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簡說(二十八)
君則敬 臣則忠 此十義
人所同
君主要恭敬臣子,臣子要對君主盡忠。這樣就不會有君主欺凌臣子,使臣子產生「伴君如伴虎」的畏懼感;而臣子也不會做出僭越犯上,纂位殺主的事情。君臣各盡己分,才能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否則君不君,臣不臣,朝廷政綱不興,有了內訌,必定招來外侮。所以君臣間相處融洽,正是家國之福。
現在是民主時代,已經沒有專制的君主,但仍有領袖,各個機關也各有首長、主管,這就是現代的君,而輔助主管辦事的部屬,就是臣。
做主管的人要有一個觀念,就是部屬是幫助我一辦事的人。因此,對他們應該存著恭敬心,因為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忙,主管一個人是無法辦事的。所以當主管的不要擺架子耍威風。真正懂得統御學的人都知道,越是尊重對方,越能獲得對方衷心的,誠服及死心塌地的襄助。而身為部屬的,則要對主管,對所擔負的工作忠心。這正是中國自古以來最為重視的美德,因此排在八德之首。
以上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長惠幼序,朋誼友情,君敬臣忠十種義行,都是人人必須做到的。
每個人在社會上,身分是多重的,如既為人父,又為人夫、人子、人兄,當然也是別人的朋友,也可能是機關的主管或部屬,總之不出這十義之外,「此十義,人所同」是勉人要盡心盡方去做好。由自己開始做起,進而影響家人、朋友、周遭的人,這種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