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表注講義
●雪廬老人講
●徐醒民筆錄
第二十六章
經文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表注
講義
世尊示現八相成道之際,如何降魔,於此章敘之。
欲界第六層天為自在天,其天神名波旬,即是魔王,彼見世尊成佛,懼損其眷屬,先將魔兵矢之,佛不懼怒,亦不動心,繼以刀槍亂加。悉阻於佛之慈悲光明。波旬無計,又獻玉女三人擾之,故云「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也。 」
佛斷愛欲久矣,故語玉女云:「革囊眾穢,汝來何為也?」玉女自視甚美,而佛視之, 實猶革囊所盛之眾穢耳,故斥其速去也。詎知玉女擾之如故,佛以神通,令其自見白髮病衰之相,玉女始自慚形穢而去。修道之人,無如佛之通力,苟遇色魔,惟可以五不淨觀降之。一者自省我是念佛之人,為蓮胎淨種,以視彼之種子,來時投合父精母血,至為不淨。二觀彼之入胎住處,委屈臟腑間,如在圊溷。三觀彼之自相,毛孔汗酸,九竅物濁,美何在耶?所謂美者,不過藉衣飾成之耳,若不以為然,則其所吐之痰,所瀉之糞,有自甘美而食之乎。四觀彼之自體,悉由不淨物組成,周身有八萬四千微蟲,蟲又食於身,遺糞溺於身,何淨之有?試思三日不濯足,其惡臭如何耳。五觀彼之終竟,髮枯面皺,死而後,脹腐潰流,蛆生之,蟲食之,以至僅存一堆枯骨。是故縱遇美如天仙,苟能作此五觀,其心莫不灰矣。
「天神愈敬」四句,是魔王見佛不納玉女,遂敬而生道心,問彼亦能學佛否?佛語以人皆可以學佛,然學之應有序,斯即先入小學。修羅漢果是也。而小學復有年級之高低。六欲天主聞佛解說,即得須陀洹果,斯斷三界見惑,始入聖人之流,為佛教之低年學童而已。外道最高者上帝,苟不聞佛法,小學猶未入也,明乎此理 ,自知生天之不可貴,而不屑於修外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