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孝感格  祖目復明

    張元。性謙謹。有孝行。精修釋典。鄰有二杏樹。杏熟。多落元園中。諸兒競取。元所得者。送還其主。陌有狗子。為人所棄。元見即收養之。叔父怒曰。何用此為。將更棄之。元曰。有生之類。莫不重其性命。狗為人棄。若見而不收。無人心也。未幾。狗母銜一死兔置元前而去。其祖喪明三年。元晝夜讀佛經。禮拜。以祈福祐。後讀藥師經。見盲者得視之言。遂請七僧。然七燈。七日七夜轉藥師經。行道。每言天人師乎。元為孫不孝。使祖喪明。今以燈光。普施法界。願祖目見明。如此經七日。其夜。夢一老公。以金鎞治其祖目。謂元曰。勿憂也。三日後。汝祖目必差。元覺。告家人。居三日。祖目果明。有詔表其門閭。(孝義傳。亦見北史) 

    張元南北朝時北周芮城人(今山西省平陸縣西),字孝始,個性謙和謹慎,有孝親善行,傳聞於世。深明佛理,精修佛道。 
    幼年時,鄰居有兩棵杏樹,杏果成熟,多掉落到張元園中,其他小孩,都爭相取食,惟有張元,年紀幼小,就懂得非己之物,不應私取的道理,揀到杏果,都送還鄰家杏樹主人。 
    又有小狗,被人遺棄在田陌中,挨餓受凍,張元見了,心中不忍,便抱回家收養,其叔父生氣地說:「要這人家不要的小動物幹什麼?」命張元把牠丟棄。張元說:「有生命的動物,都愛惜生命,就該慈心愛護,小狗被人丟棄,假若看見而不收養,這是有失仁慈……。」結果張元終於說服了叔父。不久,有人看見一隻大母狗,銜來一隻死兔,放在張元門前而後離去,似乎是母狗表達感激張元,收養牠的小狗一番心意。 
    張元十六歲時,其祖父失明三年,張元日夜讀誦佛經,虔誠禮拜,祈求佛菩薩加被祖父早日重見光明。 
    有一天,張元虔誠讀誦藥師經,見有「盲者得視」這句經文,於是便依照藥師經上所說的方法,請七位僧人,點燃七盞明燈,七日七夜轉讀藥師經,自己也依法行持,每次迴向時,總是真情流露,聲淚俱下,祈求說:「天人師呀!弟子張元為孫不孝,而使祖父失明,今以燈光回施法界,祖父一切罪報,元願代受,祈求我佛,慈光加被,使我祖父歷劫罪愆消滅,重見光明……。」如此殷勤虔誠祈求,經過七日七夜,有一天夜晚,夢見一老翁,以金鎞刮其祖父的眼睛,並對張元說:「不必憂慮,三日後,你祖父眼病必然消除。」張元喜極而醒,將所夢遍告家人。三日之後,祖父眼睛果然復明。皇上聽到張元孝德感召,特賜詔書嘉勉表揚,光耀門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