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簡說(二十)
曰喜怒
喜、怒、哀、懼、愛、惡、欲,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七種情感,很難斷除,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它們,進而控制它們,才能免受其害。
這七種情感,到底是怎樣一個情形呢?
「喜」:心之歡樂也。人一遇到順境,自然就會表現出歡喜心,但是每個人對事物的歡喜程度與標準不同,全因當時的心理狀況而異,而心理則受見識、修養、氣度以及所處的環境而改變。
「喜」情既是不可免,那麼何不運用在好的方面呢?如喜讀書、喜行善喜研真理,這樣就能轉惡緣為善緣了。
「怒」:心之煩惱也。遇到逆境不順己心,就容易動怒。怒也就是瞋,這是根本煩惱之一,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一開。」
「怒」對生理、心理都造成很大的傷害。容易動怒的人,除了表示個人修養不夠之外,也顯現個人對事物的道理看不透,太膚淺了才會生氣,所以俗語說:「學問深時,意氣平。」這樣看來,以後我們就不該再說:「都是你惹我生氣的啦!」
也有人看了不公平的事,便怒不可遏,固然是很有正義感,可是並不能解決事情,不如定下心來,仔細考量一下,尋找解決之道,才是正途。
今日寰宇殺戮太多,就是因為有些人怒氣太盛,不能克制自己的緣故。那麼要如何治療呢?用一個「忍」字,古諺云:「忍一時之氣,免受百日之殃。」「忍一時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朱子治家格言:「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愬,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凡事不要太衝動,「忍」才是保平安的良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