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猶如此
李復亨。為南和令。盜割民牛耳。復亨盡召里中人至牛家。牽牛過之。至一人前。牛忽驚躍。詰之。乃引伏。(李復亨傳)
李復亨宋代金朝人,曾任南和地方縣令,當時在他管轄的境內,有一次,有一老百姓,家中所飼養的牛,被盜賊割去了兩個耳朵,牛的頭部,血流淋淋,痛苦鳴叫,當牛主發覺時,那盜賊已經不知去向了,牛主看到這種情景,非常痛心難過,於是告到官府去,請求縣官察出賊犯,加以處罰。
這件訴訟案件,無人證,又無頭緒,要從何處偵察呢?李復亨後來想出一個辦法,命令召集全鄉里的人,都到牛家,然後叫牛主牽出牛,從鄉里人面前,一一走過,看看這頭牛的反應,是否認得傷害牠的兇犯,當牛走到其中一個人面前時,忽然驚恐憤怒地猛烈跳躍起來,好像要刺擊那人一樣,於是縣官李復亨對他加以審問,那個人果然供認牛耳是他所割的。案情因而偵破。
※觀此事跡,可知一切動物與人類無異,有靈性,也有痛苦。如果無緣無故加以傷害,牠也會有一股怨恨之氣,存在心中,有如火燄般的凶猛,無從隱藏掩飾,雖然歷經長久,也不會磨滅。經上云:「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一旦因緣相遇時,就如同火藥觸到火源,隨時就會爆發,相互怨怨相報,真可怖畏。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何忍虐待動物,而與物類結下怨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