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疾而終
文同。操韻高潔。善詩文書畫。知湖州一年。尋至陳州宛邱驛。忽留不行。沐浴衣冠。正坐而卒。崔公度。嘗同為館職。見同京南。將別。曰。明日復來乎。公度明日往。同左右顧。恐有聽者。乃曰。吾聞人不妄語者。舌可過鼻。即吐其舌。三疊之。如餅狀。引至眉間。公度大驚。及京中傳同死。乃悟所見非生者。(文苑傳)
文同,宋朝梓潼(今四川省三台縣)人,字與可,品德高潔,志節清高。專長作文作詩,而且寫得一手好書法,又擅長竹和山水類繪畫。宋仁宗皇祐年間進士,累次升遷,官任太常博士,曾經出任湖州太守,因此又稱文湖州。
文同在湖州居官一年,便離開前往陳州,到了宛邱驛站時,忽然停留下來,不再前行,自己沐浴更衣,衣冠整整齊齊,端正靜坐,無病安然去世。
當時有位朝臣崔公度,曾經與文同在翰林館任職。有一天,崔公度忽然在京南偶然遇見文同,兩人談了話,將要分開時,文同問崔公度說:「明天再來此地嗎?」第二天崔公度又去會晤文同,文同看看左右四周,好像惟恐別人聽見一樣小聲地說:「我聽說不說妄語的人,舌頭可以超過鼻端。」說罷便伸出舌頭讓崔公度看看,他的舌形狀像餅,引伸竟然到達兩眉之間,公度看了,非常驚奇。
不久崔公度來到京中,才聽到傳說文同已經去世了,這才感悟,原來那天所見的文同,是已經去世而有意現身來告知崔公度的。
※人生最大之福報是考終命,無疾而終,這種福報必由修德而來,經上云「三世不打妄語,口業清淨之人,舌可以長過鼻尖」。有諸外,必有諸內,誠於中,必形於外,一個人能修口業四德,其人貪瞋癡等煩惱惑業,必然比常人輕微,意業也必然比常人清淨。觀文同無疾而終,死後現身舌過眉際,可想而知其修持之功夫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