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正解」補述                 王能傑

    蓮香有等級

    蓮花是佛教的代表。去年至印度朝聖,才知道蓮花不僅是佛教的代表,更是婆羅門教、奇納教、巴哈伊教的代表。甚至於尼泊爾加德滿都附近的四眼天神廟,仍與文殊菩薩持蓮花的神話故事有關。
    私下曾因信仰的關係,興起了種蓮花的興趣。遠在民國六十幾年,白河的蓮田尚未成氣候,私衷想以種花為副業,竟然無法在市場買到不漏水的盆子,不像現在到處都買得到蓮花專用的盆子,市場的多樣性變易,可想而知。種了蓮花之後,曾學習沈三白的《浮生六記》中所敘,其妻芸娘以茶葉放入盛開的蓮花中,待其下午花瓣包合之後,利用「茶性淫」的特性,會吸收蓮花的香氣,等到第二天,蓮花再開時,取出茶葉沖泡,蓮香自然滲入茶湯中。此中妙味,只有親自體驗,外人是無法形容其美好的。但是奇怪的是紅蓮花的香味,比白蓮花的香味更濃。這就是為什麼佛經中一再提青蓮花的香味,媲美中國人的王者之香
── 蘭蕙。如《十善業道經》說:「復次,龍王── 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何等為八: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

   

         (蓮花是佛教的代表,也廣受各宗教所喜愛。)

    這裡的「優缽華」即是青蓮花,歷代祖師的注解,從未有人提出異議。這也和中國《昭明文選》〈陌上桑〉之美女吐氣如蘭同一論調。而蘭花香是指中國蘭蕙,非是洋蘭,種屬很多,而「入於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的王者之香是令人非常舒暢的,並非浪得虛名。兩地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
    又《無量壽經》卷三:「口氣香潔,如優缽羅華,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無量世界。」
   《無量壽經》卷五也說到:「猶如蓮花於諸世間無染污故……如優曇缽華,希有難遇故。」
    同一種青蓮花,在《無量壽經》已有「優缽羅華」、「優曇缽華」之不同翻譯文字。且寓以「難遇」與「奇香」之義。且又加上栴檀香。佛教之修行應是戒絕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熏習,而燒香卻以檀香、沉香為主流。原來「諸香多助淫火,惟檀香不然,故釋氏焚之。」(《本草備要》,檀香條下)古詩詞之「燎沉香、消溽暑。」因沉香有除燥與濕的妙用。《無量壽經》卷四又有:「其池岸上,有栴檀樹,華葉垂布,香氣普熏。天優缽羅華(青蓮花)、缽曇摩華(黃蓮花)、拘物頭華(紅蓮花)、分陀利華(白蓮花),雜色光茂,彌覆水上。」此處之青蓮花又有「天優缽羅華」之翻譯,冠以天字,可能是「此花只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見」之天上花卉。
    因此宋代詞人曾有「十里荷香」詞句之流傳,因而引起金兵想要南犯之傳說,想必紅蓮花「數大便是美」,又美又香,令人心醉。

    有關四色蓮花之種種

    首先是白蓮花,淨土宗的初祖慧遠大師首先在廬山開闢淨土道場,僧俗組成「白蓮社」可能寓以「凡聖同居」之義,而且當地盛產白蓮花之故。唐代詩人白居易貶官為江州司馬,曾至廬山建屋結廬而居。且種白蓮於池中,詩人雅興,自非凡人所能領受。後世某些人以「白蓮社」為「白蓮教」之祖,更是胡說八道。雪公恩師圓寂時,恩師王禮卿先生曾以「綠島遍栽九品蓮」輓雪公,因為雪公創佛教「蓮社」於全臺各地,提倡僧俗共修淨土,自是一代維摩詰。

   

    (慧遠大師在廬山建東林寺,僧俗組成「白蓮社」。)

    至於臺灣原生種的蓮花,在民國八十九年時,於臺東池上大坡池附近,復育成功,原來是白蓮花。真是一件可喜可賀之事。
    白河以蓮花成名是民國七十年前後的事情,當地所以栽種蓮花是因為種水稻已無利可圖,因而轉型種蓮花、取蓮子,利潤比水稻高很多。其蓮種為引自福建之紅蓮,其發源地為何,不得而知。但是桃園觀音鄉在發展蓮花觀光之後,白河的蓮田很明顯的減少許多。至於觀音鄉的蓮種為大賀蓮,是引自日本大賀博士所復育成功的蓮種。至於大賀蓮據說是大賀博士自煤礦中的蓮子復育而成。另一說又是自中國沉船的蓮子復育成功,不知確實是來自何處?至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若干年前,引自中國大陸新疆某乾涸湖泊的蓮子復育成功,也是紅色系列的品種。平心而論,紅色系列的品種最容易引起「驚艷」的震撼。
    至於黃蓮花,若干年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曾有蓮花展,確實有黃色系列的蓮花,當時不知來自何處,事隔多年,也無從查起。但是黃蓮花確實存在中國若干私人庭園中,依清《瓨荷譜》曾有「蜜缽」的黃蓮花,並說「其色蜜,手拈出妙香」,可惜後世未聞。依《中國荷花品種圖誌》的結論是「近年收集的荷花品種,除美國蓮外,中國蓮品系中尚未見有黃色基因。」因此黃蓮花有待園藝的開發與栽培。自不待言。
    青蓮花是千年一現的珍貴品種,這個世界從未見過。大約三十多年前,筆者曾在《國語日報》某篇專論蓮花的文章中,提到清朝時有人以白蓮花的種子,再以靛青的染料,怎樣處理過後,也會長出青蓮花,可惜當時未剪下這篇文章,否則今日可以如法泡製,家中庭園也有「曇花一現」之吉祥事了。

    佛教蓮座非水蓮

    大陸若干學者指出佛教的蓮座是水蓮,曾經使私衷非常疑惑,之前的斯里蘭卡的國花是青色小蓮花的印象,也使人不由得半信半疑。直到去年至印度朝聖,在印度德里的國家博物館的佛教文物館,看到千百年以前的文物與雕刻,其中文殊菩薩所持的蓮花是Lotus,而不是Water Lily(水蓮),古代文物做了最明確的證明。蓮花代表智慧,文殊菩薩以智慧出眾。而蓮花開三天之後,花落結蓮蓬,有果出現,與水蓮之開三天花之後,未見果實,佛教不至於笨到「修不證果」吧!

    ◎更正:明倫368期第35頁第七行的「寐生」更正為「寤生」。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