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簡說:明體達用 ●徐醒民
》回目錄   》回明倫月刊首頁

周易有經有傳,又有歷代諸儒的解說,研讀周易應該從何讀起。此一問題,儒者解答不一。如依多數主張,則須先讀孔子十翼中的說卦傳,次讀上下繫辭傳,然後讀上下經。這個次序大致不差。但是一部周易廣大悉備,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象數繁雜,義理深奧,愈讀愈感覺困難。因此,在讀上下繫辭傳時,應該注意探究周易的本體,然後讀經時可以執簡馭繁,深入研求經義。

何謂周易本體,繫辭上傳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又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太極兩儀四象八卦次第生起觀之,便知太極就是周易的本體。再以大衍之數而言,以五十莖蓍草,揲蓍求卦,先取出一莖不用,然後用四十九莖,依法求之,為入用之數。其一不用之數即示本體無為之義。所以韓康伯注引王弼之說:「斯易之太極也。」

本體無名,無名則無人知有本體,所以孔子名易之本體為太極。太極一詞如何解釋,繫辭上傳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韓氏注:「斯蓋功用之母,象數所由立。」易緯乾鑿度以為易之德是「光明四通,傚易立節。虛無感動,清淨炤哲。」鄭康成注:「做易者,寂然無為之謂也。」乾鑿度又說:「易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成而未相離。」由以上諸義,可以略知,太極無形,而有實體。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不動則無思無為,感通則起作用。由不動之體而起感通作用時,便有陰陽明暗的意念分別,此即太極生兩儀之義。生兩儀以至生四象生八卦,這幾個生字不是母體生子體的意思,而是太極自體由寂靜而感動時所顯現的各種形象。就形象而言,無論宇宙人生,都有盈虛消息,可謂是生,生則有滅,但就太極而言,萬象雖有生滅,本體並無生滅。比喻海水所起的波浪,波起,可說是生,波伏,可說是滅,但是海水不隨波浪生滅,起伏生滅是其形象,不隨形象生滅是其本體。雖然海水不隨波浪生滅,但海水與波浪未嘗分離。太極與萬象即如此喻。動植礦物,流水行雲,森羅萬象、無一不以太極為體,無一能離太極之外,吾人身心全體就是一太極。

易之本體,由伏羲氏觀象發現,因而畫卦教人。繫辭下傳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伏羲氏俯仰觀象,發現本體,於是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作八卦,一以通神明之德,一以類萬物之情。

學者讀經,即從八卦觀想,一則從八卦而觀重為六十四卦,以類辨萬物變化之情,一則從八卦而觀四象兩儀,以通太極神明之德。萬物變化之情在六畫卦的六爻虛位上周流顯現,物變而位不變,即藉不變之位觀其變化之情。萬物變化,或吉或凶,能夠類辨其情,便能知所趨避。但是人情皆有偏私之弊,以偏私之情趨吉避凶,非常有限,甚至無法趨避,縱能趨避,也不是大吉大凶。如欲趨避大吉大凶,如國家興亡,個人生死,則非神明之德不可。所以讀易必須明體,唯有明體,始能發揮大用。本體發明至究竟,即為聖人,文王演易興周,孔子傳易,為中華文化點起不滅的明燈,永為人類照明。易為聖賢之學,讀易即為希聖希賢,以此讀易,則於經義自可深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