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首
章解(下)

   ──雪廬老人講於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三學整理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這是另一段開頭,大家讀書要先把文理弄清楚。這一句「古之」,是這一大段的總樞紐!為什麼加上「古之」呢?這個道不是曾子說的,也不是孔子創的,孔子述而不作,絕不開創。「大學之道」這是古時候的名詞,古時候指的什麼時候呢?孔子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堯舜、文武時就算古,再往上呢?一直到伏羲、《易經》、八卦等等都是古,都是如此說「大學之道」。
    經文在這裡為什麼要一轉,說古時候?「欲明明德於天下者」,明德,光你一個人明德嗎?要天下皆明德。天下人皆明德就是親民!這一句說的就是宇宙人生嘛。古人欲明明德於天下者,要叫天下人也統統明德。既然這樣子了,就是知所先後了。
    既要天下人明德,得「先治其國」,叫天下都得到明德,這是結果,先治其國是原因。先有原因,後來才有結果,所以要治自己的國家。「欲治其國者」你要想著治理國家,得「先齊其家」,這是知所先後,要先把你的家庭弄好了。家庭弄不好,你就出來治國啊?現在的時局,大家看看吧!「欲齊其家者」,你想要家裡齊了,得「先修其身」,先在你本身上作樣子,聽明白了嗎?文法皆是「欲先,欲先」先講果,後講因,這就跟四諦法一樣,先講果後講因。「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俗人懂果不懂因啊!
   「欲修其身者」,外頭「親民」那套說完了,這裡統貫起來。你要是想著修身,得「先正其心」,心不正怎麼能以修身呢?你想著要正心了,「先誠其意」。這一個吾給大家說說,佛家先講心後講意,其實也不然,《百法明門論》的心所:觸、作意、受、想、思,這是五遍行,外頭有了觸動,這才起意,動了意才能以接到外頭,這裡的心與意也是這樣子。
    心要能「正」能「定」,有個「意」就有分別,絕對的不安定,所以修行要「離心意識」才能以無念而念了。意字是最壞的一個東西!「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中庸〉上也說:「誠者,天之道也」,天之道是天然的。第二句「誠之者,人之道也」,誠意是人之道,是正心第一步啊。
   「欲誠其意者」你要想誠意,「先致其知」,先得「致」。就是一有了動機,起念頭了,「不怕念起,就怕覺遲」,打妄想不用怕,就怕你感覺力差,感覺力就是「致」。佛家說的心,我們怎麼講也講不明白,你就學一個「知」字,這是禪家的工夫,知就是你的心。知怎麼會是心呢?心是體,知是心起的作用,所以「知」字很要緊!一覺悟「致」就是知覺,這是「先致其知」。
    想著要覺悟,若什麼境界也沒有,你覺悟個什麼?所以「致知在格物」,機一動你就覺悟了,全在這個動機上,沒有動機,你覺悟什麼呢?這是「先」。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要覺悟必得「物格」,只要物一動,動機一來了,「而后知致」,心一動而後你才知道了。若機不動,你知道的什麼?「知致」,你的心知感覺了,「而后意誠」,意誠是考察自己知道的是正與不正、妄與不妄,才能「意誠而后心正」。這是內在的。
   「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這與明明德、親民都有關係。心正了「而后身修」,身修以後就「家齊」,這裡身修之「修」與家齊之「齊」等等原是動詞,現在都變為靜詞了。家要齊了,而後國家才能以治,才能安定。國家安定了,而後才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自天子一直到庶人,人人皆能幹,無非聖人。「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這是孔子到武城,子游回覆孔子的話,還不就是這樣嗎?「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自天子到庶人皆以修身為本。
    諸位想想,為什麼不說以「格物」為本呢?怎麼在「修身」為本呢?修身為本這是說用,但有體有用啊!這是大家都要做的。至於上頭那一段「格致誠正」的內容,若要在那裡開頭,可是難為人了!所以在修身上開頭。
    可是「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本」之一字,包括兩種:一種自修身一直到天下平,修身是本,齊家是末。齊家是本,治國是末。治國是本,平天下是末。本要是亂了,而末能治得安定,不會有這種事!這是一個說法。
    另一個說法,唯恐大家只說到這裡就完了,內在的不說了,內在的「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這一句既然是上頭一貫貫下來的,古來的注解,他們講厚者薄是本末一樣的講法,那就不對了!為什麼呢?厚者薄,什麼是厚呢?是內在的厚啊?還是外在的厚呢?厚之一字指的是「德」,所謂「厚德載福」!「德必自厚」,德厚了,這才可以。德要是薄了,能以齊家、治國、平天下嗎?所以你要是「其所厚者薄」,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看薄了,光只是務外,會怎樣?外頭這個「修齊治平」就能以辦好了,能以加厚,能以治理了,「未之有也」。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到這裡還沒有總結束,結束的一句,是什麼呢?「此謂知本」,這才知道根本,「此謂知之至也」,「知」這一字,才到了極處。
    你們雖知道這個,還不行!總得把吾這個講法記住,念上個好幾遍。吾也不是一天就會講這個的,吾若不是學佛也講不出來。明明是兩綱,怎麼會出了三綱?古來那些注解家,他們也不懂得結束語,佛經上就常講。「知所先後」、「知止而后有定」,有先就有了後,明德也有先後,親民也有先後,知止也有先後。
    改經自程朱開始,朱子還有可恕之處,他胡造謠言弄這一套,看了講不通,注解時上頭便加「子程子曰」,意即這是程子之學,絕不是孔子之學。
〈大學〉吾多少年沒有講了,學了佛才能以懂儒家,念了儒家的書才懂佛學。(全文完)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