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意

      紀曉嵐有篇「滄州廟」記載了一個十分發人深省的故事。內容說:
    滄州插花廟尼,姓董氏。遇大士誕辰,治供具將畢。忽覺微倦,倚几暫憩,恍惚夢大士語:「爾不獻供,我亦不忍飢。爾既獻供,我亦不加飽。寺外有流民四、五輩,乞食不得,困餓將殆,爾輟供具以飯之,功德勝我十倍也。」霍然驚醒,啟門出視,果不謬,自是每年供具獻畢,皆以施焉。曰:「菩薩意。」
    供具又名供物,指供養佛菩薩或佛、法、僧三寶之物。也就是香花、飲食等諸物總稱。觀音大士的心意是,你不獻供,我也不會飢餓得難以忍受。你即使獻供,我也沒有更加飽足。寺廟外有四、五位無家可歸的乞丐,他們四處乞討不到食物,已經餓得奄奄一息,你將供養的飯菜,拿去讓他們吃吧!這樣的功德比供養我還勝過十倍以上啊!
    菩薩的心,是慈悲仁讓,是先人後己的。修行人走在菩提大道上,正是要以菩薩心為己心,以菩薩意為己意。董氏尼一經菩薩指點,便從此施困濟阨,可謂真知力行啊!若乎心意未轉,大悲拔苦之心未生,徒具禮拜供養的形式,那也只算是虛有佛教徒頭銜而已,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啊!
    談到虛有佛教徒頭銜,雪公也曾說:「佛教徒,如果只在架子場面上用功夫,雖作一切佛事,也只是表面好看罷了!真要有所成就,可說微乎其微!」修學佛法,不是給人看的,當然更不是裝模作樣欺騙人,也不是無事找事忙,熱鬧一場,消磨時間。學佛是要把所聞的佛法加以理解,然後把所理解的付諸實行的,功夫如何?但看所證。若只營營務外,而不紮實務內,基礎一壞,那就只是虛耗歲月,唐捐其功,如何求得實證呢?
    滄州廟的故事,再度提醒我們,菩薩時以慈悲為懷,饒益眾生為意,凡心存憫念救濟的佛法實踐者,才堪稱菩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