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倫月刊首頁 

二、析疑

問:世界是怎樣造成呢?(盧淑珍)

答:眾生業緣所成。

問:有人問宇宙人生觀真理是什麼?(慧香)

答:人生是正報身之生命延續,宇宙是報身寄託之土,觀是對此存有一種感想。若能知眾生為何而來,來作何事,得何結果,有何目的,澈底清楚,有正覺悟,即是宇宙人生觀之「真理」,否則「觀」各有之,「真理」則未也。

問:三千大千世界,億萬佛土外尚有何物?(陳明哲)

答:世界佛土,俱是無量無盡,一個大千外,還是世界佛土耳。

問:我自身有生命,此生命與佛,有何關係?(張清錦)

答:身求趨吉避凶,性求不生不滅,達此二種目的,全由智慧,必佛開示,方能悟入,是生我肉軀者父母,活我慧命者佛陀,此其關係也。

問:佛教能夠解釋宇宙之由來否?(黃大川)

答:佛即為解釋宇宙人生之迷,出現於世,豈僅解釋而已,破之、立之、運用之、轉變之,無不自如也。凡研究法界緣起者,類能道之,惟非初學所易解耳。

問:宇宙萬物,以及人之元始由來,曾聞皆由上帝創造,請問此說對不對呢?(詹金枝)

答:佛學主張,萬法皆係眾緣和合而生。既說眾緣,則前不能說其始,後亦不能說其終,生生不已,變化無極。若必求創造者,則仍眾緣是也。言上帝造者,乃宗教家無可如何之籠統語,試提一質問,上帝究由何來?如謂自然而有,夫如是,何如說萬物自然有,不更直截了當乎?

問:佛觀一杯水八萬四千蟲,那麼燒一壺開水,不是殺了很多生命嗎?(黃大川)

答:豈止如此,在一呼吸間,空氣中小動物,亦損害若干。不過有可設法避免者,有無力避免者,有出自有心,有出於無心,有講學以明理,有制戒以順事,權實分寸,自有其宜。

問:政府不惜金錢,人力,到鄉下噴DDT撲殺蚊蠅及作物害蟲使人民得免病苦,作物豐收人人稱頌,然而這正是殺死了不少的生命,居於佛教的立場,對此舉贊成否?(黃大川)

答:政府者,政治之機構,其政治設施,自以人民當前利益為標準;佛教者,選佛之道場,其教化範疇,普以眾生平等安樂為旨趣。立場雖少不同,出心利他總一也,雙方各行其是,正不必贊成與反對。試思「夏雨生眾綠」,「臘雪兆豐年」,那件是對,那件是不對?

問:前中央副刊某君所作「談放生」一文,談及某慈善團體到某山放生,其中也有不少蛇類,因此山麓居民家畜,受其害者不少,雖放了蛇的生而間接害了家畜之命,如此放生到底積了功德,還是造了罪惡?(黃大川)

答:論事是某善團處理失當,未能面面皆顧之過。論心只看其當前動機。若論理,則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若不把眼提到高空,向下圓觀,總是一箇角度之執著語,難得至公至正之言也。況山中本自產蛇,有何確據,指村民家畜被害,定是某團所放之蛇耶?

問: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在理論上,雖然說的過去,事實上就有些費講,還請用淺的說法證明。(顧鳳英)

答:鐘與石,皆質,無情之物也。豈不聞漢書載「銅山西崩,洛鐘東應」。梵典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彼既能聖氣感通,應響而首肯,何不能圓智而證道耶?如認為果不能已,試思木雕,泥塑,銅鑄,紙繪等體,吾輩日對之膜拜胡為乎?更應知萬法唯心,有心無境,空色不二,心境圓融,斯問題則迎刃而解矣。

問:佛教領袖示寂,火化之後,檢出許多舍利,不知什麼叫舍利?(聶雲)

答:舍利乃是印土之名,譯成華文為骨身,或稱靈骨。此次章嘉大師焚後所出者,已見照片,茲不贅述其形。惟此事必生前有戒定慧功夫,始得結成,說見金光明經捨身品。

問:耶穌教與佛教有何差別,信那一教為之究竟?(吳阿蕊)

答:耶教崇天為極,仍囿在三界內,佛教以超出三界,得真解脫為歸宿,此其差別。三界內有生死,超三界不生不滅,何者究竟,不言而喻。

問:聞耶穌拜釋迦佛為師,確有其事嗎?(吳阿蕊)

答:佛距今世,依新說已二千五百餘年,耶穌至今尚不到二千年,其間相差五六百年,焉有為彼作師之理。

問:天堂地獄確有其處否?升天墮獄是誰所使?(詹金枝)

答:人常知者,阿含等經,備言諸天。地藏本願經,詳說各獄。依經而論,云何不確。至其升墮之機,全由眾生業力,以為主因,是自己使之然也。

問:佛,神,請分明白好嗎?(何永丁)

答:本性無明斷盡,不生不滅者為佛;性染諸惑,但廣積善業,得善報神通,而不脫輪迴者為神。

問:釋迦佛,經母右脅誕生,似與基督復活一樣不合科學根據,是否係贊其不同凡夫之間,而並無其實?(張弓)

答:居士只知說不可思議之事,責之以不合科學,而不知說科學,責之以不合不可思議之事,是將科學看作天上天下,惟我獨尊矣。釋迦世尊脅生,區區亦只見有書載,虛實皆未親睹,不敢遽斷有無。但明史五行志,載嘉靖四年,橫涇農孔方,脅下產肉塊,剖視之,一兒宛然。又隆慶五年二月,唐山民婦生兒,從左脅出。我國正史亦有斯事,豈盡偽乎?與其擯之不合科學,曷若以科學,起而研究之。

問:怎樣叫做真理呢?(王錫錡)

答:佛門各了義經,是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真理在此,捨此即非。

問:釋迦牟尼佛未降世以前,有無其他的佛存在否?有無攷據?(無名氏)

答:上而推至於無量劫前,本即有佛,豈只釋尊此次降世,佛經中多有記載。

問:有人問彌勒菩薩現在住兜率天宮,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住在那堜O?(寬珠)

答:釋尊即是娑婆教主,自然住此世界。惟佛居處雖云娑婆,自是眾寶莊嚴;凡夫為業所障,所見只是土石瓦礫耳。

問:世界人類最早從何而來?據歷史說:原始人是由猴猿進化而來,依現代科學家所研究的結論:人完全是十四種元素構成的,過去數年前,我曾在佛教經論中看見,現在記不清楚不知是何經論,大概是阿曇毘論說:人最早是從光音天下降的,起初人生活非常自由,隨心所得,不必耕種。同時亦沒有男女對相,日食甘泉地皮地膚等,經久人心變更,貪欲心多,後來不出地膚,即出米,食之才有男女相現,自此承繼今日人類之世界。以上幾個問題,各說各有其理,未知確實誰是誰非?請示!(潘成林)

答:居士所問者為「最早」二字,此尚可談,說猿猴,說十四種元素,說光音天,均無不可,此三說不問其誰是誰非,總可曰「最早」,若講「原始」,則均有毛病矣。試問猿猴、元素、光音天,又從何來?佛家最圓學說,為凡所有相,皆為眾緣和合而現,比較可從也。

問:自開天闢地以來,宇宙間是否有所謂造物主宰,如耶教所說天父主宰宇宙造物等?(譚成章)

答:眾緣和合,同業所感,唯識所現,而有假相。成住壞空,剎那不停,本無實體,生滅無常。基上理論,知宇宙非為天父所造,既不能造,安能主宰?

問:在大陸各大名山,有許多修道者圓寂后,對其屍身不腐,是什麼道理?據說坐庚辰能成道,並在數度庚辰后,有許多妖魔古怪來試探,是真的嗎?(白雲樵)

答:屍不腐壞,偶有現象。餘非佛家之事也。

問:著世界史綱的英國大文豪韋爾斯說「瞿曇的根本教義,由今研究其原本所得,乃知極簡單明晰,且與近世觀念最相合,其為自古迄今最銳利理智之成功,蓋不待言也」。又梁啟超先生說「佛學廣矣、深矣、大矣、微矣、切於人事、徵於實用、實天地間最高尚圓滿深切著明之學說也」。這幾位先生並不是佛教徒、如此說來、豈不就是說、佛學的高尚圓澈的教理、的確受世界學術界所公認、但尚未能達到引世界的學者入於信仰的地步、是不是。還是另有原因。(葉慶春)

答:韋爾斯梁啟超兩先生的話、不過一種讚嘆,這是顯然的。至於他含有別意與否、似近吹求。

問:山河大地是眾生共業所造,現鈷彈可以燬滅全人類及生物,設全人類及生物悉數死亡,然則地球亦隨之燬滅乎?月球半月為晝,半月為夜,晝則酷熱,夜則奇寒,不生生物,何來業力,不知此球何以成之哉乎?先有根器界後有眾生?抑先有眾生,後有根器界?(宗瑞錫)

答:此須分答:一、「問山河大地眾生共業所造」之疑,山河大地乃是眾緣和合而成,眾生業感,唯識所現耳,無是共業者,無感召,識中亦不現相,以水為喻,天龍人鬼,見各異相,是其顯例,然水自有彼成住壞空之階段,天龍等類,所見異相,自是業報不同,故見非一,而水並不因其錯覺,在剎那之間變琉璃,變燄火,即天類死盡,尚有龍人鬼等向水取相,是水不因天死而消滅,縱諸類全死,而水未到空劫,自有新生之天龍人鬼出來相依,明乎此則知地球不一定即隨現人類而消滅。二、月球無空氣無動物,是科學家以望遠鏡測度之語,亦是看了半面,是否真實如此,尚有待科學家再進一步之發明,月球黑影,在數十年前,曾云係已死之火山,近又不承認此說,再若干年,將又有新說矣,即便月球果無動物,而此地球夜間常為所照,中國且依彼定曆,況彼又繞地而轉,焉知不為地球眾生感召乎?如曰月為月之眾生所現,日為日之眾生所現,水為水之眾生所現,然則地球陸居眾生,分明曝日飲水,日與水是否僅為其本體眾生而現,抑與他體眾生亦有關係耶?三、眾生器界孰先,原為不明上事附帶問題,上事明,可置勿論矣。

問:有一書曰、博士界之論辯、英國人柏克森博士遊印度雞足山、迦葉尊者顯跡化度他、並說是宿世有師資之緣。此事確否。尊者何單與他有緣、世界各國如是多之人皆與尊者無緣乎、連印人亦無緣乎。(洪環)

答:確與不確、區區不敢斷定。書中載「宿世有師資之緣」、自與他人不同矣。然緣亦有種種、有夙世、有偶遇、有現造、有連帶、有時限等。成熟時則起作用、不熟時、似無相關耳。

問:學佛的好處,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嗎?我是想求真理,才看了幾本佛經,半懂不懂,又看佛教雜誌,雖然看懂的多,媕Y卻有對各宗教互相攻擊的文章,更有佛教出家人與在家人互相打架,我心堳o懷了疑。請你先生給我一箇圓滿答覆,方可信佛。(花蓮一讀者)

答:此問共分三段,一、學佛是否為生極樂?此不一定,佛法無邊,各隨其願。有人天小果,有二乘羅漢,有大乘菩薩,有自力明心見性成佛之法,有帶業往生極樂之門,隨眾生根器自擇,決不按牛硬去吃草。二、看經半不懂,看雜誌見有互相攻擊之現象。此已在通問內(見三三、三四頁)解答矣。三、要一圓滿答覆,方肯信佛,古德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實以徹底離苦得樂,只此一法,當面錯過,又千劫萬生沈淪矣。業輕障淺者,聞之自易解而易信,業障深者,聞之不悟而不信,皆關箇人之禍福機緣,區區愚痴,決無與先生圓滿答覆之能力。昔佛在世,大智大辯,城東老母,誓不見佛,乃自絕於佛,非佛絕彼也。又世賢孟子云,「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兩語亦請細玩其味。

問:人類從何而來?基督,天主教俱稱,從上帝創造而來;佛教所稱,是因緣所和合而來;孔教所稱,天七生人,混沌初開時,未曾有人類。或曰,從猿改造新生活而來。到底這人類,從何而來呢?(何坤茂)

答:華嚴有原人論,言之甚詳,然名辭太多,初機恐不能頓解。居士既知眾緣和合,便是正見,茲就易解者言之。液體,氣體,固體,此等物體,當然各有其元素。據近發現者,已有九十二種之多,其未發現者,諒不知凡幾,如是元素,充滿虛空,是常人所知者,尚有最奇妙之靈性,(猶如電子然)亦滿虛空,是常人所不知者,凡此皆為眾緣,液氣固種種因緣和合,而幻器世間,如山河大地一類之礦物,再和合而幻苔藻草木一類之植物,此後愈和合愈複雜,而靈性依附,則幻化生溼生有情世間之動物,各動物互相和合,而幻卵胎動物,此生物之大概也。若夫人乃胎生動物之一,(本有四生之說)因是出焉,而人在動物中,本屬優特,此又須合天獄六道善惡業報而乘除之,則符原人論之旨。

問:學佛當軍人的上前線殺敵,保國安民,不但無罪,而且有功。為什麼害人的蟲類,如蚊子蒼蠅是傳染病菌的媒介,甚至使人生病至死,消滅此類害蟲適合衛生,增進身體的健康,相反的不但不要撲滅它們,還要供養牠們,前後事實豈不相矛盾?(衡鈺)

答:國設軍隊,義在防衛,非為侵略,倘有犯我者,能抵抗而驅之,使不得逞,屈服而去,即為盡其能事。故曰止戈為武,不須多殺,此仁人之軍旅也,若以軍隊專供侵略,冀滅盡他族,即國際之殘賊矣。至於各種動物傳病菌者,以現在科學如是發達,何難設法防之驅之,使其不害於人,又奚必盡滅其類,結此冤債。佛法與政治立場,少有不同,故主張不妨各異,佛以四生平等愛命去體貼,六道多生眷屬作觀點,故不主殺。譬如親子,得有肺病,父母知其傳染,只有隔離調護,而絕不忍先殺之,以杜傳病也。

問:眾生互相殘殺,這是因果律,為什麼行兇的人,還要受社會人士唾罵憎恨,及法律上處罰,以至判死刑。劊子手奉令處決死刑者,豈不是結了冤永生解脫不了嗎?(衡鈺)

答:互相殘殺,雖有因果,乃是迷惑者所趨之迷途,冤可解而不可結,乃覺悟者所趨之覺徑,迷與覺何是何非,甚分明也,執國政者,遵守一切法規,維繫治安,犯法治罪,此即眼前之顯因果。倘此不解,而奢談過去之隱而難明者,更夢囈矣。劊子手代法行刑,不負結冤之責。

問:「中陰身」,在無始以前,係何從而有?由中陰身轉生人身,由人身修成佛菩薩,而佛菩薩有法、應、化三身,化身為應化眾生,能變化千百億以至於無量數。然眾生之「中陰身」除成佛外,其體性原不生不滅之不變化者。惟據云在其未成為「後有身」前,尚有隔數月一次之生死變易,其果報之緣由何在?(方奮青)

答:中陰身亦翻中有身,其義是說前生身已死,後生身未入之際。明乎此,則不能謂無始以前而有中陰身,且既曰無始,何能再說無始以前。中陰身成佛一語,更是誤會,中陰乃生死之過度身,何能成佛,法身是性體,應化是相用,應化依乎本體,如日光而依日體。「不變」是性體之如如,「隨緣」是相用之玄玄,自無只法身而無應化之理,猶有日即有光也。中陰生死有遲早之不同,然最遲亦不過四十九天耳。

問:眾生之食色性也。因欲之需要與享受或貪求不能達償目的時、則起爭鬥造業、因造業必受果報、六道輪迴、苦累恆沙劫。但眾生具佛性、倘能成佛、則一切依正二報莊嚴、一切需求享受自在、如西方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然。眾生有知、誰不嚮往。眾生雖迷、諸佛能度、況諸佛菩薩以度生為職志、故眾生之造業、允許虔誠懺悔化度。然則遲度不如早度、少度不若多度、而多度莫如度盡、以至於虛空無盡、而為度盡之、如此豈非生佛一家、十方國土皆極樂矣。但究竟一切眾生何時方能度盡。(方奮青)

答:此條純屬暢發高論、所問者僅末後一句耳。至高論後段、遲度不如早度、至而為度盡一節、足見發心廣大、然不知佛菩薩度眾、並無遲早多寡之分、不問四生九有。莫不剎那剎那而普度之。若問何時度盡、試看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有盡時否。眾生亦如之、須知非有固定之數、乃是生生不息、不過佛菩薩度眾行願、念念相續、無有盡時而已。

問:若有父子同歸依一法師,同稱法師為師父,是否有礙?(翟孟秋)

答:此無分別,阿難為佛之弟,為佛之子,同時為佛弟子。儒家曾皙曾參本為父子,亦同為孔子弟子。

問:人類之始,據說是由細菌而再進化成人,確否?(張鴻聲)

答:佛法所重之學問,在乎心性,故曰萬法唯心。居士問人之始,佛家亦曾經言之,有「原人論」,即說此問題。本刊問答中,經屢言之,祈查閱。科學家有言人從猿來,或細菌變,均係推測之辭,是耶非耶,固難肯定,縱是矣,請問禽獸鱗介昆蟲萬億種之動物,能皆一一確究其始耶。與其煩瑣不當,不若「萬法唯心」。

問:廣大之宇宙是何原因造成的?(妙元)

答:來函中言,常與朋友談佛,每遭不易解答,故來質問。居士學佛未久,何能先談此等問題,莫若埋頭讀書,到時自能明了。就以此問而言,詳細則連篇累牘,簡要恐不能解,只有說出,留待後日明白可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夢堜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終于成佛」與「入無間獄永不出離」有無矛盾處?(莫我虛)

答:地獄五種無間,是指在獄之時,所受無間,並非永不出離。應知心念無常,諸行無常,地獄何非心行,安有永常之理,誤為永常,方與學理矛盾。但出離與否,仍在其心行如何耳。

問:有人問佛度眾生往西方,若度盡不是世界消滅了?請開示!(簡素英)

答:譬如獄囚悛悔,典有假釋,內有一囚,忽勸他囚,切勿悔罪,理由即大家若都悛悔,豈不空了監獄?彼人之問,亦猶是耳。

問:佛教的特徵是什麼?(簡素英)

答:萬法皆備,涅槃之道是其特徵。

問:佛教包含有幾種?(簡素英)

答:教惟是一,不過為契群機,有大小乘、顯密宗,演教,行持,說權說實之不同耳。

問:閱謝扶雅先生譯「宗教哲學」一書,其中序云「西人之宗教本質觀,每集注於基督教之三位一體言聖父(上帝)聖子(耶穌)聖靈(人之明覺)名雖三而實則一也……其實世上高級宗教無不各有其三位一體、佛教三寶之佛寶、法寶、僧寶。法可等於父、佛可等於子、僧可等於眾靈、其關鍵在一()與多()之對立、而以「子」為緩衝……」此說先生以為如何。(葉慶燾)

答:不必強牽比擬。佛經早集於二千數百年以前,自有其獨立不拔之,他說不能方其精粹。三而一之義理甚多,如「心佛眾生」、「法報化三身」、三智一心」、「三德不異」、「三諦相即」等,不勝枚舉。尊問以謝說三寶而配他說之「三位一體」,思之總有未盡合處,深恐差之毫釐,失之須臾,只得說期期以為不可。

問:佛法教義中,有部份與婆羅門教相同處,此種相同處,是為佛說法時方便而借用?抑為婆羅門教已得部分之真理乎?(葉慶燾)

答:二者皆有。

問:如為希望成佛而學佛,是為貪得心,自私心,豈非妄念?(張文炳)

答:迷戀欲塵,方為之貪,學佛本去染改習,明心見性,是謂精修,成佛為普度眾生,亦不得謂之私。

問:信佛教對於職業有沒有牴觸?軍人是否可作佛教徒?(鄭敦)

答:職業收入,為養色身。研究佛法,為開智慧,假無智慧,職業也作不到好處。軍人學佛,能增長大無畏之精神,能澈底保國衛民救護眾生,降伏魔外。

問:法先或佛先,若法先無佛說法何有法?若佛先無法何能依法圓證!(慧性)

答:法由心造,心即是法;佛由心作,心亦是佛;心與佛法,三名一體,無所先後。恐君不解,釋以俗諦:一切事相,皆是本法,對起迷惑,是為眾生;悟證真諦,即是佛陀(如獨覺見飛花落葉證道是)。準此,可假說是本法在佛先;佛將證得真諦,向眾演說,破其迷惑,方稱佛法,準此,又可假說佛法在佛後。

問:有信佛人來問,土生蚯蚓,原是一條生命,農人誤觸,截為兩段或五、六段,亦各自能動,再活如常。經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那末佛性倒是一個呢?倒是多個呢?(顏兆文)

答:蚯蚓屬環節動物類,雌雄同體,細胞各具獨立再生能力。此說僅係生理上之特別。然其體既具雌雄,已是兩性。按無量動物,隨時各有生死。其神識(俗曰靈魂)恰似電流,遍滿宇宙,遇有生機之處,因緣若合(不限胎卵濕化),便為投入。蚯蚓各節細胞,都富於再生之力,截成數段時,外境無量神識,自會向之投合,是分段再生以後各有各之神識,各有各之生命矣。

問:關於儒家所講之「愛」與佛教所講之「愛」及基督教所講之「愛」請略述之!(劉凱)

答:儒家以仁字為體,愛乃多份用中之一用耳。先由近及遠,由人及畜,但近與遠,人與畜之間,其愛之程度,則各有相當差別及限度;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君子遠庖廚,見生不忍見死之例。基督教之愛,只限人類;如云人有靈魂,畜有魂無靈,殺而食之為當然之例。佛家只言慈悲平等,並不言愛;以愛為感情作用,慈悲係理智應為,凡九界無邊眾生要當普遍救度,如「眾生無邊誓願度」之例。此三家愛之大略也。

問:佛教、回教、道教、白蓮教、天主教與基督教之教義和優劣點,請作比較以略之?(劉凱)

答:白蓮教係中國之邪魔外道,並非宗教。餘五教之教義優劣,請遍閱各教經典,功夫深時,便能自知,本刊未便評論,以啟教誼爭端,祈恕!

問:佛法僧之「法」,與萬法唯識之「法」,有何不同?(周邦道)

答:三寶之法字,就簡單言,是專指佛之經典;萬法唯識之法字,則世出世間一切事理,統括在內,此其小不同處。

問:釋尊之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文字記載,而其廣宣經法時,原原本本如數家珍。是何因由?願聞其略。(周邦道)

答:證佛果後,具有六通十力,即能澈了上下過去未來,而且佛佛道同,自然不賴記載,而能遍知。

問:有情無情皆有生命,為甚麼無情不入眾生之內呢?(林慧蘭)

答:此有二說,一者動物具四大,五陰,十二支,十八界等眾多因緣而生,故曰眾生;又其八識數數入胎,亦曰眾生。無情礦植等物,雖具四大,但不具備下述陰支界識各條件,故不曰眾生。

問:修行人別世以後,燒有舍利珠,是表示什麼果位的證據?(慧德)

答:焚後舍利是修持有力之表證而已,不能據此定何果位。

問:誦經時撞鐘敲木魚,有何取義?(普慧)

答:鐘能警眾,且鐘身或鑄經文,或鑄經名,撞之音傳虛空,等於經聲遍滿法界,乃普益眾生之意。魚常醒不睡,刻木為形,敲之使不昏沉。取其惺惺之意;並以群眾念誦,必有音節,方不錯亂,鐘「木*魚」又為調整音節之用。

問:觀世音菩薩是否為女身,與千手觀世音是否同是一位菩薩?(劉定熾)

答:觀音並非女身,所見女身及千手等相,皆是應化。

問:學佛是要戒殺,如像耶穌教徒無戒殺,這罪業是什麼人負擔?傳道所所講都是上帝能擔是實否?(戴陸火)

答: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生瘡自己痛。若說別人能代替,一切因果皆沒用。這是常理。他教義理,未曾研究,不便妄談。

問:凡成就或證果的祖師,當有語錄,著作,代替證明他的成就。有的不認識文字,又無代筆,何以知道他成就?(智雄)

答:證果與否,不在有無著作,不過有著作者,人易知之,而無有著作不識文字者,但看其臨終現相,及一切瑞兆,其是否成就,亦不難知。

問:世界戰爭,各國國民,皆為自己國家勝利互相祈禱,諸佛究竟滿誰的要求?(呂正涼)

答:諸佛慈悲平等,決不有所好惡,助人作戰;不過悲憫善良國家為暴力侵略有所祈禱,加以護持耳。

問:有友來問我曰:吾人因情而墜,因墮而不能解脫,佛得以解脫,是為無情耶?是為有情耶?(賴棟樑)

答:情可分情識與愛情兩種解釋,識是虛妄分別,愛是貪戀纏綿,所以墮落。佛已轉愛成無緣慈悲,轉識成大圓鏡智,安得尚稱有情耶?

問:佛涅槃時諸大弟子早已證無生,何故哭淚耶?(賴棟樑)

答:昏途遽亡明燈,苦海頓沉慈舟,眾生失其依怙,學人喪其導師,宇宙冥暗,烏得不悲?

問:相命師說:年年命運,有的得福德、太陰等等;有的沖犯白虎、天狗。孫子有的帶刃,有的要過什麼關隘。以上類似之事甚多,對身命有關,可不可以信?佛能解脫?(尤彩華)

答:此外道之說,已經受皈戒之佛子,不宜聽信。經云:「至心念阿彌陀佛一句,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又稱念觀音聖號,能消一切災難苦厄。經文至明,但得念不生疑,方獲感應耳。

問:聞說目下有一種教,說持齋可食雞卵,供彌勒佛。他說釋迦佛的經典不用了,已經不合時事。對他的信徒專用點心直指,就得道。這是不是佛教一派?(三木)

答:凡在今時說彌勒佛降世者,皆是元朝韓山童所創白蓮教之苗裔,如韓林兒、唐賽兒、徐鴻儒、羅蔚群等,皆其後裔,妄言六祖永不傳,傳與火宅白馬夫婦。種種妖言,欺騙愚民,後皆因造反伏誅,有歷史可證。名目隨時改變,如天理教、八卦會、義和團、紅燈罩等,皆其變相。現在之某某道某某教,正是彼等魔子魔孫。其騙人之術,不外扶乩、傳話、點竅、指心、封仙、符水治病等。若輩魔民,縱遇政府寬厚,不遭顯誅,其毀謗三寶之罪,當亦不免陰譴也。

問:耶教舊約全書有云:天地萬物皆為上帝耶和華所造,故云宇宙間獨有一真神,凡能信祂者而得救,靈昇天堂;不信者,死後必受審判而入地獄矣!未卜是否?(羅貫通)

答:讀來問,字句清順,當係讀書明理之人。此等問題,諒能自解也。既下問,反增區區之疑;試問堯、舜、禹、湯、文、武、周、孔、諸聖人,曾、閔諸大孝,關、岳諸精忠,俱不信耶和華,莫非都入地獄乎?

問:一般社會家家戶戶屋上都供奉三官大帝香爐,他是佛或是神?佛子可否供奉?(施萬進)

答:三官大帝乃道家之神,非佛也。佛子不必多事,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問:有人拜地母亦稱菩薩,但佛教中有無其存在?(王平郎)

答:神鬼一例稱謂菩薩,是世俗之混淆;地母,不出佛經,何教之神,區區不知。

問:扶乩是否屬佛教中的一種、需要多少時間可學成、貴社能否指導我練習、或按部就班贈送一部講義給我。(白雲樵)

答:扶乩屬於鬼神之事、佛教最禁忌之、敝社何能為此、不能承命祈恕。

問:仙、佛、菩薩,有何分別?現在的玉皇大帝是否關聖帝君?他不過重忠義,為何位列觀音大士之上?(白雲樵)

答:佛為已證大般涅槃之出世聖人,菩薩有五十二級之別,其最高者曰妙覺,即等於佛矣,其別處,佛如十五之月,妙覺如十四之月耳。仙以道教俗論,分天地鬼三類,若按佛經,列有十種,詳見楞嚴,避繁不述,總為不修正覺之眾生,報盡還入輪迴。至云玉皇已換關聖帝君,乃係一般外道,造謠惑眾。夢囈之語,無足談論。關帝位在觀音之上,更是以凡侮聖,罪過萬分!即二十八層天無量天帝,尚皆是佛門之護法神,其位若與觀音相較,觀音猶國家之院長,天帝猶門外之衛隊官。況關帝果位,尚未到非想非非想耶?

問:我曾聽人家說:現時不是釋迦牟尼佛及阿彌陀佛什麼菩薩在興盛了,是濟公活佛在盛興了,不知確否?(陳榮進)

答:佛法如日月,無所謂盛興不盛興。彼出此語者,定係不明佛理,而崇拜乩鸞之流。彼肯虛心學佛,有「歧路指歸」一書,勸其閱讀,彼如不肯,莫與較論,各是其是而已。

問:女人從十二歲至四十餘歲,皆有月經,有謂當月經前後四五日間的時候,可以誦經禮佛嗎?(柯仙江)

答:月經乃生理上不可避免之事,誦經禮佛貴乎恆久功夫,有謂在月經期內不能誦經禮佛者,是心存愚敬,而不明事理之論也。

問:一些用符咒來治病的人,據他們自稱也是佛弟子,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王介一)

答:符咒治病,這是外道方士技倆,他自稱佛弟子,那簡直是胡扯,稍明教理的人,皆能辨別。

問:老祖在諸神中是最高的,據說佛祖孔聖人皆是他的弟子,又有說無生老母更在上,究竟那一位最高?(一塵)

答:遍查三藏並無佛陀拜老祖為師的事。一部二十四史及四書五經,亦無孔子拜老祖為師的事。先生所聽之話,有沒有正史可考?請你原諒!此類無稽神話,我沒工夫閑扯,更談不到誰高誰低。

問:金剛經有燃燈古佛的註,有呂祖的註,有濟公活佛的註,比較那一本說的好?(一塵)

答:燃燈佛註金剛經,等於宋版康熙字典,呂濟兩註,亦是好事之徒偽造,欺騙愚人。

附語:先生果有心向佛,宜先檢兩本小冊看看。一名「歧路指歸」,一名「回頭是岸」。學佛須入佛知見,醍醐中少加一滴鴆酒,便成毒藥矣。

問:祈求觀音菩薩之救苦救難是貪不貪?(鍾世賢)

答:以俗諦論,專求免難,尚不為貪,以真諦論,戀此色身,亦是貪也。

問:佛說地獄,是否真有其事?今之科學家以地球內為火心耳,乞解疑!(陳志業)

答:萬法皆由心造,即由心現,何得云無,地獄有在地下者,按三惡道,地獄稱為火途,以受猛火逼迫故。科學家既云地心為火,正相符合。然亦有散在曠野樹下空中者,一切物質,皆是眾生依報(就是此身心依止之諸物如山河大地衣食屋器),自隨業果之力所見不同。地心之火,乃人目所現,地獄眾生見之,當然尚有他物,而刀山劍樹,定不能虛。茲舉一例:河水人目視為水,天目視為琉璃,魚龍目為煙雲,餓鬼目為膿血。恐尚有疑,再舉一例:大糞人見掩鼻,狗則視為美饌也。

問:輪迴之事,究竟有無?如真有其事,何不盡導世人,一一參觀,使知所戒。(陳志業)

答:死此生彼,數數不斷,名曰輪迴。佛書所載,姑且不論,儒家經書,亦多有之。如彭生為豕,杜伯為厲,羊叔子重來羊氏投胎,而記前生之事,豈能盡是騙人。至云導人參觀,卻不易辦,彼處死去,此處投胎,係彼神識,飛蕩漂流,此神實尚不易見,況能隨之去到處參觀?喻如吾人有夢,確鑿不假,欲導他人參觀吾之夢境,現在尚未發明此法,再如臺灣廣播,紐約收音,此空中之電流,亦是無法導人追逐參觀。

問:佛法無邊,何以不能勝魔?又何以不能使人人信佛?使世界無戰爭慘劇?(蒿石)

答:此問須分三節答覆:一、佛力並無不能勝魔之說,不過後來學人道力未充,有不能勝魔者,自係志願薄弱所致,實非佛法無靈。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俱有不可思議之力量;心迷即是眾生,心悟即是佛陀,迷悟全由自己,不過先覺者,悲憫未覺者,而有其覺悟之責;其覺彼之法,只有言語文字,三藏經典。眾生為無始無明(內有癡慢疑三病)障蔽,不肯研求,所以不信;彼心又非石塊蓆片,佛焉能代為轉移,代為折捲。三、世界戰爭係人心貪瞋痴所致,即因不信佛法使然。佛如醫王,本可治此狂疾,而病者不肯服藥,自必病勢增劇,既不服醫生之藥,反責醫生無用,有此理乎?

問:佛以慈悲為本,如國人都要實行慈悲,同時外國看我有機可乘,則大舉武力侵入,此時若以武力抵抗,則犯殺戒背慈悲;不抵抗,又將亡國,而永為奴隸,則如之何?(廖一辛)

答:佛弟子分出家在家之別,出家者經像衣缽之外,餘皆捐棄。世間侵奪,多因財物,既失侵奪目標,還談什麼武力抵抗?若在家人負有國家責任者,能行仁慈政治,自能得到國人同情,外國何敢輕舉妄動?縱不幸為敵侵犯,起而抵抗,是為保護群眾,此乃無畏布施。但抵抗應有限制,如法律允許正當防衛,不使超過必要程度,便不傷慈。

問:印度是佛教的發源聖地,但印度又怎麼會亡國?是不是受佛教的影響?(一讀者)

答:印度在數百年前佛教已經式微,以後只有婆羅門及回教昌盛,亡國的時候,與佛教無干,請看外國史自知。

問:仲尼篇:「太宰問孔子曰:夫子聖者歟。孔子曰:某勿敢。又問曰:三皇五帝。孔子又不答。太宰駭然曰:然則誰為聖者。孔子動容而言曰:西方有大聖人,不治而不亂,不化而自行,不言而自信,蕩蕩乎民無能名焉。」請問此西方之大聖,是否即指佛言?(廖某某)

答:是指佛陀,前人多有說明。

問:送子觀音出自經典還是人造?菩薩真能送子乎?(陳佛子)

答:送子觀音,我個人未見出自何經典,意是法華經普門品中,有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之句,依之而造者。然經語至明,一心求則得之,自是感應而成,猶之菩薩送來。特造是像,表顯其事,令人易曉耳。此條答復全出我之臆度,還請另質高明。

問:法華經普門品上說,念彼觀音名號,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火不能燒,水不能沒,刀兵不能害,有這些效驗,請問這是不是迷信?怎樣可以證實不是迷信?(慈福)

答:此段經文,一切效驗,要在「一心」二字,故能感應道交,亦猶彌陀經一心不亂,命終現佛。彼為心佛合一,此為心與觀音合一。既然合一,所得感應,自是本分。若疑此是迷信,就是根本不承認有觀音,至於證實問題,古今持名得救的記載甚多,事實就是確證。

問:所謂「觀想」與「回向」,是否即無明妄念?(趙永超)

答:觀想是修持之一種方法,觀是觀照,想是設想。在事方面,為淨宗之十六觀,密宗之本尊觀等;在理方面,為觀身不淨等四念住,及三諦三觀等。回向是一種願心,是把一切功德,收回來送向一箇目的所在。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之種種。以上二者與無明妄念有別。

問:常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此中土指甚麼地方?(陸玄智)

答:指某一洲地文物繁盛中心之國家,而異於偏僻邊小之部落也。

問:為何現時釋教,眾生誤會作迷信?(全妄)

答:誤會云者,是不明其事理,反而冒充通家,強不知以為知之謂也。為其如此,所以稱之眾生。但問中有現時二字,似是云以前尚不如是。果如所云,則是現時龍蛇混雜,魚目混珠,蒙人眼目所致,是故佛徒必盡護教責任。嚴分邪正,闢斥假冒或依附佛法之魔外,勿聽其掛羊頭賣狗肉,迷惑眾生,而侮蔑佛教也。

問:佛為什麼不自己親手寫佛經,或者在親口說法時使他徒弟記載,傳於後世?(施好學)

答:一人講說,眾人聽之,何等普及。阿難多聞強記,結集時一人述之,眾人證之,何等確實。若必世尊閉門著書,時間所限,又豈能談經三百餘會之多,而當時又無印刷,亦不能普及群弟。

問:一切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又由什麼和合而成?(沙壬)

答:萬法無不由眾緣合和而成。偈云:諸法從緣生,是了義語也。

問:正法、像法、末法,共一萬二千年。彌勒佛尚欲若干萬年後始來此娑婆世界,此中間一段時間,若無佛法,眾生豈不太苦了?(沙壬)

答:生當佛前佛後為八難之一,當然是苦也。

問:人由輪迴而來,何以不能知前生事?(沙壬)

答:醉後不記醒時事,老來不記童時事,況乎入胎出胎,昏昏沉沉,焉有不迷之理!

問:佛為何不能使魔王外道入正悟?(沙壬)

答:佛為無上醫王,能醫任何疾病,眾生如病夫,不肯服藥,病故不除。魔不喜聞佛法,何能得悟,此其一;魔外孽重障深,惡習堅固,心如昏鏡,不通光明,故聞佛言,不能了解。如嚴冬堅冰,日光照臨,彼以積寒所聚,一時頑強難化耳,此其二。

問:余不信「三教同源」之說,惟讀老莊之書,其境亦甚高,且頗多相似之處。二者之差別,究竟如何?(胡之真)

答:三教有相同處,自是事實。若謂同其源,則屬強牽附會。試問源指何事耶?能答之乎?茲特單言老莊同異,老疾世薄趨偽,乃力崇淳樸、擬救時弊,與儒家經世之言,自然多不同趣,安於時習者,驟聞斯論,當覺其高,莊子宗之。是二子者旨無不同,所異者,老之書約而微,多言事理,莊之書恣以憤,多作寓言;老肇其端如玉之溫潤,莊集其成,如珠之耀彩。此問後段,已越出佛學範圍,本在不答之例,因牽於前段,勉復數語。

問:聞一切人類皆由婬念而所生,然古之聖賢,如孔子堯舜,或乘願再來之菩薩等,亦是因染婬念而生乎?(王可標)

答:既云乘願,是不由婬念入胎也明矣。

問:佛教的最高理想(對國家社會以及個人本身的)要達到什麼目的?是否比禮運大同篇更要做到完善?(鄧至善)

答:佛家利益對象,非止人類,非止一國,非止一個世界,非止一個時限,請物色一本「普賢行願品」讀之,可以略窺一斑。

問:念經的時候打鐘鼓,這是什麼表示?什麼意思?(施湘痕)

答:梵音唄唱聞之令人生肅穆之心,再配以鐘鼓,益發深省,此亦聲音佛事也。且多人唱念,亦必有樂器為之音節,方不致雜亂無次。

問:蚊子的產生,照物理學的研究從泥水而生,未知這個蚊子有沒有靈性?可不可打牠?(施湘痕)

答:胎卵溼化皆是色身,必有其性,方能長養。蚊子何能例外。眾生皆有佛性,皆不可殺。

問:科學的發達,對於宗教有沒有利害關係?(施湘痕)

答:不合理智之迷信宗教,將因科學發達而生影響。佛教則不然,請參看本刊第五期佛誕專號南亭法師及拙作兩文自知。

問:耶穌教說宇宙上的萬物由天主創造,在釋尊未出世之前,宇宙的萬物從那堥荂H(施湘痕)

答:此問有關他教教義,避而不答。佛教只講「緣起性空」為萬古顛撲不破之理,亦可參看南亭法師之文,內有略說。

問:星期日在靈山寺聽法華經時,曾聞菩薩度化眾生須用善巧方便,若度乞人就要換乞人衣服,不然就不契機,有人質問你能作到麼?假使作的到,目的是為度他起見,而傍觀者邪見錯解,不知菩薩深心,談何容易,反受其毀?(朝新班蓮友)

答:所謂方便者,即是智慧運用權變耳。權變者,即是無有定法,以真契機為貴!果欲度乞人,有時可服襤褸,有時可服華麗。又不聞有四攝法乎!如行布施,何妨華麗,如行同事,即須襤褸。若執一法,則豈能稱曰善巧方便?至於毀謗,此等世界自所難免,孔子大聖,叔孫武叔嘗毀之,佛為聖中聖,天中天,提婆達多卻毀之。

問:有人說世尊特為悲憫貧寒苦惱之眾生而來化度。現在佛教,專為有財勢者,才看得起是佛教徒,這樣看來那能說佛教是慈悲平等?(朝新班蓮友)

答:佛度眾生,不分貧富。現在恭敬有財勢者,乃凡夫俗情,並非教義如是。且學佛之人,亦非一學即能改除習氣,此又須從寬論之耳。

問:濟公飲酒吃肉而人稱之為活佛,未知是實是虛?現在人慣說心好就好,何必吃素,吃素是損害身體,何能離苦得樂,又何能增壽增福,似此以何言對他?(朝新班蓮友)

答:濟公飲酒吃肉,乃小說俗傳,不足憑信。縱以小說來講,濟公和尚有種種神通,他就有飲酒吃肉之辦法。現在學佛之人,連鬼通半點也無,飲酒吃肉,不過是破戒造孽而已。若說心好,何必吃素,請問他吃之肉,是不是從受宰割流血中來的!為你嘴饞,殺他之命,這樣好心,只有天曉得!又為自己營養,增壽增福,卻把物命千刀萬剮,這還叫做好心,假若他心不好便怎麼樣?若說吃肉增福壽,那些富貴人家,就該不生病,不死亡。

問:世界三大宗教,其他教之發展力及普遍力各處都甚昌盛,佛教之衰微其缺點何也?(朝新班蓮友)

答:教之盛衰,不在信徒多少,而在人材之有無,今之缺點甚多,要以乘戒俱緩為最也。

問:國父幾句銘言:佛教為救世之仁,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國父對佛學這樣崇拜,何以佛教仍不普遍?統請解釋!(洪環)

答:親之愛之曰仁,世上眾生界線分九,種類則千差萬別,不可窮盡,皆有其苦,各希得救。能普救者曰救世,分類救者,只可曰救某某。他教對眾生之愛,或愛人而害物,或愛大而害小,多有差等,佛教則九界四生,視同一子,平等拔與,故稱「救世之仁」。其他哲學,多說外境,佛學獨說心造,是能追本窮源,故曰「哲學之母」。科學往往偏重物質,偏重欲望,偏重現量,有利亦有害,是之曰偏。佛學非空非有,亦空亦有,講中道,惟求明心見性,主張少欲知足,每一事理,俱說到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不僅拘泥現量,能有利而無害,一切圓融,故曰,「可補科學之偏」。國父乃大智大勇之人,識透此機,故大聲極呼,智不及此者,自然相信不過。

問:居士五戒中不邪淫戒是不是以一夫一婦制為原則?但是學人於函授中級班第四課轉輪聖王課文中纔知道輪王妃妾眾多,是不是犯邪淫,而請問方倫老師,他答來:「凡與妻妾交合,皆名正淫」。如此一來無形中是提倡一夫多妻,依現在國家法律的婚姻制度也甚為不合?若以女人的立場言之,也可一妻多夫皆言正淫,學人不服此說,伏祈老居士詳細說明正淫以及邪淫的分別而正視聽!(李榮棠)

答:世界各地各國,風俗各有所異,古今又多變化,國家制法,多因其俗。有一夫一妻者,有一夫多妻者,亦有一妻多夫者,但此等事,有地域及時間之界限,逾界限及時間,則行不通。以中國古時而論,天子一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等,載在經典,以至清代,庶人尚許一妻數妾。迄近法律,始定一夫一妻,然不能以今律而繩古人,亦不能以甲地之律,而繩乙國。然此皆是世間政治權限,佛法制戒乃屬性修範圍,並無代制政刑之權。故未限人一夫一妻,亦不提倡多妻,更不提倡多夫,只能將政教界限看清,自不責備佛教。邪淫問題,在政治許可之同居制度內,自不成立。

問:一個民族之思想變遷,蓋因其歷史為主要背景,世界各民族以印度民族之消極思想最為奇特,嚮往來世而不重現實,對時間觀念認為是苦,這種思想在印度各宗派,不論正統或外道甚為明顯,佛教既為印度宗教之一派,請問產生這種消極思想之歷史演變到底是什麼大變動?(郭義明)

答:先生對佛教之觀念,認係印度宗教之一,以印度民族思想消極,則佛教當亦不能例外。提出質問,大致三點,一、思想消極,二、不重現實,三、對時間認為是苦。請分答之;一、消極所指何事,語太儱侗,亦提反問是指尊德性道問學耶?是移風易俗拯民水火耶?是高官厚財名聞利養耶?是攻城掠池殺人放火耶?是弒父弒君蠹國殃民耶?是巧取豪奪損人利己耶?是醇酒婦人跳舞博奕耶?略舉七端,必指其一。茲請答之,佛戒飲酒邪淫,對上列第七是消極也。佛戒貪盜講平等,對上列第六是消極也。佛戒不做國賊,不漏國稅,又主一肩荷父,一肩荷母,對上列第五是消極也。佛教仁王護國,守疆息兵,對上列第四是消極也。佛棄四海百官,乞食化眾,對上列第三是消極也。佛以頭目腦髓,博施度眾,菩薩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對上列第二則積極矣,佛為求學傳法,剝皮作紙,析骨作筆,對上列第一則積極矣。佛教之積極消極,有佛教所持之理,今日時輩之積極消極,有今日時輩所持之理,各是其是,各盡其道而已。二、不重現實,指人間修齊治平耶?指人生享受耶?按禮六方經,玉耶女經等,於處家處世,豈非修齊好範乎?孔子道不合則棄官而去,孟子不枉尺直尋,拒見諸侯,世間聖賢,尚不為富貴所淫,貧賤所移,況佛豈肯而枉大道,導眾生以趨慾乎。三、對時間認為苦,此覺者醒迷者之訓,以樂屬覺者,苦屬迷者。迷者貪瞋存於中,殺盜婬妄形於外,求不得是苦,得而患失亦苦,愛別怨會,生老病死,寧云不苦。而覺者福慧二嚴,自然是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無不是樂,故曰苦為迷者之訓,實亦迷者處苦而不知也。

問:佛說:「一切含靈蠢動,皆有佛性」。但是在高等動物中,由生理學言之,雄性每次射精就有兩萬萬之精蟲,此精蟲是屬動物或植物?假如屬於動物,我們男女交合,是不是殺死了很多的眾生(因為眾生皆有佛性)而造殺生業。又由十二因緣論之,父精母血納識為胎纔成胎原,精蟲既然能動是不是自有神識(第八識)在?假如是兩萬萬精蟲,其神識(含有佛性)何其多?難解祈破疑(李榮棠)

答:戒律有條文,有義理,開遮持犯,是條文也。因何開遮持犯,是義理也。必雙方對立,方可發議,此專家之事,非僅具佛學常識者,所能論也。經載一比丘,失知覺時,為女子所污,維摩詰大士,釋為不犯,可見理不簡單,我輩對此,宜本戒壇所授者遵之,能將通常者淨守,即為佳矣。居士既問,區區未研律學,只有將所知貢獻如下:殺戒對凡夫言者,惟限於可避免而不避免者,若不能避免者,則於凡夫不禁。如呼吸及行路,皆有無量生命被殺,戒律既不禁人呼吸,又不禁人行路,故知是開也。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戒律無禁止結婚之明文,是對此亦不成殺罪。尊問又疑兩萬萬佛性為多,認作奇怪,請問虛空有盡乎?佛性實則如是,兩萬萬不過滄海一漚而已。

問:有人說,我們佛教是平等,那麼佛經中的佛陀降生之時,說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之偈,這是不是沒有平等嗎?(鄭義郎)

答:此中有禪機,可會不可言。茲非搪塞之語,當時釋尊生時,諸大弟子,尚不見聞,究竟之義,誰能道出。居士逼我說,只得說我之我,我之一字,乃四淨德中之真實我。人人皆有,個個不無,稱他獨尊,平等平等。

問:按佛教之說,自殺罪極重,假若是為了伸倡正義,啟醒愚蒙,存志士之仁而自殺者,是否也有罪?(張維明)

答:佛法有原則,有方便,未可呆板。所問之事,果於眾於國有益,即可為之。佛經有割肉飽親,半偈捨身等,便是其例,世法中不降敵,不辱身,其例亦多。義之所在,焉得說罪。

問:為何有眾生,眾生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賴真悟)

答:此問題看似簡單,理實高深,說之固不容易,恐怕說出,解也費力。因為「諸法實相」能以明白大概,方好談論這話。台端既問,只有從簡奉答。太空本來充滿極密度之有形電子,又充滿無形無名之「真如」,他們互相和合,就變化聚形生物,這就是眾生。

問:佛之本意在那裡、是否有繁殖觀念嗎。(蓮雲班蓮友)

答:佛之本意、為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繁殖曰生、凋謝曰滅、此是眾生邊事。佛性常住、不繁殖、亦不凋謝、經云不增不減是也。念實本無、方便有觀。

問:「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為什麼做了菩薩還要有畏呢?(慧妙)

答:菩薩等級甚多,不到無為無緣境界,還有造作。自必仍加體察,此體察即是畏,如俗謹慎之意,此其一。菩薩泛指覺者,見果知因,見因知果,了福禍之果皆從因來,故於造因慎重,是名曰畏。非同凡夫受果後而始畏,造因時而希徼倖得免焉,此其二。

問:一般天主教徒說「人類是天主所造」。我佛教對一切生物之來歷作何解釋?(李仕紅)

答:一切皆係因緣合和而生,此佛家所得之真相也。

問:業感緣起與科學生物進化論並無抵觸,為何論者每排斥科學進化論?(黎明時)

答:皮毛上有幾分相合,旨趣上仍各持一端。

問:法性是一佛一土,還是多佛一土?(胡正臨)

答:請仰看蒼蒼之空,是中國的,美國的,或是英法德日等國的?

問:星球的由來?(李學詩)

答:不必只言星球,總論一切現相,雖則千差萬別,唯一原則,即是眾緣合而化生。生成以後,緣仍是不斷來臨,所以有成住壞空之演變,實非某一現相而是常存者。明乎此理,則了解緣生之義矣。

※師範大學吳怡同學「再談佛法」茲將來問分為九段廿一問,以【:符號分條,上冠數字,可以對照,按條問答,以便閱讀,免前後尋對也。

問:謝謝編者的指教,可是問題的解答,並不如此的簡單,我仍然有許多問題須要解答,而這些問題不僅是我個人的迷惑和矛盾,而是佛教本身使我迷惑和矛盾。這些問題,可分為三部門來分析,一是理論方面,一是實踐方面,一是理論和實踐的配合。從理論方面來說,佛教浩浩的經典中,的確有許多不可磨滅的真理,而這些真理是不同於哲學和科學的。【我在「佛教的精神與價值」中曾強調過「佛教是宗教,不是科學,也不是哲學。」因為科學(指大部分的西洋哲學)都是研究外在的,而宗教是研究內在的。:2【佛教之所以偉大,是由於許多佛教學者真正把握住心的微妙作用,和許多佛教徒真正得到解脫。:宗教的真理是給人生受用的,今天西洋的科學和哲學給予我們什麼?只是使我們感覺恐懼,感覺神經錯亂罷了。

答:本刊編者因編務忙故,交下尊稿囑為代答,讀畢知吳先生家世奉佛,自己又重實踐,惟以求知起見,提出質疑。區區奉答,預有聲明:一根據教義,二不事諍辯,三不迎合時潮曲解。所希吳先生由誤會而釋然,進而探討實義,達到自己願力,佛教佛學一致而實踐之,是所馨香禱者。1【佛教性質,確屬宗教,歷代祖師,曾有教乘、教儀、教相等著作;判教、護教、教下、教內、教外等分別,足可證明。今日諱言教者,乃少數人懾於時潮,以談宗教,恐落迷信,不如科學哲學兜洋風合潮流也。然佛教之所謂佛教者,原自有其特異處,任何宗教,必有崇拜之神司賞罰,佛教無之,只言因果由己,眾生心佛,三無差別,是與宗教之不同也。佛教有五明,一為內明,專研內在,三藏經文是,故曰內典;二因明,屬於哲學;餘三為聲明、醫藥明、工巧明,乃屬科學。夫如有人云非宗教,是科哲,亦有其理,不過偏而不圓而已。:2【佛法言心多種,其說明心見性之心,非有形之心臟,非無形思想之腦力,非剎那不停之念頭,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譬如飲水,冷暖自知之真如,學者能把握者,淺名見道,深名證得。解脫有不了義與了義之別,不了義乃比較上之境界,如現時苦樂,將來人、天、聲聞緣覺,住、行、向、地等菩薩,以後較前優,後對前假曰解脫。了義解脫,乃分段與變易二種生死已盡,無住涅槃是也。以惑業苦種種之纏縛已去曰解,不受生死拘束曰脫。先生曰許多學者把握住心,許多教徒得到解脫,古誠如是,今日似難言多。:

問:我承認佛學在理論上,是強調佛教是一種純智的宗教,而且前人們都這樣的追求過,可是成就如何呢?我不得不懷疑了,佛教的主要問題,3【誠如編者所說:「其根源在於生死。」而佛學所求的,也就在於了生死。所有的佛教經典都集中在這個問題上。可是這個問題是否解決了呢?我的答覆是否定的。因為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了,這些經典可存之高閣,不必大家去研究了。:4【因為我們只要相信這個結論便可以了生死,正如發明電燈的理論是需要經過千百次的實驗,一旦研究成功,我們只要按一按電鈕,誰都可以得到光亮,何必要大家再花精力去親身實驗呢?:5【佛學的道理也是如此,如果輪迴的學說真是可證的事實,只要人們相信這個道理,還有誰敢為非作歹的呢?:6【今天的問題就在於輪迴學說還沒有可靠的推論,變為一種事實。唯其因為它還沒有一個可靠的推論,所以才有研究佛法的需要。唯其佛法本身還沒有得到一個確切不移的定論,佛法的前途才有開展的可能。: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認清的,而問題就產生在這兒。

答:3【佛經所言之生死問題,先生否認其已經解決,且言如果解決,經典可存高閣。依教奉行,而功夫到家者皆得解決矣。在佛經上載有許多聲緣菩薩,後之禪宗語錄,淨之往生傳等,載其來去自在事甚異,皆有文獻可證,何得云無?不過信與不信,不能強使之也。如謂經束高閣,已了生死者,固可高束,但眾生無邊,豈能不贈後人。:4【按電鈕得光亮,乃最後一著,按之以前,必須有鈕有線有燈有機有電有建築有技師有工人等種種計劃與設備,否則向何處按耶?佛經如先生所喻之說明書,學人如設電氣公司之籌備人,不經種種手續,何能按而生光?至於用戶按而生光,不過借他受用,他若不供電時,雖按亦不生光。此喻學人自己不用功夫,專靠佛力加被,總是臨時之不了義,終非澈底了義也。:5【事實自有事實,解與不解由於人,信與不信亦由於人,但事有擺在面前,可聞可見者,亦有不在面前,不可聞不可見者,可聞可見,未必不是錯覺,不可聞不可見,不能決其必無。三十年前,若有人談原子彈,大家必笑為神話,若人將智力,移物質而到精神,數十年後,焉知不有科學能作輪迴之測驗。此界之眾生迷惑顛倒,剛強難化,不擺在面前之事,迷重者固不能悟,即擺在面前之事,不信者仍大有人在,監獄遍全國,誰不聞不見?犯罪者仍敢犯罪!:6【佛教眾生,有三量解理,有六通證事,三量者,現量、比量、聖教量也,量者如升斗量榖,可知其數,現者擺在眼前可聞可見之事,如讀書畢業,可得學位;作奸犯科,便入監獄等是也。比者聞見此,可推斷彼之事,如夜望遠屋發光知有燈,隔牆起煙,知下有火等是也。聖教者行圓滿之聖人,所立之言教,即三藏十二部之經典是也。現能指明者用現量,現不可證明者用比量,二者皆不可得,只有以人格作擔保,信其言教之不欺。阿含經中世尊說自己輪迴六道之文觸目皆是,何能說輪迴沒有可靠推論,沒有確切定論。即儒家經史,亦多有此記載,易經「遊魂為變」,左傳「彭生為豕」,國語「杜伯為鬼射宣王於鄗」,史記「申生死,狐突之下國,遇之與語」,晉書「羊祜記前生,至鄰家取環。」等不勝枚舉。今之英國,為多鬼之國家,世人皆知,是不獨佛經為然,此以三量解理也。經中嘗記佛或羅漢,至必要時,能借神通於對方,使知前生狀況,此以神通證事也。:

問:7【如果佛教的研究生死問題,也如科學和哲學一樣追求真理的話,那末在研究死後問題上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死後有輪迴,一種是死後沒有輪迴。如果是前者,當然可以由解信而起信。萬一不幸是後者,佛教豈非沒有存在的價值了。這不是由解信反導致了滅信的悲劇?:科學的毛病就在這點,他們只注重事實,只執於事實,只把事實當真理,而不知道「化」。8【科學家說人死後便腐朽了,精神也隨著滅亡,他們交待到此便結束了他們的工作,他們以為發現了事實,事實就是真理,可是他們的不顧這事實給予人類的恐怖,他們也不好心的把這事實化成另一種真理,使人類得到解脫。:9【至於哲學家也是如此,他們愈研究,愈看清事實,事實畢竟是血淋淋的,因此他們愈遭受痛苦的襲擊,叔本華和尼采等都是如此。他們為什麼有這樣的後果,因為他們都是追求著知,他們都是純理智的,所以他們不易得到解脫。:

答:7【真理二字,在佛法上有確切肯定,更絲毫模糊不得,真理者澈底而不分時間空間永恆之理也。所謂橫遍十方而不移,豎窮三際而不變,邪說遇之不能沮,聖人復出不能改也。如不圓滿,無定論,昨丹今素,有糾正,有補充,有新發現(除方便權說外)等,皆非真理。設談到了脫生死,只有佛法是真理,更無有加而上者,更應知有輪迴,是凡夫生死流轉事,沒輪迴是修證涅槃果。退一步言,縱不談佛之出世法,以唯識因明等學應世,亦超過東方之老莊公孫龍,西方之蘇格拉底柏拉圖等,決不慮其滅之悲劇。:8【事實在佛法上,又不如是儱侗,實者真也,凡一切眾緣和合而有之事,曰事相,不曰事實,因其是忽生忽滅之現相,如夢幻泡影露電,都無實境。事既不實,何有真理,他正起惑造業,執著不捨而鑽牛角,安有解脫之法與人。:9【此派雖尚理智,而所走之路,不是涅槃,故得不到解脫,所謂解脫者,乃涅槃三要件之一,餘二為「法身」「般若」,實三而一,一而三者也。此派亦有比喻,如半邊醫生,雖會診病,卻不會用藥,故只有高調而無實際。佛則不然,稱大醫王,因善能應病與藥也。:

問:至於我強調佛教不是科學和哲學,就是為了使佛教避免科學和哲學的歧途。10【佛教是需要接受事實的,但卻不能執著於事實,更不能以事實為真理,而是使事實美化。:11【即使人死後沒有輪迴,佛教仍然有發展的價值,這是訴之於情感,而不是訴之於理智的。:這道理好比我們的好友不在人世,我們理智上知道他不存在而悲哀,而在情感上卻時時發覺他在我們的身旁。因此我主張佛教的信不是純智的,而是情感。由這個情感的「信」,我們再看看佛教的實踐方面。

答:10【佛法有自說語,有隨順語,先生所言之「事實」二字,本為現時之流通語,區區答此問題姑且用之,佛法析別一切,極為細密,對待名詞,亦有多種,事與理即其一也。惟佛家所言,事不離理,理不離事,若使脫節,即不合邏輯,說到「執著」,先生更不必多慮,豈不聞金剛經,無我人眾壽四相。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等句耶?佛法既破「我」執,亦破「法」執,又破非法邪執。至於事實美化,正是如此,解脫後則有寂光聖境,莊嚴淨土,解脫前則應五戒十善,六度萬行,自覺覺他,離苦得樂,無時無地,而不美化,不僅美化人間,且要「莊嚴地獄」。:11【據典籍論,輪迴確有,假若無有,生死問題,便是自然解決矣。所謂以死了之。世尊何必棄捨太子之尊,四海之富,去到雪山吃苦,說法四十九年?惟其不了,所以纔有種種葛藤。科學說人死神滅,在佛法中名曰「斷見」,乃諸邪見中之一。須知佛陀既稱醫王,治病自非一法,對上智說無住涅槃,中智說聲緣,下智說人天,對下愚只說眼前禍福,不及其餘,並非每座說法,必說輪迴也。至於信者,情感與理智,亦有隨對方根器,不必硬性規定。大概人天及眼前之信仰,多出之於情感,聲緣以上,則非理智莫辦也。:

問:12【我常有一個可笑的想法,一個真正讀遍了所有的經典,而且能明心見性的佛教學者,和一個什麼也不懂,只知道求神拜佛,施捨為善的佛教徒,究竟他們當中誰得到真正的解脫?:13【前者是純智的信,後者是純情的信,這二個「信」中,誰能把握到真正的真理?:以我的看法,我同情於後者,前者是純知著手,正如編者說:「世法都是矛盾底,平常說世法都是相對底,沒有絕對的……您先生思想上的矛盾乃人生之常態,佛法正是為解決此種矛盾而有,但佛法一經語言、文字的詮說又成了相對」。14【的確佛法是相對的,一個從純智去追求信的人永遠落入相對中,因為思想是矛盾構成的,唯有從情去直接感受才能把握絕對的直理。這道理我可以舉一個現成的例子:15【我母親是信佛的,但她根本不懂得什麼是佛法,她自然沒有文字的因緣,而且也不懂得什麼明心見性,天賦的條件使她根本無法從純智上去解信,起信,可是她卻是一個虔誠的信徒,而且信得非常可愛,她常常「愛鼠常留飯」,別人的訴苦,即使是謊言,她也哭得眼紅,掏出了腰包,有一次她明知別人的話是謊言,可是她仍然施捨給他。她說她不得不如此。這種行為不是純智所能解釋的。有一次她知道我寫些佛教的散文,她羡慕的說:「你們認得字的真好,你應該多多學習,將來告訴我佛學究竟說些什麼?」我當時感慨的說:「媽:我不能告訴你,我懂得比你少,你的一舉一動都是佛法。」當時她怪我賣弄關子,其實,我如把一生的功夫放在研究佛法上,也永遠超不出我的母親,因為她的行為是發乎自然的,而我只是後天學來的,:16【她的施善是情感的,而我即使能施善,也多多少少是受了因果啦,報應啦等許多影響,因為我是從理智上去起信,我和她比較起來,她的境界比我高,可是她卻連佛法是什麼也不懂。:

答:12【讀遍經典屬於聞,明心見性屬於證,聞者不修,說食數寶。證者以前,必事乎修,施捨為善,屬於「助行」,此三事各有分限,不能混為一談。眾生各有偏執,有喜聞者,有喜助行者,有只求證者,兼而有之為正,執著一者為偏。若說得解脫,惟明心見性者為得解脫,餘皆渺茫。:13【讀經起修屬自利,讀經施善屬利他,自他兩利是菩薩行,方稱把握著真理。只讀經不自修不施善,或是只施善而不讀修,皆背真理。:14【佛法有權實二門,權為契機方便,假曰相對,實為契理之第一義,確屬絕對!不過第一義,非初機所能接受,茲略言之,善與惡,真與假,實與權,凡與聖,煩惱與菩提,生死與涅槃等,皆係相對,第一義不可言善惡,以至生死即涅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曰佛法第一義是絕對,而無矛盾。再者先生全篇高論,多重情感,而斥理智,隨世法說,情感亦有邪正,樂善好道,情之正也,玩人玩物,情之邪也。先生實屬前者,自然可貴。按理智亦分聖俗,世智辯聰俗也,正等正覺聖也。先生知前或不知後者,茲為陳之。本性原淨,稱曰圓智。因無明染,稱曰情識,圓智真如而備德能,情識妄作而起煩惱,情識起惑造業,而有生死;圓智寂照雙融,故得涅槃,情識是生滅法,曰妄:圓智是涅槃法,方真。修持之人,若至「業盡情空」,「轉識成智」,方是了義解脫。話雖如此,初學佛者,十之八九,多是從情感而入,過程如是,然不求開智,終恐遇障退轉也。:15【先生未能將聖俗二智分析,故對智而加排斥,太夫人信佛好施,而無分別,正是煩惱少,無明薄,乃真如中所起之德能,何得謂非出乎理智?先生雖則出乎情感,然依階而進,亦不能謂永落人後。:16【太夫人發乎自然,不能誤其為情感,先生有所畏有所求,不淨著相,不能稱是純理智,若論境界,當然不及太夫人,然有志者事竟成,還希精進於來日。:

問:17【至於談到理論和實踐的配合上,我的矛盾和迷惑更厲害了,我曾一再的抱怨佛學和佛教的不能配合,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現象。依我個人閱讀佛教的經典來說,我覺得那些都是象牙塔內的哲學,說得不好聽一點,流於概念的玩弄,即使那堶扈u有一番大道理,也只是為一二人所享用,佛教是眾生平等的,為什麼只有一二人才能悟出那些道理。釋尊在世時,必不會這樣,因為他是把佛學和佛教融在一起的。:

答:17【佛學與佛教不合,此一問題,亦有分別。若一般文人學士,取佛經作哲學或文學用,其目的本如是,而不實踐,自無所謂。若教徒只尚空談,而不實踐,便是自排於佛教之外,攀附世俗風雅,自屬佛教衰象,先生憂之,區區亦憂之也。至於謂是象牙塔中哲學,及流於概念等思想,未免誤會。佛學雖高,說時既分時期,又察根器,更分次第,故有五時演教,及五乘說法,三週說法等別,必使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並未將第一義諦,強使人人皆知,自不屬於象牙塔中哲學。古訓云:解而不行,說食數寶,千日學教,不如一日修道,本重知行合一,何嘗流入概念。又當知人能宏道,非道能宏人,教本主張「信解行證」,人卻自畫界線,咎在人而不在教也。:

問:18【尤其使我感覺矛盾的,是佛學批評迷信,而佛教又多多少少沾有許多迷信,對於迷信,在宗教的立場,輕一點的可以作為點綴,但這些迷信卻是不能原諒的,如用錢還願等。我和許多法師談起這事,他們認為那都是愚夫愚婦的事,不足以談佛法,這可使我更迷惑了,既然他們是愚行,為什麼佛學者不去點化他們,既然那些違背佛法,為什麼佛教不澄清他們?:19【我覺得今天研究佛法,不在理論上用功夫,因為前人的功夫已用得不少了,而是在實踐上努力,使佛教一致,這是我們一代的任務。:

答:18【用錢還願,雖非佛法,然亦不背佛法,眾生因遭厄難,起懺悔心,欲種福田,而行布施,或莊嚴佛剎,或印經流通,或放生畜,亦是功德。不解其理,而行其事,方稱迷信,實無其理,反行其事,亦稱迷信。佛教儀規,有似帶迷信者,然皆有其取義,如世法儒家禮經所載諸事然,惟後加入流俗者,又當另論矣。:19【佛學佛教一致,自是金石之論,惟欲求實踐,必根其理,如究其理,必為實踐,便事理圓融,不偏廢矣。再者少究理多實踐,為自利固足矣,倘為利他計,教理亦不能忽之也。:

問:20【最後談到我個人,我寧願永遠徘徊在矛盾中,因為我敬畏絕對,我不敢想像一個把握了絕對的人,他的人生觀究竟如何?同時我也懷疑一個人是否真能追求到絕對,因為不僅語言、文字是相對的,心的作用也是相對的,絕對也許是一種追求的境界,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能攀登上這種境界,正如涅槃是佛教的理想,究竟能有幾人身入涅槃呢?:

答:20【絕對問題,前已說明,至於相對,世間萬法,莫不盡然,不獨言語文字已也。又言「心之作用」,心是心,心用是心用,在佛法中,心分真妄,真心者前已略解,純屬絕對,妄心則屬相對,而起之用屬於相對,更不待言矣。絕對真心攀登(隨順語)之境界,是眾生皆能者,以眾生皆有佛性故,不過是肯承當與否之問題。能業盡情空,轉識成智,即是涅槃,並非空想。世尊及其諸大羅漢弟子,皆是其人,後之禪淨各宗諸祖,及高僧傳居士傳往生傳,多有記其靈異事跡,如無其實,則三藏十二部,皆戲論矣。:

問:21【雖然我學佛是希望解脫,可是現在覺得解脫對我也是一種奢望,因為我一存解脫的念頭,便永遠解脫不了。人生的道理往往如此,你追求快樂,你痛苦愈深,你想擺脫榮華,你永遠擺脫不了,你要明心見性,你永遠明不了心見不了性,因為你是有所需求,永遠陷入矛盾的困境。:我以上所說的都是個人的看法,也許很幼稚,很天真,但卻是發乎真情的,希望編者和諸位大德不吝指教。

答:21【追求對相,有自他之別,一切外在他也,在他者不可必,八苦中「求不得」是。大道心性內在自也,在自者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權由自操。先生所云,有所需求,陷入矛盾,反轉來說,即是不求而獲,此論甚高,而在佛學上亦有此說,但有分限。茲設一喻,有病求藥,此求為去病也,病去而平常自顯,但平常非藥與送來也,已復平常而求藥,便不得平常矣。佛學最後有無為法,經云「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又有「無智亦無得」。然此皆非初學之事,初學必從著相有為作起,明一分教,除一分相,將至登峰造極之時,方如先生所云,學有次第,非可躐等也。再者先生希望解脫,不知指何等解脫?譬如飲食,思甜須食蜜,思鹹須食鹽,辛薑酸梅等,亦各有自,若散亂而不擇頭緒,多歧而不識方鍼,自不免有此悵惘也。:【附語:先生宜先學「四諦」「十二因緣」「五蘊」「六度」等法,此是學任何學派,必經之門徑,過此再研專經,修或禪或淨,採取一門,則知行合一,漸入佳境矣。

問:母雞孵卵,明見雞從卵出,而居士於一五期樹刊答臺南王福郎居士,以應知雞從卵出雞長成,而不知從卵而來。不知云何?(吳明安)

答:雞且不論。我輩是人,但以人說。人從母體子宮而出,破胎衣而出。長成之人能自知所住之子宮乎?自知被包之胎衣乎?果親見乎?果能憶乎?

問:每部經都有記載,天龍八部都有來聽佛法,但是八部內有罪業重的蟒蛇等,他云何能聽得懂呢?(張寬心)

答:凡此種種,皆為四王天之神類,非是普通蟒蛇,久遠護法,當會其意,如象馬等,久供驅使,亦解人意然。況佛樂說無礙,音變無窮,經云,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又何慮乎?

問:佛法無邊,萬德萬能,為何說無緣之人,佛不能度,若如此說,佛力還是有限,請說明其理?(林洪桂)

答:諸法因緣生,此其原理,若無緣而起,理即不真矣。應知佛與眾生,皆是此心。心信者即是有緣,不信者即是無緣,心垢輕者易起信,心垢重者難起信。佛為大醫王,說種種之法,即是醫心垢病,病輕者愈速,病重者愈遲而已,總無不愈之病。無緣者乃暫無緣並非永久無緣,不過如病之輕重,愈有遲速之不同,夫如是,佛法仍是無邊,佛力仍無限度耳。

問:有很多佛學叢書皆言善惡不能對消,雖位證阿羅漢菩薩甚至佛也難逃定業之報,如琉璃王誅釋種,世尊頭痛的故事。百丈老人度野狐的故事,皆如是說。但又有很多經典說,只要依法修行,便可滅除十惡五逆大罪,如觀無量壽經,密宗諸陀羅尼經頌等,皆如是說,不知究竟誰是誰非?(李明揚)

答:世尊說法,如良醫療病,須診斷其源,而與之藥,服者自無不瘳。但與甲之藥,未必能治乙,因病不同,藥亦有異也。佛經浩浩三藏,法門多端,看似矛盾,實則當時各契其機,後人能融會其意,理皆無違。善惡不能對消,如同時播瓜豆兩種,豆不因瓜變,而瓜亦不因豆轉,以地播有兩種,故得各生,修行之人業惑未盡,分受其報,亦猶是理,此不能對消義也。設地中播種,有法破其生機,或掘出揚棄,是地空無所有,何能生芽結果。修行人諸惑已斷,業盡情空,八識田轉為大圓鏡,罪因已無,何有罪報?此修行滅除義也。羅漢菩薩未至極果,自不免如前說,佛為一真法界,安有苦報,而經中之頭痛背痛,金槍馬麥等,皆如八相成道,權示借以說法耳。

問:在未皈依三寶以前,凡有關個人行動吉凶禍福,無不先知之,甚至有什人來,在先一天都知道,自四六年于中市靈山寺皈依三寶受五戒後,一切都失去知覺,其原因何在?(周星元)

答:居士自言一切預知,是曾學習何道而修得者,抑係生來即具此能耶?若修外道,恐係邪法,皈依以後,邪自退去,故失預知。倘係生具,不解正道,久亦著相招魔,是日伏有危險之機,今經皈戒,已復常態,前途平坦矣,正是吉兆。再佛家修定,自得神通,但不得漏盡,亦無所用之,故正知正見者,雖已得通,尚故遣而去之。

問:每日三時半起床,四時上香拜佛(是否過早)不論有病無病,從未間斷,自問信願行具足矣。但現在仍未恢復以前良好境界,是否犯了我慢的罪過,果爾應如何補救或懺悔?(周星元)

答:能早起是好事,各寺規矩,大致起床,亦在四鐘左右也。「自問信願行具足矣」一句,已表居士自贊我慢之心,行人如我輩者,車載斗量,不計其數,我何貴焉。謂有信願行,固無不可,直稱曰「具足」言太過矣。懺悔則可,希求境界,大可不必,參看第三答,自了其意。

問:自本人信仰佛教,從此亦信拜觀世音菩薩。為要明白菩薩的因故,過去有閱一書曰,觀世音本願經以為信。然後再看近代大法師所述著集,說此經是小說不可信。如此究竟是顯化或降生,或什麼時代,有沒有根據。(黃米田、黃道空)

答:觀音菩薩,非此娑婆之人,更非此劫示現,故南洲各典,無確記載,以其地遠年湮,勢所必然。如中國軒農,不過經數千年耳,尚無專集詳之,何足怪也。記之者惟依佛經,如「法華經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授記經」、「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悲華經」等,略說本跡,是其根據,其餘皆係臆說明。再佛經舉出觀音慈悲神力、專為眾生信奉獲益、故對身世瑣屑歷履、無關宏旨者、不備焉。

問:三聖像中以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阿彌陀佛的幫手。眾生若有緊急的災難念觀世音菩薩,其能尋聲救苦,同時常現相給人看,但大勢至菩薩為何不曾聽見現相給人看,眾生有災難沒有聞及人求大勢至菩薩。那麼其幫助阿彌陀佛是幫助的那一種?(池慧霖)

答:此有通別之分,觀音為普門是通,人多知之,勢至惟修淨者知之是別,人多不知。知則常念,常念故應現,不知無所念,故不應現,念是能感,現是能應。假若一心信念勢至,則勢至一定能現,此現與不現,端在眾生之念與不念,非勢至求感而不應也。彌陀二輔,觀音司悲,勢至司智,自度度眾必智悲雙運,云何反疑勢至無所幫助耶。

問:釋尊過去劫中為拯救眾生飢饉之災而用神通變化為魚作食物之說。既能用神通變魚何不直使五穀成熟以食之,倘為定業難轉故,然則雖化魚寧不被業力所障而不能食乎?(許智純)

答:佛經有大小乘,其說法對相各異,讀者須善會圓解,不宜呆看,若效徐六擔板作風,豈只此也,處處多礙矣。此間擬三意解之:一、經既言過去劫中,是釋尊尚作學人,縱有神通,其量有限,或只能轉化魚身,而不能轉變大地穀梁也。二、此段經文,當有一定對相及其環境,專為契機,亦如禪家公案,皆因逗機而發也。三、經中所言之地,既在遠劫,是否地生五穀,或僅漁獵,如我國之蒙古,惟宜遊牧,俱未可知,自不便昧其實況,率加吹求也。

問:見到印光大師文鈔中有:「夫欲了生死,必須實證。若唯悟而未證,則煩惑尚在,大須努力,倘能兢兢業業,歷緣?煉,則覺照存心,冥符聖智,人我是非之凡情,無由而起,若不加覺照,依舊凡情熾然,功行愈高,情見愈重,由悟入迷,在所難免」。為何功行愈高,而反情見愈重乎?(許智純)

答:此段議論,當係說普通自力法門之難,以顯淨土法門之易,特舉出證及悟兩字,言僅悟未證,凡情仍在,聖者不圓。但憑了悟,知見愈增,知見便是凡情,文中所言之功行,揭了悟知見之功行耳。

問: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淨土宗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是不是著相,是不是有為?這一宗我想不是佛家最高學理,大概是引誘人入門,若是真信佛以後,自然另換高深真理,否則單一味念佛,就不必再用三藏經典了。(張祥謀)

答:此須分四段來答:一、「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是自證之實智一真法界,方便多門,是利他之權智善巧因緣,權實不二,此是原則。有相是色,無相是空,色即空空即色,實亦不分。有為是造作,無為是法爾,造作是修德,法爾是性德,修豈離性,是亦難分。偏執則五根互爭,圓觀則諸法一貫,經中有時偏說,是為契機,有時圓說,乃是闡理,理事本自圓融,豈宜呆板。若斥淨家有為著相,他宗止觀數息參話頭斷惑等,寧不有為著相耶?二、淨非最高學理之疑,以通言,諸法平等,並無高下,以別言,登地菩薩,尚不能知,惟佛與佛,乃能究盡,是高是低,可以暸然。三、入門以後另換真理之疑,試看禪宗諸德,每多悟後修淨,而淨宗諸祖,更多禪家澈悟之宗匠,此法可曰入室,非可曰入門,不過三根皆被,利鈍俱收而已。四、一味念佛不用三藏之疑,請居士閱藏自知,各經論中倡導此法,累累皆是,古德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信非虛語,明乎此,只可曰經論多含淨土,不可曰念佛即廢群經。

問:聽講行願品之中有「留惑可作往各界度眾」之說。豈非明心見性才得神通具備來去自在?何反為留惑乎?(許智淳)

答:留惑即不入涅槃之謂,神通得自定力,明心見性,亦有半滿之不同,定深可得神通,不待覺圓滿也。菩薩別歡喜地,圓發心住,皆已分證法身,示現百界,亦不待覺圓滿也。

問:古德譯經,經首多冠如是我聞等句,是遵遺教也。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則屬例外。全部經文區區二百六十字,除經中舍利子,色不異空而至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等二百一十三字,在新譯之大般若經,六百卷中於二百餘卷內曾見外,餘如冠首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二十五字,及末後之「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二十二字,首尾兩節,計四十七字,未審出自何經,學人持誦此經,將四十載,迄今未嘗稍懈,並非對於該經有所懷疑,不過欲了知全經真實義而已。請問此經是否確屬單行本,抑李唐後,先德擇諸經要演譯而成,敬煩啟示。(趙超)

答: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大藏經般若部,般若有六百餘卷之多,此乃其中之一,後人因其精粹,故提出單行流轉,此經原有九譯,已亡其二,此七譯固然內容文句有異,即經題亦不一致。姚秦鳩摩羅什師及唐奘師二譯,獨無「如是我聞」,餘五譯皆有之,至般若咒一段,七譯皆載,不過次序不同耳,餘五譯後,且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等文。居士所讀者,乃奘師譯本,亦為普遍流行之本。

問:天界有無方所:人依地球生存,地球日常轉動不停,方向根本不能確定,所謂上有廿八層天是指何日何時何地而言之?(李雲霄)

答:地球雖則轉動,實無礙其假定方向,其私轉乃係斜平橫轉,非上下顛倒轉動,即亞美兩洲轉向,而南北極不轉向,自可指向日一方為天。其公轉又有一定軌道,即繞日之道也,仍是斜平橫行,其所行之環周,可曰此洲天之範圍。上有二十八層天者,非謂一洲,乃指如此地球之四箇範圍而言也。

問:迦葉佛至釋迦佛間,人類曾一度茹毛飲血,則今後至彌勒垂跡前,人類是否也要一度回到穴居的生活?(郭家寧)

答:成住壞空乃星球之大變化,滄海桑田乃星球之小變化,不論繁榮與衰落,皆是變化,此為無常之學理。至於茹毛飲血、穴居野處,乃係一度之事實,必有記載,方好言之。釋迦佛前,中國史載曾有茹毛飲血,但有史以前,年劫甚久,其間是否一次變化,尚不可說,況於未來,區區未見穴居懸記,亦不便妄測耳。

問:若彌勒下生時、當今的飛機若成為那時的普遍交通工具、則對於其弟子的神足通是否有妨礙。(郭家寧)

答:飛機果能延至彼時耶?不能無疑。縱到彼時滿天飛機,而與神足,亦無妨礙。試思虛空若干銀河系,各星諒多旋轉,亦未見其時時擊撞、殞星如雨。

問:西方三聖像觀世音與大勢至菩薩面貌服裝好似女性,未知此二位菩薩是男是女?(林季艷)

答:菩薩造像,有出家相與在家相之別。圓頂袈裟者,出家相也,如彌勒及地藏像是。寶冠垂髮,身披世俗衣裳,而掛飾瓔珞者,在家相也,如華嚴文殊普賢、極樂觀音勢至,諸菩薩皆是。因其頂垂髮,而身掛瓔珞,世俗誤為女性,其實非也。

問:易經「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為宇宙萬物構成之原理。西洋科學以星雲說為宇宙構成之原理。楞嚴經釋尊答富樓那問「覺性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云「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溼為巨海。乾為洲墠。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墠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焰。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為宇宙萬物構成之原理。以上三種原理異同之點何在。有無抵觸或類似之處。(原子核之構成。與太極生兩儀相似,無極而太極,與星雲說相似。水勢劣火,結為高山、土勢劣水,抽為草木。………與五行相生相似,天圓地方,天動地靜,與地球繞日而行相抵觸。)敬請釋示!(鮮純賢)

答:無極而太極而兩儀,是從外在無象而推至有象,星雲而宇宙,是從有象而推測演化,楞嚴所云,乃是從心明昧,相待變幻,生起妄相。此三說之出發點,分內外有無,顯已不同,既不從一處立腳,亦無所謂抵觸,更不必故求其合。原子核與太極兩儀,無極太極與星雲,楞嚴一段與五行相生,固不無幾分似處,然究涉勉強,莫如暫聽其各自為說。俟有精通此三學之人出,或能道出真異同。天圓地方,易之乾坤二卦,佛之楞嚴,均未如是說,抵觸與否,此二者各不負責,天動地靜,乃文學家,以眼前現象立言,因日星在人之頂,故稱天象,見其運行,稱曰天動,地載山岳如常,稱曰地靜,此不過形容之辭,當然不合科學。猶科學家既解地球私轉為晝夜,而日原不升沒,亦隨順人云天曉日出,當然亦不合科學。

問:師主持之「佛學問答」本如法師第四問「普門品中之偈頌有云『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如此作法是不是有傷了慈心。對方以毒藥來害,雖然我們念聖號得救,但此毒藥反害對方,如此不就大失慈悲之旨嗎」。

師答之曰「宋蘇東坡曾有此疑,擅為改易,已為古德呵斥。蓋還著本人之義,並非受咒毒者報復,亦非觀音移加其身。乃如四十二章經云『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其意同也。」這當認係「自作其孽」與「自作自受」、「自食其果」。等於仰面唾天,天蓋不受唾也。請教,然乎?(熊聲駿)

答:亦可云此,凡意同而事雖異,皆可引也。

問:古人講淨土往生,有四句偈,語似矛盾,查書亦不見其解,即是「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究竟含義何在,請為詳示?(翟生)

答:此四句古德早有解釋,不過言簡意賅,文義俱奧,非初學所能領受而已。茲為淺釋如下:「生則決定生」句;生者,指一念神識,蓮花化生,決定生者,證化生至真,而非虛妄。「去則實不去」句;去者,指離此往彼之一念神識,實不去者,言識乃性之隨緣,識去而性不去,因性量同虛空,盡包沙剎,無去無來,故曰不去。「去則決定去」句;去者,指一念神識,離此往彼,決定去者,證往彼確實,而非欺誑。「生則實不生」句;生者,指蓮花化生之之一念神識,實不生者,謂性非識能轉變,識生而性不生,因性體無色相,強名真如,不生不滅,故曰不生。此四句一三兩句皆言識,二四兩句皆言性也。」

問:偶讀十月廿九日中央日報副刊登載一則關於佛學文稿,後學讀後覺得那位華嚴生先對佛學的看法另有一套理論,所以甚感困惑。茲將原文附奉請老師閱後為後學釋疑。(陳瑋英)

答:佛法如海,淵博深奧,非精思深究,不能了其究竟。若涉獵皮毛,一知半解,便爾高談闊論,說長說短,等於盲人數星,聾子議樂,其不合事實,盡人而知。今日言論自由,侮聖之風久矣。孔子之學,以仁孝禮義為本,維繫中華民族,顛而復興者屢矣。五四變質以來,高呼打倒孔家店,謂孝謂禮,皆是毒品。究竟孔子有損乎、民族有損乎?明眼人自能辨之,貴居士當引此一例觀也。

問: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內「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一殑伽沙等佛土有多遠,有多少公里,又東方是在那堙A地球圓圓到底東方在那堙A(我知道日光出來的所在為東方,但從本國看去是東方在美國,又在美國方面看是在歐洲方面,再看去在印度,再看又在中國)到底哪一邊在那堿側郱ョH(林南濱)

答:四方上下,在事本無,便於認識,假定名詞。然此六方,即是假名,雖無一定之處,卻有假定之方。故地有地之假東西,如地球私轉,傾日之向曰東,不論日中美三國,日皆從東先見也。天有天之假東西,如此太陽系之太空,則以太陽為中心,既定一中心,便有四方上下,然太空無際,太陽系之世界,自以此一太陽六面,曰六方也。而此太陽系中,星球無數,都自繞日而轉,各有軌道,軌道與球轉有定,方向亦自有定,標準如是又何疑焉。

問:修行者命終時須經八小時後始可移動(因此時神識尚未離去)不然受到痛苦恐墮入六道(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不能生西,照此推來非善終者即有痛苦,有痛苦即不能生西,人生難保善終,那麼平時勤修苦練,豈非白費心血徒勞無功?(廖清華)

答:非善終者,名曰橫死,此是一種惡因緣,能以障道。所以行者,應重福慧雙修,慧雖為證道之本,福可為去障助緣,俱不可偏也。然教相通達,心性了悟之大修行人,則能無苦無樂,縱遇惡緣,亦不起煩惱,即不礙其成證也。

問:佛說西方極樂世界無女身唯西方三聖之像觀音與勢至菩薩為何以女身示現祈開示!(夏鎮華)

答:菩薩造像之法,有出家在家之別,圓頂袈裟者,出家之像,如彌勒地藏二聖是也。帶發披瓔珞者,乃在家之像,如華嚴文殊普賢二聖是也。西方觀音勢至二聖,亦在家之像,並非女身。然此皆造像之方便,實則男為女之反,無女矣,何必言男,為利眾生,化身而已。

問:六道靈光是來去不生不滅,因何二千年前人口及蟲類,比較現在人口及蟲類多有幾十倍以上?這種靈光不知由何處生出來?敬請開示。(心融)

答:此問題曾有多人問之,已累累答復,祈查本刊所出之問答彙編便詳。

問:外教邪道有用一種符咒要迷失人類精氣神,但是佛教要用何種咒語來應付外教符咒?(心融)

答:若按密宗,法門甚多,各有各之專用。若以顯說,心若在定,定則生光,邪何能侵,但起覺照,便是金剛慧劍,無邪不摧。倘不能攝心在定,則揀平素持熟一咒,誦之即可,或則一句萬德洪名,亦可消之。

問:大德一再強調修大乘法門須發大心,上求下化,足徵大德行大菩薩道;惟「度眾」須有大智慧及具備相當條件,非一般凡夫當生所能如願。大德在宣講彌陀經時曾啟示:發「生西」一願,即包括四宏誓願;如是僅發生西一願,生西後乘願再來,自已包括度眾矣。但或謂如不度眾利生,絕對不能往生西土,因此為之徬徨,且恐影響初學者之信心。(孟孝光)

答:大乘者,以自他兩利為義,背之者,何得謂大乘?修者必以菩提心為因,教義如是耳。度眾必大智慧,此不過收效弘廣,如無智而有願,收效雖微,而願則大矣。常行其願,本智即開,事在肯為不肯為,悲心在發與不發也。淨土生西,旨在斷變易生死,一生補處,不行二利,何以破塵沙無明,如不發乘再來之願,古德云,二乘不能生,如雖依例念願,而心卻無之,是欺佛而又自欺也。再者,「或謂不度眾利生不能往生」,自是忠言,有何徬徨?遇機勸人念佛,即是度眾,修持存心為他再來,即是利生,此二有何難哉。

問:我人將死,即昏迷不醒,既昏迷,則平日雖「持名」功深,亦不能「正念」,豈不枉費生平修持?(吳茂松)

答:功夫深者,預知時至,臨終如入禪定。神識昏迷,不能正念,自是平素功夫不深。然深者比較總少,所以有助念團組織,可以補救,此淨土法門之特殊也。

問:生死問題的研究,六二頁中云「阿彌陀如來,是釋迦在五十年說教中假設描繪的姿態,而釋迦卻是二千多年以前悉達多太子之名降生的歷史上真實人物……」準此,西方極樂世界及往生之說亦皆屬虛妄,淨土法門亦是以妄導妄,因以上皆由彌陀而有,今彌陀虛無,何有其他。後學讀此,甚感惶惑,祈請指示迷津。(廖清華)

答:妄人呆漢,處處皆有。讀儒書而毀儒,誦佛經而謗佛,自古多有,不足為奇。此書乃一日人之原著,於教認識甚淺,純以生死見,測圓覺海。於無法相無非法相、無實無虛,三諦三觀之理,似皆不聞,宜其呵斥世尊以妄導妄也。然信者自信,謗者自謗,各有自由,各有因果。居士乃係初學之人,以後但遵「依法不依人」之訓,向前邁進,自不歧途,若到少有入處,自有回頭一笑時。此書華文,乃依原著翻譯,不負發言責任。

問:「婆羅門」為印度民族之一,地藏經云: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夫二十小劫為一個中劫,又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纔為一個大劫,阿僧祇劫,譯為無量劫,何以地球壞了無量次以前,就有婆羅門族耶?(賴棟樑)

答:婆羅門雖為印族之一,然係修梵行之教,久遠劫前既有佛陀,自有佛教以外之教。世界在成末壞初之間,動物依住,文化宗教自亦應有,並非奇事。

問:諸供養中,供佛為最,佛在祇園,有一次舍利弗以一飯供佛,佛看身旁有狗,即將飯轉施與狗吃,同時佛問舍利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利多呢?舍利弗言,布施狗得福利多,佛即加以印可,此是何說耶?(賴棟樑)

答:外為福田,佛為福田之最,內為心田,慈悲平等為心田之最。再為求福而布施者,其心私所獲福德微,為悲憫而布施者,其心公所獲福德最。舍利弗供佛,是向福田求福,佛布施狗,是從心田起悲,兩者相較,起悲自勝求福。

問:自古高僧或居士,常以三昧火焚身,未知三昧之火,如何吐出?(賴棟樑)

答:此事甚少,並非是常,既云三昧之火,自是正定有成而得。嘗見經中云諸羅漢,水定火定,或飛騰虛空,出水出火,皆是通力,由定而來,居士如定有成,水火自然如意。

問:四十二章經言,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夫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人,最高亦不能超過於佛,何以飯千億三世諸佛,還不如飯他一人耶?(賴棟樑)

答:教義有藏通別圓,其功藏不及圓,三世諸佛,此處是言藏教,無修無證,是言圓教。再有一義,要居士體參,無念無住無修無證,是個什麼?

問:梁啟超先生對佛學頗有研究,其在「原始之印度佛教教理」一文中曾力斥一般所謂靈魂投胎變豬變馬之說,認為不是佛理。這豈不否認了六道輪迴麼?復依進化論觀點,地球在出現人類之前,先有下等動物,動物之前又為植物,此則六道輪迴從何道而起?(羅劍仁)

答:學佛之道,有四依標準,欲學佛法,當以聖言量為依。應知萬法唯心,惟迷與悟,迷時即現六道,所謂夢堜明有六趣,悟時一切寂滅,所謂覺後空空無大千也。按阿含所載,世尊多劫以前,亦曾六道輪轉,何得云無,竊疑梁先生此言,或係一時迎合潮流,維護佛法,一種方便苦心。至於進化論立說,不過拘於一箇段,研究某種發生,及其進化而已,寧知世界無量,神識靈魂遍空,此來彼去,形出成住壞空,若眼短看一地球,豈能講通。()此問題曾經解答屢屢請查問答類編。

問:聽人說周邦道董事之太太骨灰拾取三百多粒舍利是事實否?那樣多舍利一定生西乎?(朱幼)

答:此事確實,共得三百八十餘粒,撿時有臺中人在場親見,貯瓶收藏現存可證。有此舍利,固已難得,而現佛見光,尚多瑞相。區區雖是凡夫,不能知其歸趣,然考諸經論,證乎先德之言,視其所現,其往生蓮域尚有何疑。

問:聽說病時還有障礙是不是?(朱幼)

答:多劫造業,業種久藏識田,捨報爭起現行,人各不免。但能捨報剎那,正念分明,佛強障弱,不障往生。便覺臨終助念,實為不可輕忽之事也已。

問:云何功夫那樣好,不得延年益壽?(朱幼)

答:四大不實,五濁皆苦,此臭皮囊,有何可戀,再著壽相,益增障礙矣。修淨學人,功夫好壞,以往生與否為準,不在俗壽長短也。

問:我教曰,未有天地先有西方三寶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兩菩薩。若照天文學入門曰,地球及眾行星衛星慧星是在約三千兆年前,太陽是被路過恆星的吸引力撕下裂碎片要冷時間須費數兆年即會冷,照物質來言是要先有水次有植物即有動物,諸佛菩薩未知如何誕生?未知可離開地球嗎?本師釋迦牟尼佛生於西元前六二二年(即周襄王三○年)、孔夫子生於西元前五五一年即周靈王廿一年、關夫子生於東漢桓帝延熹五年是西元一二二年,若照科學來說一定要先有物質,照精神上言,人有道德死後即能做神,如此者諸佛菩薩亦地球上之人所修行所成功,佛祖西方三寶誕生地點我就不知,照那時太虛空是無腳踏地這樣。千祈賜教。(何澤城)

答:「未有天地,先有西方三寶阿彌陀佛,」經教中,未聞如是言說,只言法性無始而有,佛應化身隨時而現。科學家所言之行衛等星,而佛經所言之恆沙世界,此等世界,皆係無常,成住壞空,聚散無已,眾緣和合則成,緣散則空,如水上泡,此生彼滅,生生滅滅,並不同時。法性則廣大無垠,盡包虛空,應化則待世成,而誕其上。法性無始無終,不言壽命,應化與星球,皆有生滅,世數計兆億,梵典計劫數。應化與各星,互相生滅來往,應化有相,依星球住,法性無相,不依星球而有也。

問:佛教所說眾生是一切有生命存在及神鬼皆是。金剛經曰: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相、非無相之類,若歷史上曰六十萬年前北京猿人,南洋爪哇猿人等人數很少代代相傳,人口增多未知那靈魂如何產生?祈望賜教。(何澤城)

答:靈魂乃法性迷後,幻成之妄識,識則胎卵濕化,妄現假形。法性無時間無空間,細參前答可知,前答若悟,今可以大海為喻,溼喻法性,妄識喻水,胎卵溼化,喻所起之濤瀾。請問太平洋起風,濤瀾萬狀,推岸排空,十日不息水從何來?印度大西等洋,亦復如是,各增濤瀾,水皆各從何來?

問:西方極樂世界彌陀經曰:其土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是如此合成,池中蓮華大如車輪亦有各色毫光,照如此者,那時科學未發達,許多寶器要從何處運來建築,如且太虛空若離地球一萬公尺高也無空氣可呼吸,如且太寒冷異常何可居住,若照佛陀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萬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是樂,若照科學天文曰:太虛空所有星球也是從無量無邊的微塵所結成,不論是太陽行星地球亦有滅絕的一日也是不能常住,千祈指教疑問。(何澤城)

答:此問三段,一、疑極樂之寶,科學時未發達,寶從何處運來,先請以科學而對,中國之萬里長城,阿房三百里樓臺,九河導海,九省運河,皆為世界最著鉅工,今尚無有其匹,時無科學,從何運料建築?再此世界,亦有眾寶,藍田多玉,長江流金,島有珊瑚,浦還珠璣,古無科學,俱從何來,今有科學,增加多少?若信佛法,當知神通,佛放光而現佛國,按足而變金地,倘死執科學,則佛經多成妄語。二、疑高空寒冷,不能居住,是又不知科學矣,渾混太空,實無高下四方,言有係方便,依此球而言也,近日則暖,遠日則寒,非空氣自有寒暖,例地之赤道兩極可知也,且太空之中太陽非一,乃多數天文家之新現,離此太陽遠時則寒,距他太陽近則熱矣。三、寂滅為樂,是言轉識成智,諸苦盡滅,生死已了也,法性常住,云乎不樂?相皆虛妄,萬物幻變,理無常住,有何可疑。更有進者,請俯察之,科學百年有更易,佛法沙劫仍如也,研者不妨對照之,不宜信存軒輊也。

問:岑學呂老居士於癸巳即一九五三年十月在港寫過一篇病異記,記述死而復蘇情狀,茲錄其所謂「夢中境界」一段,請賜登閱,此頗類袁中道之「紀夢」,有人認是一種病中幻覺,亦有認為確是真實境界,敬乞指示。(鍾鈞梁)

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幻境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此幻覺也,若說是幻,則心境無一不幻。空即是色,知空即妙有,全妄即真,知諸有本空,若說是真,則一切無一不真。岑居士所現之相,說幻者,知理昧於事,說真者,知事疏於理,然理從事來,事因理真,理事合一者實也,理事分張者權也,必明乎此,則幻真之爭息矣。再岑居士所幻,「五光晃耀,寶樹金樓」,常人幻夢,昏沈顛倒,惡相恐怖,統以幻論,而常人亦能變自所幻,而幻岑之所幻也否?

問:卅九年亡兒在臺病逝,弟子當時尚在香港,曾寄書雲門請虛公為超度,復示有「由即日起領銜為令郎念佛回向三天,諒可藉佛光接引,速生淨土也」等語。曾以此書詢禪宗一位知識,據稱止「小兒啼耳」。弟子對此仍有疑,並乞賜示。(鍾鈞梁)

答:梁皇之懺,能超井中蟒身,三昧之水,能解晁袁夙怨。虛公高僧,念佛之力,不同凡庸,豈無感格。佛法難思,非實非虛,若說了義,惟有一乘,為度九界,權現佛國。一乘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有二有三,皆是「止小兒啼」,即捏拳豎指,何一非「止小兒啼」耶。啼果止矣,云為真實也可。

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胎卵溼化的眾生,皆有佛性是不是,可是小毛蟲蚊蠅螞蟻等亦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否?(賴寬珠)

答:既言一切眾生,盡包四生六道,不論得身大小,皆是秉性而生。身相雖有大小,性則含盡虛空,性稱為佛,在乎能覺,覺在聞修,修滿即是成佛。惟蚊蠅畜類,為八難之一,縱具成佛之性,而乏聞法之緣,其當身成佛之事,甚不易耳。

問:陽明臨終有云:「此心光明」,宋儒中亦有預知時至,談笑坐逝者,按宋明儒對於佛法,陰取陽拒,若在佛教言,豈非謗佛謗法?然其臨終所現瑞相,又與高僧大德無異,此應如何解說?(鍾鈞梁)

答:陰取者,心誠求也,陽拒者,言為飾也,誠求者真實,偽飾者虛假。然真實心,自故得益,虛假言,不免誤他。修慧不修福,修福不修慧,得報各如其分,身後事肉眼不知耳。

問:我們念佛將來成佛,但是好色之男意中念念有美女,後世必墮女身,則婬女念念想男,後世反轉女得男身矣。女子何幸,男子何不幸呢?(周慧德)

答:此論在安士全書中,亦設是問,茲將其大意介紹如下,可作參考。彼謂男身是超,女身是墮,不婬能超,好婬則墮。男好女色惡也,後自因惡墮女,女好男色亦惡也,後亦墮,墮則無得男身之理。

問:鄙人去年在報紙上看一樁不可思議的事情,是關於一個人死亡後,其靈魂寄託他人之身軀。事由金門有一位女子死亡後,其亡靈不泯迢迢飄遊於雲林縣麥寮鄉寄附一個女人的身軀,被寄附人病後,倏然將自己的身世及經歷完全忘卻,而自稱為金門某某人,其動作口音亦突起變化,恍如金門人一樣。照這情形以佛教佛理觀點人死後,其靈魂是否能寄附他人之身?請示評解為荷。(葉特華)

答:遊魂附寄新亡之身,俗名借屍還魂,野史筆記,記載甚多。見於書,又見於事,自非虛妄,當信其然,易曰遊魂為變,談不到不可思議。

問:弟子常疑儒家「君子遠庖廚」之說,豈有不見不聞便可吃其肉之理?(廖玉嬌)

答:此先求心勝殘去殺,佛家三淨肉之義與此略同,何得疑焉。

問:平倭後復員佗城,有觀世音殿往參拜,由大殿後甫轉出,尚有十餘丈,方達觀世音殿,忽然遠見另一個我先到,站在聖像下,初某甚異之,後憶及人有三身,此或三身之一身。又民國四十五年夏,與數友遊九龍新界東普陀寺,中有友曰,院子正中,有位大胖佛,究竟是阿彌陀佛,抑彌勒佛相問。某答,吾國人通常以手持布袋者為彌勒佛,到時便見,正由院子西便入,某當時心中異常空虛,一無所思,又驟見另一個我,遠遠先達佛像前,此次同行數友中,有青年蔡君,大驚而呼,何以前面又另有一個趙公,某佯為不聞,眾友中,尚有鄧姓者亦見,均認為奇。又近年來,某不時往參地藏王,每次必復如是。因最近此間報載,某某大德所遇,與某所遇同,其徒釋為能見本來面目云,某不敏,以觸及往事,特紀以請示。(趙超)

答:一、二、三。此三問題,事屬一類,可合併答覆。三身者,「法、報、應」耳。法身無相,無身可見,報身乃證果以後所現,為自他受用之莊嚴相,應身亦法身所分,專為度生而示現,名雖有三,實則皆法身起用。此外倘有神通,亦可分化一身為多身,一身多身之說,大致如是。準上而論,居士屢屢所見,與法報應化等,俱無關係。向好一方面講,即是佛菩薩有所誘勸,若向另一方面論,自屬非量。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況所見幻妄,豈可再去執著。至於某某所言,本來面目,益風馬牛,直戲論矣。最後鄭重數語,宜心遣而去之,若仍常現,定生障礙。

問:有人問,你們教人念佛,要每日定課,亦有散念,這是什麼意義,有何益處?答,佛如父母,眾生如赤子,子有苦悶,自當哭泣,父母一聞哭聲,慈心不忍當自抱起拭淚,不但如此,甚至把黃葉止啼,使其兒女歡喜,將來有所歸宿。他們再問,那麼天天念佛,好像天天哭叫父母,這樣為父母的,豈不討厭,叫不絕聲呢?至此我再不會應答他。(朝新班)

答:三界火宅,眾生居中,自是處於危難。號呼求救,父母寧不關心?如未脫險,雖號呼百年,父母只有焦慮,安能討厭。如若討厭,是棄子女矣,天下父母,豈有如是之心耶。

問:梁高僧講經入妙,能使頑石點頭,又天花墜地,確有其事嗎?或是讚語,石亦是無情物,何有可能點頭呢?請示。(朝新班)

答:豈不聞眾生皆有佛性,萬物皆有法性,無情不但能聞,且亦能說,五塵說法,石聞點頭,惟心所造,有何希奇,如不感通,何得同圓種智。

問:蔣夢麟博士為儒佛兼通之大居士他云「小乘經典,是佛滅度後,由長老團所結集,首句安如是我聞,皆親聞佛如是說是不錯的。至大乘經典,是佛滅度五百年後,親教弟子已涅槃,纔發展起來,無一是親教弟子,或借古人口,說今人話。並非真如是我聞也。」此種考據是耶?非耶?(棟樑)

答:見仁見智,自古為然,此問題只在大乘小乘,有無爭論。縱屬是再傳弟子,發展大乘,其再傳之人,必有師承,師當有師,言「我聞」者,仍是推親教佛之適傳人而言,何得誤為「我」乃今人稱也。

問:羅羅,究竟在太子出家前生,或出家後生乎?(賴棟樑)

答:古事邈遠,每有爭論,應以正經為據,所謂依法不依人也。倘兩經有異,暫存兩說,闕疑慎言,免涉荒謬也。必待文獻有徵,方可決斷,否則縱自能言,要以無徵不信。孔子大聖,治學尚且如是,我輩孤陋寡聞,更不必知一而忽二也。

問:根據「一切唯心造」之理,則地獄似在每個行惡眾生之心堙A業報成熟,則由自性現出地獄來,又在地藏經似有云:「佛告地藏菩薩若有行惡眾生將墜地獄到門前時如記得一佛名一菩薩名或一偈一句即應現身將地獄粉碎使是眾生至涅槃樂。」(上段經文詞句記憶不甚清楚若有錯誤請恕罪)請開示地獄是在行惡眾生心堜O?抑或有固定地獄存在。(鮮純賢)

答:心量不可誤會為心臟,心臟僅方寸之間耳,經所言之心,寬廣無垠,不獨太陽系,包括心中,大銀河系,亦不在外。明乎此,不可認為心在身內,地獄不問在遠在近,總不出乎心中。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森羅萬象,俱是心成,心善現善境,惡現罪境,心淨現淨土,穢現穢土,自造自受,事理不爽。如自坐火中,自焚其身,自投海中,自溺其體也。

問:按十法界的次序,阿修羅在人法界之後,但阿修羅有神通,能與帝釋戰鬥,普通人死了欲升天還不可能,似乎人還不如阿修羅之修持好,為何人列在阿修羅之前?(鮮純賢)

答:阿修羅者,天人畜鬼皆有,天道者,依報若天,餘者各隨其類,何能勝人。茲以天道修羅而論,正報醜惡,時起瞋恚,醜惡有招不敬之果,瞋恚乃種墮落之因,與天戰鬥,正是當生痛苦,兵凶戰危,有何可羨。

問:梁實秋先生曾云:「由於他們(在家與出家的修行人)的參禪修教,福慧雙修,我不懷疑他們有此生此世證無生法忍的可能,但是離開此生此世之後,是否即能往生淨土,我很懷疑。這淨土,像其他的被人描寫過的天堂一樣,未必存在。如果它是存在,只是在我們的心堙v。這段話,受業贊同「淨土存在心堙v,因「萬法心造」。淨土真存在西方極樂世界否?此境存在乃是假相,而非實體?有人云西方極樂世界真有,此乃佛說,佛說豈可騙人?此說是信仰者之言,不信者當然勿多言。然何以見得真有?若真有,即「存在心堙v。受業謬論多矣。懇請開示。(蔡榮華)

答:梁先生懷疑淨土存在,如存在即是在心。學者研究,在不得其要之時,不妨懷疑。其言在心,足見正在研究中,而未得結果。而吾弟云「萬法心造」,即是為「存在」作承認。此語乃古今賢哲共說,不能更易。但又提出「假相」「實體」等問題,是於「實相」之理,尚未澈知,而與淨土之理,亦有隔閡,故不敢有肯定之辭。茲為釋之:「實相」之旨,為「無相無不相」,即心經所云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義,而淨土之存在與否可依經解決矣。西方淨土有四相,曰「同居」「方便」「實報」「寂光」,後一為「實體」,前三為「妙相」,四實為一,蓋修證所現,深淺不同耳。再者「存在心堙v一語,說亦不錯,惟心在何處,心是何物,其量之大小,恐梁先生與弟,尚皆不知,假能先讀「楞嚴經」一遍,「存在心堙v一語,方不致誤解也。

問:壇經疑問品云「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之在處一般」以上所說與淨宗信願行之發願往生似有相違,雖云禪淨不同,唯但行十善:只獲天道福報,而發願往生卻可超出輪迴,發願生西,豈會是愚迷之事,諸義未詳,祈釋疑慮。(李蓮階)

答:佛之經文,原有了義與不了義之分,祖師語錄,更多真實與方便之言,必如是者,皆為時機根器,種種不同,故說法忽東忽西耳。譬病有千種,藥亦有千方,虛則補,實則瀉,熱則清,寒則溫,藥無良莠,契病為佳,應補者,不妨權斥瀉藥,應清者,不妨權斥溫劑。如達摩祖師曰:「學吾者入地獄,謗吾者升天堂」。試問若謗祖師,便升天堂乎?明乎此,則壇經數語,為人為時之語也,所謂讀經求圓解,其在斯乎。

問:鄙人是居士,因不素食是方便的,但是每日常常有食魚肉,未知死了後,有結怨的因果否?若有結怨因果,每日零賣市場所買豬肉,不知靈性住在股,或是頭部,或是排內,或是肝臟,或是在肺否?但是本人將來的色身,決定腐爛,未知有食他否?不知再受結怨因果否?請解疑慮。(葉特華)

答:佛為初機學人,慈悲之心未發,食肉習氣難除,立有方便,許食三淨肉,即「不聞」、「不見」、「不為我殺」等。待行解進步,自會斷絕不食。畜被零割,神識早已離去,但被殺一番怨恨,則深入其念,殺命因果,業已成立,冤冤相報,欠債還債,未之或爽。屠者是直接殺,食者是間接殺,屠者食者,有時互為主動被動,因緣複雜,各負其責。古人有云,「一日持齋,天下殺生無我分。」言簡而意味深長,可從此句下解疑。

問:儒云致中和則天地位萬物育,佛教以一念無明,生起山河大地,同為世界之緣起,然儒以中和為修養之極軌,佛教則以無明為煩惱之根本,兩說如何才能圓融無礙?(鍾鈞梁)

答:佛家之無明,生起山河大地,是說真性不守,幻現妄相。儒家之中和,位育天地萬物,是說情識節制,涵容萬物。佛家此說,如自健康說到發病,儒家此說,如醫診病說到調養。此二說事不同,時不同,不必強牽使合。大凡聖人言,有實有權,因時因機,一人一生之言,尚不能盡使圓融,如佛家「狗子有佛性」、「狗子無佛性」,儒家「聞斯行之」、「如之何聞斯行之」等,況學異時異者,而必期其處處融合,勢所難能,欲融儒佛,取其大者而已矣。

問:經所記「萬法歸一心」如何,一方面又說「離法(物)無心」請解疑。(周怡君)

答:萬法唯心之意,是萬法皆心所現,如是則法即是心,心即是法,心與法二而一也。離法無心之意,是能悟法皆空,則心亦不可得也。

問:佛教各宗修觀各有千秋,實是複雜,雖然各宗目標一致,但獨禪宗的修法和當時佛陀悟道解脫法(打坐,禪宗法)相同,推察之,禪宗修法是不是直系統,最理想的?但我們臺灣淨土宗占大多數是表示最適合的修法否?請解疑以使未屬何宗之信徒清楚,並介紹其修法。(周怡君)

答: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而為禪淨密律教,皆是直系統,最理想者。為佛所立,便是直系,離佛而說,便是魔道。理想者,則無標準,甲理想未必合乙理想,丙丁與壬癸等理想,亦復如是。佛說多門,為普眾機,契機者便是良藥,不能預言適合也。台端如欲學佛,必求知識開示,否則先看入門淺書,小有認識,自會選擇修何法門。

問:覺行圓滿,僅指一期之機熟眾生度盡而言,此止就事跡立解也。請看世尊入滅時,不尚有許多異國眾生,未聞佛法乎?若合本跡而言,佛實未曾住涅槃,因眾生永不會盡。(蔡榮華)

答:眾生生滅滅生,綿綿不盡,然分時期,各箇差別,故過現未來,萬物亦不一致,並非生則同生,滅則同滅。如木結果,互不相同,有一年四季之果,有當年數年之果,就某期所作果胎,更有大小優劣之不齊。天則運用春、夏、秋、冬,風日雨露,大公無私,平等普施。四季及當年之果,固得成熟,數年之果,亦賴化育,自春徂冬,天之一期化功圓矣,惟天運不息,周而復始。佛時成就者,喻四季及當年之果,佛時未成者,喻數年之果,未聞佛法者,喻木之初萌,佛入涅槃,喻天之冬,佛不住涅槃,喻天運化不息,細味比喻,可解此疑。

問:云世尊入滅(即涅槃),復云實未曾住涅槃,有否「自語相違」?(蔡榮華)

答:佛之入滅,其義為清淨寂滅,乃一箇化身之暫滅,仍復應機再現,不過其應現之地,有八方之不同耳。甲地化身雖滅,乙地化身又現,從一角看,似住涅槃,從全界看,實不住涅槃。

問:若言「僅指一期之機熟眾生度盡而言」則此一期是否指各別則成佛,總則未成佛,因眾生迄今未度盡,覺他未圓滿,即未能成佛。故以總視之僅是菩薩,而每期之各別方可稱佛。眾生迄今未度盡,余亦始終未悟出佛能覺行圓滿。佛遺教經「其應度者皆已度盡,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以此註解佛之覺行圓滿,豈弗更妥當。(蔡榮華)

答:佛遺教經之文,與第一答合參,此問題則無多意義,而覺行圓滿,理如是,事如是。

問:經論所載,地平不動,日繞須彌山腰而行,四洲晝夜相反。依此理論,中美兩國同在南贍部洲,晝夜相同,而事實則相反,如何貫澈?(韓叔龢)

答:甲、貫徹說:佛說為契眾機,有真實言,有隨順語,隨順語者,隨各類眾生習知之語也。一者「地不動,日繞山」,等似說地平。二者楞嚴又有「觀閻浮提,如觀掌中菴摩羅果」,則形圓。且無盡世界,各有十方,每一世界,既有上下,則並非一平到底,不問為圓為方,是皆有六面。其背日則夜,向日則晝,中與美雖同一洲,而有向背,自然晝夜不同。前說與今難通,後說則相通也。乙、不貫徹義:「一切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觀上諸語,則一切色相,皆是眾生業識所現,原不真實,同一事也,甲乙丙丁,所見各異,如天人龍鬼見水不同是。同一理也,所解亦異,如父母老矣,中國子女以敬養為孝。非洲未化民族,以殺之免受老苦為孝是。珠光無色,人見多色,認是真色便成法持執。丙、隨順語舉例:佛分五乘說法,與凡夫說有,與二乘說空,與大乘說非有非空,色空不二,科學家知地私轉為一晝一夜,並非日升於東而沒於西,但彼於晨,亦說東方出日,於暮,亦說太陽西落。若每句說實,而不隨順,開口即起諍論,不能用其誘掖矣。

問:佛與眾生一體,是指甚麼一體?一體作何分解?(蔡榮華)

答:體者本也,本者心也。或覺而佛,或迷而眾,皆是此心,覺迷雖異,心不變也。即心不因迷時而垢減,不因覺時而淨增,此所謂一體也。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義即如是。

問:我們佛教一向說有個「無始」的名詞,但雖有無始之名,而未知以何物立無始之相。(冬琴)

答:頭上這片虛空,請貴居士說個開始,現在拍的皮球,請再指個起頭處?觀此二者,皆是無始之相。

問:基督教主張天地是上帝創造的預言,而佛教是說無始以來即有,由此要如何解釋佛教對天地的開始說明呢?而無始二字如何解釋?(冬琴)

答:天地創造,基督教如何說,為互恭敬起見,避而不談。但佛教並未說,我頭上之天腳下之地,是無始而有,但說一切有相,成住壞空,循環無已。言無始者,乃指真如本性。

問:假若是有了天地之後,是什麼東西先立有的?(冬琴)

答:事非一概,理有萬端,有先發後發者,亦有同時發者,若必皆畫成先後,事理皆非其實,佛學名為法執。中國哲學,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請思一與二當然有先後,所謂二者,乃是兩個一,請問那一個先有,那一個後有?再以物喻,人有兩眼手腳,試問結胎以後,左眼先有,抑或右眼先有?手足各有十指,再問先有那一個指?

問:自從有了諸佛及眾生以後,是那一尊佛最先修成佛的始祖,並及那些眾生先投胎的?(冬琴)

答:「自從有了諸佛及眾生以後」。就是「自從」的那尊佛先修成的,就是「自從」的那些眾生先投胎的。佛名請去查萬佛名經(在下手中現無)如經上不載,在下是民五四年人,自然不知塵點劫前事。

問:佛教的諸佛菩薩是否沒有一尊比一貫道(鴨蛋教)的教主首先成佛,不然一貫傳道師說佛教教主佛陀還得拜他們的教主做師父,是何道理?(冬琴)

答:佛教事跡經典,照耀世界,灼爍古今,中外歷史,備載甚詳,豈是空口無憑、瞎造謠言之類。鴨蛋教教主為誰?有何經典?全球文明國家,都有歷史,何以未見隻字?若任順口胡謅,自可欺騙無知村婆,夜郎見漢使而誇自大,實為暴其無知之哀鳴而已。

問:極樂世界,有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是唯一真佛,餘皆化佛乎。(賴棟樑)

答:此修持方便之法,不是文獻考據之學,一涉分別,亂心即起,本旨已失,便成戲論。疑問矣,不能無言,其說有二。一者,十方各有恆沙佛土,西方亦然,此法只言西方佛土未肯定小本之極樂,按小本尚載南北上之三方皆有佛號燄肩,西方又有無量壽佛,是名同各為一佛,而居別土者。二者,淨土三經,多言化佛無數,如贊佛偈稱「光中化佛無數億」三十六萬億,仍是少數,即言小本,亦無不可。再有相為報化,無相乃法身,三身一體,何者非真。

問:如真實有許多阿彌陀佛,未知是否為同因同果,同發四十八願而修成耶?不然,何以能同號?(賴棟樑)

答:按小本說,一佛化多,多仍為一,因果願力,豈能名二,若在他土,因與願雖未見經文,或不盡同,不能責以名同,而事即同。歷史古今同名者,指不勝屈,顯者鄒人孟子是男,吳孟子是女,寺人孟子,是不男不女,名同事同安在哉。

問:若然,天無二日、民無二王,那一位是法藏比丘修成,而為西方教主呢?抑或各為教主乎?(賴棟樑)

答:在極樂世界者,是法藏修成,餘佛非是。在他土者,各為其土之主。在極樂者,不問法報化,一體皆主,如前帝王之璽,印萬張,受到者,皆遵而奉行,固是一璽行萬亦是萬惟一璽。

問:有人問,人在此世間念佛,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就生一朵蓮華,確有實事否?我答他確實佛說的是不錯。可是他要我舉現在有所感覺的事證,不知如何解答?(童瑞珠)

答:無法向其證明,此非現量,乃屬聖教量,非凡夫所可解也。書載銅山東崩,洛鐘西應,哭竹生筍,思魚湧泉無非感應道交所起現相。如以古書記載不實,出於臆造,而太陽發現黑子,地球之電波即生變化,新發明之心理測驗機,能斷人語之真假,亦無非一感一應耳。讀書多,見事廣,自不以駝為馬腫背矣。

問:我在經上時常看到一句「無始以來」,我們每個事情都有開始,為什麼無始呢?(林耀堂)

答:每事開始,乃係有為法某一部分,及某一段落之現相,非橫遍豎窮,時間空間之開始。佛經上所說之無始,多指無為真性,是又不同於有為之某事,欲求部分及段落之開始,亦不可得也。

問:腦筋、意、心,這三樣東西不易分開,凡念佛人在二六時中,無思善、無思惡,(即儒家之思無邪)如一張白紙毫無污染,這樣是腦筋不想事或意念清淨,抑是心不動的作用呢?(周星元)

答:佛言心意,乃無形之精靈虛體,腦筋乃物質之器機,兩不相同,無法攝合,若言「不易分開」,則大不然。如機器與電力,分明二事,不有電力,機器何動?「思無邪。」乃讚歎三百篇之詩旨,非言心也。禪功之「不思善,不思惡」二句,乃指靜慮無念,此二都屬風馬牛,牽掣不上。再者貴居士學佛,入手宜看佛書,否則毫釐之差,千里之謬。

問:友人某君問生死輪迴,事涉渺茫,有何可證?(王志賢)

答:未能親見親聞之事甚多,不只輪迴一端也,一人之知識有限,自力不能及,便謂無有,何啻夏蟲不信有雪,盲人不信有星。有所不知,或從學理探求之,或從經史徵信之,或依聖人之言不疑之。學理言「能力不滅」,神識即能力也,不滅必有寄託,捨此必依彼,此證一也。經史如易曰,「遊魂為變」;傳曰,「鬼猶求食」;史則彭生為豕,如意為犬等,不勝枚舉,此證二也。聖言如孔子言「天」言「鬼神」,更累累皆是。此證三也。世書尚如此,佛經更明白顯記。若抹殺一切,必求親見親聞,試問某友二十年前,當係一小娃娃身相,但我未見難信,請他將小娃娃身相,拿出作證。或是某友夜曾有夢,亦請離開上列三條拿出現證來!

問:頃讀貴刊第一五○期載有飼鳥之佛學問答一則,答為不能飼養等情,學人亦欲作此工業,致此又不敢遽爾實行。茲有鄙見一些如下,若謂困於籠中,失卻自由,但生斯去斯,似亦無傷大雅,如係由天空網捕而來此,也就不同論矣。至於放生園與放生池(何以不放諸海闊天空之處呢?)是否亦係同等有罪,如此解釋是否有當?(鄭莫翠瓊)

答:放生園池所養之畜,多係待人之宰烹者,以救生之心,贖而活之,與為謀利而囚之,性質何能同等。且放生園池,以近處無水,或水量淺,魚類不便放入,恐為再捉,實為不得已之暫設,非為故意囚之。雞鴨豬羊等,皆係家畜,試想放往何處?只有圈而待其天年。鳥能高飛遠逃,故放生園中,未見籠鳥。凡事求諸理,理求諸心,真相自明,非可以口頭爭辯也。

問:佛道果可成耶?一旦學佛窮畢生之力,捨名利富貴,縱然修成有何益處?(王志賢)

答:釋迦、彌陀、恆沙諸佛,不修而成,天生之耶?或修而不成,何前人有成,而後人不成耶?若問益處,因則「破迷啟悟」,果則「離苦得樂」。悟則言行舉止,有準有則,迷則醉生夢死、顛倒錯亂,樂則「常樂我淨」、神通自在,苦則「生老病死」、六道輪迴。言之非艱,信須多讀書,開發智慧而後可。

問:佛教中的「因果報應」,「業力牽引」「三世」之說,敝人認為對於我們這些世俗人來說,實害大於益;為何前世做惡,已在地獄受過苦,何必今世再受貧苦、刀兵劫,冤仇、失戀等「註定」之報,如此適足以使一些人努力行善而仍不能改變厄運,因而生退悔之心,且淆亂造一分善因,得一分善果的準則,致使一般人認為善人不一定皆好報,徒亂是非觀念,我們亦常可見到實例,如以往「南京大屠殺」、「揚州十日」被殺之人難道皆為惡人(其中很多為兒童),又我們也常看到某人素行善良,忽遭橫禍等,令人費解?(蔡祖天)

答:此一下問,意有四層請分答之。一、先生更自承認為俗人,當然有許多誤會,「因果報應」「業力牽引」「三世」等說乃宇宙萬有,因緣聚散一定之現象,非任何人所造,更不是佛教所造,不過他人說之不詳,佛教觀察清楚而已。若人認有害有益,從客氣說見仁見智,各自不同,真實語說,皆是迷惑錯亂,認識不清,顛倒其語耳,與佛無干。二、先生所言今受之報、「失戀」一條,指夫妻失戀耶?抑「邪淫」失戀耶?語意未明,除外不論。請言其餘,茲反問四時,春煖夏熱秋涼冬寒,人所共知。農曆四五六謂之夏,十、十一、十二,謂之冬,至秋七月,應該天涼,為何尚熱?至春正月應該天煖為何奇寒?晝間下午二時最熱,為何不在上午?夜間子後二時最涼,為何不在子前?先生如不能解,另設一問,法律執行徒刑數年,改悔假釋為何尚褫奪公權數年?豈不令改悔者生恨,明乎此,則知乎彼。三、中國風俗,孝為善首若孝子做盜,法律能因其孝,而不判以竊盜罪乎?善歸善報,惡歸惡報,各歸各事,斯方謂之不淆亂,有準則。四、此即須統觀「三世」之行,「業力牽引」之力,行有真偽,力有強弱,情極複雜,毫釐不爽,若與先生言,十日難盡。今以世間聖人之言解之,書有「積善」「積惡」「餘慶」「餘殃」,諸訓,祈細玩「積」「餘」二字,再參四時寒熱之理,或可悟矣。

問:又佛教是否掌管全世界。如果是的話、那麼是否在俄國、在日本、或他國有存在與我們有仇恨的人、如是的話、他日一旦發生戰爭、他們的兵士要殺我們的同胞(假定與那位兵士有仇)、是否眼巴巴的任他去殺、抑或相救。如此豈不使人無國家、無同胞觀念。(蔡祖天)

答:仇人明說是他國人,他來殺我同胞,此二句尚能看明白。下忽云「任他去殺,抑或相救」,接云「如此豈不使人無國家,無同胞觀念」,先生是說任他殺,使人無國家同胞觀念耶?是說自出相救,是無國家同胞觀念耶?語混不分,不便率答。而此條開首,質言「佛教是否掌管全世界」,莫非先生認為殺人者、眼看殺人者,或教人者,皆是佛操縱耶?意果如是,直似冥王星堙A發山洪,卻埋怨臺中人發嚏噴所致,未免太滑稽也。 

問:佛教謂人之眷屬聚會,朋友相交等,皆是恩仇報復,那麼如我們由相命學中知道我們個人是與家庭中或父母,或兄弟姊妹中人註定以仇報復,豈不可悲,豈不與儒家「孝悌之道」相違,所以我認為「因果報應」,「業力牽引」「三世」之說實在害人不淺,為何不在地獄中受苦就夠了就算了,如果只有這一世,沒有過去世,沒有未來世,大家只守「先王之道」以及「先王之言」,種一粒豆,得一粒豆,種一棵瓜,得一棵瓜,絲毫不相欺,豈不甚好,所以我深深後悔知道了一點佛學(也許我學得不夠,但已不敢再前進一步了)。(蔡祖天)

答:此亦分段落答覆,一、先生既說眷屬皆是恩仇,為佛教主張,又說由相命所知,究竟此二者,誰負說話責任?又說「以仇報復,豈不可悲」,先言恩仇,此為何將恩字刪去,預知報仇,固然可悲,預知報恩,豈不可喜。「註定」二字,不知指何人註定,莫非又誣賴是佛註定耶?忽又言:「與儒家孝悌之道相違」,佛教人殺父殺兄乎?如無之,相違個甚麼?二、重申「因果報應」「業力牽引」「三世」「實在害人不淺」,先生既舉儒家,自然深通儒書,試問「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否為言因果?「自作孽,不可逭」,是否為言「業牽」?「禱尼山」而降孔子,「遊魂為變」,「公子彭生變豕」是否為言三世?此不過略舉一二而已。三、先生喜歡只有一世,不要過去未來,但是空喜歡,事實卻不符合,儒家二十四史,記載前生後生者累之,今之科學,又言能力不滅,先生信儒,是佛與儒違,自又願地獄受過了就了,試問既不信將來,教誰入地獄,豈非自語矛盾。四、「守先王之道及先王之言」,「種一粒豆得一粒豆,種一粒瓜得一粒瓜,絲毫不欺」,請問種豆種瓜之喻,是何先王所言,祈詳查明見告為禱。五、「深悔知道佛學」「我已不能再進一步了」此等於飲水聞知水中有蟲,食菜聞知有農藥,忽生後悔,便思以後不敢再聞衛生之道相同。

問:前次敝人詢問幾則,為何貴刊「佛學問答」中所登之名乃家父蔡崇祈之名呢?是否懷疑敝人之手筆呢?抑或是敝人年紀尚小,不足以參與詢問呢?(蔡祖天)

答:這更奇了,在下與先生素昧生平,先生何許人,尚不詳其姓字,何能得知令尊大名?在下未多事訪查,實亦無有神通,名字更換,或非佛為,還請自查,且莫錯怪。

問: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有「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四句,空色分明二事,何說不異,「不異」二字細玩,有或可相似之意,尚能想其大概。繼而又說「即是」,此是肯定之語,便難瞭解,希望能用科學方法說明。(美國某學者)

答:事有體系,理如其實,便是科學。佛經文字,尚分科判,理論絲絲入扣,有其自身之科學。不必削足就屨,牽強附會,反而取櫝遣珠,茲將四析而答之:一、「色不異空」;眼能視到之色體,最小者,如兔毛之端一塵,亦係眾塵合聚,若以上下四面中等七分之,名為水塵,謂一塵可以入水也;再七分之,名金塵謂可入金屬體也;再七分之,名極微,亦名鄰虛,虛者空也;再七分之,名極微之微,既不得見,不可分矣。是聚之則成色,析極則成空,聚色本無實體,故曰「色不異空」也。二、「空不異色」;極微之微,空無所見,可謂空矣,然此空相極微之微,若動蕩而聚,又可由極微,節至金水兔毛,是此空能幻相,故曰「空不異色」也。總結,照色見空,不必析時,反之,照空知色,不必聚時,此俗諦釋也。三、「色即是空」;性本空,因無明而起三細相,一動作業相,二能見相,三境界相。覺性是空,境相是色,而境色實為性空妄幻,故曰「色即是空」也。四、「空即是色」;真如隨緣不變,能隨無明,而起九界妄法,又如明鏡,能現萬象,而萬法非為外有,乃真空而具妙有,故曰「空即是色」也。總結,此真諦釋也,是四句專為五蘊之色心二法作註,解此者甚多,此不過一格而已。

問:佛經各部經書首句之「如是我聞」中之我字是指阿難尊者,但以華嚴經言乃佛成道後六十日內對法身大士所講,是時之阿難且未曾出家,更何況位登法身?此經中之「我」是否仍指阿難尊者,抑別有所指?乞為開示?(胡正臨)

答:阿難為佛侍者之初,有數請求,其中有一,即佛以前說,為之重述。故華嚴雖在阿難出家以前,有是因緣,仍得曰「如是我聞。」此事經中有載,但一時忘其出處耳。

問:據聞善導大師係落崖死、果真。是否可生西。(李定超)

答:此乃大師別有示相、不解教義、不知其然。大師非同凡夫橫死、何必多疑。

問:此人平時念佛念到正念,前曾發願往生過,可是有一次他到了十字路口時,人又多,車輛也多,忽一時緊張的一剎那,可惜得很,他把念佛的正念剎那中失去了,萬一不幸身死,請問此人可往生嗎?(蔡麟定)

答:遇危險,極緊張時功夫好者,更提正念,雖遇不幸,亦能往生。實則功進罪滅之人,不輕易遭遇橫禍,如來問之事,正念已失,尚不捨壽,或有辦法,倘時捨壽,則往生無望矣。

問:釋迦牟尼佛、去忉利天為母說法、有否帶一仟二佰五十位大弟子。(張讚度)

答:查地藏本願經、未載此事、不知譯意何在、故啟人之疑。講者多不言及、不於正文外多事也。按增一阿含經、所載乃帝釋所講。謂諸佛皆上升忉利為母說法。如來亦應為聖母說法。於是如來與千比丘、於安達羅國、曲女城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以報生身之恩。阿含雖有此記載、但所言之千比丘、是否即三迦葉之千二百五十、數目少異、類似之間、參考可耳。

問:在討論「本性」的存在之時、老師曾舉例「如汽油之於車」。又舉一事以證明曰「如人死時、屍雖存而卻無人之行為」以明確有本性之存在、但生以為人死、必是身體某部機能損壞、如車之軸壞則亦不能行、非必無汽油而後方不能行、故並不能絕對證明本性之存在、或此亦為必先強信者乎。(楊昆生)

答:譬喻不過略舉彷彿、不能恰如其量、只是見煙悟火、見霜知冰而已。前舉加油催車、言簡意該。細言實非油能催車、乃油蒸汽而動。如車某一機件有壞、則汽即不能發生、人身某一重要機構若壞、煖與識亦不能寄託。然車機壞、固車不動、車機完整、而無汽催、又何能動、猶人肢體雖全、而無識煖、亦不生活、事從全部看、不取一偏也。

問:老師說:「研究佛學須先加強信而後能解,假如想先解而後信則永遠沒有『信』的時候了,蓋因『解』的工夫須開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句話固不錯,但學生以為:在未解一種學問之前,即已先強信之,則無法以客觀態度來研究它,易陷於「服從權威」之地。所以,對於佛學應先以客觀態度求了解,而後再「信」,否則信終歸無意義。以上望老師指正。(黃俊傑)

答:信有精粗,解有深淺,先信者,粗信也,次解者,開始研究也。凡一切事物,如一毫不信,何去研究?肯去研究,必有幾分信心。以學問喻之,見筆信其能寫字,始持而習之,見字母信能拚音,始念而習之,初見筆見字母,信能寫能拚,信其事非信其理,故曰粗信初學佛者,信佛理精深,事不欺人而已,而非服從權威,服從者奉持也,乃深解後精信時也。

問:人以思想造萬物,然人之思想是自有嗎?換句話說人的佛性是否為自有的?還是被造的?抑是由別的方法有的?(游祥洲)

答:思想與佛性,純是兩件事。思想即是妄念,非因緣生,亦非自然有,定不真實,似有而實無。佛性乃法爾如是,亦非因緣生,非自然有,真空不空,似無而實有。

問:三世因果經中「今生吐血為何因、前世吃肉去唸經、」若如是吃肉之人、均不能唸經、否則來生必受吐血之報否。(吳明安)

答:誦經必誠必敬、方有功德。食肉者、不潔不慈、必不誠敬、功德自少、然舉心尚是向善、不可完全擯棄、倘習不能素食、宜食三淨肉、亦是方便、自生功德。但「三世因果經」乃偽造之書、並非佛經、不可奉信。

問:佛說壽生經中、有說南閻浮提眾生、欲來轉生時、皆向冥司借了不少壽生錢、而今生必須要填還、否則墮入三途、是確否。如真其事、如何還法、學人不知、祈開示。(吳明安)

答:壽生經亦是偽造之書、更不可信、其中所說借冥司之錢、毫無道理、此皆好事之人、借此騙財行為、貴居士如欲念經、宜「阿彌陀經」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再多念「阿彌陀佛」聖號、後來能生極樂世界。

:有人曰:「世人多散心念佛」然亦幸而散心念佛,否則行也彌陀,坐也彌陀,睡也彌陀,其不神經錯亂者幾希矣?試觀世之憶子成狂者正由其一心念子之故,念佛而至著魔,其理亦當如此。豈得謂為八識田中種子翻動不能抑壓也哉!未悉此說為波旬說否?(李蓮階)

答:不學之人,或非佛徒,存是思想,本無足怪。倘係佛教中人,而出是語,自是邪見,真波旬說矣。以修德而論,惟戒定慧,慧為極則,由定而達。必止散亂妄念,方能得定,止必依觀,止寂觀照,寂照雙融,正定得矣。行住坐臥念向一者,止也,係在彌陀聖號者,觀也。如水澄清而能照,如燭無風而能明。彼謂「神經錯亂」者,與此風馬牛。錯者歧中多歧,亂者糾紛無次,冰炭不同,定亂迥異也。又舉「憶子成狂」來比止觀,憶子者,中鬱,久自成病,止觀者,中心恬靜,久得輕安,此皆不達事理,隨便云云。書曰:「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經訓「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亦舉喻,鏡光集中,方能取火,眼光集中,方能穿鍼,光集中是定,不是狂亂也。至云「著魔」者,乃功夫不純,散亂所致,更非恬靜之一定也。

問:友問:「地球上之生物數目與時俱增,以人而論,如我國人口前稱四億七千五百萬,今則號曰六億之譜,豈四億餘之神識能增為六億乎?若言他方來;他方迢迢遠隔或竟連南瞻部洲之名亦未嘗聞之,何能受牽而來哉,縱他方三寶昌隆眾生得知娑婆之苦,其心當不嚮往,即輪迴六道,亦應在其附近複為熟習之環境,何不憚煩,若是遠來娑婆世界哉?綜言之,所謂神識既可由四億增至六億,便非無始以來染汙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之性,故知識性之說實為虛妄。」余答:神識輪迴幽隱難知,如大海之波,時多時少,多時水何曾增,少時水何曾減,真際如水不減不增,俗事如波,萬千變化,細思,此理當可明了。友言,汝以抽象之理奪具體之事,誠難使人悅服,理果真理必不礙事,請就人數增加之事說明其增加之理可乎,余默然無以應,為之奈何?(李蓮階)

答:此問歸納分為三點,一增減之疑,二遠近之疑,三譬喻之疑。先說譬喻,喻為易解,為理論辭費,喻以悟之,喻即抽象,而非事實,如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豈能見切磋之工時,便呼之此道學也。因此問題,是研究性,在儒學中,三千子尚不聞孔子性學,在佛學中,更是言語道斷,除喻之外,開口便錯。在下答此,亦惟有喻:一、增減之疑,言性應先明性何在,性如虛空,大而無外,無外自然不增不減。請問地球之上,建一棟屋,有一屋之空氣,建百建千,有百千屋之空氣,若建至全球皆滿,亦是屋屋有空氣,試想空氣有增減否。二、遠近之疑,須先明吸引之力,太陽系中,各度星球,雖有遠近,但吸力彼此有關。月球與地近,月滿海生潮,日與地遠,日生黑子,地球電波,亦生變化。地與日遠,何必管遠處事?此是吸力關係,不受遠近所限。三、譬喻之疑,譬喻原是抽象,君之所喻,事理並無所礙。性必具體,便非真實,試看孟荀告揚,所說莫非譬喻。暫不言其難,恥之一事,究竟何物,陽明僅以面赤形容,然赤自赤,恥自恥,究不一事也。如必具體,除非自證。

問:如不得天道、仍是難脫輪迴之苦、如此說法、可見天道已脫輪迴、何以又列入六道輪迴之內。敬請賜教(王作吉)

答:君問佛法、謹據佛經奉答、佛經六凡、天在輪迴。大小乘經典、皆如是說、外道不明其義、謬誤解說。此乃盜竊王衣、錯亂穿戴、自欺欺人、毫無是處。

問:老師反對經文翻成白話,生甚感佩!然生心中有一疑問,我們既不可把經文翻成白話,當然不能翻成英文,如此,目前如何弘揚佛教於西方諸國?(簡宗修)

答:此誤解矣。翻經事業,以在華翻經之古德論,一者梵華文理皆精,二者已匯通三藏諸旨,不以偏而害圓,三者自是真實修者,已得已證,必契於道,辭不害義。若如是矣,文言譯、白話譯、英譯、日譯,無之不可也。惜歐美眾生機緣未熟,而無羅什、實叉、玄奘等賢,應世而往作此事業耳。

問:我父親身體欠佳、請巫問安、巫云、我父親是有亡魂與陰火阻擾、未知如何趕走這魔怪。(陳信三)

答:今日之巫、非古之巫、江湖獵食之徒、言豈足信。居士信佛法、心又存孝、莫如一面求訪名醫、先盡人力、一面念佛誦經、求佛加被。所謂念佛誦經、乃指精誠自作、非是鼓鐃管絃、裝潢外場也。此外或放生、或印經、或濟急、量力而為、佛力、功德、醫術、專心、俱盡之矣、諒有感應。

問:陳靖姑、蘇夫人、與一品夫人是否歸正的神明。(陳信三)

答:不見經傳、何神之有、何正足論哉。

問:據說這三位的神明、亦有請玉皇大帝降旨來巡我的家宅、是否有辦法。(陳信三)

答:天下之大、玉皇之尊、何故單獨來巡貴府、真是怪事。「據說」不知據誰所說、諒係妖巫所說、借此騙錢。無事生非、無邪求邪、是誰之咎、辦法只在自己耳。

問:我雙親大人過份迷惑道教。謝紙、改運、補運、殺豬拜天公、搞了一大糊塗、並無效果、所以我屢次諫情而不入耳、希為我解決。(陳信三)

答:只有居士自己先明正邪、而後婉言開導、使親改邪歸正、先遠妖巫。心中無鬼、鬼亦不來、心中有鬼、鬼即隨身、大好家庭、亦變為鬼窟矣。

問:我兄哥病況極為嚴重、飲藥無效、亦是問聖母、大帝、言明有一位女亡魂纏我兄哥身、求哥結婚、然後接受祭拜、但是一位亡魂完全不相識、未知如何來擾亂我兄哥。(陳信三)

答:居士似亦信此妖妄、全家如是、無怪乎妖言印心、鬼影滿門。大此類鬼話、亦係妖巫捏造、明以告之、實無亡魂擾亂貴府、其擾亂者、乃自心之擾亂耳。肯下決心將「陳靖姑、蘇夫人、一品夫人、聖母、大帝、」連同妖巫、一律驅逐門外、即一切平安矣。

問:諸佛典均係弟子集結記述而成,然則第二、第三次集結時間去佛滅後遠甚,則集者並未親聞世尊說法,何能有所記述?(王幻如)

答:古人之學,皆有師承,弟子有再傳三傳,日有考據私淑,古書所傳,大抵如是。試以我國經書喻之,不難推想,周公思兼三王,孔子祖述堯舜,周公與三王,孔子與堯舜,相去皆遠,何以兼述,此其一。黃帝蚩尤之戰尚書三代典謨,距離漢代,皆超千載,一為史遷所記,一為伏生口述,以此例彼,又何疑焉。

問:經云「無始以來……」若因恆河沙數劫久遠,而無法形容以「無始」代替,若教外友人責問,在「所有」劫數之前又是一個什麼面孔?故無始實難圓辭,晚亦百思不解?(王幻如)

答:無始就是無始,乃真實語、科學語。凡言有始,乃某一期之截段語、方便語。居士「百思不解」,能千思時或解。在教外人責問,亦易答亦難答,智者見同,哲學科學,俱可釋解,聽者見執,引經據典,益增其惑也。至此,不妨談個方便,既知無始,還應再知無終,此二能解其一,是通了然。算術有「不盡之數,」請問不盡是終乎?再說個方便,開始是相之空,再追問空前,答曰是相變壞,再迫壞前,答曰是相停住,再追住前,答曰是相生成,再追成前,答曰是相之空。此無始無終之淺解,知之可悟無生。

問:在「所有」劫數之前的第一尊佛是誰?(王幻如)

答:「劫數之前」一語,在下要說箇今日以後,若知今日是何日,方能定劫數是何時。如演算法必有定位,始好言其前後,此其大端,無不能答覆。若不如是問,只好曰;劫數以前,仍有劫數,如是劫數劫數,推而無始,時尚不知,遑能言第一佛。

問:觀世音菩薩於極樂國土候補佛位,若一旦補登佛位,則阿彌陀佛又到哪兒去了?無量壽,無量光不是不能成立了嗎?(王幻如)

答:如是由來,不住涅槃,恆沙世界,隨類化身,廣度眾生,忽現忽隱,甲處而至乙處,此洲而往彼洲,並非是生死,且勿誤解。

問:證羅漢果還要經過天上人間七番的生死、大目犍連、舍利弗、須菩提等只有幾十年的中間、何能證到羅漢果。(池慧霖)

答:居士所問、如是深切、自必知成佛時間、遠在三祇。試思釋迦世尊、在此娑婆、僅八十餘年耳、實已成佛、何以不經三祇、諒自能答。能知釋尊、緣何不經三祇、而於目犍連、舍利弗二尊、不經七番人天、類推可知、何勞再問。

問:為參加法會及聽經,而向雙親妄語可否?(因家境不許可學佛)。(鄭志西)

答:若未正式受戒,自可通權達變。若已正受,為聽經故而作妄語欺親,是身作善,而非作惡。可在佛前,至誠祈禱懺悔,捨此一戒,餘戒仍當嚴守。即此所捨之妄語戒,捨則捨矣,亦不可遇事隨便欺誑,求法而捨之,意善也,為他事行妄語仍惡也。

問:百界千如者,謂每一界具有十界,然如佛法界,豈有地獄,餓鬼,畜生等界乎?乞示疑。(鄭志西)

答:法界者,別言之則恆沙難量,總言之,惟有一耳。「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如此觀之,別之十法界,總之只是一也。然雖云是一,佛自佛,凡自凡,其理如是,極為微妙,僅述大概,詳則萬言不盡。再言其事,此娑婆大千,世界非釋迦世尊之法界乎?此娑婆大千,有無六道乎?更要知有念即有界,無念則無界也。

問:在家女居士往生後不能登極樂邦、要登者再轉生男子身、會登淨土鄉、有否根據。(曾啟原)

答:往生云者、即是登極樂、學佛者須明佛理、佛理俱載佛經。阿彌陀經、明明說善男子善女人、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皆得往生極樂。並無男登極樂、女不登極樂之語。敬為介紹幾本小如下。「學佛淺說」、「佛法導論」、「歧路指歸」、「初機淨業指南」每細讀兩三遍、可以略識門徑、不致再有誤解矣。

問:古德云「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其境界與斷見所云之「人死如燈滅」有何不同?(鮮純賢)

答:凡情者,憎愛分別之念為首,斷見者,仍分別之妄念也。妄念即是凡情。古德所云者,是「盡凡情」,居士所舉之「斷見」,是發凡情,豈不同如炭。

問:讀佛經有感應的緣故,有人謂:是佛的靈驗,如各種感應錄所言,有人謂是人在念經時,過分地抑制,或想降伏妄念或過分企求,自然會引起抵制作用的相反力量,一種生理現象。若照後說,佛教何必介紹觀世音感應錄,編印念佛見聞記,引起念佛的人妄念?若照前說,南懷瑾先生所著楞嚴經大義今釋的解釋豈非錯誤?二者誰是孰非?(郝傳森)

答:前後二說,皆有其理,合觀為是,偏執便非。譬如一物,須觀七面,外有六方,內有核心。知一不知二,知外不知內,是謂一偏之見,自非真相。學佛之人,依法不依人,經載五眼六通,既有通,何無靈?此前說之無可疑者也。經謂一切唯心造,知此何事而非心用,若不降伏妄念,安有感應。此後說之不可否認者也。古德有喻,心如水,佛如月,月本印水,水若濁動,月不能現,水若清止,月現分明。但此二說,須精佛理者言,方得其正,否則似是而非,毫釐千里矣。

問:弟子因鮮與人言談,只有念頭的思索,但耳聾以後,念頭方有聲相,覺得多在頭腦堙A睡後仍然糊塗夢不息,而且有時清早醒來,餘夢及念頭很明顯地在頭腦堶情A所以醫家主張,腦是主管知覺思索的,近來方覺得念頭實是腦的作用,亦是念頭之體,何尚有本性呢?以性迷為念頭。又云迷悟雖殊,其體不二。念頭即本性,念頭由本性迷後之用種種立言,因以致疑。乞指迷。(洪朝源)

答:本性寂靜光明,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名之曰迷,迷則妄念不停矣。醫家所知,只是生理,心性之學,非彼所知也。念由於妄,妄由於迷,迷由無明,無明由不覺,不覺原於覺性。來問「念頭本性之用」一語,雖欠通達,觀上所解,義尚不遠。

問:最近醫家們說:原子有分解融合之能,萬物有相生相剋之理,準此,甚明佛家說的萬法緣生之言,是的頭腦是緣生,念頭亦是緣生,無非幻化故,不足生心,念頭斷了,明明歷歷,這莫非一念不生全體現乎?可是若單如此未免太死板了,不能致用,蓋用即動念,動念即幻故,人不能一生常靜,不能永遠一念不生,欲得常守不失,大不可能,對否?(洪朝源)

答:此論半明白,半不明白,應知事理有真有幻,真者只一性也,幻者無量諸法也,諸法乃因緣幻生,性卻非因緣,性本寂而不變,諸法應而隨緣。寂而不變,即是一念不生,不生則不滅,故曰真常,應而隨緣,乃不起念而隨緣,不聞「不變隨緣」及「隨緣不變」兩語乎?即隨緣何死板之有。居士所疑之多種不可能,是凡夫之境界,若到聖人,無所謂可不可,能不能,其心照而寂,寂而照,終日不變,終日隨緣,終日隨緣,終日不變矣。」

問:今科學家,登陸月球在即,彼相信能在一九七○年以前完成,不斷對月測驗,發回的照片,發現處處都是火山岩石,不見草木生物。至若星球,嘗以金星四號儀器,向金星進行探討,發現金星上的溫度,高達二百餘度(不知二百或四百因忘了),並說這樣高溫生物是不能生存的,萬一將來登上,證實沒有生物,則其他星球,想亦不能例外,以佛言國土無盡,恐也不通,莫非只有地球罷,若然何更有淨土乎?則淨土事念實則太渺茫了,黃智海居士演述的彌陀經白話解釋內序云:「噫,道本無言,非言不顯,且此經者,我佛不得已而言之也」。以將淨土是一種覺悟的方便法門之實意,隱約其中,而無事念也明矣。想必是佛權指一境,欲令人繫心不散,以證如如本性,大德以為如何?(洪胡源)

答:此論大謬矣,佛法雖有權實,為便於演說,故分析說之,善巧運用,有立有廢,有開有顯,真則萬法一如,何有權實。但諸法如義,其理至深,三言五語,不能了然,今以最淺者奉告,希除偏執!經言世界,其類有三:一有情世間,凡夫身相是。二器世間,山河大地植物物是。三正覺世間,佛性佛土是。月球者,器世間也,極樂者,正覺世間也。一箇月球,千測萬探,僅見半面,尚且模糊迷離,何得以半球所測,遽例銀河多星,未免武斷矣。縱將星雲之球,全測無異,亦是器世間耳,不能依之而論正覺極樂。余言可從乎?曰,亦可亦不可,對不明心法者,可如是言:對明心法者,則仍答以諸法如義!

問:身體是幻化故,須賴營養維生,吃肉可以支持,吃素亦可以支持,但鄉下人的農村,都食些田園便菜,兼些肉類,若單食幾種園菜,恐不足所需養份,所以希望先進佛徒們,搜集資料,編一本素菜單,倘一菜有幾種名稱者均應註明,因人畏素食者,大都以素菜營養不足故,余體弱欲素食,家人是以不許。(洪朝源)

答:肉食乃多生之習氣,營養實不及素食,中醫內經云:東方濱海,其民食魚,使人熱中,其病癰瘍。西方民華食而脂肥,病生於內。西醫防血管硬化,忌食動物油。佛家素食,古今高僧,壽多八十至百齡,且六根不衰。中國黃河流域,鄉村農人,惟每年三節,食肉一次,壽皆比城市吃肉者長,且健康少病。事實俱在,非空理想!至於研究植物中所含維他命之書,及素菜譜等書,年來所出甚多,其如彼等不信何?再西洋講衛生者有素食會,中國非佛教徒,亦多有如是組織。以上所舉,皆就養生言耳,若以慈悲言,倘不能戒口腹之欲,三淨肉,五淨肉,足解饞吻矣。

問:有人問、一切經典是佛陀所說出來的、怎樣要對佛陀念經呢。然佛陀所說的怎樣每日誦經給佛聽呢。(善清)

答:此有二義、一是學人自修、佛為本師、弟子在師前用功、至誠恭敬、易於成就。二是佛經乃過去無央數佛皆說此經、並非一佛之言、經為法寶、諸寶中最。佛前供養、百寶妙味、香燈花水、幢旛幔蓋、皆是俗物、必以經法供養、方備其珍。

問:悉達多太子降生當時,地上涌出七朵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足踏蓮花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有人問:云何生下來就會走路,會說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是什麼意義?(顧鳳英)

答:生而能言,史書多有,況世尊示生,象有異徵。唯我獨尊,從表視之,三世導師,非尊而何?自道觀之,真我性也,教眾生識得本性,真常不變,能生萬法,餘皆虛妄,惟此獨尊。

問:普門品中之偈頌有云:「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如此作法是不是有傷了慈心,對方以毒藥來害,雖然我們念聖號得救,但此毒藥反害對方,如此不就太失慈悲之旨嗎?(本如)

答:宋蘇東坡曾有此疑,擅為改易,已為古德呵斥。蓋還著本人主義,並非受咒毒者報復,亦非觀音移加其身,乃如四十二章經云:「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其意同也。

問:張澄基教授著「什麼是佛法」一書中有言:「佛法中了義淨土,可以在西方,也可以在東方,也可以即是這個世界。維摩詰經婸﹛G「心淨則國土淨」。你能自淨其心,此土即是淨土。」此與阿彌陀經所述有無衝突之處?(陳大雄)

答:淨土二字,泛言佛土之淨者也,各經所言淨土,性質各異,強歸納之,則有十數之多。所言西方者,東方者,維摩經者,彌陀經者,尚有其他,義俱不同。所現其因不一,相用亦皆有異,既因相用各別,則無所謂衝突矣。如求詳明其義,三藏浩浩,學校修業之時,不易校。可先檢袁中郎之西方合論,瀏覽一遍,雖不能澈底照了,亦足能管窺一斑,庶不疑東疑西,茫無頭緒。

問:人與畜生之分野有無一定之標準?若其他星球有智慧較人為高之動物,則屬六道中之那一道。(陳大雄)

答:以形論:頭上腳下,中為臂手,立行,手司握,腳司走。皮滑光而衣,身陸居而室。以事論:有倫常,有組織,有事業文化,禮樂政刑,克制天地之自然,支配萬物之得所。如是者謂之人,異此者謂之畜,分野清晰,標準一定。身有胎卵濕化,心分有想無想,境或地水火風空,受則苦樂憂喜捨。察乎正報依報之事,六道歸類自明。智慧眾生一如。發展方面各偏,六道視乎正依二報,而不以智慧為準。

問:地藏菩薩的根本無明斷了也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成佛以後,來度地獄眾生不是更快嗎?(簡宗修)

答:此尊菩薩,便是等覺,法身解脫,與佛無異,有佛全德,無佛之位而已。亦猶觀音菩薩,大悲心切,不入佛之淨土,而偏向界度眾也。

問:若有人說:基督教與佛教各有其獨立之系統,不可將基督教所言之天堂與佛教諸天相比,如何回答?(簡宗修)

答:佛與言界,有體相用,有成住壞空,所言不遺空間所有,不遺時間所現。基督教之教義,雖有其獨立系統,其所言之天堂,似不能超出時間空間。為互尊重計,不評優劣可矣,必將基督之天堂,置諸空時而外,似於理事,俱講不通。如基督教自言其天在空時外,則與佛典言天無關矣。

問:一佛教化一佛土,為甚麼釋迦佛只在此地球及少數之天說法?一佛土有甚多之「地球」及天,難道佛降生在此地球之時,其他「地球」也有同樣同時降生。(簡宗修)

答:佛具三身,法身惟一,盡諸虛空,化身無量遍滿法界。一地球尚不止千釋迦,大千界誰云無佛耶?

問:經藏多處強調「請佛住世」、「不入涅槃」,如阿彌陀佛為法藏比丘時,發四十八大願,謂不得滿願誓不作佛;然則佛者覺也,乃斷惑破障終至於中道極境之果位也,欲求自度度他,覺行圓滿,非佛不行,若謂不入涅槃方能住世攝化群生,然則佛果豈是寂滅悲願,無為變化之絕境也?然則:無住「涅槃」又何謂也?(游祥洲)

答:一種名詞,有正義別義之分,此二字譯法甚多,人普知者為「滅」。滅之正義,為解脫滅度等,言大患永滅,證果圓滿也。但命終神離,亦借稱「滅」。經中請佛不入涅槃者,留佛身命延續住世耳,非請佛不證果也。明此餘義可知。

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若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大水災亦然)由是菩薩威神力故,假使菩薩威力那麼大何需消防隊,由本教徒可隨便消火(水)災了麼?請指示經典意義何在?(周怡君)

答:世間諸端,固有天命,尚有人事,天命人事,互應為緣,互有所勝,誦觀音名號聽天命也,設消防隊盡人事也。至於誦觀音聖號,心不能誠,則無感應,必賴消防隊盡人事,消防隊有時亦生障緣,失其效能,尤賴真心懺求,誦禱觀音,讀書者,勿以文害義。孔子曾言:「死生有命」,既如是何必設醫院?又曰:「富貴在天」,就應該坐家中不動,天上向下落鈔票?再以近事言,各藥房皆有特效藥,又何必再設殯儀館?

問:佛陀出家成佛果並無拜過七燃燈古佛受記、佛法是佛陀自悟發明的(當時只有一部份是由外道修改的)現在外道、(一貫道)有拜七燃燈古佛之說、佛陀以前之佛、這豈不是謗佛教主嗎。假是七燃燈古佛不外其例、即由眾生修成佛者、佛陀的教主地位就有問題了麼。請解疑七燃燈古佛真意義何在。(周怡君)

答:各經記載、過去為莊嚴劫時、現在為賢劫時、釋迦佛為賢劫中第四佛、向上推求七佛、則入莊嚴劫中、彼時有燃燈佛、釋迦佛在彼時、曾蒙受記。且各經多有不同之七佛事蹟、此乃經文所有、而不是彼外道所言之七燃燈佛。彼之所言、猶如百喻經中盜竊王衣、東拉西扯、顛倒錯亂、不值一笑、不值一談。再者凡佛皆是眾生修成、並無天生是佛之理、甲修甲成、乙修乙成、不修不成。

問:香港聖書公會出了一本宗教比較學、原著者是英雅各先生、譯述者是韓汝霖先生、其一二四面有「佛……當八十歲時、有一銅匠、請他赴宴、內有野豬肉、因而得病。」並且釋尊就是這一次得病後死的、佛因吃野豬肉病死的這一說法究竟有無其事。還是外道惡意無中生有。(尚銘功)

答:佛入滅之事蹟、有大涅槃經、煌煌照世、而未見載、便是囈語、縱然西國他書、有此俚語、亦不過如中國之野乘稗史、及西方之伊索寓言、作為茶酒閑話而已、奚足入柱下充文獻、果信是言、則涅槃經便不足信矣。香港聖書會、乃耶教所辦、對佛視、意存詆毀、故有此載。然諒其亦非自造、當是心有偏見、故選低級童話、作為攻人之具耳。

問:在清代時基督教徒洪秀全起事建立太平天國後燒燬我詩、書、經、論企圖燬滅我國文化準備以基督文化取而代之。我漢將曾、胡兩位眼看洪氏現出了真面目起而滅太平天國這是實事不。(尚銘功)

答:此近百年事耳、彼時之事蹟物器、今尚有存。辭源、辭海、俱有記載、學校之教科書、亦多記此、曾、胡所著之書、內更詳盡、可檢而知之。

問:「因緣」是否為自然?(尚銘功)

答:此問未解居士會意。意如謂一切法是因緣自然合成,非有神為創造,則所云因緣自然,可以相通。

問:某居士誤信一貫道是佛教,並經重誓「如違一貫,願遭雷斃」後經佛徒解釋以後,虔誠念佛、拜佛、誦經,亦能遭此厄運乎?又只皈依,而不能或不念佛、拜佛、誦經者又如何呢?(吳明安)

答:彼發誓時,監誓為誰?司雷殛者,又係何人?茲舉一事反問,鄉間小兒夜啼,其母誑曰,黑夜哭毛猴出,兒懼禁聲,此正似之矣。今某捨偽趨真,改邪歸正,猶慮兒戲誓言,幾等於初發誓入竊盜之群,以後折節讀書,身為將相矣,而尚凜懼於盜誓歟?昔日所為,方之竊盜,今皈三寶,比擬將相也。

問: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則器世間和靈魂界應無二致,以均由眾緣和合而生故。眾生秉真如本性以生,若能無明斷盡,圓智寂照,便可成佛,其理甚明。惟云西方淨土,係阿彌陀佛所造,殊令費解,蓋佛亦人耳,如能創造宇宙,將生兩種矛盾:(1)佛所造之淨土,必自有佛始,有始必有終,豈不違反宇宙無始無終之說乎?(2)如云係根據「一切唯心造」之理,則上帝又何嘗不可以依其心以造之也?如斯亂造,將出於多元,秩序必亂,尚成世界乎?請就「諸法緣生」和「一切唯心造」,予以分析為禱。(金亞鐸)

答:「色即是空起,至眾生秉真如本性而生止」,此段所言,佛法不如是說。以色為緣生,真如本無生也,因所問重心在後,此可從略,答(一)「佛所造之淨土」之問,所立淨土,專為度眾,眾器有差,說有權實。上者悟實,中下信權,信權以後,誘進入實,決非只會說權,不知其實也。實者何,寂光淨土也。此乃無為法,無相無始無終,法身契之,非為造作。權者何,實報方便同居三土也,此乃有為法,有相有始有終,報身契之,是造作法,眾生多劫,迷惑已深,說實難明,故先開權以顯實也。答(二)一切「唯心造」之問,一切心造,即是有為有相之法,亦為緣生,純是生滅。上帝能造,我輩亦造,即眼前之穢土山河大地,及生滅之森羅萬象也。但即云心造,心萬差別,心淨者造淨,心穢者造穢,淨穢二字,經中定有標準,非專謂水清曰淨,糞臭曰穢。上帝與我,皆是凡夫心有無明,所造者皆穢無淨,佛已三德圓滿,聖中之聖,心淨如日,故所造能淨也。

問:敬聆訓誨幸知佛法係澈底解決人生宇宙兩大問題,然人何所自來,宇宙如何而成,理曰緣生,事則複雜,其重要過程,亟欲了解,聞有華嚴原人論,謂人自光音天降,果爾則更欲聞其詳矣。科學家謂人從進化而來,歷程是單細胞,複細胞,生物而動物而哺乳動物而猿猴而人猿,最後進化為人,基督教則謂上帝所造,佛教緣生想非以上二者,所說人究竟如何而成?人之生存程序(不是問生理懷胎序)亦即地球上第一個人如何形成。(某聽眾)

答:言乎人類之始,仍以緣生為正。科學言進化者,何能不言多素,如言多素,是未嘗背於緣生原則,必執一化而忽多化,故有人從猿來之謬。上帝所造,其義等於自然而有,乃無可如何之語,是等於無說。臺端所問,重在本劫人始,既不言生理,又不言無始,而華嚴光音下降,正當此矣。若問光音下降之詳,則仍得言乎緣生,而無始與生理,又不能不論矣。

問:人與宇宙形成之歷程,為千古諍論,孔子所未言者,學術界只好根據科學家之說,佛學為最高智慧之學,當有詳細說明,但只說緣生之理,使人不易瞭解,倘有發心者,能將此一問題,著書宣揚,則功德逾須彌,佛日增輝,實深利賴。(某聽眾)

答:佛經般若,是明真空,真如無為,一法不立。唯識一宗,是明妙有,緣生起相,萬法唯識。此二學門,一體一相,若能匯通,宇宙人生之秘明矣。至於「緣生」之謂,並非儱侗一語,各經皆含其義,更有「緣生論」,專門之書。但初機學者恐看不懂,必佛學常識,有相當認識後,再入手研究,始不困難耳。

問:近有譯述佛刊、中有「……阿彌陀如來是釋迦在五十年說教中假設描繪出來的姿態。」等語、顧文知義、係否定阿彌陀如來為實有。該刊並經教內諸大德題字推崇、使末學異常驚駭、請釋示、以堅群信。(後學)

答:此等原著、多係日本學者一家之謬、而非三寶弟子奉聖言者之作、譯者或係照其原文。今之著譯遣人題字、已成流行風氣、而洋洋一本、題者未必全看、為應酬故、一題便了、在原著者、自是有心謗法、在題字者、或出無意。

問:魂與靈有什麼區別?(胡美月)

答:魂在佛教中名曰識神,乃是本性迷後所變,靈是魂所起之作用。茲舉一例以明之,如一鐘聲,鐘者是鐘之體,聲者是鐘所起之用也。

問:基督教說、天地人物皆是耶穌創做的、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否耶穌創做的。(胡美月)

答:這一問太可笑、我佛釋迦牟尼降世、按舊考據距今將近三千年、新說亦有二千五百餘年。耶穌降生距今不到二千年。依舊說比佛晚一千年、新說比佛晚約五百年。若說耶穌造釋迦、就等於說、先產曾孫、再由曾孫產生高祖、夢語耶、真醉語耶、滑天下之大稽也。

問:如果論到佛教講話、人物是什麼人創做的。佛教是重因緣觀、因緣的和合是什麼人始做的。(胡美月)

答:此一問題、貴居士學佛日淺、雖與說之、恐亦一時不明。決不能說「人是什麼人創造的」、「因緣和合甚麼人創始的。」今只答復人始問題可也、世界無盡、情形不一、但就此娑婆而論、有「華嚴原人論」一書、言之甚詳、有機會可請人講解自知、此欄無法備述之。

問:三界之中、第一位佛如何得解脫。第一位佛之前未有佛出世、誰教解脫。若以「自力」能得解脫、則眾生遲早得解脫、何用諸佛說法。(侯秋東)

答:性淨本覺、因染而迷、染淨各有力量、互為消長。能起覺而思修、思修而修持、因覺而思修、因思修而益覺、日日年年、生生劫劫、繼續不斷、覺到究竟、便是成佛。此雖未受佛教、但事事人人、皆作師觀、集塵沙之學、破塵沙之惑、誰能如是、誰可成佛。成佛以後、再將自證之經驗、說與大眾便稱曰經、後人循而修、較前容易、此乃所提疑問之大概。若家中坐等、早晚解脫、不修而成、決無是理。

問:世間有鬼,可是在今天科學時代愈覺得世間沒有鬼,到底是有鬼沒有鬼,如果有怎麼都沒看見過?(周敏雄)

答:科學時代不時代,暫且不問,只問科學發達不發達? 中國聖經賢傳,皆載明有鬼神,全球宗教皆說有鬼神,日本會科學,偏信有佛,歐美會科學,偏說有耶穌。萬類學說主張有,一個科學獨說無。此是科學不發達之鐵證,且不是科學家盡說無。若說沒見過鬼,便不承認其有,此乃少見之故,見過鬼神者,自古及今,大有人在。設再發難,請見過者介紹出來?試問周同學曾否有夢?若說有,也請介紹出來我看!

問:證了阿羅漢以上的果位以後、無量無邊的大千世界、包括器世間、有情世間都屬於極樂世界、對不對。(賴銀波)

答:極樂世界、專指彌陀淨土、必發大乘菩提心、乃得往生、阿羅漢乃小乘極果、卻與極樂並不相應。中間一段、謂無量大千、屬於極樂、語義不明、似難率答。

問:佛說的話,完全是對的嗎?有可能說錯嗎?(賴銀波)

答:佛是實語者,真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誑語者。佛者大覺正覺也,錯語是糊塗話,安有大覺之人,而說糊塗語,汝勿存是念,疑惑招過。

問:魔之擾我與我自擾是一樣的。對不對?(賴銀波)

答:魔分內外,其感招者,皆是自心。既是自心所感,謂是自擾,千對萬對。

問:根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目前我之所想、所作、所為,甚至念經、坐禪……都是虛妄。對不對?如果是對,我之讀經、學佛不是虛妄嗎?(賴銀波)

答:不覺凡夫,起惑造業,此是病態,念經坐禪,乃是服藥。以藥除病,病可除去,病是虛妄。病若不存,藥仍服用,藥即是病,藥又虛妄。若到病藥雙亡,便是真實,現在還在病中,必須服藥。

問:如果觀音菩薩及釋迦牟尼佛能常示現,直接救化眾生,眾生不就更容易救化嗎?為什麼要眾生看不見佛,而常沉苦海,而猜疑?(賴銀波)

答:佛與菩薩,皆多化身,落葉飛花,皆可悟道,是落葉飛花,皆佛化身,在自己之器利鈍,悟不悟耳。昔釋尊在舍衛國,分明佛身現世,而舍衛城中之人,僅有三分之一信者,又有何說?佛菩薩之身,無剎無時而不現,要在眾生有緣無緣而已。

問:一些人、他說佛教分為紅陽時期、青陽時期、白陽時期、不知什麼意思。出自何種經典、不知現在屬於什麼「陽」時期。(李清林)

答:紅陽、白陽、青陽等、地道是白蓮教之餘孽、歷代造反、借神欺騙愚民、皆經國家剿滅。有「暗路明燈」一書、所載甚詳、敬贈一、可以窺其偽裝。彼等不學無術、誤入迷途、冒充佛教、皆是地獄候補者。

問:他們不但說現在是三期末劫、而且說五教合一、五教聖人如何如何、不知出自何經典。(李清林)

答:按彼所謂五教者、乃指儒、釋、道、耶、回等、此五教各有教義、各有經典。各有教義、便不能合一、各有經典、故信教任人自由。彼此公開、各不冒充、此五教之經、內中皆無白紅青陽妖言。

問:他們說現在釋迦佛退位、彌勒佛繼位、請問彌勒佛是何許人物。應該看什麼經典、去了解彌勒佛。(李清林)

答:這顯係彼等、對於佛教無知、故敢大造妖言、不畏謗法之罪。彼等之教、即是白陽教、紅陽教、青陽教、皆為國家法律禁止。故東扯西拉、已經冒充佛教、將來隨風轉舵、儒道耶回等、皆可當作彼等之招牌。彌勒佛確載在佛教各經、但與白紅青陽、毫無關係、宜遠彼等、免染邪氣。

問:不才自幼秉承庭訓、習儒學醫、但皆未達到中正境界。七八歲時、語家父欲離俗出家、不果、十餘歲後、自閱道釋經典、但皆未中肯、僅得粗枝大葉、北平孔教中學畢業後即轉讀師範高等科、其間自行靜坐、亦未獲實益、來台後就讀于國防醫學院、每于寒暑假時即至附近十普寺聆法聽經、遂與聖流法師結緣、其後因白聖法師患病請不才會診為腎結石(小石已自尿道排出)。其疾自痊、以是結緣皈依、得獲甚多經典、才達正知正見、民四十七年時、在三總醫院時又結緣律航法師(因病)多蒙開示、獲益尤多。(馬玉琳)

答:此一問、詳細看後、只是敘說以往經過、並無提出疑問。既無疑問、自勿須答、惟中有二句、可供商討。即「獲得甚多經典、才達正知正見。」應知獲多經典、只是藏書、讀而能解、只是求道。解有淺深、知有廣狹、一聞千悟、觸類旁通、始可稱達、此達字之淺義。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始獲正知正見、此正字亦不宜輕言。

問:去年讀金剛經、仍欠瞭解乃去鄰居佛堂、見彼等供奉「五教合一」蕭昌明夫子、依佛教正知正見則彼等為外道無疑、繼見其經典、多為自撰、不離天上老母、九二元靈、雖不是鴨蛋教、但其所引經典、類多如此。以不才學佛經驗、睹此自知已問道于盲矣。故不得已、只有反求諸己、去年三月間靜坐時自思如以不才信佛之誠、佛早應予以顯示一些境界、記得印光老法師曾說「出家三年如不見佛之感應者我即下地獄」不才雖未為僧、但以誠心向佛來說、也應予不才一些境界才是、想後即坐、未及一分鐘、即見台南一位姻親(柯等)來至面前(如電視之清析)、于時不過早晨四時半左右、當日下午三時果真即來台北草舍、第二次是早晨運動打太極拳忽然感到有人找我(賈慶壁同學)當即去公館醫院中問他、他說「昨天是星期日、有人找一位校醫、不知你有否時間去兼職、當時找你地址及電話號碼等皆不見、因此大急、不想你今早即來問我。」……以上二事皆不過一些學佛的感應、但在不才想來也許是佛菩薩悉知悉見、故意顯示我的、關於此事請老居士給不才一些開示為禱。(馬玉琳)

答:此節可擇四處答之。一、「佛應予以境界」不知所求境界是何等、真者是清淨寂照、妄者是一切相狀、然此二者、皆是心感、無感則不應也。二、「印祖曾說、出家三年、如不見佛之感應者、我即下地獄」。此未指出何處所聽、何處所見、如是文鈔所載、當有前後文之義、若但取其片言斷章、必出誤解。如讀論語「居上不寬、為禮不敬」不連下文讀之、則是教人為惡矣。三、「柯等」、「賈慶壁同學」兩事、此不過人心交感、夢幻泡影。

問:我家附近一些自稱是信佛的人、告訴我他們都是虔誠佛弟子。告訴我要入他們的教、說現在是什麼「陽」時期、使我疑惑、請居士在菩提樹公開答覆。(李清林)

答:佛教經典、三藏十二部、各寺及圖書館、皆有所藏。今日看經、並不困難、若欲學佛、宜向寺及圖書館查閱。閣下附近之人、大皆是一貫道、或是白蓮教等邪眾、語言無狀、並無學問、絲毫不懂佛學。不必疑惑、萬不可信。

問:殺生真的不好嗎。基督教說這是上帝造給人吃的、如此說法、殺生並非不可以。不知佛家為何與基督教所說相抵觸。(李清林)

答:殺生害命、使動物流血受苦、此若是好事、自古以來、中國聖人賢君、皆好放生救生、歷史記載、其事不一、那就皆是作壞事耶。善惡是非、明明白白、智者了然愚人顛倒。佛教大慈大悲、平等救度、各行各是、不必與他教苟同。再者本欄只談佛理、不批評他教、且普遍恭敬、不生是非。

問:嘗聞三教合一或五教合一、如此說法全世界各宗教都是一樣嗎。最終目的都是升天嗎。(李清林)

答:中國文化、主敬存誠、古來雖云三教合一、不過融和學說、彼此互敬之意。至云五教合一、乃近來回耶傳入後之談、各教聯誼、一團和氣、修道之人、理應如此。至其教義、處世勸善、同處甚多、心性內功、以及最後歸宿、各各不同。此一點、各教修士、聞寡功淺者、尚不知其然、外人更無從談論矣。

問:基督教說信者得救、這真是太方便法門、不知佛教有無此方便。(按佛家要受戒吃素、基督則免、只要信即可)(李清林)

答:前條已有聲明、本欄只談佛理、不批評他教、但佛教自有佛教之方便。其最方便者、外功只不殺盜邪婬、不必吃素。內功只將心中一切亂想、打掃乾淨、只存留「阿彌陀佛」四字、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不生不滅、勝似升天千千萬倍、因天上仍有生死也。

問:儒家有言「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我佛之大弟子周利槃陀伽初則對「南無佛」三字都念不上口、真是愚蠢極了、但終得證果成阿羅漢。又有某香燈師為防蠟燭霉壞、竟把它曬得熔化、僅剩蕊柱、乃不諳事理之甚者、後居然能為諦閑法師講經(詳見倓虛法師「影塵回憶錄」)、世稱「曬燭師」。此二人者、均由下愚成為賢聖僧。是則儒家的「下愚不移」論調、已被佛家推翻了。箇中真諦如何、儒說儒有理、佛說佛有理嗎。(熊聲駿)

答:讀某家書、須匯通其全體、不能就一句之間、作肯定語。因語為某事或某理而發、有對人對事之別、且有賓主權實之法、若不此之辨、則多害義。孔子曰「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又曰、舉直錯枉、又曰友直。又贊顏淵如愚、又贊寧武子愚不可及。取其直心、與能守道。佛家亦曰、直心是道場、合觀安有矛盾。至於不移、儒曰、守死善道、佛曰、八風不動。儒則鐵硯磨穿、佛則坐破蒲團、兩家途徑、又未嘗不一也。所舉槃陀伽及曬燭師。二人成就、要點在直與不移、非在盲昧及愚詐也。

問:本省有一位在山中苦修的行者、日中一餐、十九年如一日、自云佛道大明、開了佛眼、查佛眼似是佛的境界、何以這位行者、自稱開了佛眼。(何以故)

答:日中一食者、名曰過午不食、佛家之戒、有此一條、比丘及在家受菩薩戒者、持午者甚多、並無特殊。所謂佛眼者、在五眼中惟佛有之、人天聲菩四眼、俱備無餘、如來十種智力、亦澈見之。此按大乘義章答、所問之行人避而不談。

問:據這位行者說「在孤峰頂下坐禪時、常見空中菩薩以金華水灑沐余身、又常見空中金童向其百拜、更有群鳥啣長管紅花散於余之頭及身周圍、若干松鼠常於余所坐之樹上、往返跑跳、向余坐處右繞而行與修行人之繞佛同焉。尚有一次、余入深定時、一大青蛇盤於座前、有似學禪、並未加害於余。」這位行者自稱「禪法大通、百千億三昧境界、無所不知、果位十地、亦皆已證」這種境界簡直與佛無異、是否新佛出世。敬請賜教。(何以故)

答:果位十地、尚不是佛、仍在修習位。藏通別圓、以藏而論、佛果亦須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經三僧祇、利益無邊眾生而成。釋迦在印度之六年、乃示跡相之八千餘次之一耳、非止今世一生而成。此按經教分析十地及佛之不同。所問之行人避而不談。

問:這位行者自稱於二十一歲時、修四禪八定、即知二十八重天事、西方極樂世界亦皆見之。並能預知三世因果。在民國四十一年大覺以後、隨緣說法、因機逗教、惜知音者少、甚至道者多難、被人誣衊、被人排擠云云。竊以為即大覺、何以尚被人誣衊排擠。乞賜教。(何以故)

答:佛為應世、權作一生成就、按經皆有八相示跡、釋尊即其一例也。佛來應世、必契因緣、自有八部護法、萬勿虛來之理。此亦按問、依法答之。所問之行人避而不談。

(附白)本人之發心及能力、只為不知門徑者、作一初步介紹、多在教理方面研討。凡問私人行徑、向避評論、若能知人功夫至何境界、乃佛十力之智、非凡夫之事也。所問之人、是否親見、抑或傳聞、若非親見、置之而已、切勿引出是非。再者聖知凡、凡不知聖、智知愚、愚不知智。彼是佛、是智者、在下博地凡夫、亦是愚痴、何敢以下料上、自招謬妄、故而不談也。

問:閱地藏經中有不解者兩處、祈請釋示。「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佛說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佛說一切智成就如來壽命六萬劫、清淨蓮花目如來壽命四十劫。晚知佛之報身固有壽數限制、其法身竟亦有壽限且修短不一乎。而佛壽盡是否仍墮輪迴、否則壽盡後復將何往、如佛亦有壽限、則與六道眾生何異。特其壽數較長而已。(陳英樹)

答:成佛以後之身、與凡夫不同、即凡夫之身、亦有劫波地剎之異、長短並不一律、不過皆有生死而已。佛則有三身、一法身無相、無始無終。二報身相好莊嚴、有始有終、但為度眾、有顯有隱。三應化身、其相不一、有始有終、故有長短。此身係為度眾、於某一劫波、往某一剎土、現某一形相、緣至似來生、緣盡似逝滅、此應化乃法身所分、非實有生死也。

問:「囑累人天品第十三、」倒數第十九句「爾時十方一切諸來」(下接「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如來」)「諸來」義作何解。如謂「諸佛如來」、其下文已敘及、似嫌重複、是否手民之誤。(陳英樹)

答:「一切諸來」一切者、指果地而言、佛及菩薩眾等、別於剎土也。諸來者、指剎土而言、所來乃十方塵剎諸處者、別於果地也。文理甚嚴、非謂「諸佛如來」、亦非手民之誤、細玩自得。

問:讀周邦道居士撰「周楊慧卿居士事略」一文、述及楊居士生西時示疾為癌病、以楊居士事佛之誠及修持之謹(種種瑞相可徵)、云何尚構此惡疾。若謂定業之故、但事略中述及其大悲水曾癒無數癌病、肺病等患者、何以他人之業、居士大悲水能化解之、而居士之業、佛法終不能解之耶。復次、事略中述及居士誦經時燈結舍利、不知此舍利是否如肉身火化後所獲之舍利同其質乎。前述各點、非敢疑佛謗賢、蓋晚學養不足知見有限、私願隨時宣揚佛法、己所不知、不能及時請益明師大德、若有人提出質疑、則將瞠目、無詞以對、用敢向公請益。(陳英樹)

答:此問有三事、應分答之。一、事佛之誠、云何尚構惡疾。凡因待緣而熟、熟時名之為果、其因有今有昔、一生多生不等、無宿命通者、不得而知。故今有惡人、竟得富貴壽考。或今有善人、竟得貧苦橫夭、皆宿生成熟之故。若修行人、不斷見思二惑時、必須償報前因、方得解脫。六祖遇賊、曾曰、我欠汝財、不欠汝命、故損財而不傷命。安世高聖僧、曾為解脫、入胎兩次、來中國償命。即儒家孔子弟子、顏淵、冉伯牛、乃四科中之德行高者、一不幸短命、一得有惡疾、此惑不斷、果必熟也。二、大悲咒能愈他人之病、而不能愈自病之疑。事非如此、修行未斷惑者、或已證果之小聖、其功德及神通之力、皆有限度。為人解苦、為己解苦、有效無效、並不一定。遇因未熟成果者、則有效。遇因已熟成果者、則無效。喻彈實槍中、雖種殺因、未撥機頭、尚可解除。如撥動機頭、彈出槍口、是已成果、無可為也。達目犍連神通第一、而不能救其母離燄口餓鬼。藏三千釋種於中、盡化血水、皆其例也。是故有智者、從因懺悔、緣熟成果、徒呼負負而已。三、燈花舍利、肉身火化舍利之別。慧卿居士、所得之兩種舍利、區區皆親眼所見、相有大小之異、質則同異不知。蓋此等事、並非常有、又不許不存恭敬、如俗事付諸化驗、以故不便妄自揣測、然知與不知、似不須要。

問:前聞於師曰、離念靈知、方為真心。凡有所分別皆為情識。修道者欲轉識成智、尚能致力於思維否。(王志賢)

答:修道者、必經聞思修三種階段、此三者、皆是解行範疇、是為因地、因必希果、必證方是果地、思維者、因地之解也、靈知者、果地之證也。

問:人之才能、各有所偏、吾人修學究竟應用其所長、抑或力矯其所短。若僅用其所長、則恐難圓萬德、若僅矯其所短、又恐難有成就。(王志賢)

答:此問應有二義。一、長短指身心之專能。二、長短指所求之道與藝。以身心言、宜專用長。凡所用處、心必注焉、心若常注、今曰集中、經曰「制心一處」一處真通、便是心通、心為王、果通矣、百體隨之、無不圓也。以道與藝言、亦應用其擅長者、但宜旁采作參考。參考者取多聞、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也。用擅長者、使其一門深入、豁然開朗、所謂「一經通則群經通」也。

問:行菩薩道者、世出世法皆應學習、學出世法固有利於後世、若學世間法、是否有利於來生。(王志賢)

答:世出世法、乃為初機擇法之方便語、實則世出世之理事、要在心而不在法。愚者讀法華涅槃、僅得福報、知者燒佛殺貓、無非般若。此問乃在菩薩、又在來生。不知所問是一是二、若言一、即是問菩薩之來生、若言二、即是學出世法之來生。先言菩薩之行、菩薩不畏生死、不入涅槃、利行、同事、善巧攝度。不解世間法、何破塵沙惑、佛法在世間、何能離世而求菩提。再以但學出世言、二乘亦是出世、永住涅槃、並無來生、世法於彼無利。

問:二月廿一日是普賢菩薩聖誕、此二月二十一日是根據那堥茠滿B一般學佛的人都不知道普賢菩薩出生的歷史、又四月四日文殊菩薩聖誕的歷史、又問藥師佛聖誕的由來、在何地出生、到現在有多久歷史、世界佛教徒是否都在九月卅日慶祝藥師佛誕。(桃園讀者)

答:所提三問、性質相同、合併答之、自能全曉。諸佛菩薩誕生、以及證果、皆在多劫以前、此地球有史書記事者、最久不超過五千年。此五千年之史上歷法、豎方橫方、且多不同、尚難取得準則、而欲以後後有書、推測前前無書者、言難成立。又問中所言二月四月九月等、此乃中國現在之農曆、古時並不如此、外國亦不如此、其所舉者、不過近代中國之人、隨便借一事由、作某佛某菩薩之紀念日而已、事求誠心、不必泥。

問:弟子信佛以後、就不拜地基主、因為有人問我說、「你們為何住房屋、不拜地基主呢。」不知要如何答他。(李寬觀)

答:閑雜言語、不須引經據典而談、如不得已、可曰「念佛則心淨、心淨則土安」或曰、「供佛之處、吉神護法、但敬其事、不擇其地。」

問:又弟子自信佛以後、一切神鬼皆不拜、有人對我說、「你今生可有把握往生西方、假若不得去、你後來就沒有神鬼可依靠了。」請師開示。(李寬觀)

答:雖當生不往西方、亦得一切諸佛護法、皆得不退菩提。遇緣續修、終往蓮邦、不須依賴鬼神、致生魔障。

問:佛說一切四生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但是在人身體內的一切寄生蟲有佛性嗎。(陳智明)

答:凡有生命之動物、皆有性緣和合、無性則不生、性皆曰覺、追其本也。人身之寄生物、焉能例外。

問:人死後的覺性和魄有同一起隨緣到某處去嗎。(陳智明)

答:魄之一字、佛學不言、此中國文學、物理上之名詞。左傳「人生始化曰魄」有曰魄皆即軀體、又謂「附形之靈曰魄、附氣之神曰魂。」佛學曰性、不覺變為識、性與識是一事、覺而明者是本性、昧而惑者是神識、神識云者、即外教之靈魂也。來問提一魄字、乃依世俗之說、魂有三而魄有七、不知性與識乃一之轉變也。

問:人呼吸斷後、覺性隨業輪轉六道、但是另外還有鬼在陰世嗎。(陳智明)

答:鬼即六道之一、安有另外、眾生之身初死、其神識未轉他道、易曰遊魂、佛曰中陰身、投在六道時間、短者彈指、長者七七、此時而不曰鬼。過此而再有生前現相、方是已入鬼道、若入其他五道、則已消失前生之相。

問:一九一期菩提樹刊載白聖法師「斷疑生信」講稿上排末所引用「堯犬吠舜」深覺新奇因只知「跖狗吠堯」及「桀犬吠堯」也函詢白師承答「出自大顛和尚對韓愈之言。韓一日在潮州靈山寺見大顛、顛問佛經何處不對。你看了那些經。韓不能答。顛即諷其為『堯犬吠舜』此典出處、我亦未詳查」等云。我公博通儒佛兩教、擬請賜示、否則係大顛接引韓文公歸佛一時之杜撰語也。(熊聲駿)

答:居士所問、顛師諷韓之語、曰「堯犬吠舜」之出處、又謂「否則係大顛之杜撰」。竊知古人諷語、多係見景生情、或假設影射、但取會心啟悟、不必實有其事。「鷸蚌相爭」、「涸轍之鮒」如是等喻、不勝枚舉。喻者多係杜撰、豈獨顛師、即「跖狗吠堯」及「桀犬吠堯」寧非杜撰耶。跖與堯、堯與桀、時不若也。後代之犬何能吠前代之人、諷不取考據。

問:客有對「六祖壇經」質疑者、並竊附己意列后、黃梅禪宗五祖宏忍大師是一位聖者、大振宗風、法力無邊、不待言宣。當六祖惠能遠自嶺南新州往參時、對答之頃、知其根器太利見徒眾總在其左右、遂不再與之言、即令碓坊舂米。經過八個月之久、忍大師一日忽見惠能、告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答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在神聖莊嚴之道場中、何以難免有害人性命之「惡人」。當然不是五祖的教化不夠也。此是啞謎者一。(熊聲駿)

答:道場公開、賢愚並集、佛法慈悲平等、焉能拒人來學、龍蛇混雜、度有難易、不斷惑者、惡念時生。世尊場中尚有車匿、以及提婆達多、豈止五祖、此非教化不夠、乃迷深者改善遲鈍耳。

問:迨「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偈句驚眾後、五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證明黃梅東山道場有惡人潛滋暗長)、遂擦去之、佯指亦未見性。次日潛至碓坊、詢悉米熟欠篩、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意、三更入五祖室。五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何以不正大光明行事。此是啞謎者二。(熊聲駿)

答:居士多讀儒書、寧不知「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之訓乎。佛家則下根人、不與說上等法。以彼不能聆悟、反更增惑、致有生盲而不識乳、遞有貝、稻、雪、鶴、層層之誤、謬見反害己、謬說又害他人。子路問事鬼神、又問死、孔子皆不與說、亦是不光明乎。鑒乎此、可勿責於五祖。

問:五祖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而有啟請。五祖知其悟自性、末後並謂「三更受法、人盡不知。」大法何以私相授受。此是啞謎三。(熊聲駿)

答:至極之學、非人不傳。實恐不能授者、以訛傳訛、膺鼎偽藥、反害其真、原為宏道、變為賊道矣。請讀「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曾、曾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能味此、可釋誤會。

問:便傳頓教及衣為第六祖、曰「汝須速去、恐人害汝。」五祖座下何以容許有壞行敗德的弟子而不清除。此是啞謎者四。(熊聲駿)

答:世尊來此專為度眾、所謂度者、即慈悲救度耳。故對惡性難度者、只有默擯、待其漸改、清除則失慈悲矣。五祖承佛衣、亦尊此旨、雖有壞人、仍不捨之。譬如父母、有冥頑兒女、只有忍耐教之、此之謂止於慈。

問:五祖送惠能至九江驛、歸數日不上堂、答眾曰「衣法已南矣」。眾乃知為惠能得之、數百人追至大庾、欲奪衣。僧惠明恃強搶先趁及。六祖擲下衣、惠明竟提掇不動。似此衣唯大德作祖者纔能得傳、五祖當時又何必鰓鰓過慮有人爭奪害命耶。此是啞謎者五。(熊聲駿)

答:衣本不可慮、所慮者被嫉之人耳。世間名位爵祿、亦各有分、雖屬一人終得、何止萬人起爭。未斷惑者、便是凡夫、動作顛倒、乃其常事、弭亂杜爭、智者之責、五祖處理、正得其宜。

問:上論子罕第九、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朱熹引程子曰「計利則害義、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見利思義、」聲駿固知之。孔子罕言利、是當然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孔子對於「命」、是最主張倡導的、怎見他老人家罕言命。「講道德、說仁義、」儒家是極重仁道的。說孔子罕言仁、聲駿更大惑不解。公係儒佛兼重的聖者、敢請便中釋示、以開茅塞、無任翹禱。(熊聲駿)

答:「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亡之命矣夫」、「畏天命」等、何嘗不言命。「里仁為美」、「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苟志於仁無惡也」等、何嘗不言仁。命與仁見於六經者、尤不勝其舉。但此二者、孔子罕言、罕者少之而已、非絕口不言也。以此二者理微而義大、非常人能了悟、機緣不契、故少言耳。所謂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佛家義亦如此、對下根人不說上等法。

問:家母七十八歲、是虔誠念佛者、因本年五月忽然胸部生一惡性瘡、身體衰弱、人家看他這樣、以為信佛無庇佑、二個人開齋了、但是家母念佛不退、到半月前夜夢觀世音菩薩為他開刀、過後自然出了膿血、身體復元了。二個退心的人、是不是家母害他。請老師指示。(李水錦)

答:學佛貴在行解相應、如不能自解、遇事宜請教知識、彼人見念佛者生病、自退信心開齋、即係無智不解道理之過、亦是善根薄淺所致。不明三世因果、輕重轉除、便是痴愚、可憐之至。令慈能忍病苦、堅信不退、故能得到感應、可敬之至、善惡之事、在於起念。彼人自起誤會、破戒開齋、令慈並未起念教唆、何罪之有。

問:後學閱讀「佛陀的啟示」乙書所說「無我」論、否定靈魂、神識、之說。後學對此甚為疑惑、恭請大師不吝就真理上惠允解釋為禱。假如無神我、無靈魂、那麼佛、神、鬼、輪迴轉世、三世因果之說如何成立、往生極樂、六道輪迴又如何成立、金剛經所說五百世為忍辱仙人又如何成立、如無靈魂、神識、那不是斷滅說又是何說、在真理上究竟如何。恭請惠允依佛經在真理上予以解答為禱。(楊智悅)

答:居士所閱之「佛陀的啟示」一書區區並未寓目、不知內容、觀此名稱、似是今人手筆。若依經教學佛、本有四依之法。其一曰「依法不依人、」意謂諸義必依經教、等覺以下、語有違於佛經者、即不足為訓。他如「狗子無佛性」、「佛來殺佛」、「佛之一字我不欲聞」等、皆是解纏去縛權智逗機之方便語、別有手法、非是通常宏教。所言神識靈魂、乃係一事兩名、本性動迷、稱之為識。成識則逐妄分別、流轉幻變、而有山河大地、六趣九有、故諸經論、皆教轉識成智、無識何用說轉、唯識一宗、緣生一論、皆說幻有、背之則是頑空。若到種智已圓、說空說有、皆是戲論、試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義、此二句乃萬法總語、偏空偏有皆過矣。佛義說空、是指體理真而言、說有是指相事假而言、更應知體相不二、理事相即、空有不離、是以如來藏、曰空曰不空、曰空不空、經義如是、謂之一乘不二、語雖如此、必多研經方解。

問:此書第六章、並否定「自我」「個我」「神我」等、亦請賜教。(楊智悅)

答:無我卻是世尊教義、無可討論。「四念住」曰「觀法無我」、金剛圓覺諸經、都言「無我相」、而唯識又言「五法三自性、人法二無我」等、是佛經中言無我者、不勝枚舉。若明萬法緣生之理、自了無我、但亦有例外、「常樂我淨」、凡夫執有、謂之四顛倒、二乘執無、亦是顛倒、蓋究竟涅槃、本性圓明時、「常樂我淨、」四法方顯、始知此四、皆是性德、故在佛名曰四淨德。

問:家堨H前供些王爺、及幾尊不莊嚴之菩薩、要改供三聖像當如何處理。贈他人恐不接受。(正範同學)

答:設法與供多神之廟商量、送入廟中安置、交涉辦妥以後、備香燭供養送別、學佛人應平等恭敬、但不宜信奉雜亂而已。倘廟中不允收留、可送香資若干、或能邀得承諾、此亦應盡之人情。再辦不通、另在閑房中覓一淨處安放、用物遮當、或藏淨箱中收藏、以備遇機送人。

問:平常之早晚課、如到外面、情形不適合、又如何之。(正範同學)

答:不必拘形式、只在心中默念求定、行住坐臥、隨緣散持。佛法圓融、善巧方便、觀機而作、但不宜間斷而已。

問:我之家宅、感覺有陰氣、前年一相士言、居此屋者、其長亦逝、雖是外道之說、但弟精神受其威脅甚鉅、請師兄代為請問老師該如何行之。因家父已見背一年有餘。(正範同學)

答:所言陰氣、未明何指、謂屋陽光不足乎、抑覺有曲狹之形乎。此二者、皆可招工改造一二、以袪世俗之惑、而使光線豁達。如謂有人逝去、語即難通、誰家住屋、而不亡人、所謂生於是、老於是、歌笑於是、非不祥也。但堪輿之術、流行已久、雖則信否由人、確實禍福在心、積善餘慶、善因善果、儒佛聖賢、皆如是說、徒信堪輿、不如達斯理也。

問:法所謂「劫」有增減劫、人壽每百年增減一歲、今減劫中、有我國古來已五千多年歷史、依之推算、迄今人壽應相差五十多歲、不知大德對此以何是解。(詹德源)

答:劫波增減之起、並不按一地一國而言、仍指整個大千世界計算。增之極至八萬四千歲而止、減之極至十歲為止、此一增一減之兩極數、謂之一小劫。又應知所謂八萬四千、並非一小劫之數、乃指人之壽命、滿此而已、更應知此不過借一端事、累計小劫之數、而人天長壽、尚有長於此者。小劫之數、除一增一減基數二十年、實有十六萬七千九百八十箇一百年。今人壽命、有人按平均算、僅得四十歲、若按所見聞講、可曰七十歲。向上追求至黃帝時、史書記載、是時多在百二十歲、與百年減一符合。然而亦約略算、並非人人皆七十正也。

問:一切色相、如夢幻泡影、蓋必先有人、後才有夢、必先有其相、鏡甫現影、推之究竟、雖虛妄、最初卻因何而生、是不是必先有因、後甫生果()。但無始最初、以何有「因」、如必先有父母、後乃生子、代代相傳而成眾、但問最初那一對父母從何而來、以何原因。(詹德源)

答:無始無終之事、有相者是天、無相者是性、俱非造作而有。天曰天然、性曰法爾如是、儒家混言、「天命之謂性」。各家研此問題甚多。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曰太極、更有曰太一太素太易者。凡所舉之天然、法爾、太極、太一、太素、太易等、無非皆指無始無終之無相性理。性明不動、動迷變識、識生見分、見幻相分、而生四大五蘊、交互配合、眾相成矣。必問最初父母者、見相二分是。所謂最初者、便非最初、不過此一階段之最初耳。

問:請問佛法中謂「萬法無常」、是不錯的、但我們又說「樂」是虛的、是壞苦之一種、而「苦」是真的實的、如此說來「苦」應是常的、因它是真是實的、又「苦」亦應該包括在萬法中、如此豈不與「萬法無常」之律相抵觸嗎、此「苦」是否為世間法中唯一屬於「絕對」者、又阿彌陀佛之極樂淨土中之「樂」是否為「絕對」的。與佛之四淨德「常樂我淨」中之樂有無區別。(張月英)

答:無常者、生滅也。苦曰實、乃對虛而言。曰真、乃對假而言、非真如實相不變之真實。苦亦無常、因生生滅滅無有已時、相續似常耳。前已有言、是相對、自與無常之律、不抵觸也。極樂世界之樂、佛則常樂我淨、道同無別、眾生之樂、則以所證各異。但彼之樂、乃佛權智方便、借樂說法、俾臻乎常寂土也。言常言寂、非絕對而何。

問:雞蛋和雞到底那一項先有。(郭香蘭)

答:萬法因緣生、因緣者、電子與各種元素、受天地陽陰變化也。雞緣熟則生雞、蛋緣熟則生蛋、即無雞可以生蛋、無蛋亦可生雞。雞生蛋、蛋孵雞、乃是後來之衍變、如用人工亦可改變也。

問:人是從那裡來的、為什麼有男女之分。(郭香蘭)

答:性是法爾、迷而為識、此後三細六粗、人與物生。天地有陰陽之氣、植物感化雄蕊雌蕊、神識有剛柔七情、動物感生男性女性。

問:男的為什麼會長鬍鬚、而女的不會。(郭香蘭)

答:莫談戲論、男女不同處很多、談之萬言難盡、何獨鬍鬚一端耳。

問:在經典中曾閱到一則「龍女七歲成佛」經文、但不知為何她不投人胎、而投龍胎、而她過去世是有何種善根功德、即該世能這樣快就成佛、有的人數世受戒用功、都未能一生成辦、如何她竟這樣簡單就成佛。(王正言)

答:臺端問龍女、當係讀閱法華所知、經文未言所問之事、區區何由知之。此欄問答、凡關經典之處、有則依答、無則誰敢妄作聰明也。如不能解、可求經注。曾憶前人對此問題、謂是多劫資糧、今之成佛、不過示跡而已。再則謂三祇剎那、並在一念。關於前者尚可了然、關於後者、非初學可解也。至於問為何投龍胎、未見有注、茲不答。所寫之歲、恐是錯誤、曾記或是八歲、希自查經。

問:曾在數種佛理中指示人生死後在七日或七七日中就輪轉、為何有人家庭不寧求神問卜說祖宗靈魂作祟之故、按照神之指示而祭、竟能順序安寧、這是何原因、是否該靈魂無去輪轉、懇求釋示。(王正言)

答:此問可有二義。一、果是彼家祖宗作祟、當是已入鬼道、因七七中、為中陰身。後若能至其家、非中陰、亦非天人修畜獄等、惟鬼可有此事也。二、求神問卜、其所指示、是否可靠、區區乃局外之人、不敢遽然斷定也。至於其家、真否鬧鬼、或疑惑迷信、俱未可知。縱真有鬼、是否為其祖宗、或野鬼假託、似非普通人所能了然、不知者、則不妄言。

問:古今文人對於信佛之士多稱佞佛、經查辭源佞(1)才也如自謙之詞曰不佞(2)巧諂捷給也。論語禦人以口給焉用佞、還有佞人等等之解釋、教外人士用佞佛謂信佛、是否屬於貶詞。又王勣賦(見辭源)「戒非佞佛齋非媚道」此二語亦不明其義、敬求慈悲賜予開示。(萬嘉鑫)

答:佞字之義、朱考亭曾曰「古人說佞、只謂捷給辯口者、後世方以諂字解之」。依此謂佞是口才耳。許氏說文「以巧技取悅於人」。取悅者、即含諂義、純屬貶辭。捷給辯口、亦無褒義、孔子不尚巧言令色也。學說及思想、人各有見、不免有門戶之爭、然人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不足為異、凡眾生即有分別也。不獨道不同不相為謀、雖道同、亦互相攻。孟子非楊墨、荀子則非思孟、孔子嘗贊老聃、而韓昌黎卻闢老而揚墨、韓柳以文章結友、李以文尊韓為師、韓闢佛、柳李皆崇佛也。例多不能枚舉。後人凡加信佛人以佞字者、皆貶辭也。王勣之文、別是一義、乃為齋戒、作辯護而發。儒家祭祀、必齋必戒、取自誠敬、非有所媚、如謂齋戒由媚而來、釋迦亦齋亦戒、其所媚為誰耶。莠莠之口、足淆人心、人心混惑、天下之所以亂也。

問:有一同修不明佛理、伊云「人活著時信佛、求精神愉快還可以。死了以後、腦細胞都沒知覺了、那能知道極樂世界的舒適生活呢。」弟子為之解說、知覺非腦細胞的作用、是六根與六塵相對、中間發生六識、知覺是識的作用、如人初死、根據醫學證明、七小時內細胞完全如生時一樣、為何無知覺、睡眠時細胞未壞、亦無知覺、人死後細胞爛了、神識不滅、也就是科學家所說的能力不滅、死後一切皆知道的、神識與腦細胞、如電燈泡與電一樣、燈泡壞有電不亮、燈泡好無電亦不亮、此解當否。(萬嘉鑫)

答:所言所喻、已盡美矣、對方聽與不聽、亦有因緣。在彼一方、則論業力、障輕能信、業重則否。在貴居士一方、則論與彼緣分、夙昔似無、今應速作。舍利弗曾度一城難化之眾、乃夙生所救一巢之蜂。某比丘說法、聽者盡是少年、乃二十年前、以米所施眾鳥。萬法因緣生、貴居士能信否。

問:香爐偶然燃燒(臺語叫發爐)此種情形是否一種預兆、可信嗎。最近鄰居發爐、曾遇不幸、此是否迷信。(謝明珠)

答:此種風氣、乃一處之流俗、區區昔未之聞、故不便擅加議論。至於吉凶、敝意在人不在爐、果能修德、或凶亦能化為安、不修德而行、暴雖遇吉亦能變為禍。

問:人死後火化、有舍利子是否骨髓所結成。曾聞人說沒有結婚的才有、可是昨天看過一位不結婚的女人火化後沒看到舍利子、也有人說要時常打坐、有定工夫的人才有、請問應該如何才有舍利子。(謝明珠)

答:貴居士所修何法、區區極為茫然、心之所求、只在身後舍利、抑尚有他。所謂打坐、亦不知打何種坐。細察六八九十等問、皆是不相干之事、亦不是自己之事、這樣妄心外馳、大為害道。莫若收回心來、老實念佛、或能得箇著落、否則縱能萬事皆知、但與生死、毫無用處。

問:吾人不思善不思惡這麼時、以何心度眾生乎。(易知良)

答:學與起用、分自行化他、此乃事相、尚有義理。以事相論、化他應相機動、豈但思善說善、思惡說惡、且須利行同事、用權智也。以義理論、自性煩惱、自性眾生、更當先度、不思善惡、正是正念分明、是度自性眾生、用實智也。再唐澄觀大師曰、自修六度時、便是度眾時、此亦本經義、應深思也。

問:吾人不思善不思惡這麼時、是否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之寂字乎。似尚缺一個照字何以稱為上上禪乎。(易良知)

答:能不思善、不思惡、自是寂。知這麼時、豈非照耶。寂是寂、照是照、正這麼時、是寂非寂、是照非照、乃寂照雙融、寧不是上上境界。

問:(1)法界圖註解南贍部洲田字形、北瞿蘆洲正方形、東勝神洲半月形、而科學證明太空星球均屬圓形、是否每洲均由許多星球集合得名。(2)鹽水海闊僅七百餘萬里、則地球距鐵圍山也不遠、何以肉眼見不到、(火星距地球七千萬里、肉眼能見、火箭亦已到達。)須彌山比火星大數百倍、也比火星近、何以看不見、火箭不能到。(3)日與月在須彌山半腰繞轉、而科學證明地球與月球繞太陽而轉、則可見地球也跟著太陽向須彌山繞轉、請問其他三大洲是否也在繞轉。這種單位世界輪廓是否佛說、在何經典。(樓永譽)

答:三問合併答之、大乘佛法、或說實相、或說一真法界等、皆是體空相假、心造萬法、相由體生、皆其原則一也。相幻妄、何有定形。華嚴有云、一切世界、有為物質、有為光影、有為眾生所不見、有為眾生見而不得其實。如天人鬼魚四眾觀水、而有四眾不同、不能執著二也。佛說法時、有真實如不妄不異語、有方便權說、有隨順俗說、故空有大小偏圓、世出世法、了不了義、觀機擇說、不能不知方便三也。世界安立、所指之須彌鐵圍、大洲八海、究在何所、肉眼之人、尚不能定、況言其形象乎。我輩居閻浮提、其範圍何限、今猶不知、再言其外、更覺務末。此類狀況、大乘經只言大概、枝枝葉葉之言、多在阿含及阿毘達摩俱舍論法苑珠林中。學人僅如是聞、似須活看不泥為佳。

問:世界在未有生物前、與有生物出現、此時期人類是如何而來。天主教說是亞當與夏娃所致。一般說法乃由猿猴演變而來、那猿猴之初又如何而來。(隱名居士)

答:真正之理、無始無終、無始終、則無前後。真空是性。假有曰相、空幻化相、則有萬物。人為萬物之一、因緣幻有、生滅無常、而非真實。其他說法、非我能解。若說亞當夏娃、開始造人、亞夏是否為人、是人則已有人矣、不能稱曰開始。若說猿猴演變、試問猿猴何來。

問:一貫道妄言現是紅陽期、為彌勒佛掌天盤、請問、據世尊所言、彌勒菩薩尚須多久才下生。(隱名居士)

答:在下所知、皆根據文獻。凡傳言、謠言、寓言、假語村言、一不欲強為之解。學佛者、依據梵典、學儒者、依據經史。貴居士所問、與此二者、皆無根據、便無從開口矣。

問:據暗路明燈所載、現在是賢劫住劫中、世尊於此住劫中第九小劫出世、到了第十小劫、則彌勒佛方來下生、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然此書又言、彌勒佛必須自釋尊之法滅去後五十六億萬年、始下生、以第九小劫至第十小劫之時來算、其間不能有五十六億萬年那麼長之時間、因一小劫最多亦只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以現在算一億為一萬萬、因此五十六億萬年則須約四大劫之時間、故學人懷疑第十小劫(指賢劫之住劫)不可能彌勒下生閻浮提。二、往昔釋尊言五十六億或十萬億之億是否與今所說的億(一萬萬)一樣、若不是、則世尊所言之一億為約現今多少。三、又有一說是彌勒菩薩成佛之期在八百八十萬六千餘年之後、如此之說如何解釋。(蔡靜賢)

答:一、二、三、此三問題、皆是算數計算法門、故合併答復、因性質無二也。中國解釋「億」數、普通為十萬代名、查隋朝書注、億字即有作百萬、或千萬之別。查瑜伽略纂、載億字之數、西方有四種說。一者十萬之謂、二者一百萬之謂、三者千萬之謂、四者萬萬之謂、按此字算法、中西不同、中與中亦不同、西與西亦不同、在此大不同之下、由來困擾、中文譯出之經論、如瑜伽顯揚即主百萬為億、華嚴則主千萬為億、智度論則主十萬為億、是古大德亦不一致。在此一字、尚未考出標準之際、如何能言彌勒降生總年數。況算數乃智慧之一種、此種學問、區區平生所短、數若到萬、即昏頭轉向算不明白、而如是複雜者、更不敢問津矣、敬告不敏。

問:今有部份偽稱「佛教」的鴨蛋教、偶而罵罵佛教、請問有罪過否。犯此罪佛經堣ㄙ齒p何記載。(林伯修)

答:偽佛教、即口不罵教、而其行亦是破壞佛教、其罪具足。謗三寶罪在五逆、墮無間地獄、大小乘經典、所載不一、其理複雜難說、知其大可矣。

問:鴨蛋教或稱一貫道是否為「佛教」的一支。(林伯修)

答:佛教者、有正式之經典。此經誰說、誰結集、誰流傳中國、誰翻譯、斑斑可考、證據確鑿。且有原則、「依法不依人」。有說經之佛、有佛說之經、有依教奉行之僧、方真佛教。世間有學問之人、一見能分、讀書不多之人、始被欺騙。所謂「一貫道」等、與佛教實無絲毫關係。

問:佛教的經典、聽人說有真假、真的假的如何分別、例如太陰經太陽經我真懷疑其可靠性、不知是否為釋迦佛所說。(林伯修)

答:佛經傳世、大致前已說明、現在本省寺廟多有全藏、不難查看。藏中有者是真、藏中無者是偽。而所言之太陽太陰等、俱非佛經。

草屯洪朝源問一則

問:區區接近佛教十餘年、戀戀不捨、但苦於八難、無師指教、且又耳聾無從聞法、只有亂閱經典、求能悟解本體、有時不無日月至矣之感、只是無幾又忘失、而今甚覺乏味。近來因閱佛經集易內有千佛因緣經、讀後甚為不快、愚以千佛應世、若說一段因緣、便足成立、何以說到六七段、也許世尊就這樣喜好多說、怪不得佛經這麼多、我想如來的真語實語安得不有問題。又佛經裡有說、向三寶布施、便有如何功德、但若用僧物、便有如何罪過、愚又感不平、別人理應向我布施、我的不許動用、於理說不過吧。愚寫此是坦白的、不是故意反佛教、尚祈依理答之、冀能解決疑情、回復信仰。

答:貴居士來問之函、有述說自己狀況、有因字跡不清、不能明其義者、有質問等、茲分而答之、比較易解。一、述說自況段。「但於八難、無師指教」、八難乃八種法障之難。所言是不解其義耶。是問不能脫此八難耶。未經說明、自不便答。「又耳聾不能聽經」、此即八難之一也。「只有亂看經典、求能解悟本體、」凡求任何學問、皆依次第、譬如登樓、必須在一梯之間、按級而上、若胡亂走、不能到樓之內。再佛法無人說、必看古德之注、若依我執我見、決無解悟之時。二、字跡不清不明其義。「佛經集易」、在下學淺、未曾見過、略而不談。「千佛因緣經、讀後甚為不快」、「何以說到六七段、也許世尊就這樣喜好多說。」六七段三字、貴居士何指、意欠明顯、不敢妄答。三、質問。「佛經、向三寶布施、便有如何功德、但若用僧物、便有若何罪過、我又不平。」此問題言之簡單、思之複雜、必靜心體諒、始能理解。韖洵I與若用、事大不同、須將文理看明、事務分清、布施是甲方缺乏、乙方贈與、若用是自未缺乏、而取僧家之物為己有、應知僧不營業、所用之物、皆係十方施來、在家人有正當業務、何理侵犯他物。罋洫a並非不行財施、如南洋各地佛教醫院施診、臺北之智光學校、慈航學校、以及花蓮之救災捐款等、報載多有、誰說僧家不許向外布施。不過勸告有營業之人、不可侵奪無營業之人。餘義尚多、貴居士不喜多說、敬答少義而已。四、附說。貴居士言「接近佛教十餘年、戀戀不捨」、是有善根、惜未遇知識引導、故多誤會。敬送小數種、祈先閱讀、有興趣時、來函再送。

桃園李清林居士問二則

問一:牧師(基督教)說所有動物都是上帝造給人類作食物的、應該吃。不知佛教為什麼都戒殺放生。兩者互相衝突、不知誰對。佛教對此作何看法。

答一:各教有各個之教理、各信各教、各行其道、各是其是。不必苟同、不必故異、雖不相謀、亦不可互攻、免造爭端、有害公安。若不言他教、專談佛教。其戒殺放生之意、簡言其理、即己所不欲、不施於他、好生怕死、物我同情。佛教大旨、慈悲平等、戒殺是對他不害、放生是對他施救也。若言其事、複雜難言、輪迴曾互為親眷、因果則來回償還也。

問二:我想信佛、不知要不要吃素。從什麼地方入門、要不要如基督教那樣洗禮、日常怎麼修行呢。

答二:臺端倘真心學佛、可寫寄詳細地址門牌、願贈送入門之書、先淺後再送少深者。若欲吃素、功德大矣。不欠命償、又能衛生長壽。食肉不能立戒、亦有入手易做之法、先食三淨肉、()不專為我吃而殺者、()不食親見被殺者、()不食被殺時聞其哀號者。次每月有六齋日、三淨肉亦不食。再進一步每月有十齋日、由六展至十日不食肉。以後善根增長、自然發心長素矣。

桃園簡文雄等居士問三則

問一:我們都加入了佛教、「點傳師」也跟我們點道、請問「點傳師」在佛教中的地位如何、為什麼一點就能得道。

答一:統觀三問、藉知臺端諸位、加入在「鴨蛋教」內、根本於佛教無關。查我國由來一切邪教、因所行不正、不敢見人、多借佛教做招牌、實是掛羊頭賣狗肉。佛教中並無點傳師、他們點傳甚麼、不過妖言惑眾、騙錢及傷風敗俗而已。

問二:「點傳師」教我們五個字「無太佛彌勒」不可向人說、不知這五個字為什麼不可說呢、又教我們要吃素、但是鴨蛋可以吃。

答二:「無太佛彌勒」五字、分明東拉西掣、這等無知妄言、如何見得有學問之人。且言吃素、但吃鴨蛋、這些事情報上屢次登載、凡看過報之人、莫不皆知。臺端是中國人、難道沒見過寺廟。加入佛教、自有向出家和尚皈依、已經錯路、急速回頭。彼等不冒充佛教、本人不多管閒事。

問三:「點傳師」說現在是白陽時期、釋迦佛退位、彌勒佛繼位、三教合一、不知什麼意思。

答三:「點傳師說。現在是白陽時期、釋迦佛退位、」等語。分明是反對世尊、如何能說他是佛教。查「白陽」一派、乃是元朝時代、白蓮教韓山童所造。此後明之王森、清之徐鴻儒、皆其餘黨、稱得妖狐邪術、聚眾謀反、後雖皆被剿滅、然連累無辜、破家亡身者、已不可勝數矣。又問「三教合一、是甚意思。」彼等欺騙愚人、信口造謠、誰有閑情、去說夢話。

臺北黃金源居士問四則

問一:後學擬以淨為主、禪為輔、然在一心不亂之後(即為禪定)禪、淨又當如何契合。略以禪定並非悟、然執著一心之淨土是為悟之道障、為求悟境(其境如何尚待慎重)是否可單道而行、將淨土之心一併打卻、空其有而至空其空、以求自心淨土、以求悟境、但所深慮者、若未得悟之前忽陰境現前、則吾等是否仍未出六道、如誠然如此、豈不冤枉。

答一:禪與淨、歸源以後、原無二致、在起修之時、便有不同。雖有人禪淨雙修、能成就者、百無一二、多二門俱破。因教理不明、不能圓融、以致不禪不淨、空費其時。我輩倘無明師、又無肯切功夫、只修一門、尚恐不逮、法尚不合、況出六道、竭誠奉勸、祈多原諒。據臺端所言諸語「一心不亂」、「而空其空」此皆是一經到家境界、非初學可言可知也。若學禪必須數悟、再求得證。學淨不必求悟、只須伏惑即妥。

問二:學佛是否必須皈依(以要式行為)、如以誠心自戒、自定、是否仍為佛之徒、以目前後學耳聾其皈依有何方便之法。抑或可憑自誓皈依、自誓皈依者其法如何、出自何藏。(按曾於雲公之略傳內見到自誓皈依一句)

答二:為佛教徒、自以皈依為佳、如因方便、亦可自誓皈依。可尋一本皈依儀規、照法恭敬自作、如心有疑、仍是求法師皈依較妥、目能看字、耳聾何妨。

問三:祈請老居士是否可代為介紹就近在臺北市之善知識以為就近請益。

答三:此卻少有困難、耳聾恐難談話、對方是否願作此事、亦不敢定。拙見能多看書、等於見善知識、若得同意、在下可奉贈初機等書。

問四:後學今年俗年二十八歲、見世事無常、且成家為道障、雖不一定剃髮、但不想結婚、以求一生奉求佛道、時以能自利利他為慰。

答四:在家學佛者、不欲結婚、可隨自便、以求各適其適。至障道一事、在於不明佛理、或背因果、不能精進、縱不結婚、道亦生障也。事繁不能函答、郵票退還。

宜蘭陳添丁居士問三則

問一:「金山活佛神異錄」一書廿九頁謂、活佛燒「往生錢」、這個往生錢是誰發明的。是念入往生咒否、布施鬼神之外還可以燒給先人祖先仍同樣而有效否,燒給之量有限否、在先人忌日代替銀紙來燒一次、以後仍須年年同樣的燒給無妨呢。

答一:往生咒、乃經人念誦之法門、助亡者生極樂世界、其效在誠心念誦。後人用梵文印在紙上、又作圓形、不知何人提倡焚化、誤呼為往生錢。按密宗有將咒文、印在布上、加於亡人之身、名陀羅尼被。或印在紙上、懸於房間、以求護宅避凶、遂之誤紙錢而燒。然燒成灰、到處飛揚、致使咒文落於不淨之處、大非所宜、古德曾勸禁止、仍是不燒為是。

問二:本年在我當地廟前眾人拜七月半「盂蘭盆會」、多用整體的牲禮、且無禮請和尚施放「焰口」、那鬼神能取食否、豈不是徒增怨業、設若以往生錢代用銀紙燒之。以及水果類米飯代替牲禮拜之效果極好否。

答二:前條已解、往生咒非錢、不可燒灰飛揚、致使污穢。而盂蘭盆會、殺生祀神、本是世俗所為、大違佛法。燒紙箔等、可以隨俗、以水果米飯為供、甚為正當。

問三:如此改進符合佛教、是一種頂好辦法且減少災難對否。

答三:前經說明、自應提倡改革、況政府已有明令勸導、全在大家奉行。

淡水張添澤居士問一則

問一:佛、眾生及宇宙萬象的本體是空性、此一空性是否有來處、亦或是自然而有。若說有來處、空性無生無滅、湛然寂靜、應是自然而有。若是自然而有、眾生之所以輪迴六道、是從最初不覺、忽有動心、頓起根身、隨業輪轉、若是如此、眾生之本性是從純一空性堿y出、就有起始、經上每云無始無明、這無始是一個無限制的數目、但若由以上觀似乎有一個起始。再者眾生在未起心動念之前。本是純一空性、就是真如本性、與佛無異、何以原來是佛、佛是大自在解脫者、應不會起妄念、頓起根身、受此億萬劫痛苦輪迴。而後再假各種修持方法、返回真如理體、又似乎有一個結束。有起始有結束、兩者相對、就不能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解釋得圓融無礙。學人不達此理、祈師開示。

答一:凡學有初步、有根本、臺端所問、乃根本、非初學所能解。學者坐破幾個蒲團、趙州八十行、二祖立雪斷臂等、皆此問題也。臺端纔涉獵三年、尚不及達摩面壁之半、欲澈知究竟、勢所難能。釋迦在日、手段雖高、亦不過使人所辦已辦、不受後有、未聞何人立地成佛、況今末法無佛耶。佛教「信解行證」信依智立、我輩之信、實如風中羽毛、故解行皆不足也。便欲求「證」、寧能作到。此問題是根本無明斷後之事、今日言之尚早、只應行守一門、隨行隨解、方有入處、若無戒無定、安能開慧。孔子亦言「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孫中山國父亦曰「知難行易」、果行矣、久無不知也。茲再擇來問之要、略言大。一、「體是空性」、空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無始無終。二、「無始無明」、言無始正符因果、若言有始、大背因果之理。如現在諸法、皆前有因緣、前之因緣、更有前前之因緣、由之推究、元始不可得。如執迷不悟、只言「無始」、此「無始」即段落之有始也。無明即是真如、譬冰即是水、但契機說時、各有方便耳。本來清淨、與元始無明、亦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三、「原來是佛」、佛有六種不同、理上是一、事上則六、若解太繁、希查「六即佛」之說自明。四、性有性德、尚有修德、釋迦是究竟佛、亦是修行所成。

桃園邱武雄先生問三則

問一:敝人全家都是一貫道(即鴨蛋教)信徒。因見報章雜誌所載、該教並非佛教、而是邪教妖言惑眾、今願棄邪歸正、提出幾點問題、敬請指教。其一是、點傳師為我家佈置的佛堂、前面是點白臘燭、說現在是白陽時期、屬於白色。這個佛堂今後如何處置、毀棄呢、抑重新整頓過。

答一:知錯必改、聞善即遷、有大善根、至為欽佩。貴府所佈置之彼教一切形式、應一律取消、偶像書籍、雖屬假託、一定夾雜幾句佛經或孔子之訓、書宜燒毀、灰埋淨地。偶像送深山巖穴之內、或送海河之中、以求心淨。有心向佛、則另供佛像、正式求受戒法師、皈依三寶。

問二:在以前入邪教時、都有發惡誓、違背該教或把「無太佛彌勒」五個字講出來、會被天誅地滅。今後不參加他們組織、會不會遭天譴。

答二:彼教惡誓、原屬欺騙、若棄邪歸佛、彼誓自然消滅。若求口不二語、宜向佛前、懺悔捨去、可謂來去明白。千萬不要存心畏懼、天地大公無私、更不從邪、絕無平白害人之理。且為佛弟子、真心修道、定有天龍護法、何能譴責。

問三:點傳師所發給我們看的經典、例如太陽經、太陰經、某某道之類的書、毀棄呢、或怎麼處理。

答三:此問可參考第一答、已說明白、一律焚化、灰埋淨地。倘附近有淨河淨潭等、亦可投入水中。此非敬重彼教、實因彼之書中、乃東扯西拉、羼有各正教中經語、且為敬惜字紙、亦不得不投鼠忌器。 

基隆高萬芳居士問四則

問一:佛教以慈悲為本、主張不殺生、大乘佛法更以六度萬行做為身心行為、直至自覺、覺他、完成偉大菩薩行。澎湖是個海島、島上人民百分之九十九是以捕魚為生、換句話說、漁民每天都要殺死成千成萬的生命、如果一位行菩薩道之人、處在這環境中、應以什麼態度同漁民相處、而且做到自度度他。

答一:貴居士發心、頗為佩服、行菩薩道、對眾生一律作平等觀。若屠戶、若漁獵、皆係迷昧本性、起惑造業、不信因果、與造他不正業者同。應和善相處、遇機婉勸。但彼居此、環境生活、若少數人捕魚、法較易改、今百分九九、乃政治問題矣。只有度一算一、度十算十、隨緣不厭、各盡其道而已。

問二:我常看佛書、各宗之意理、都以自宗為貴、而且盡極排斥他宗、例如禪宗六祖法寶壇經中說「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又如「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分明在排斥淨宗。

答二:佛經皆是佛說、豈有矛盾。分宗乃係後祖、各有方便。末法時期、人根鈍劣、祖師度人、使其專一、故有重自排他善巧、非真斥佛說不了義也。後學淺薄不解、但爭門戶、鸚鵡學言、只造謗法罪耳。試問「西方生者」、生已斷惑、皆是善人、安得造罪、再「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亦可說但行十善、何須參禪乎。六祖聖人、寧不知此、可惜後人聞一不能反三、只是鸚鵡學語耳。

問三:淨土宗也有類似排斥他宗之說、例如「別宗修行要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而且有墮落之可能、淨土宗但憑信願持名念佛、就能帶業往生、直至完成佛果、沒有墮落之慮。」但是教宗則說「淨土修行百年、不如娑婆世界修道一日」。

答三: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乃各經所說。惑須斷見思、塵沙、及元品無明、位歷經住行向地、等覺、妙覺。七地以上、分斷元品、始臻不退、非淨宗排斥之辭也。帶業往生、乃是脫離六道、至云「直至完成佛果」是在彼尚須一段修行耳。反來教宗說「淨土修行百年、不如娑婆世界修行一書。」乃鼓勵娑婆學人意、亦真實語。蓋娑婆有惑有苦、始有菩提、淨土少惑無苦、則少起覺之緣。如某處無殺盜婬之緣、而曰我能守戒、是無機而造作。若某處充滿殺盜婬緣、能誘而不犯、方為真守、近能伏惑、久能斷惑矣。若將此語、解作呵斥淨土、是又大錯矣。

問四:請問是不是另外有佛法、不偏不倚之教典、即不排斥各宗派、且能容納各宗派、各宗教之平實、易行之教典、如有請介紹幾本。

答四:各經只有五乘次第、而無互相排斥、是排斥者、為法執之人。各宗容納之問、是不解事理無礙之義、若深入後、自不起疑。倘於諸藏之外、另求佛法、是遇五穀不食、而欲畫餅充饑。又如病得良藥不服、反求鴆酒蠱毒。

    臺北吳二郎居士問五則

問一:有很多人在傳教、秘密傳怕警察知道、傳教師說釋迦佛退休了、不管事、現在是彌勒佛在掌天盤、請問在佛學名詞裡有無「掌天盤」這個名詞。

答一:我國法律、承認之宗教、據有條件、不禁止而保護。一有歷史必有其人、二有正式典籍、三不妖言惑眾、妨害公安。佛道回耶等、都合上列條件、否則邪說亂世、有亡國殃民之禍矣。如黃巾賊、白蓮教、八卦教、紅燈照等、是其顯例、焉能不事前防患。中國一切邪門外道、自知卑薄、故偷取佛經道經、及儒家經書、一言半句、雜湊偽經。實則講解不通、反說秘密真傳、現在文化脫節之時、故易迷惑愚眾。甚麼釋迦佛退休、彌勒掌天盤等、等於神經病講書、春夢婆囈語、言之須漱口三天、聽者亦應洗耳十日。

問二: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無預言他要退休、有無預言由誰接替他的「天盤」

答二:佛教三藏、臺灣各寺皆有、且有佛學辭典、未聞「天盤」二字、但他等邪教、豈止「天盤」二字、誰有閒工夫、對說夢話之人講理。

問三:現在白陽時期。不知出自何經典。白陽不知作何解釋。

答三:白陽聞考據者說、是白蓮教之別派、見「暗路明燈」小記載、白陽不過人名而已。白蓮教乃元朝時代創始、其徒屢次造反、屢被剿滅、歷史確有其事、實於佛教無關、不得誤會。

問四:他們傳教為何怕警察知道、警察知道了傳教師說這是「魔考」如此說法對嗎。

答四:警察有維持治安之責、凡有秘密聚會、必有男女集體來往、警察焉無偵探。「魔考」二字、是他們之黑話、本是隨便胡扯、有何對處。

問五:彌勒佛憑什麼接這個「天盤」、出自何種佛典。

答五:他們妖言惑眾、在第一第三答中、已經說明、全是胡謅亂扯。細觀前文、可以類推而知、不必重複細問浪費時間。

    日本毛若虛居士問一則

問一:佛法主張空一切皆空、人空法亦空、金剛經、心經為其代表、但一面主張有、阿彌陀經、普門品為其代表、二者矛盾、如何調和、又什麼生。

答一:佛法說空說有、皆分深淺權實、大小偏圓、極不易懂。初學只能接受淺者、以及小者偏者、若不按次第說、定無入處、且增疑惑反致歧中生歧。足下諒曾讀過心經、內不云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乃中道了義、若學般若、深了性相、空有何嘗矛盾。金剛經義、多捨相說性、彌陀經義、多隱性顯相。若離四句、了別圓、法執自破、則知萬法一如矣。

    臺南張義雄居士問五則

問一:今有幾點疑問請不吝指教、敝人有一友為佛教徒、也是菩提樹讀者、而敝人是南府省躬社聖化堂內、經上蒼玉皇上帝命為「把門生」堂內受命如正乩生、錄鸞生、唱鸞、正副堂主、候駕生等、受命各司其職。開設鸞堂普練乩靈、聘請三山五嶽聖、神、仙、佛下凡臨堂、藉筆揮乩、奉玉皇上帝玉旨著有「良緣寶筏」一書、都是三山五嶽聖神、仙、佛奉旨下降、藉筆揮乩所成。今怕友人誤為外道。

答一:畏天敬神、古今中外皆習成風、然有正規與迷信之別、行正可迷則有害。何謂正、正者畏而敬之、畏者知天神監臨、端其心不敢少作惡事也。迷者何,諂媚求福、妄作虛偽、賴神而不自立也。中國文化、孔子集其大成、嘗曰敬鬼神而遠之、又曰天道遠人道邇、只教人存畏敬之心、改惡向善而已、故有作善降祥、作惡降殃之訓。鸞堂雖勸人為善、但不知心性、舉動不外怪力亂神、自然屬於外道。

問二:佛、菩薩、尊者是否會藉筆揮乩。「良緣寶筏」、一書內盡都是仙佛如八仙、西方靜修院濟公活佛、釋迦如來佛等、下降筆。

答二:降鸞之事、多是靈鬼冒名所作、不但佛菩薩不臨、玉皇大帝亦不能聽貴堂呼喚。說一譬喻、可以覺悟、請貴堂寫信給總統前去談話、試試作到作不到。閣下如有心學佛、自當拋開此事、若無心學佛、敝人則閉口無言。

問三:佛教是否有位西方誌公菩薩及天竺國雷音寺普賢尊者。

答三:佛教有誌公菩薩、亦有普賢菩薩、但不駕乩扶鸞、弄神弄鬼。

問四:「良緣寶筏」內東方世界阿鞞佛、降筆說學聖學佛學道、三教同一理無分何教總是正門、雖然樹外分枝、原是同根所生也對否。

答四:降乩之天神、是假託、所著之良緣寶筏、可以不論。至云三教同一、勸人為善自然幾分相同、結果則大異也。

問五:敝人經友人規勸、想成為一正信佛徒不知有何書可供學修。

答五:佛經三藏、浩如煙海、誰人不知、但初學難懂。謹贈入門小幾種、暫作指路之碑。

    桃園林振南居士問三則

問一:臺灣一般的神壇、神、佛、仙、鬼怪、雜居一處、外面的招牌是「道教會團體會員」、先生學識淵博對中國歷史亦有相當造詣、請教真正的道教是什麼、什麼是中國的原始道教。

答一:本人年來答問者、只限於初機學佛之人。因佛學範圍太寬、又有許多外道、抄襲佛經、冒充是其所有、以偽亂真、自害害他。有來問者、不過指其走上正道而已。至於他教之事、曩來避不談、因各有各之內容、不詳知、不便妄談、引生是非。閣下所問「真道教」不知其派甚多、指此是真、餘即是假矣。又問原始道教、人類原始、至今尚紛爭不清、況言某一教乎。閣下必欲考據、請向道教會去問為妥。

問二:道教創始人是誰。他們根據什麼經典、他們終極目標是什麼、是成仙或作神。

答二:書載不詳、有主張為東漢張道陵者。經典與儒家之子書多同、老子莊子等、是人所共知者、但玉皇經是其獨創。彼之目標、自然升天成仙。

問三:「得道」兩個字的「道」字作何解釋。很多無知的臺灣同胞、被點傳師一點、他們沾沾自喜向人炫耀已經得道了。好像成仙作祖似的。根據中國文化「得道」是什麼。

答三:道之一字、說之難矣、三教九流、各有其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可見是此非彼、不知閣下問的那一道。又云「點傳師、中華文化得道」等、此等怪事、本人不欲聽、又何忍言、此乃國家不幸、出現一批妖魔鬼怪、擾亂社會而已。

(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