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富海仁山─ 福慧雙修的周大德 |
●周榮富老居士治喪委員會敬撰 | |
明倫的大護法,周大德世緣已盡,安詳往生了。自民國六十五年以來,到民國八十五年為止,長達二十年之久,周大德就像撫育嬰孩一樣,每個月定期捐助明倫二萬到四萬不等的印刷費。明倫因有這筆道糧,可以無後顧之憂的發刊、贈閱。也因有周大德的發心,而得以成長、茁壯。周大德默默護持的功德,明倫同人永銘於心,不敢相忘。今特刊載大德生平事蹟,以表永懷追思。 周榮富老居士,臺中蓮友都尊稱他為周大德,他是臺北縣新莊海山里人,生於民國前三年二月一日,卒於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享壽九十五歲。 一、天公仔子─賣油條的童年 周大德在家排行老三,長兄三十五歲就夫妻相繼亡故,二兄亦早夭。在他出生沒多久,算命先生就告訴他父親金水老先生,說:「你靠這孩子,一輩子都吃不完,他是武狀元的命格。」話雖如此,童年的家境,卻十分困窘,父親又患有氣喘病。懂事的周大德,七歲時就開始幫忙家計,沿街叫賣油條。這天公仔子(周大德生日在農曆正月初九,正好是民俗的天公生日),賣了五年的油條,卻沒有時間去上學。十一歲時,自覺不讀書不行,於是向父親請求要上學讀書,並願意繼續負擔家計及自己的學費,多病的父親才勉強答應。 |
|
(周大德在蓮社上香) |
上學後,他更加努力地賣油條,不管颳風下雨,一大早,就雙手捧著竹籃,沿街叫賣,很多鄉親同學都稱讚他乖巧,紛紛向他買油條。但也因賣油條,而經常上學遲到,被老師罰站。而他卻不敢將實情告訴老師,直到老師再三盤問才據實相稟,這時,老師也感動得掉下眼淚,老師知道後,不但不責罵,反而透過全校老師,聯絡家長們,多買他的油條,於是他就每天早上從海仙頭到公館口沿路照門牌號碼放油條,並約定一星期收一次油條錢。就像現在送報紙一樣。後來老師還將這位貧苦優秀學生的事蹟向校長報告,校長就在六月十七日這天賞賜給他一頂遮陽帽。 |
周大德為感念這位疼惜後進的好老師─徐曜棠老師,退休後,每年就借六月十七日這天,留在家中,特別追思恩師,充分表現尊師重道、知恩報本的心意。 二、腳踏車經理─勤儉盡忠的銀行家
周大德小時候,邊賣油條邊讀書,到十七歲才小學畢業,畢業後順利考取臺北商工銀行(後改稱第一銀行)當練習生,月薪十五元。同時晚上他又一邊到成淵中學繼續進修,一直到高中畢業。他因勤奮好學,均名列第一,求學時,不但不必付學費,銀行還每個月另給二元五角的獎勵金。從此一輩子在第一銀行服務,一路從練習生、一直升到儲蓄部經理及第一銀行監察人。 三、積財致富─理財有方推祖德
由於出身貧寒,周大德一生當中的每一分錢都由自己清白辛苦賺得,也捨不得任意花用。他進銀行的時候,靠賣油條已存有一百五十元,同事見他錢多,就邀他參加互助會,每一會三元,他參加了十會共三十元,當時因為日本人愛吃、愛漂亮、愛花用,平均每次標一元五角,所以三十元的會只要交十五元,每月就輕易地多了十五元的儲蓄。另外當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的時候,發行很多水泥股、工礦股、農林股股票,別人不想要,他立刻大量購買。此外,也買證券、買土地,而且所有財產只有入、沒有出,一直累積到退休,成就了數以億計的資產。 四、找到歸宿─放下布袋 提起葫蘆 周大德稟性仁慈忠厚,人情世故也非常練達,眼見天災人禍、人心不古,心想雖生財有道,總該找個宗教信仰及人生歸宿,正巧民國四十年,由花蓮調任臺中分行經理之際,乃經友人簡國垣經理介紹,而認識臺中市佛教蓮社創辦人李炳南教授,即對李老師的學養、德望佩服得五體投地。 |
|
深慶茫茫人海中,終於找到一位通佛通儒的大善知識,從此全心向佛。在臺中服務期間,經常與夫人到蓮社、靈山寺,聽經聞法。又經李老師介紹,皈依南亭法師。 |
![]() (周大德伉儷陪李老師到鳳凰谷踏青) |
民國六十三年,周大德退休後,開始整理家業,並於每週三,偕夫人由臺北到臺中,聽李老師宣講華嚴經。平時除聽經、念佛之外,於布施擁護道場,更是不遺餘力。聽經之餘,也經常向李老師私下請益,或緊隨李老師及諸位師長蓮友四處弘法。李老師曾向周大德說:「你我均已耄耋之年,你要學佛,必須跟隨在我身邊。」民國七十四年,周大德毅然決然將臺北陽明山別墅全數變賣,偕同夫人在李老師的安排下,住進臺中縣菩提仁愛之家裡面的靈巖書樓樓下,深居簡出,過著處士生活。
五、樂善興學─飲水思源
回饋社會 |
|
![]() (賣油條的小孩,砌起榮富國小的一磚一瓦) |
國七十九年捐資新臺幣二仟五百萬元創設「財團法人周榮富獎學金文教基金會」,以獎勵各界清寒優秀子弟。周大德也捐華梵大學壹仟伍佰萬,以助建校興學。 |
班、榮富助念團以及臺中論語講習班……等文教、慈善機構。平時對全省地區,凡遭逢天災地變意外事故的家庭,如海山煤礦災難等,也都急急給予雪中送炭。數十年來,可以說是臺中市佛教蓮社聯體機構的大護法。「大德」之稱,當之無愧! |
![]() (護持李老師創辦論語講習班
|
周大德對自己在世間享有福、祿、壽、子的福報,懷著十分慶幸與感恩的心。其實,他樂善好施、積福無量,當然感應無量福報,所以不但本身壽近期頤,家庭亦和樂興隆。夫人周陳更解女士系出名門,秀外慧中,相夫教子之餘,亦隨同潛心學佛,於民國七十七年在莊嚴佛號助念聲中安詳往生西方。育有五子二女,總計有十五個孫子,全都品學兼優、事業有成。 七、一心念佛─瓜熟蒂落 安詳往生
周大德退休以後,有三十年的光景,都在厚培善根與福德,雖然財力雄厚,卻自奉儉約,身心全投入彌陀大願海中。尤其在民國七十五年李老師生西之後,他仍早晚禮拜老師法相、重複聆聽開示錄音帶,一如往昔。晚年蟄居靈巖書樓,行住坐臥不離佛號,不但早晚課精進念佛,其他散步、休閒時也念念不斷佛號,客廳臥室沒有精美的裝飾,只有佛菩薩、老師法相及念佛錄音機,耳濡目染,皆是極樂。 |
|
周大德在十月二十六日早上,九點二十分安詳往生。臺中蓮社蓮友們馬上排班助念二十四小時。二十七日上午十時小殮,容貌平和,如入禪定,更衣時,手足 |
![]() (阿彌陀佛!謝謝大家,再會了!) |
柔軟更勝於生前,實為往生極樂的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