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教觀略說講記(二十三)        

                   吳希仁講述 智光、懷德整理

 

   

  通教無生四

接著講第十二表──詮釋三乘教法。《教觀綱宗》說:「此教(通教)詮無生四諦,亦詮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亦詮理六度行。」先看(甲)表──「無生四諦」,這是聲聞乘法。

聲聞乘講四諦,在通教中是「無生四諦」,每一諦「生滅即無生滅」。「苦」是無生苦諦,「集」是無生集諦,乃至於「道」是無生道諦,故名「無生四諦」。先說苦諦,苦諦是指三界裡所有的依報(山河大地)、正報(身心壽命),這當中有色法、心法。色法指物質層面,心法指心理、精神層面。吾人是隨業受報而來,這一生是來酬還過去所造的業,這一切怨不了別人,都是自己的果報,苦諦的實質內容講的就是這些。

  苦諦無逼迫相 

在藏教的分析中,一切正報、依報都有逼迫性,正報是不斷的生、老、病、死,依報也不斷的生、住、異、滅,其所見皆是生滅無常。

而通教人由於懂得「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道理,所以觀一切法皆如幻如化,如空中花、如水中月,粗看似有,其實根本沒有,故曰「當體全空」。所以他能夠「體苦」,體達這一切苦諦,包括正報、依報,一一法都是「如幻全空」,亦即生滅當體即無生滅。「無逼迫相」,如此哪來的逼迫相呢?故名「無生苦諦」。

  集諦無和合相

第二集諦,其實質內容是「三界有漏行業」。三界內的眾生,只要見思惑未斷,一舉一動便都羼雜見思煩惱,即便生到四禪天乃至四空天都不究竟,因為總有見思煩惱在其中,那都是有漏的。既有煩惱的滲漏,就必得被綁在三界之中,無法跳出生死輪迴,所以「有漏行業」就包括了見思煩惱,乃至於你所造的善惡業。一般人都是不斷的起惑、造業,而這些惑業就是集諦,因為它能召集吾人在三界之中所受的生死苦果,故名為「集」。

由於通教人懂得「即空」之理,所以觀察這些惑業、見思煩惱,便知其當體全空。為什麼當體全空呢?乃因「不自他共離」。「不自」即不自生,自己不會生出自己;「不他生」,也不是他人所生;「不共生」,自他聯合也不會生;「離」是無因緣,「不離」即表示亦非無因緣而生。這是《中論》講的「四性推檢」,後文會用專表來討論,容後再述。通教人就是根據這個四性推檢,然後體達集諦當下是無生滅,是「無和合相」,既然當體全空,便無所謂招感苦樂的問題。

   滅諦無所生相

第三「滅諦」。滅諦的內容為「滅盡結業,無生死累」。「結」,即束縛之意。若有煩惱、有見思惑,就等於被綁在三界之中,打了死結。所以「結」就是煩惱惑的別名。「業」就是指因煩惱而造的種種善惡業、生死業。合而言之,「結業」就是前面所說的集諦。若把集諦中的惑業滅除,便「無生死累」,亦即將生死的果報(苦諦)斷除,最後便是「灰身泯智」,即四大假合之身與能夠分別的心俱捨,而證入滅諦(涅槃)。

藏教人一定要把苦、集都滅了,最後才證入涅槃;但通教人懂得一切法如幻如化、當體即空,故「生死即涅槃」,知生死即無生死,無生死即涅槃。通教人所證的涅槃是「無所生相」,因為生死當下就是涅槃,何來所生呢?所以在通教之無生四諦中,苦諦與滅諦不二,生死和涅槃並非兩個法。 

  道諦無對治相

第四「道諦」。「戒定慧等能通涅槃」,在藏教中,道諦指的是對治煩惱的道法,即戒、定、慧,修這三無漏學,能夠證得涅槃,通往涅槃之境,故「道」有「能通」之義。在藏教中,是以勤修戒定慧,來對治貪瞋癡,這當中有對治、抗衡的情形。

然而通教卻是煩惱當體即空,煩惱即無煩惱,「煩惱即菩提」,無煩惱即菩提,沒有對治之相,故所修的道諦是「無生道諦」。佛經乃至禪宗語錄上常說:「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這話不能亂說,必須懂得通教的即空之理,站在通教即空的立場上才能這麼說。同樣這兩句話,如果懂得圓教的道理,講法又大不相同了。他不但即空,而且是即中,生死、煩惱當下就是中諦(中道佛性),這個道理就又更高深千萬倍了。

所以同樣的經文,你是依照藏教、通教,還是別、圓二教講?得要有一個系統。所以《大智度論》教導學佛的人,必須以「法四依」為準則。其中第一個叫做「依法不依人」,還有一個叫做「依義不依語」,你得依照實質的義理,不能只依照表面的語言文字講,不然就錯解了。以上是「無生四諦」。

(圖說:通教人懂得即空之理,觀察見思煩惱,便知其當體全空,如鏡中影,水中月。)
 

  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

 接著請看(乙)表--「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藏教所詮的十二因緣為「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這個十二因緣法有流轉生死門,就是我們凡夫眾生一生又一生在三界裡生死的情狀。由最初的「無明」(無明煩惱),引生「行」(造業),就有了業種子,接著引生出「識」,就投胎去了。投胎後就坐胎,而有「名色」、「六入」、「觸」、「受」,接著就在一生當中,對於五欲六塵又起貪染心去追逐、求取,所以又「愛」、「取」、「有」,不斷地滋潤它,讓生死種子再發芽、茁壯,最後又再去「生」、「老死」,此即「流轉生死門」。

學佛的人要求解脫,該怎麼辦呢?要逆轉回去,不要老死那就不要生,乃至不想造業就不要起煩惱,此即「還滅涅槃門」。緣覺乘的人修十二因緣時,全副精神都在觀照「流轉生死門」,然後再觀照「還滅涅槃門」,當他對生死、還滅的因緣觀照得非常清楚,智慧就產生了,而心不離開這個觀行,就是「定」。

如此觀行到了相當的火候,具足了定慧,就可以同時頓斷見思惑。因為根器較利的緣故,通教的三乘人是同時修四諦,也共行十二因緣。「流轉還滅名相全同藏教」,當他修十二因緣的時候,名相都和藏教一樣,所以你不能說藏通別圓四教,後面的高,我學後面就好,前面不用學,這就掉空了。名相既然全同藏教,若不學藏教怎麼懂通教呢?


(圖說:緣覺乘人,全心觀照十二因緣的流轉、還滅門,入定後,就產生智慧。)

由於通教人能夠體達十二因緣(包含一切有為法),「一一法如虛空,無實體」,又「一一法如幻化,不可得」,似有非有,了不可得,故知當體即空,生即無生,滅亦無滅。若要在其中找生滅、去來、流轉、還滅,都了不可得,故名「不生滅十二因緣」。「思議」怎麼講呢?因為通教還是界內教,所詮釋的是三界的道理,一般的二乘人都還可以心思、口議,故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生滅當下即無生滅,這個道理很好用,但事實上要達到這個境界很難,所以佛在《梵網經》中告誡我們,已經受了菩薩戒的人,最怕的是「口中說空,行在有中」。以下給諸位舉個例子:

中唐時候的唐代宗,身邊有位慧忠國師,這位法師很高明,在《高僧傳》中有好幾個公案跟他有關。有一回代宗請慧忠國師到宮殿裡說法,講解十二因緣,從無明緣行,講到生、老死,一一說給皇帝聽。當時皇帝身邊有位名叫魚朝恩的宦官,很受代宗寵信,任命他為「天下觀軍容使」,可說是位高權重。魚朝恩是個小人,但皇帝卻信任他,因此其他臣子心裡雖不高興,卻只能悶在心裡。這回,魚朝恩陪著皇帝聽慧忠國師講十二因緣,他當場就發問:「國師,『無明』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行』是從『無明』而起,那第一個無明從哪裡來呢?」當時慧忠國師也不理睬他,只對著皇帝歎了一口氣:「唉!末法時代,佛法的衰相真的出現了。」代宗問:「國師何以突發此言?」國師便接著說:「你看,連一個當奴婢的人都會問佛法,這不是佛法的衰相現了嗎?」

魚朝恩是宦官出身,最忌諱人家提這個,尤其國師的言下之意是:「你有什麼資格問這個問題?奴婢出身的人也懂得問佛法?」當下氣得臉紅脖子粗。慧忠國師看他怒氣已起,便說:「這就是無明,無明就是從這裡生起。」慧忠國師善巧方便,使用一石兩鳥之計,既是為臣民們對治了魚朝恩,同時也解釋了「無明從何而來」的問題。從這個教史上的公案可知,平常人懂得通教,只管口中一切法如幻如化,把道理講得很高,怕的卻還是行在有中。事境要跟道理配合得上,這相當不容易!

   理六度

 接著看(丙)表--「理六度」。通教六度的「事行全同藏教」,事相都是依照藏教所說,故知藏教是四教的根本,通、別、圓教都離不開藏教所講的事相,只是解悟不同,所以境界大不同。通教是依「體空觀」來修六度,能夠「了事如幻」,了達自己所實踐的六度,都是如幻如化、當體全空,不會執著在事相上,故能「達事即理」,體達這些六度之事即是真諦理,故名「理六度」。例如行布施度,眾生欠缺錢財,你就把自己的錢財布施給對方,所以在實行的時候,有一個能施的我,有一個所施的對象,中間也有個施物,乃至布施之後就會得到種種的果報。這三方面名曰「三輪」,通教菩薩能夠體達「能施的我」、「所施的人」、「施物果報」,一一法當體全空,事理相即,此即真諦理的境界。

六度中並非只有布施度是三輪體空,其他的六度萬行亦復如是。通教的三乘人不是只有菩薩行六度,聲聞、緣覺乘也都可以共行,他們所行的六度就是無漏之行,沒有煩惱羼雜其中,與真諦理相應,名為理六度行。(待續)


(菩薩行六度,沒有煩惱羼雜其中,與真諦理相應,名為理六度行。)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