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報怨
杜如晦。弟楚客。與叔父淹。沒於王世充。淹與如晦有隙。譖如晦兄殺之。又囚楚客。饑幾死。世充平。淹當誅。楚客請如晦救之。曰。曩者叔殘兄。今兄又棄叔。一門之內。相殘而盡。豈不慟哉。如晦感為之請。得釋。為蒲州刺史。有能名。(杜楚客傳)
杜楚客唐朝杜陵(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人,是唐朝名相杜如晦之胞弟,少年時代,崇尚奇異節操,長大成人後,負有才能名氣。
當王世充在洛陽自稱鄭帝,與李世民(唐太宗)對戰時,杜楚客與其叔父杜淹,被王世充所捕。杜淹曾經與杜如晦有過節嫌怨,杜淹為了報怨,便在王世充面前,讒言害死了如晦之兄,又囚禁杜楚客,不給飲食,致使杜楚客幾將餓死。
王世充平定後,論罪杜淹當受誅殺,杜楚客請求兄長杜如晦,設法營救叔父杜淹,如晦因杜淹有殺兄之仇,心中懷有芥蒂,楚客再三勸諫說:「從前叔父殘害咱家胞兄,而今兄長您又捨棄叔父,不肯相救,我們杜家一門之內,不幸骨肉互相殘殺而盡,豈不是令人悲痛的事嗎?……」這一席話,深深地感動如晦,如晦醒悟了,於是到唐太宗面前,請求赦免杜淹之罪,杜淹因此獲得釋罪免死。
唐太宗貞觀年間,杜楚客任蒲州刺史,聲望顯著,後來任魏王府長史,又升遷為工部尚書,辦理王府政事,以威嚴正直,聞稱當世。
「按」
他人對我有怨仇,我不但不記恨報復,反而以仁德待他、救他。杜楚客恕人之雅量,磊落之胸懷,可風!可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