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公與印祖(三)                 
  
接統靈巖十三葉,蓮花一瓣分台中      藏 密

    
   
莒縣弘化  印祖贊歎

    民國二十四年,雪公仍掌莒縣獄政,前一年應莊心如太史(案:雪公一向以太史尊稱莊心如先生)的聘請,兼任重修《莒志》的分纂。這時候的雪公,已經將佛法弘傳於週遭親友及監獄囚犯,為使佛法在莒縣的流傳後繼有人,雪公在二十四年介紹四位莒縣友人:莊厚澤(與雪公同任重修《莒志》分纂)、戰德克、方長隆、于霈霖,請求印祖為授皈依並賜法名。印祖在〈復李德明書二〉書云:
   「汝謂旅居恐無人繼,今此四人,則是本鄉,當可令此法門,永遠傳佈。光為汝作一臂助,以彼四十圓香敬,完全作寄書用。俾汝與彼等,各有取法,自行化他,為有根據。」
    戰德克居士根據印祖的開示,編成《歧路指歸》一書,透過問答方式,彰顯在現生要了生脫死,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絕無一法能滿願。
    雪公在莒縣,從三十一歲到四十七歲,前後近十七年,對於莒縣的獄政、治安、文化貢獻卓著,自皈依印祖後,更以佛法廣結法緣,印祖於〈復宋慧湛居士書〉曾經提及說:
   「莒縣監獄官李炳南,提倡不二三年,莒縣人皈依者,已有一百多,皆士農工商政界之男子。」
    當日本即將大舉侵略中國,大戰勢所難免時,雪公邀大家一起念觀音,印祖〈復戰德克居士書二〉提到:
   「德明,邀大家念觀音,人各十萬,放生一百萬,以祈消滅殺劫,此亦莫大之功德也。」
    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已在「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任職」的雪公,因日本侵華,蘆溝橋事變,隨孔德成先生急下南京,再輾轉進入四川重慶。
    期間,雪公仍經常與印祖通信,並介紹皈依弟子,直到民國二十九年,印祖叮囑不可再介紹皈依弟子,有發心念佛者,即皈依當地僧(注),雪公心中隱約知道祖師恐住世不久了。二十九年底的夏曆十一月初四,印祖就在蘇州木瀆鎮的靈巖山寺圓寂生西了。荼毗時,戰火方興未艾,雪公不能親赴靈巖山弔哀,太虛大師在重慶長安寺發起追悼印祖大會,雪公前往頂禮念佛。

    師訓信函  珍藏有加

    雪公從皈依前到民國二十九年,接到幾封印祖的信函開示?確切的數目,雪公並未詳記,有幾封已應《文鈔》續編徵文,在抗日戰爭期間寄往靈巖山,留存在濟南家中的還有「十二紙」,而在重慶尚有接到兩封印祖書信。民國四十九年,雪公將身邊保留的印祖書信,裱裝保存,並做了一篇文:
   「吾師淨宗第十三祖圓寂後,淨業緇素俱於木瀆靈巖徵集遺文,擬編《續文鈔》也。時正日夷入寇,余陪孔上公避居渝州歌樂山,遂航函家中,檢開示教理者以奉。日降歸里,詢所存只獲此十二紙焉。類皆私事訓語,先寄靈巖者,以戰亂故,已不復返。中共之役,余又浮海來臺,行李僅攜衣篋二,無意中見此十二訓與俱,極為欣喜。回憶寓渝之際,尚奉二訓,百搜竟不可得矣。歲庚子,菩提樹月刊發行『印祖涅槃二十週年專號』,思得遺墨,饗人喁喁,當借與攝影製版,復恐散失即付工裝池,送慈光圖書館珍藏之,冀先賢手澤得久住世,普與眾廣結法緣也。中華民國初次庚子展重陽日皈依弟子李德明謹識」。
    雪公身邊僅存的十二紙印祖書信,合計七篇書信,目前典藏在臺中蓮社雪廬紀念堂,已編入《印祖文鈔三編》附錄。

   

    (印祖的親筆回函,雪公珍同拱璧。)

    深獲祖意  多處提及

   《文鈔續編》也收錄了〈復李德明居士書二〉兩篇,要點有:知因果以明治亂之道、宋儒闢佛撥無因果之禍害、為莊厚澤四人傳受皈依並賜法名、助雪公在莒縣弘揚佛法。弘化社送書章法、《歧路指歸》有贊譽印祖處悉皆刪除、叮囑死後依教奉行為要。另在《三編》收錄一封〈復德明居士書〉。
    在《印祖文鈔》中,印祖給他人的書信中,提及雪公的有三處:
印祖在〈歧路指歸序〉云:
   「近有山東莒城戰德克、李德明者,謬聞人言,函祈歸依。因示以博地凡夫,欲於現生了生脫死,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絕無一法能滿願者。又為寄《文鈔》等,以為修持之據。德克因取其義,述《歧路指歸》,借為問答,以釋疑慮而明宗旨。又祈德明為之參訂,志期利人,不惜心力。已經排印流通,寄書求為印證。光閱之,不勝欣慰。」
    印祖〈復戰德克居士書二〉云:
   「德明,邀大家念觀音,人各十萬,放生一百萬,以祈消滅殺劫,此亦莫大之功德也。」
    印祖〈復宋慧湛居士書〉云:
   「汝且放下大辦法,但須切實修持,將身作則,認真提倡。至誠感人,人自樂從。莒縣監獄官李炳南,提倡不二三年,莒縣人皈依者,已有一百多,皆士農工商政界之男子。」
    雪公掌莒縣獄政,以德化囚,自皈依印祖後則提倡佛法,教化所及除了獄囚之外,更擴及莒縣各界人士,雪公素其位而大行其道,深獲印祖教化的原旨初衷。

    靈骨入塔  作詩遙祭

    抗日勝利後,雪公於民國三十五年從重慶乘船到南京任所。三十六年九月十九日,適逢蘇州靈巖山的「印光大師塔院」落成,舉行靈骨奉安典禮,雪公為此作〈靈巖印光大師靈骨入塔〉五言古詩一首,以紀念祖師,詩云:
   
吾師大雄姿,乘願入娑婆,
    偶現比丘相,眾山仰紅螺。
    聖教當末法,群言淆以訛,
    玄談要時譽,數寶欺自他。
    迷子在歧路,奚從取觀摩,
    茫茫大千內,昏海翻狂波。
    金臂持明炬,笠鞋遍關河,
    宗風振淨土,九界登慈舸。
    蝮蝎蚖蛇輩,及門氣轉和,
    持此皈依心,信能化干戈。
    世間出世間,補益等無頗,
    蓮開十三葉,再見真僧伽。
    有緣度已盡,示寂靈巖阿,
    法身雖無相,遺範尚巍峨。
    浮圖逼象緯,舍利光交羅,
    隨喜繞周匝,稱名一剎那。
    皆得成佛道,西歸九蓮窠,
    此中有權巧,私淑功不磨。
    冥加淨脩人,親炙豈殊科,
    虛空天龍眾,萬億恆沙多。
    我具戒定香,普供不媕,
    劫數累僧祇,神威永撝呵。
    後來見聞者,猶得持彌陀,
    莊嚴應如是,大德意云何。
    諸佛證斯言,悉檀薩婆訶。
    印祖示現於末法時期,教人敦倫盡分,老實念佛,世間出世間各得利益,淨土宗風為之大振。印祖示寂後,世人公推為淨土宗十三代祖師。今日靈骨入塔,雪公祈求印祖加被淨土念佛人,日後若有見聞者,仍能一本祖訓,修持淨業,持念彌陀名號。(待續)

   

    (印祖舍利塔於蘇州靈巖山寺落成時,雪公在南京賦詩紀念。)

    ● 注:《文鈔》三編〈復德明居士書〉:「當此大劫,宜勸大家一致進行求生西方。否則後來之苦,比此更甚。以人心愈趨愈惡,殺人之法愈趨愈妙,則成人間地獄矣。況由此奮發惡心所感之真地獄乎。倘有知識者聞之,當不至漠然置之。後有信者,令皈依當地僧。光目力精神均不給,又朝不保夕,或成徒勞。(正月初二)」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