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心所感  受形蟒蛇

    郗后。嬪於武帝。酷忌。及終。化為龍。入於後宮。通夢於帝。或見形。光彩照灼。帝體不安。龍輒激水騰涌。於露井上為殿。常置銀鹿盧金瓶。灌百味以祀之。(梁后妃傳) 

    郗后是梁武帝的寵妃,性情嫉妒殘酷,死後化為一條大蟒蛇,進入後宮,常會現出龍形,一日偶在後宮殿上,盤旋騷擾,張口吐舌,全身反射出鱗光,閃閃照灼,直對著梁武帝,武帝大為驚駭,以為妖孽作祟,只好在露天井上建立祠堂,用銀質鹿盧(井上汲水器具)以及金瓶,內盛百種食物來祭祀。 
    有一天蟒蛇託夢於梁武帝說:「我是昔日后妃郗氏,因嫉妒六宮妃嬪,心存慘毒,忿怒一發,就像烈火燃燒,弓矢發射,常常損物害人,由此罪過,死後墮生蟒蛇。沒有飲食可以充飢,又無洞穴棲身,飢困交迫,自力不能克服,又身上每一鱗甲內,生有很多小蟲,叮咬肌肉,如同銳鋒鑽刺,痛苦難堪。得此蟒身,並非尋常蛇類,還有變化能力,不因皇宮深嚴,所能阻礙。感念皇上平昔愛護深厚,因此託此醜陋形骸,陳露皇上面前,祈求為作功德,拯拔我的苦難。……」梁武帝驚醒,悲歎感慨,心神不安,憂憂不樂。次日集合眾沙門(和尚),詢問救拔苦難最善方法,誌公禪師說:「這是郗后過去罪業所感,必須至誠勤懇,禮佛拜懺,仰仗佛力,才能救她。……」 
    於是梁武帝大發悲心,恭請誌公禪師廣集藏經玄文,恭錄諸佛聖號,作成十卷懺願文,名為「慈悲道場梁皇寶懺」。啟建道場,聚集高僧,恭誦懺法,為郗后洗濯罪愆。武帝也親身為郗后虔誠拜懺,懺悔郗后往昔罪業。過了一段時日,在宮室內忽然聞到一股異香,又看見虛空中有一位容儀端麗的女人,向梁武帝說:「我就是蟒蛇的後身,承蒙皇上為我超度荐拔,如今我已脫離蛇身,得生忉利天宮……。」說罷,再三恭敬致謝,忽然不見。 
    以上所述就是拜懺功德感應,蒙三寶慈悲威德神力,而使郗后消災滅罪,脫離苦難,超升天界。從此以後,此一部懺本,流傳至今,凡有虔敬禮懺,所祈求者,皆有靈異感應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