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鏡書磨:黃庭堅經驗 ●養光
回目錄  ↺回明倫叢書  ↺回明倫月刊

古來的經典之作,多如牛毛,孩子該背誦那些經典好呢?清代以前,幼童背誦三百千千 ──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現在,大都以四書、五經為讀誦範圍,有的孩子連老、莊諸子也背誦起來。更有一些不知如何揀擇者,乾脆找以後考試會派上用場的文章詩詞,要孩子夾七夾八地背,把讀經以涵養品德的宗旨,忘失殆盡。

許多心急的師長父母,巴不得孩子飽讀群經,多多益善,往往貪多嚼不濫,囫圇吞棗,消化不良。孩子讀經的黃金歲月,只有短短幾年,如何選教材,不貪多,不圖快,乃是為人師長父母不可輕忽的責任。宋代黃庭堅先生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黃庭堅在「與王子予書」的信裡,說道:

「古人有言:『并敵一向,千里殺將。』要須心地收汗馬之功,讀書乃有味。棄書策而游息,書味猶在胸中,久之乃見古人用心處。如此則盡心於一兩書,其餘如破竹節,皆迎刃而解也。古人嘗喻植楊,蓋楊,天下易生之木也。倒植之而生,橫植之而生。一人植之,一人拔之,雖千日之功皆棄,此最善喻。」(見豫章黃先生文集卷十九)

古代的孫子兵法書上說,兩軍打仗,要集中兵力,選定恰當的主攻方向,在千里之外奔襲進攻,就能擒殺敵將。讀書如有集中火力破敵一般的功效,讀書才有味道。即使放下書本,遊觀景物、放鬆休息時,胸中仍有一股淳熟的書味在。如此久久,就見得到古人真正的用心處。能這麼用功,那只要盡心熟讀一兩本書,以後再讀其餘的書,就勢如破竹,迎刃而解了。古人曾以種植楊柳比喻讀書,楊柳是最容易生長的樹,倒著栽,橫者壓,都種得活。如果一人種,一人拔,種上三年都活不成。以這個比喻「不肯盡心於一兩本書」者,最恰當了。

栽植楊柳,一人種一人拔,來不及生根,就算最容易種活的樹,也長不成。一本經典還讀不熟,便急著換一本,或換個人教就換一本教材,從來沒有一本書盡心熟讀,即使是記憶的黃金時段,也難有一部經典深植心中。一旦遇到外境,如何能集中火力,千里破敵?

當讀誦的經典決定後,只要集中力量,盡心熟讀,日久生根。這時,心中的經典就透出智慧德輝,照破黑暗,掃盡憂懼,心地自可立下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