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

   《南海寄歸傳》說,白衣居士,到出家僧處,專心學習佛家經典,煩惱情念希少,願落髮為僧,畢生著僧人的黑衣,此人在佛法稱作「童子」。若一心追求學習外教典籍,無心出離三界,則稱作「學生」。所以佛經稱文殊、善財、寶積、月光等大菩薩為童子,並非他們是年紀幼小。

    二十五遍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甄選二十名教師,到北京中小學觀課,發現「朗讀」出現在每一節課。比如《世說新語》有一篇〈楊氏之子〉短文,老師要學生朗讀二十五遍,訓練斷句、判斷關鍵字、主旨等。也有學校利用詩句讓學生畫畫,從繪畫中說故事,訓練學生聯想、賞析與表達能力。

    因果報應

    唐代宗好祭祀,不重視佛法,元載等重臣皆喜學佛。代宗問:「佛說報應,真有這事嗎?」元載答:「像國運長久,若非宿世培植福業,怎能如此?福業已造,雖有小災,終不能為害。所以安祿山、史思明因兒子而遭禍,僕固懷恩背叛也病死了,此等寇賊最後都不戰而敗。這都不是人力所能為,怎可說沒有報應之事?」唐代宗因此信因果。(見《御批歷代通鑑》)

    遇見善知識

    雪公說,善知識難認識,與常人無異的緣故,不認識就當面錯過。佛也難認識,佛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舍衛國有三分之一的人聞法,三分之一人僅知有此道場,三分之一人並此道場也不知道,故須有善根。得一因緣,即能遇善知識。心在道則遇,否則不遇。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