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公三十八年初抵臺後,寓居臺中市。蒞臺第一次正式說法在臺中市居仁路法華寺。並於寺內設「施診處」,親自施醫接眾。後經筵擴及多處,靈山寺尤為重心,講經久且多,更在臺灣開結七念佛之先例。
(民國三十八年雪公在法華寺演講般若心經圓滿留念)
(民國三十九年雪公在臺中靈山寺開講無量壽經攝影紀念)
(民國三十九年雪公彌陀聖誕在靈山寺啟建佛七攝影紀念)
雪公抵臺後到往生為止,整整三十八個年頭,一直都在臺灣,住在臺中市。老人家說:「我來到臺灣,受臺灣這塊土地的滋養,我比臺灣人更愛臺灣。」老人家愛的不是臺灣的阿里山或日月潭,而是臺灣老百姓的民心。雪公不斷地把中華文化的種子及精神傳播給台灣人,喚起青年學子對文化及社會的使命感。
雪公告誡瞋怒的人說:「對己著想,我是菩薩,應起覺照,當行忍辱。對他著想,爾乃痴漢,應起悲心,予以原諒。再急用一句洪名,當作金盾,綿綿念去,壓住瞋心,不然他痴我瞋,一同墜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