀經摘注接蒙義蘊合刊》、《講經表解》上下、《大專佛學講座初級教材》、《弘護小品彙存》、《佛學問答類編》上中下、《四十二章經表注講義》、《無量壽平等覺經眉注》、《修學法要》、《雪廬述學語錄》、《華嚴經表解》,儒學類有《禮記選講》、《論語講要》,醫學類有《黃帝內經選講》,詩文類有《詩階述唐》、《雪廬詩集》上下、《雪廬寓臺文存》,及《目錄年表》(青蓮出版,民78~95)

    11 見〈師訓集錦〉(《明倫月刊》民國85年4月263期),頁64。

    12 陳雍澤《李炳南先生儒佛融會思想研究》引注1,據《世界李氏宗譜》〈李炳南〉世系:曾祖父:詵,曾祖母:楊氏。祖父:景純,祖母:趙氏。父:壽村,母:翟師遠,頁16。

    13 見《李炳南先生儒佛融會思想研究》引注3,頁17。

    14 《論語講記》〈為政篇〉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章。

    15 見弘安〈濟南行〉,(《明倫月刊》民國79年3月202期),頁56。

    16 據弘安〈濟南行〉記載,老人曾言,某年元宵節,約四、五歲的他隨親威出外賞燈,失散於人群之中,旁人搭訕不與理會,待一面貌和善的讀書人相問,才據實相告。家人急忙出外尋出,祖父則篤定的說:「這孩子很聰明一定丟不了。」(《明倫月刊》民國79年3月202期),頁56。

    17 《論語講記》〈述而篇〉子曰:加我數年章。老人云,吾昔日二十歲以前,十三經都念完了。

    18 《年表》,民國63年,85歲大事記要,是年老人成立「內典研究班」。

    19 《東塾集》卷二,陳澧云:「夫士不可不知史事,前代之治亂興亡,與夫典章制度,前言往行,有益於人者,甚大。但二十四史之書太多,資治通鑑亦復繁博,且作史者人非聖賢,不能無偏。惟御批通鑑輯覽,書不多而事備,又經聖人之論定。以此命題著論,則士必通知古事,有益政治。與陳陳相因之對策,相去天淵矣。」(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七輯,文海出版,民55),頁115。

    20 見《寓臺文存》, (青蓮出版,民80),頁91。

    21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云:「光緒31年乙巳廢科舉,清代鄉會各一百十二科之考試,至此結束,千有餘年科舉取士遺法,並隨以消滅。」,(文海出版,民64),頁3。

    22 《雪廬詩集》下冊,〈閑居述志〉,(青蓮出版,民78),頁339。

    23 孔繁銀《衍聖公府見聞》。莊陔蘭,字心如,清代末期翰林,山東莒縣大店人氏,於1932年春被聘為至聖府府內教師。(齊魯書社出版,1992年),頁62。

    24 據《孔府檔案》八九三○卷載,孔府當時教讀先生有莊陔蘭、王毓華、呂金山、李炳南。

    25《雪廬詩集》上冊〈雪廬詩文集重印序〉,(民國78年,青蓮出版社出版),頁5。

    26 見《衍聖公府見聞》第二章衍聖公府上層組職,頁62。

    27 見《雪廬詩集》上冊〈雪廬述學彙稿序〉頁11。

    28 見《論語講記》八佾篇首章。

    29 見《論語講記》八佾篇,季氏旅於泰山章。

    30 見《論語講記》先篇篇,先進於禮樂章。

    31 見《論語講記》八佾篇,三家者以雍撤章。

    32 見《論語講記》學而篇,禮之用和為貴章。

    33 《台北市孔廟全球資網》:日據初年,日軍進駐臺北孔廟,至聖先師及先賢牌位多被損毀,禮器與樂器亦遺失,祭孔典禮停止。後由民間捐獻重建孔廟,於民國19年8月27日孔子誕辰舉行中斷30多年的祭孔典禮。臺灣光復之初,百廢待舉,祭典暫停,到民國35年,官民為了恢復孔誕祭典,公議復興臺北崇聖會,並推臺北市長游彌堅為主任委員,教育局長黃啟瑞及士紳辜振甫為副主任委員,主持每年孔誕祭典。(摘錄) http://www.ct.taipei.gov.tw/

    34 《雪廬寓臺文存》,(青蓮出版,民80),頁93。

    35 據〈創建台中孔子廟碑記〉,上列顧問四人:李炳南、林金標、張啟仲、蔡志昌。

    36 見〈故舊來函〉,(《明倫月刊》民國75年4月164期),頁64。

    37 《雪廬詩集》下冊,頁303。

    38 見〈?賢大德輓雪公聯〉,(《明倫月刊》民國75年4月164期),頁22。

    39 筆者案:老人臨終前仍手不釋卷,案上尚擺著《學海類篇》一書。

    40 《修學法要》〈訪雪公老師談學佛因緣〉,(青蓮出版,民79),頁320。

    41 《李炳南老居士年表》民國5年,27歲條大事紀要。

    42 見《修學法要》〈訪雪公老師談學佛因緣〉,頁325。

    43 見《論語講記》〈泰伯篇〉泰伯可謂至德章。

    44 《佛祖統紀》卷45,略謂張讀《維摩經》後深信佛氏之道,常謂人曰︰「吾學佛然後知儒。」(佛教出版,民67) 頁764~765。

    45 《澹園集》卷16《刻大方廣佛華嚴經序》,(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9),頁183。

    46 《雪廬詩文集》序,(青蓮出版,民78年),頁17。

    47 《雪廬詩集》〈雪廬詩文集序〉,周邦道云:「吾師  李雪廬先生,葄枕載籍,著書滿家,於經學、史學、文學、法學、佛學,乃至醫學,莫不淹貫。」(青蓮出版,民78),頁16。

   48 《論語講要》開卷語,頁3。

    49 據〈論語講習班結業師長勸勉〉: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尤宗周秘書云:「論語班是在雪公老師與孔德成奉祀官二人協商下推動創辦的。」,(《明倫月刊》民國79年7月206期),頁  44。

    50 見〈臺中論語講習班簡章〉

    51 雪廬詩集下冊,頁262。

    52 見《雪廬詩集》下冊,〈情人節美僑捐建淫祠七夕乃國古節今竟改稱情人節類祀典焉〉二首,頁328。

    53 見〈臺中論語講習班簡章〉。

    54 見吳琦幸〈論語研究的集大成者---評新版『論語集釋』〉,(《孔孟月刊》民國80年12月130卷4期),頁22~24。

    55 〈庚申歲論語講習班開學貢言〉,(《明倫月刊》民國75年4月164期),頁44。

    56 《雪廬詩集》下冊,〈六朝夢〉(清末、民初、洪憲、復辟、北伐易幟、東遷):「柳絮盈顛不是春,羞將霧眼對花辰,天時國步如流水,夢裡六朝醒後人。」,頁87。

    57 《雪廬詩集》下冊,頁319。

    58 《雪廬詩集》下冊,頁39。

    59 《雪廬詩集》下冊,〈國家復興文化襄贊多歧甚有主西化者〉:「天隨人事共紛紜,秋日濤瀾夏日雲。萬里挾風危席幔,重霄不雨障曦曛。雞蟲得失難為主,楊墨門牆各有群。解道尼山愁左衽,憲章祖述是何文。」頁21。

    60 見《雪廬詩集》下冊,〈邸報倡「與孩子談愛情」誌慨〉、〈黃昏之戀專線三首有序〉頁306~307。

    61 《論語》卷五〈公冶長〉篇(臺灣中華出版,民63)。

    62 元仁宗皇慶二年十月,中書省臣奏:「取士之法,經學實修己治人之道,詞賦乃摛章繪句之學,自隋、唐以來,取人專尚詞賦,故士習浮華。今臣等所擬將律賦省題詩小義皆不用,專立德行明經科,以此取士,庶可得人。」帝然之,十一月,乃下詔。考試程式:蒙古、色目人,第一場經問五條,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內設問,用朱氏章句集註。……漢人、南人,第一場明經經疑二問,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內出題,並用朱氏章句集註。(元史,頁972)(藝文印書館出版,出版年不詳)

    63 《解人頤》,(老古文化出版,民73),頁11。

    64 《論語》〈憲問篇〉「子路問君子章」。

    65 《雪廬詩集》下冊,頁335。

    66 《雪廬詩集》下冊,〈回憶二首之二〉,頁295。

    67 見〈明倫采掇〉,(《明倫月刊》第89期,頁48)。

    68 見《論語》11卷,先進篇〈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章。

    69 見《論語講記》里仁篇,〈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章。

    70 雪廬老人淨土選集,(青蓮出版,民86),頁20。

    71《漢書》〈藝文志〉卷三十云:「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藝文印書館出版,出版年不詳) ,頁883。

    72 見趙歧《孟子注疏》〈題辭〉,(十三經注疏,新文豐出版,民國90),頁11。

    73 見《雪廬詩集》下冊,〈明倫月刊增廣頌〉,頁318。

    74 〈庚申歲論語講習班開學貢言〉,(《明倫月刊》民國75年4月164期),頁44。

    75 見《論語》〈學而篇〉第一。

    76 《論語講要》〈學而第一〉,(青蓮出版,民93),頁3~4。

    77 〈保住人格來學佛〉,(《明倫月刊》民國90年5月314期),頁49。

    78《禮記》〈中庸〉云:「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十三經《禮記注疏》),頁2228。

    79 〈念佛班員修學之道〉,(《明倫月刊》民國90年10月318期),頁12。

    80 見《禮記》〈禮運〉,(十三經《禮記注疏》),頁1071。

    81 見《論語講記》里仁篇,〈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章

    82 見《論語》〈為政篇〉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章。

    83《雪廬詩集》下冊,〈困讀時文〉:史乘羌胡亂,分明事可求;來賓各行夏,問鼎不稱酋;今古旋天地,文章梗舌喉;西風偃東草,詰屈甚殷周。頁123。

    84 《雪廬詩集》下冊,頁131。

    85 《論語講記》〈公冶長篇〉子張問: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章。

    86 《論語講記》〈憲問篇〉第一章前言。

    87 《論語講記》〈季氏篇〉君子有三畏章。

    88 《論語講記》〈陽貨篇〉第一章。

    89 《論語》衛靈公篇。

    90 《陸放翁全集》,(河洛圖書,民國64年出版),頁1095。

    91 《宋史》〈列傳〉第四十一:沆為相,常讀《論語》。或問之,沆曰:「沆為宰相,如《論語》中『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尚未能行。聖人之言,終身誦之可也。」(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頁3647。

    92 案:程樹德《論語集釋》徵引古來有關《論語》的注疏:「論語類」凡127種,「四書類」76種,「經總類」70種,「專經類」53種,「《說文》及字書類」28種,「類書及目錄類」15種,「史類」65種,「諸子及筆記類」174種,「文集類」57種,「碑志類」15種,合計680種。(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0年)

    93 《論語集釋》凡例,頁5。

    94 《論語講記》〈先進篇〉,第二期論語班開講前言。

    95 《論語講記》〈學而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章。

    96 案:老人講授《論語》,上論全本講畢,後因誤食化學添加物之食品,致腳盤腫脹,下論講至〈陽貨篇〉宰我問三年之喪章。

    97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集第一輯》《曾文正公(國藩)全集》〈經史百家簡編序目〉,(文海出版,民65),頁11647。

    98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集第一輯》《曾文正公(國藩)全集》〈經史百家簡編序目〉,(文海出版,民65),頁11647。

    99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云:語氣已完可稱為句,亦可稱為讀。……語氣未完可稱為讀,亦可稱為句。 (香港新亞書院中國文學系出版,民51),頁125。

    100 見《論語講要》,頁139。

    101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藝文印書館出版,出版年不詳),頁771。

    102 《論語講記》〈述而篇〉子曰:加我數年章。

    103 《論語集釋》〈述而篇〉加我數年章,朱子集注:劉聘君見元城劉忠定公自言嘗讀他論,「加」作假,「五十」作卒.蓋加、假聲相近而誤讀,卒與五十字相似而誤分也。頁472。

    104 《論語講要》,頁139。

    105 《論語集釋》,頁473。

    106 《論語講記》〈公冶長篇〉子在陳,曰歸與歸與章。

    107 《論語講記》〈學而篇〉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章。

    108 《論語正義》,(文史哲出版,民國79),頁50。

    109 《論語講記》〈為政篇〉子游問孝章。

    110 《論語》〈為政篇〉

    111 《論語集釋》,頁575。

    112 見《論語講記》,〈子罕篇〉子絕四章。

    113 《雪廬詩集》下冊,〈壬戌人日薦菜〉詩,有「壯志冰消餘獺祭」語。頁299。

    114 案:老人所編表解,有《佛學概要十四講表》、〈通俗講演稿表〉、《講經表解》上下、〈中庸、大學表注〉、《素問表解》等數種。

    115 《弘護小品彙存》〈內典講座之研究〉之「預製圖表」,頁506。

    116 《論語講記》〈雍也篇〉子謂仲弓章,老人云:「論語每一章都是簡要詳明,十句以上的很少,所以多一字少一字就變會質,聖人才能如此,必須字字致意。」

    117 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頁378。

    118 《四書集注》卷四〈述而篇〉,(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出版,民71),頁40。

    119《孔子與論語》,(聯經出版,民63),頁68。

    120《論孟研究論集》,(黎明文化出版,民70),頁257。

    121 《高明孔學論叢》〈孔子之論「道」〉,(黎明出版,民75),頁225。

    122 謝嘉峰〈雪廬老人為中華文化提綱及闡釋〉(《明倫月刊》民國85年10月268期),頁49。

    123 見附錄一、附錄二。

    124 案:老人分別在民國70年5月之18、22、25、29日4次《論語》課,番番剖析此章大旨。

    125 《論語講要》,頁125。

    126 《論語講記》〈雍也篇〉「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章,老人云:「孔子自己的行為以『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為目標。」。

    127 《修學法要續編》〈念佛班員修學之道〉,(青蓮出版,民94),頁200。

    128 《論語講要》,頁131。

    129 《論語講要》,頁3。

    130 《論語講記》〈述而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章。

    131 《論語講記》〈述而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章。

    132 《十三經孟子注疏》〈梁惠王上〉,頁50。

    133 老人所編《大專佛學講座初級教材》〈第二講表  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云:體(性,空而無質),相(現象,暫起幻有),用(力量,能變現狀),(青蓮出版,民87),頁6。

    134 《論語》〈子罕篇〉

    135 《論語講要》,頁125。

    136《孟子》〈公孫丑〉: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孟子注疏,新文豐出版,民90),頁133。

    137 案:論語經中稱好學者,一者孔子,〈公冶長〉:「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二者顏淵,〈雍也〉:「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論語講要》云:「不遷怒,不貳過,與好學有何關係。古注對此二句,多有不同的解說。若就此章經文研究,則知不遷怒不貳過是由好學而來。好學是不遷怒不貳過的前因,不遷怒不貳過是好學的成果。唯有好學,始能希聖希賢。唯有像顏子這樣的學有成果,始能證明真正的好學。」頁103。

    138 《論語》〈述而篇〉

    139 《雪廬寓台文存》〈重印謢生畫四集序〉,頁63。

    140 《論語講記》〈述而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章。

    141 《論語》〈雍也篇〉「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章。

    142 《論語》〈雍也篇〉

    143 《論語講記》〈雍也篇〉冉求曰:非不悅子之道章。

    144 《論語》〈雍也篇〉

    145 《論語講記》〈述而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章

    146 《論語講記》〈述而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章

    147 《禮記選講》〈介言〉,(青蓮出版,民88),頁33。

    148 《禮記選講》,頁37。

    149 《論語》〈雍也篇〉

    150 〈曲禮〉云: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 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禮記注疏,新文豐出版,民90),頁37。

    151 《論語講要》,頁131。

    152 《論語講記》〈泰伯篇〉「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章。

    153 見《李炳南老居士年表》48年、51年、67年大事紀要。

    154 《修學法要》〈宗教與民族文化不能脫節〉,頁7。

    155 《論語》〈為政篇〉

    156 《論語集注》,頁40。

    157 《孔子與論語》,錢穆云:論其為學先後之次,朱子所闡,似未為允,殆當逆轉此四項之排列而說之,庶有當於孔門教學之順序。(聯經出版,民63),頁68。

    158 《論語講記》〈里仁篇〉子曰:擇不處仁章。

    159 《王陽明全集》《傳習錄》,(河洛圖書出版,民國67),頁65。

    160.蔡慧崑〈錢穆《論語》學研究〉引《東塾遺稿鈔本》,(中山國文系碩士論文,民92),頁133。

    161 《東塾集》〈樊昆吾先生論語注商序〉陳澧云:「商訂古人之書,必當辭氣和平,不可囂爭,不可垢厲。若毛西河所著《四書改錯》,不知《論語》朱注『學』訓『效』本於《廣雅》,而曰:從來『學』字無此訓,則非朱子之錯,乃西河之錯也。其囂爭垢厲者,非說經之體,更不待言。」(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七輯,文海出版,民55),頁180。

    162 《論語講記》〈公冶長篇〉「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章,老人云:在「性理」這方面,漢儒比不上宋儒;宋儒講「性理」之學,反對宋儒的以為處處講理,宋儒錯處很多,但是這個「理」字不錯。易經、六經,講理的地方很多。因為宋儒學過佛法,所以會說「性理」二字。

    163 見《論語講要》,頁93。

    164《論語講要》,頁339。

    165 《雪廬詩集》下冊〈時學〉:君子如雲魯國光,時風移轉各行藏;人間爭學公輸巧,草掩宣尼萬仞牆。頁319。

    166《雪廬詩集》下冊,〈陳子昂〉:魯齊風百變,天地籟多音;我擊尼山磬,無朋自賞心。頁91。

    167 見《明倫月刊》民國80年4月213期,〈雪公老師的求學金針〉,頁52。

 

    紀念李炳南教授往生二十週年學術研討會

    2006年4月8日/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