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表注講義

雪廬老人講  徐醒民筆錄


 》回目錄 》回明倫首頁 

                                            



第四章

經文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婬。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講義

    此章佛法,通出家在家。

    「眾生」是合眾緣而成之生命,亦即未證果之凡夫。

    眾生造十善十惡,皆由身口意三者。意又為之主。意者不同乎心性,凡夫之入輪迴,皆是此意,而非心性。修道即是克制此意,以求明心,孔子誨人,亦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惟有意誠,心始得正。國人以儒學奠其基,於佛理自易領悟。

    今於十惡,但重敘事,不多議理。

    「殺」為殺害眾生之生命。佛法眾生平等,殺生則失慈悲,故須戒之。世聖孔子,亦主起蟄不殺,方長不折。世有因必有果,如未造殺業者,縱遭氫彈,亦能免難。然凡夫初生,即造殺業,今逢亂世,能不戒懼?

    「盜」者,不與而取也,此事無人不犯。

    「婬」為生死之本,輪迴入胎,即由婬念。出家首戒是婬,在家須戒邪婬,夫婦之婬許之,然亦須節制。以上三業造於身。

    「兩舌為播弄是非,陷害他人。

    「惡口」,出言傷人。

    「妄言」,不實之語。

    「綺語」,引人犯罪之語,鄭衛之聲亦屬之。以上四業造於口。

    「嫉」者妬也,亦即是貪。

    「恚」者易於惱怒,亦即是瞋,

    「癡」者不明理也。以上三者出於意,謂之三惑,驅使身口造諸惡業。造業即受苦報。惑業苦名三障,眾生即為所障,不出生死輪迴。

    以上十惡止之,即是十善,人性本善,不需造作,故云「是惡若止,名十善行」。

    學者或修羅漢果,或求往生極樂,孰能自料其必成,若或不成,亦須求天堂,切勿墮落三塗,生天雖未出輪迴,較入地獄,勝之遠矣。外道不觀所行,徒論生天,皆是欺人之談。如戒此十惡,可保生天無 虞,否則不惟不能生天,極樂亦為之障,念佛同修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