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任職十六載

    民國九年雪公出掌莒縣獄政。十四年重修監獄。之後莒縣連年內戰,頻遭兵禍,雪公周旋其中,或親率警兵,武裝露刃,巡行彈壓,或偕人縋城說敵,或親登城堞,勸阻犯軍等,保全民命無算。
    民國二十年,呂鴻陞先生序雪公詩集,「燹餘稿」有云:「歷下李君炳南豪雋士也。雄於酒,好劍術,尤邃金石學。宦於莒,莒迭遭兵燹,排難解紛,久有魯仲連之稱。」魯仲連風骨是為人排難解紛後,不望任何回報。揮揮衣袖,飄然遠引的高士。

    (四十歲的雪公)

    (雪公當年服務的莒縣監獄)

    在莒縣浮來山上,文心雕龍作家劉彥和,晚年出家的定林寺內,至今留有雪公捐給該寺法器的石刻文。
   
木燭臺一對  神幔五架  綾幢幡一對  磁花瓶三對  海燈四座  木花瓶五對  木香爐五座

   

    在定林寺內有株三千多歲的「天下銀杏第一樹」至今枝葉扶疏,生意盎然。想雪公當年在婆娑的樹蔭下,是否與劉彥和靈性、文心遙遙相印?

   

    俊龍先生說,雪公在莒縣寓所前恆置一方奇石。每年臘月寒冬,梅花紛紛飄落,雪公在石側舞劍,滿懷壯志可干雲天。
    民國二十五年雪公請調回濟南法院後,想到未將該石運回,深感遺憾。後又請人輾轉由濟南前往莒縣將石運回,放置於濟南南門巷的正廳門前。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濟南故居遭拆除,俊龍先生亦千里迢迢,將莒縣石由濟南送往台灣雪廬紀念堂典藏,以一圓雪公這分難得的雅興。

    (李公子俊龍先生記憶中的莒縣家門)

     (濟南南門巷的正廳門前)

    民國二十三年,雪公受翰林莊心如太史之邀,以獄政兼任分纂,設局於莒縣賈氏花園,重修莒縣志書。雪公負責纂修古蹟、軍事、司法、金石四類,逾三年而竟其書。

    (賈園故址)

    (雪公回憶賈園聖集之景況:短燭撫劍而論史,霜晨插菊而聯吟)

    (現存於雪廬紀念堂的莒縣石)

     

   (民國七十八年,俊龍先生重返莒縣,尋訪縣誌館,手捧二十大冊線裝書,是雪公當年參與重修的莒縣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