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簡說(二十五)


    
父子恩 夫婦從


   
有了九族,就有五倫關係。男女結婚後成了「夫婦」,生下孩子就有了父子及兄弟關係。出外做事則有朋友及長官與部屬的關係。
    五倫彼此間都有互相對待的道理,各有應盡的義理,如果人人敦倫盡分,五倫的結構才會完整。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講究五倫的社會,因此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中間雖有異族入侵,卻不被消滅,就是靠這種力量維繫的。
    五倫所衍生的十種該盡的本份,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沒有一個人可以例外。有那十義呢?
    父子恩:父子的感情是天生的,這種親情切不斷;也割不開,所以叫「天倫」。父不厭子醜,子不嫌父貧。做到父慈子孝。父母慈愛子女,因為「慈」而使子女樂於親近,不致疏遠;因為「愛」而更加盡心管教,使能成個人才。這種愛絕不同於一般人盲目的溺愛。
    子女對父母則要盡孝,因為父母對子女有生、養、教的大恩,因此必須以孝來回報,絕不可忤逆犯上。
    夫婦從:「夫唱婦隨」是夫婦相處的金科玉律。夫者扶也,夫要提攜妻子,盡到保護與照顧的責任。「婦」字是一個女持著掃帚,表示要勤於家務,把家庭料理好,讓丈夫無後顧之憂。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後面必有一個偉大的女性在推動。」這個女性可能是母親,也可能是妻子。主婦雖然身居幕後,但他的賢慧卻是丈夫成功的主力,婦女怎可忽視自己的地位,而自覺不如人呢?
    丈夫要以情義對待妻子,而妻子則以順從為美德,二人相敬如賓,家庭和諧,這才是真正的齊家之道。
    我們知道姻緣本是前生定,夫妻雖然生活習慣略有不同,思想、觀念也不盡一致,卻應該彼此容忍,不要輕言別離。有人請教一對維持婚姻達七十年之久的老夫妻,他們倆幸福婚姻的秘訣,他們說:只有一個「忍」字。遇到意見相左的時候先忍下來,不衝動,當然「溝通」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是夫妻相處的潤滑劑。
    希望我們能多見天下美滿婚姻,讓明天更美好。因為一個幸福的婚姻,是給下一代的最佳禮物,您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