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言利博
王處訥。精星曆占候之學。與周祖厚善。周祖入汴。問以劉氏祚短事。對曰。漢氏據中原。承正統。以曆數推之。其祚猶永。第以高祖得位之後。多報仇殺人。夷人之族。結怨天下。所以運祚不長。周祖適發兵圍蘇逢吉。劉銖等家。將行孥戮。遽命止之。逢吉已自殺。止誅劉銖。餘悉全活。訥至司天監。(方伎傳)
王處訥,五代後周洛陽(今河南省)人,精通星相、曆數、天命以及占候吉凶等學問。
王處訥與五代周祖郭威有深厚交情。當周祖進入汴京時,問及五代後漢劉氏國祚短促的原由。王處訥回答說:「漢氏依據中原地區,承受正統即位,以曆數來推算,國祚本來還可長久,但因漢氏高祖劉知遠即位以後,多行報復,殺害仇人,滅人家族,結怨天下,由此促短他的國運,不得維持長久……。」周祖聽了這一席話,深深感悟。本來準備發兵圍攻蘇逢吉,以及劉銖等家族,進行殺戮兩家的妻妾子女,這時立刻下令阻止攻殺。當時蘇逢吉,已經自己自殺,周祖只有誅戮劉銖一人而已,其餘家族全部寬恕釋放全活,因而減少了一場殺業。
後來到了宋朝時,王處訥呈上新曆二十卷,宋太祖授予司天監官職。可見有仁心者當得厚報。
※孟子說:「夏商周三代,能得天下,是由於有仁德,到後來失掉了天下,是由於沒有仁德。王處訥分析評論一個人君,有無仁德,可以決定其國國運長遠或短促,這種見地,真不愧是一位精通星相曆數天命的高人。一句善言好話,可以轉變一個人的觀念作為,減少造業,使人得到許多益處,那他的話,就不可以看作一般星相家的話一樣,而忽略其價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