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苞苴而姻緣湊合

     不附權貴而昆季聯芳

    裴寬。為潤州參軍。刺史韋詵。有女。登樓。見人於後囿有所瘞。訪令偕來。問狀。曰。寬義不以苞苴汙家。適人以鹿為餉。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瘞之。詵嗟異。妻以女。累遷蒲州刺史。久旱。入境輒雨。徙河南尹。不屈附權貴。終禮部尚書。兄弟八人。皆任臺省州刺史。寬性友愛。在都治八院相對。常擊鼓會飯。政務清簡。人皆愛之。(新唐書裴傳) 裴寬唐朝聞喜人(今山西省絳縣西),字長寬,博覽群書,學識豐富,個性忠誠。曾任潤州參軍,當時潤州刺史韋詵,有女兒登樓觀賞景色,發現有人在後園場地掘土埋藏東西,深覺奇怪,於是稟告其父,刺史隨即命人訪查,結果帶裴寬前來,刺史詢問原故,裴寬說:「寬自幼稟承家教,為人應當廉潔守義,不可接受賄賂,玷污我家清白,剛巧有人饋贈一隻鹿,送來就走,寬不敢自欺收受,因此只好將牠埋葬了。」韋詵感歎裴寬有這種廉潔的美德,於是將女兒許配與寬為妻。 
    後來裴寬升遷為蒲州刺史,蒲州地帶久旱不下雨,寬到任入境,隨即下雨,百姓都歡欣慶賀。後來遷徙為河南令尹,不肯屈節附和權貴,結果升為禮部尚書。 
    寬有兄弟八人,都官任台省州刺史,寬天性友愛,特在都城建設住宅,八座院落相對,常擊鼓聚集兄弟子姪會餐。政務清正簡明,人人敬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