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簡說(九)


   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讓大梨給兄長。這種恭敬長上的道理,在小時候就應該要知道了。
    弟子規裡面說:「兄弟睦,孝在中。」可見孝順的人一定友愛兄弟,能夠友愛兄弟的人,也一定懂得孝順,孝和弟是不可分的。論語中也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可見「弟」是很重要的,中國五倫社會,「弟」也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孔融是漢朝魯國人,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子孫,四歲的時候,就懂得遜讓的禮節。一天,有人送來一籃梨,哥哥把大梨都選去了,孔融在旁邊,從從容容的取了一個小梨,大家問他為何不取一個大的呢?他說:「哥哥年長,應該吃大的,我是弟弟,年紀小,怎麼可以犯上呢?」
    孔融那麼小,就懂得禮讓,實在很難得。反觀現在,父母大多溺愛幼子,不管是吃的或用的,往往都給小的多,給大的少,說這樣是愛護弟弟,讓弟弟,而兄長認為這樣不公平,就常常藉故欺負弟弟,以致種下手足不和的禍根。因此父母在分東西的時候,應該公平,而且運用技巧,使年幼的尊敬哥哥,哥哥也愛護弟弟,這樣兄弟和睦相處,一團和氣,不是很好嗎?
    兄弟之間,要緊的就是「兄友弟恭」,而孔融表現的就是弟恭。凡事應該由自己先做起,要求自己先盡到「弟道」,再來影響別人,要相信自己一定有這份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