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歸安養

    雪公云:「禮佛供養在於心誠,誠,則蘋蘩蘊藻之菜,潢污行潦之水,佛天皆享。不誠,鐘鼎玉帛,珍錯醍醐,佛亦不享。儒家尚且『祭如在』,如在其上,如在左右。如在者,即心念也。」

    (雪公上香)

      (禮佛的雪公)

    (雪公說:「我求法是跪著求來的,弘法也是跪著送出去的。」)

   

    (民國七十五年四月十三日,雪公手持念珠,右臥如弓,安詳往生於正氣街寓所。春秋九十有七。)

    老長官孔奉祀官德成先生,為之封棺,並撰聯讚曰:
   
「道倡倫常道,心為菩提心」。

   

   

    (雪公念珠及念珠盒)

    此串念珠為雪公平素所用,它追隨雪公遍歷大江南北。來台後,更是朝暮不離,出門必隨身攜帶。公對念珠十分恭敬,必先淨手,才持念珠誦念。而於進食、睡眠、如廁前,必親自將念珠收放於器皿中。半世紀來,公持此念珠,所念之佛號與咒語,難以計數。其間串繩,因使用頻繁,而斷過數次。

   

   雪公靈骨於往生三年後,送回山東濟南故里,並安葬於風景秀麗的玉函山上。臺中蓮社也於雪公往生後,將雪公蓮位及舍利供奉於三樓導師堂,朝夕焚香追思。

   

    (雪公往生火化後之部分舍利)

   

    臺中佛教蓮社於雪公往生後,特闢弘道樓一、二樓為雪廬紀念堂。永久陳列雪公衣冠文物等,以供蓮友前來追思緬懷。

   

    雪公說,讀書人多用腦,腦怕風,故常年戴帽防風護腦。
    雪公曾在蕉扇面上題詩:
   
一葉飄千里  羅紈意不同
    手搖心自喜  瀟灑故鄉風

     

    雪公濟南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故居,南門巷三號,已因都市計劃而拆除。李公子俊龍先生,生前為雪廬紀念堂捎來一磚、一瓦、一樑、門牌和濟南石及趵突泉水,供雪廬紀念堂作為永久紀念。

   

    (雪公來臺收藏之雅石)

    雪公的生辰八字
    雪公生於民前二十一年(一八九一)即清光緒十六年,歲次庚寅夏曆臘月初七。卒於民國(一九八六)四月十三日,時為夏曆丙寅三月初五日清晨五時四十分,春秋九十有七。公之生辰,在於庚寅,與屈原同。嘗戲稱命運亦同。滋蘭樹蕙,好脩為常,奔走仁義,九死未悔。昔日名士瀟灑,任俠落拓,轉眼儒冠莊嚴,菩薩慈悲,日月逝矣,千古獨醒,惟我夫子。雪公有「端午弔屈子」詩:
    索居逢午日。
    開卷悵庚寅。
    濁世仍沉醉。
    清湘不染塵。
    投詩蓬島上。
    寄淚楚江濱。
    同曆何生我。
    艱難愧古人。

   

    雪公撰寫「常禮舉要」,又提倡樂教,精心撰「梵音集」。「大夢」、「暮誦」是雪公的親手稿。「梵音集」中共收錄有四十六首雪公撰詞的歌曲。

   

    (至誠無息的雪公)

    (雪公詩:未改心腸熱,全憐暗路人。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

    (菩提圓成的雪公)

   (雪公詩:警眾太殷勤,曾無間寸陰。幾人長夜醒,不負轉輪心。)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已編輯完成,共分有佛學類、儒學類、詩文類、醫學類、遺墨類等。雪公以口宣說,教化了成千上萬的學子。以筆揮灑,寫下了部帙繁富的著作與詩篇。雪公說:「詩書乃無聲的言語,言語乃無字的詩書。」凡有意探索與深入研究雪公精神的大德、蓮友,可向台中佛教蓮社索取,或上「明倫月刊資訊網」點選「雪公專集」閱讀。

   

    (明倫月刊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