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鏡書磨:素讀──七田真的教育經驗(下) ●養光
回目錄  ↺回明倫叢書  ↺回明倫月刊

一九五七年,蘇聯比美國先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這對美國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美國政府立刻開始重新制定教育政策,實行教育改革。然而當時採用了盧梭和杜威宣導的「自由化教育」理論,主張不背誦,不重視記憶,強調幼兒的自由思考。結果導致孩子們學習能力極其低下,甚至不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

記住該記的東西

維吉尼亞大學的E D.哈什教授對此進行了反思,認為背誦非常重要。他這樣寫道:

朝鮮的孩子,必須要「背誦包括四書五經在內的很多書」。

西藏人,從八歲到十歲之間的男孩,「在朗讀和誦經上花去了大部分時間」。

智利的阿勞幹人,為了「教授母語的微妙變化、傳授對部落習慣和傳統的深刻理解」,而把背誦歌謠作為教育方法。

非洲剛果的叢林人,通過長時間不斷地聽自己幾乎完全不理解的討論,而能夠「在十歲到十二歲時就詳細地瞭解所有物品的歷史和家族間的往來關係」。

印尼的教育政策,主張「背誦是社會共同使用的方法」。

泰國則採取「反復朗讀直到可以背誦」的教育方針。

亞利桑那的印第安人,則要求孩子必須能夠單獨完成很長的儀式,他們認為「即使要花一年時間在能夠口述全文之前都要背誦,不論背多少次」。

一九八一年,雷根就任美國總統時,把教育改革作為國策的首要任務。命令教育部官員們設立教育改革諮詢機構,開始把目光重新放到教育的基本宗旨上來,重新開始重視「背誦」──要記住該記的東西。

幼兒期養成素讀習慣

我們是如何掌握語言的節奏?是通過小時候反復地聽優秀的文章。七田真常常對保育院和幼稚園裡的老師們說:「從兩三歲的幼兒期開始,請讓孩子們把島崎藤村和宮澤賢治(注)的詩背下來。不明白意思也沒關係。」

二~三歲,是唯一一個能夠無意識地體會到語言所具有的音律和節奏的時期。過去,人長大後自然而然能寫出很好的漢詩,而現在成人卻因沒有在幼兒期養成「素讀」習慣而寫不出好詩來。

湯川秀樹博士,從三歲時就開始習讀四書五經了。湯川博士家共有兄弟五人,兩個姐姐。這五個男孩從小就接受了外祖父每天晚上的「素讀」訓練,先是四書,然後是五經、唐宋八大家、《十八史略》,一直讀到《資治通鑒》的開頭部分。學問決不是一朝一夕學會的,有了這樣的背景才誕生如此罕見的這一家學者。

幼兒時期接受過「素讀」練習的人,長大後學習外語沒有困難。比如德語單詞變化表非常複雜,讓一般人費神,但對受過「素讀」訓練的人來說,卻是輕輕鬆鬆盡入腦海。二歲、三歲或四歲時練習過背誦的大腦,吸收力格外強,記憶複雜的詞形變化也相當容易。

思考力和創造性

由此可知,幼兒時期的「素讀」能夠訓練出一個和普通人完全不同的大腦。這種大腦不僅吸收力特別強,創造力也出類拔萃。

時下的臺灣教育,許多課程也強調背誦,舉凡文章作者、名詞注釋、地理地名、歷史人物、事蹟年分、各種程式等,一股腦的死記硬背,考完便忘,於心志之啟發,眼界之開拓,性情之涵泳,鮮有助益。七田真提倡的素讀,讀誦的是「經、史、子、集」經典之作,反復素讀,記憶不忘之後,便具有「思考力和創造性」。據說,在日本,父母輩聽完七田真教授的演講後,往往會有想生小孩的衝動。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不可思議的能力。

(完)
注:
(一)島崎藤村,明治、大正與昭和時期的日本作家,以《若菜集》奠定日本的新詩體。
(二)宮澤賢治,日本昭和時代的詩人、童話文學巨匠,一生致力於文字創作與農業指導。作品散見於日本全國各地小學、中學課本中,更被譯為各種語言。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後,日本藝人渡邊謙就是朗讀宮澤賢治的詩作〈不怕風雨〉,撫慰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