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簡說(三十五)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孝經講解通了,四書也已讀熟,才可以讀六經春秋。這是標明讀書的次第,應該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根本及於枝末。
    孝經是孔子所作,共有十八篇。孔子曾為曾子陳述孝道,因此由曾子把孝經傳下來。曾子本身就是個有名的孝子,是孝經的實踐者,由孝子傳孝經,真是名正言順。
    二十四孝中「囓指痛心」的故事,講的就是曾子的孝行。內容是:曾子平日奉養母親非常孝順。有一次到山中砍柴時,家裡忽然來了客人,母親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心裡一直盼望曾參快點回來。靈機一動,於是咬破自己的手指頭。在山中的曾參,突然覺得一陣心痛,猜想是不是家裡發生了什麼事,因此急忙奔回家,才解除了母親的窘境。
    由於曾參心裡常惦記著母親,因此母親咬破手指頭,馬上就能有所感應,真是「母子連心」。
    母親總是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子女的,而子女想念母親的時候卻很少,因此不能感應。如果我們也有像曾子一樣的孝心,自然也能隨時和母親互通消息。
    曾子一生行孝,不因父母過世而稍減。有一次他患了重病,便召集門弟子告訴他們:「看看我的手和腳,我是多麼小心的保護著,像走到深淵旁邊,走在薄冰之上一樣的小心,唯恐身體髮膚有所損傷。如今我將要走了,從此可以放心了」。由此可知,曾子一生是如何的力行孝道,連最起碼的身體髮膚都不肯任意損傷,更不會以父母賜與之身來為非作歹,有損自己的德行,因此真孝者必是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