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佛說阿彌陀經淺講(十八)
雪廬老人指導
林看治居士講述

各位同修,請看經文: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 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次要講的是承接前面而來。前次所說。世尊勸眾生執持阿彌陀佛名號,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就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我見是利。
世尊說到這裡,因為凡夫聽不懂,二乘也不懂,菩薩也不懂,此是淨土法門的特別微妙,唯獨佛與佛才能明了。所以六方諸佛即出來讚歎證明,因為六方無量無數諸佛自己深信不疑,亦要使一切眾生確信無疑,唐譯彌陀經是十方諸佛證明。此經六方佛證明是鳩摩羅什大師深知東土人士好略,故順此方略文。
前回說到東方南方西方北方,現在接下去。世尊再叫一聲舍利弗說下方世界………
下方世界是現在我們住的世界之底下。此界底下是水輪,水輪之下有金輪,金輪之下有火輪,火輪之下有風輪,風輪之下有空輪,空輪之下就是無色界,色界、欲界、人間,再底下又是水輪、金輪………等如是重重無盡世界。
師子佛,師子為百獸之王,威猛無窮,力能制伏群獸,聲震能裂破百獸之腦,佛為法王,說法自在,能破除眾生的貪瞋癡,更能使外道邪魔佩服、震驚,於是特取師子來比喻佛的威猛,是欲使眾生容易理解這尊佛立名的意義。
名聞佛,此佛的名聲普遍到無量世界。是說這尊佛以無量功德,救度眾生不遺餘力,使聞者仰名而得大利,故以立名名光佛。名譽如日光遍照一切。是說這尊佛施惠於眾生,如普天之下,無不受日光普照般的,故以立名。
達摩佛,達摩譯為法,是說這尊佛自己以佛法修成佛果,又能將如是法救度一切眾生,使一一眾生都能成佛故以立名。法幢佛。幢有高顯意義,是說這尊佛,能以高超的佛法為標幟,顯明究竟,折伏邪魔外道,使人天共仰,故以立名。
持法佛,持是執持的意思,是說此佛。能持大小圓頓,一切諸法,隨眾生根機而演說,令眾生得大利益,故以立名。如是等以上諸佛,好像恆河沙那樣多,數也數不清的許多佛,都各個在自己的佛國裡,現出又闊又長的舌相來,把三千大千世界遮起來,宣講誠誠實實的話說「你們一切的眾生,聽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都要稱讚奉行,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對於眾生有莫大的功德,所以一切諸佛同為保護留念。」
請看經文: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 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佛又叫一聲舍利弗說,上方世界有梵音佛,上方世界是現在我們住的世界之上,須彌山頂為忉利天,再上是夜摩天,兜率天乃至色界天、無色界天再上則空輪→風輪→火輪→金輪→水輪→人間世界,如是無量重重無盡的世界。
梵音彿,梵是清淨的意思。音聲清淨唯佛才能證得,是說這尊佛從久遠劫來修持所證,清淨的妙音,演說無礙,使得聞者心意明朗。故以此立名。
宿王佛,宿是天上的星宿,月稱星宿之王。因為無數的星光,都不能比,孤月獨明故稱王。是說此佛已經證得極果,為法王,一切眾生所不能及,如眾星不及月一樣。又有一說,佛是覺王,為一切眾生之所皈投依靠,等於眾星尊月為王一樣。故以立名。
香上佛,香的種類很多。現在寺院裡所燒的香,都是平凡的,不能稱為香上,唯有旃檀木香為香中之王。此香六銖,。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楞嚴經云:「旃檀香一焚。四十里內外同時聞香氣。」是說此佛,經多劫的修持,成就五種法身功德妙香,就是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妙解知見香、來普薰法界眾生,使一切眾生聞香獲益,是以特別用最上乘的旃檀香木來比喻,立號稱為香上佛。
香光佛,香有避惡、滅穢的勝能,光是智慧的顯現,能除一切黑暗。是說這尊佛已得五分法身香,將見思、塵沙、無明惑斷盡,並以智德光明照破愚癡等黑暗,故以立名。
大燄肩,解與前同。雜色寶華嚴身佛,雜色是青紅黃藍紫白等色,寶華是最珍貴的珠寶所結成的花,嚴身是莊嚴端正的身軀,是說此佛從久遠劫來精進修持六度萬行的因,成佛後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瑞相,貴如種種珍寶,再用果德勝相,導引一切眾生,見佛聖相莊嚴,而不忘志願精進向道,故以立名。
婆羅樹王佛,婆羅譯為堅固,婆羅樹四季茂盛,本質堅硬華色香美,刀斧不能傷,樹身高大,非是常樹所能比,故稱樹王。是說此佛,已經證得堅固法身之理體,不被任何境界搖動或者破壞,成為聖中聖。更以大悲普被一切眾生,如婆羅樹在暑中能以遮蔭天地,使近者得之清涼一樣,故以立名。
寶華德佛,世間之花都有凋謝之相,是說此佛具足萬德莊嚴貴重如寶華,堅固絕妙,沒有壞相,故以立名。見一切義佛,世間出世間諸法無量,義亦無盡,但是在千差萬別的一切義中,唯佛能得見,是說此佛,已經證到一切種見,具正知正見,能明了諸法真實相,權實偏圓之理,故稱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須彌為眾山之王,這尊佛,德性具足四德,常樂我淨,超過於一切人。為十法界之尊,如須彌山,高出眾山之上,故以立名。
如是等,如是指上方世界十尊佛,等是等於其餘,上方的好像恆河沙那樣多的無量無數算不能盡的諸佛,都是在各個佛國現出又長又闊的廣長舌相,把三千大千世界遮起來,說誠實言,你等眾生,應當信受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的經。
這部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有相當的威力,有何威力呢?佛法的法運分四期,就是正法、像法、末法、滅法、佛陀在世時,法一點都不錯,佛滅後去佛不遠,也不會錯,叫正法。像法又名相似法,有少許不得真實。到末法時,法已一天天消滅,好比日落西山。
到滅法,眾生業重,諸經自行發火焚燒,楞嚴經開始先滅,一切經典相繼滅盡,佛慈悲特留此經延長住世百年,凡是能念一遍,即得往生。此經百年滅後,只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留在世間,因眾生業重不肯念,記得二字就成法師,能記四字就披袈裟,當大法師,能念六字就可往生。
其實此經滅不了的,你看東西南北上下方無量無數的恆河沙世界諸佛,都是讚歎此經,尤其是恆河沙世界的諸佛,都是勸他各國的眾生流通此經,所以說此經有相當的威力。六方諸佛即起名為「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是十六字經名。
請看經文: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又再呼舍利弗,你的意思是怎樣想?為什麼這部經為各方許多佛都保護記念的經呢?本經原題前八字「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已在正宗分中說明,下八字「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必須加以說明,使一切眾生明白意義,故有下段說明。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世尊又再呼一聲舍利弗說「若有」二字,是一種假定名詞,善男子、善女人,是具有深切的信仰,勝過一般的男女,故稱善。「聞是經受持者」要知道聞受持就是聞思修三慧,亦即淨土三資糧,什麼叫聞思修三慧呢?
能得聞淨土法門,深信念佛為最穩當,這是聞慧,聽了能領納,接受在懷,厭離穢土,欣慕淨土,願求往生,此是思慧。更進一步專心執持名號,淨念相繼,得到一心不亂,此是修慧。聞思修是三無漏學,學此不再漏入六道輪迴。
「及聞諸佛名號」諸佛是指六方諸佛,要知道諸佛名號,是具足萬德,所以能受持本經,更能聞佛名而起恭敬心,此皆是宿世所種的大善根。大本云「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欽奉諸如來,故有因緣聞此義。」華嚴偈云「寧受地獄苦,而得聞佛名,不願生天中,而不聞佛名。」
「是諸善男子、善女人」就是那些聞此經之後。六方佛出來證明,就加倍信仰執持彿名號,朝暮課誦天天不斷的眾生。各位同修,善說不如善聽,此小段世尊說出二次善男子、善女人,上面加二字,「若有」‥‥「是諸」。
「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本經功德不可思議,聞到此經的人,受持念佛的人,皆是有大因緣,宿具善根,今生就有莫大利益,得到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無量數算不盡的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世間所有利益,沒有一條比此更大,你想想看,那樣多彿在保護我們,念念不忘我們。
有的人必定要問:「受持念佛法門,能得諸佛護念,是必須念到一心不亂,才能護念,或是普通有心稱念就得護念?」彌陀聖號是具足一切功德,凡是有心稱念。無論何等眾生,男女老幼、士農工商、富貴貧賤乃至六道眾生,通通都得諸佛護念。
但是同是念佛,受持念沸功夫差別,所受護念,自然有深淺不同的分別,好比,能受持念到一心不亂的人,就是信願行具足法身德。所持名號,萬德全顯出來,是般若德。一句阿彌陀佛,念念滅除生死重罪。是解脫德。有如是功德,故受持人能得如來護念。
「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說聞是經及持聖號的人,八識田中種下金剛種子,通通能得到不退轉的菩提佛果。
「阿」譯為「無」,「耨多羅」譯為「上」,「三」譯為「正」,「藐」譯為「等」。「菩提」譯為「正覺」,合起來為無上正等正覺。
「正覺」,正是不邪,覺就是不迷,不迷就是正確的覺悟,離顛倒戲論的一種正智,不是凡夫的不覺,更不同外道的邪覺。因為眾生自無始以來,由貪瞋癡妄想執著,將本覺真心蓋住埋沒,迷而不覺,叫做不覺眾生。外道是向心外求法,所覺道理不是妄就是邪,所以他們皆沒有正覺的資格。
「正等」,正是不偏,等是平等,自覺之後毫不自私,能真正平等,盡心盡力實行利他工作,此為不同二乘的獨覺。二乘的聲聞、緣覺,雖然有正覺,他是但求自利,不能利他,是偏而不正,沒有平等的普遍心,不能稱為正等。
「無上」,三覺圓滿,萬德具備,無有能比過他的。他自證方面是智慧圓滿無上,利他方面是功德圓滿無上,此與菩薩的分證不同,菩薩雖然能觀察真諦理、俗諦理,得到自覺覺他,但是自己證的智慧還未圓,尚有微細無明未破。利他的功德還未滿,還有上位佛果可求,因此只可稱為正等正覺,不夠稱為無上。
唯佛一人福慧兩足,究竟圓滿,才夠得稱無上正等正覺。正覺是自覺,正等是覺他,無上是覺滿,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九字何故不直譯為無上正等正覺,而仍存梵音呢?因為它是佛陀三覺圓滿的德號,為表尊重。所以不翻,此為四例翻經的翻字不翻音,以及五不翻中的尊重不翻。
請看經文: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是故」是承上語,指諸佛護念。就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汝等」是不單指舍利弗一人,包括在座的大眾,以及未來的一切眾生。「皆當信受我語」凡是在座的大眾,以及未來的一切眾生,應當悉皆信受我語,「我」釋迦世尊自稱之詞,語是指上文所說的這些,正宗分中的依正莊嚴,特別勸眾生求生西方,要執持名號那些話,及諸佛所說一切眾生應當信受我釋迦世尊的話,並且要信受十方無量諸佛所說讚歎念佛法門,要生起信心而發願往生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