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自如
王維。進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聞。與弟縉。俱有俊才。閨門友悌。多士推之。轉尚書右丞。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晚年長齋。不衣文綵。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臨終之際。以縉在鳳翔。索筆作別縉書。又與平生親故作別書。多敦厲朋友奉佛修心之旨。捨筆而絕。(王維傳)
王維字摩詰,太原(今山東省)人,唐朝玄宗開元年間進士。後來累遷至尚書右丞,時人都稱他為王右丞。
王維善於作詩繪畫,尤其以擅長繪畫聞名於世,蘇東坡稱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畫山水,平和深遠,雲峰石色,絕妙天然,為南宗畫派的始祖。
王維天性至孝,事奉母親崔氏,以「孝」聞名當時,其母篤信佛法,守持齋戒,修習禪定,王維便在藍田營建一座山莊,供給母親專心修行,到了其母過世之後,為報答慈母恩德,便布施山莊,興建佛寺。
王維與其弟王縉,都有過人的才智,兄弟友愛,情義深厚,為當時許多名士所稱讚。兄弟倆得力於母教影響,都信奉佛法,平居布衣粗食,生活簡樸。
安祿山造反時,王維被虜,自己服藥下痢,假裝瘖啞,安祿山看重他的才華名望,強迫任他為給事中官職,王維毫無心意事奉偽朝,仍然託詞養病,居住在古寺中。後來聽說朝臣雷海青盡忠犧牲了,內心非常傷痛,作了一首詩發抒感慨之情。後來賊亂平定,有人議論王維不能以死殉國,應判死罪,所幸肅宗見過他那首記感雷海青盡忠的詩,認為他不忘故主,情有可原。同時又因其弟王縉,當時官任侍郎,情願捨去官職,為兄贖罪,肅宗特予赦罪,並授他官職。
到了晚年,長齋素食,衣著樸素,每天退朝回府,便焚香獨自靜坐,屏除妄念,誦讀佛經,修習禪定,怡然自得其樂。
其妻去世以後,王維終身不再娶,三十年中,過獨身生活,專志修行。到了臨命終時,自知時至,當時因其弟王縉居住鳳翔,王維便索取筆來,寫信與他告別,又寫信給平生親戚好友,一一辭別,信中諄諄勸勉鼓勵親友,要信奉佛法,修持心性,以求了脫,慈悲心志,流露其間,書寫完畢,便捨筆安詳而逝。
「按」:凡夫眾生,臨將命終時,大多猶如烏龜脫殼,是人生最痛苦,最煩亂的時刻。試觀王維臨命終時,竟能如此安詳自在,若非由於平素修持功夫,深造自得者,何能如此。
再觀古來多少名人,縱然有彪炳功業,蓋世文章,由於不知修學佛法,終其一生,還是隨業流轉,不得自主。由此可悟,人生在世,能恪盡個人職分之外,要能奉佛修心,趣向菩提,才是究竟之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