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簡說(三十)
為學者 必有初 小學終 至四書
求學的人,剛開始的時候,要先讀小學,讀完再讀四書。
小學是朱子著的一本書,裡面載明初學的蒙童所應該學習的項目。首先要學的是灑掃、應對、進退的禮節。大家可不要小看這三件事,許多大人都做不好呢!
「灑掃」看字面就知道要先灑水再掃地,偏偏有不少小學生是先掃地再灑水,問他原因,他說灑了水,地溼溼的就不好掃了。這是不會灑水的緣故,灑水時水要細而普遍的灑下,可不能一塊乾一塊溼的。你看,灑水也有學間吧!
說到掃地,有許多小孩子連掃把都不會拿,而且掃時帚部揚起,弄得塵土飛揚。該如何掃才能掃得乾淨,且灰塵最少,自己好好的研究研究吧!
「應對」是與人接洽對答時,態度要如何才得體?回答要如何才恰當?多說一句是浮躁,少說一句又不清楚,因此說話馬虎不得,非得講求簡要詳明,又合乎禮節不可。而且還得因人、因地、因時而異,太不容易了。
「進退」是待客之禮,客人來,晚輩進茶進果時,進必趨(快),退必遲(慢),而且退時屁股不可朝向客人舉一動都得合乎禮節,不輕浮、不莽撞。
以上三件都是最基本的規矩,在書本上學到了,就要實行出來,所謂「知行合一」才是真學問。在古代每個注重家庭教育的家庭,都如此要求子弟,先確立了規矩典範,才可以進一步研究更深的學問,也就是研讀四書。有小學的基礎,再學四書,必可以收事半功倍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