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 佛法的時間意象            士 倫

    
    時間是約定俗成的概念,依佛法來說,時間是「依於色心剎那輾轉假立,故有日月年運長短差別。」(蕅祖《百法直解》),日影、沙漏、水流等色法剎那流轉,且有固定周期的輾轉移動,心緣色法,因此在心中假立:日、月、年、運勢的時間長短差別。時間是假法,並非實有,它不像「心王」那樣會主動攀緣境界,也不似「心所法」與心王相應互動緊密,更不是如「色法」的有聲有色有質礙。但是時間總離不開心法,與心大有關係。

    長劫與剎那

    古代的時間觀念,不外「歲、季、月、候、日」,一日分白晝夜晚,夜晚則分五更。現今的時間,由精密儀器計算,每一分鐘畫為六十秒,千分之一秒為毫秒,百萬分之一秒叫微秒,十億分之一秒稱為奈秒。佛法則有晝三時、夜三時,晝夜六時之說,最長的時間叫劫,最短的時間叫剎那。剎那是多短暫呢?《仁王般若經》說:「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意即:動一個念頭,已歷經了九十剎那,一剎那則有九百次生滅,所以一念之間共有八萬一千次的生與滅。
    雖有客觀的計時標準,但是時間的長短感受,卻是因人因心而異。離人間最近的四王天,他們晝夜一天,人間已然過了五十年。相對的,人間稀鬆平常的渡過一天,活在地獄的眾生卻是苦苦捱過了三千七百多年。

    第六識獨影境

    在《宗鏡錄》,有人問:「這過現未三世的時間,既從心變,那是八識中那一識攀緣而出現的?」祖師答說,唯有第六識能緣,因為時間是假法,前五識緣現境、第八緣根身、器界、種子,都不能緣時間。第七識只緣第八為我,又無分別,也緣不到時間。只有第六獨頭意識中的定中、夢中、獨散能緣時間,第六明了意識也無法緣及時間。在三境中,時間是獨影境,不是性境,也不是帶質境,既是獨影境,那就是意識裡獨自存在的影像而已。「夢中、獨散、定中」攀緣時間是何情況?
    《無性攝論頌》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夢中的時間,忙忙碌碌過了一輩子,醒來後不過數個鐘頭而已。小說《枕中記》的盧生,住在客棧,主人正在蒸黃粱,有位呂翁給盧生一個枕頭,說枕中自有榮華富貴。盧生在枕上睡著了,夢到自己娶妻、科考、升官、拜相、五子登科,一生亨通發達,活到八十歲得了重病,將死之際忽然驚醒過來,店裡的黃粱還未煮熟。夢裡八十年,醒後方知幾刻鐘。
    心處在獨散狀態,獨是第六識單獨作用;散是心非定中,而是散亂分別。此時心如猿、意如馬,隨心所欲思慮過去、現在、未來。獨散所緣的時間長短感覺,因眾生身心狀況而有差異。一位高壽的老人家,為脊椎滑脫而苦,早先老人家拄著杖子,每天庭前庭後來來回回,如今大多躺在床笫之間,渾身病苦。一大早睡不著,兩眼看著天明。吃了早餐,帶著滿身的苦,盼到中午,草草用了午餐,便兩眼望到天黑。白天還有兒孫親友膝下圍繞,有個訴苦對象。夜幕低垂以後,照顧的人也要休息,只剩自個兒在床上,捱到天亮。這樣過一天,有如過上一年!正應了李清照〈聲聲慢〉的詞:「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在外虛渡光陰健康的人,誰能體味此中景況!

  
 
(盧生驚醒過來,店裡的黃粱還未煮熟。夢裡十八年,醒後方知幾刻鐘。)

    地獄與定中的時間

    造惡業墮落地獄的眾生,受苦從無間斷,每受一苦,心便處在極度散亂。地獄眾生的時間,不是以日計,一秒幾乎是要拆成十億分之一的奈秒來計算。經上說,第一層的地獄眾生,見面就想與人鬥毆,手上雖無兵器,一想便有武器,終年累月互相傷害。傷重又死不了,有人來叫喚,或是一陣陰風吹來,神識就活過來。每活一次,就更具殺傷力,從熱鐵劍、熱鐵椎相殺,到空手出拳鋒利無比,相互殺傷無有了期。如此過了三千七百五十年,在人間只是一天而已。分分秒秒都有被殺的恐懼,心亂如麻,不得片刻輕鬆。
    常人的覺醒,多處在散心雜亂,定中的覺是專注一境。定中時間,比起散亂心者,確實是「覺乃須臾頃」。虛雲老和尚在終南山修行,趁著鍋中煮芋頭時,跏趺而坐,不知不覺就入定了。剛好是新春過年,鄰蓬道友前來賀年,見蓬外雪地有虎足跡,趕緊入蓬,發現老和尚處在定中。於是以引磬開靜,問老和尚:「用齋了嗎?」老和尚說:「還沒用,鍋裡正在煮芋頭,大概熟了。」揭開鍋蓋一看,霉高寸許。有禪師屈指一算,已是十八天了。第六識緣定中境界,內心專注,身心無比輕安,便不覺外境匆匆已過多時矣。

   
 
(在外虛渡光陰健康的人,對病苦老人度日如年的景況,誰能體味?)

    演七日為無量劫

    在世間法,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十方空間,處此世間,難免受時間限制。置身現在,就無法回到過去,也不能跳到未來,但是證得出世法的聖人,則無時空隔礙。例如佛有「劫量延促智」,由佛的神通力,使人處於無量劫中,猶如一瞬那麼短暫;也可以讓眾生在一瞬間,感覺如無量劫的長。佛有「入劫智」,可以「一念入劫、劫入一念、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法華玄義》云:「若須用方便者,佛有延促劫智,能演七日為無量劫義。」佛為方便度眾生,以此延促智,能將七日演為無量劫。
    往生極樂世界,地位等同十地聖人,處在正定聚,破除一切顛倒妄想,他們的時間是「娑婆一劫,為極樂一日一夜」。有一邱姓居士往生淨土,幾日內就來向家人回報往生情形,有人懷疑「剛剛往生,在極樂不過須臾,如何能及時回報?」印光祖師在〈復王硯生居士書〉解釋:一者「時劫不定」,佛菩薩神通道力,能促長劫為一念,能延一念為長劫。二者「承彌陀威神力」,剛往生就來回報,都是承蒙阿彌陀佛的威神力量,藉此開導娑婆世界的迷蒙眷屬,這絕非單靠「自力」者可以比擬的。
    佛在三昧正定,三世一切事物,莫不在一念心中現。心念既然通達無礙,萬法也就隨融自在,所以《宗鏡錄》說:「是故一念,即見三世事物顯然。」佛分身百界度眾生,似乎十分忙碌,實際如何呢?《法華.安樂行品》說:「夢入銅輪,成道度生,經無量時,唯只一夜夢心。」菩薩化身銅輪王,統領兩個天下,然後成佛度生,過了無量時,才只一夜心夢,在夢中已大作佛事。正如唐代岑參〈春夢〉一詩所云:「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時間的運用之妙,真是存乎一心。

   
  
(虛雲禪師一定十八天,定中身心輕安,不覺外境匆匆已過多時矣。)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