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教觀略說講記(二十四)        

                   吳希仁講述 智光、懷德整理

 

 

請看第(十三)表,進一步介紹通教所詮釋的諦理、修因與證果。先看《綱宗》本文:「亦詮幻有空二諦,亦詮兩種含中二諦,亦詮別入通三諦,亦詮圓入通三諦」。請參考(甲)表「通教所詮諦理」,這是說明通教所詮釋的諦理──包括三種「二諦」(真諦、俗諦)和兩種「三諦」(真諦、俗諦、中諦)。先說三種二諦。

    通教三種二諦

  第一種名為「幻有空二諦」。藏教詮釋二諦是「實有二諦」,俗諦是實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都被認為是實有之法;真諦則須把這些實有之法滅了,才證到的空理。「俗」滅了,「真」才生出,事與理不相即,故名實有二諦。而通教所詮釋的為何名為幻有空二諦呢?「幻有為俗」,在通教中,所有一切法(即俗諦)都是幻有,既然是如幻如化,所以是非有似有,其實本身沒有,只是看起來好像有,故曰「幻有」。既然是幻有,那麼當下全體即空,所以說「即空為真」,即空就是真諦。所以諸位看:通教所講的俗是有,真是空;而有是幻有,幻有不也就是空嗎?所以在通教中,有與空是一回事,亦即俗諦與真諦也是一回事,這全然與藏教所理解的「實有二諦」不同。藏教所詮釋的二諦是對立的,必得滅了有(俗諦)才證得到空(真諦);而通教人由於秉受「無生」的教法,用體空觀,所以能知諸法當體即空,解悟層次較高。

  第二種名為「通含別二諦」。通教是大乘初門,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教),利根之人能夠通達後面的別圓大教,所以才有「通含別」與「通含圓」兩種二諦。何謂「通含別二諦」?「幻有為俗」,一切山河大地、正依二報……等,這一些都是幻有。世俗人認為是實在的有,但通教人知道是如幻如化,此為俗諦,與前面相同。真諦則是幻有「即空不空」,為何「不空」呢?通教中較為利根的人,他明白幻有即空,且更加深入能見到別教所詮釋的真如法性。真如法性,其體不空,故曰「即空不空」。亦即利根人不但見到空,而且還見到不空,不空即是真如法性,也就是別教所詮釋的但中佛性,故曰「即空不空為真」。何謂「真如法性」?「真」即真實不虛,所有一切法都是虛妄不實,如《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唯有此法真實不虛。「如」是如如不動,它不被一切法所動,是宇宙萬有的真實本體,一切法(包括十法界之四聖六凡)都是依靠它而變造出來的。因為真如法性,真實不虛,如如不動,所以說其體不空。此之二諦已經含藏了別教所詮釋的但中佛性,故名「通含別二諦」。

(圖說: 利根人,不但見到空,而且還見到不空,不空即是真如法性。)

  第三種是「通含圓二諦」。俗諦也是「幻有為俗」,與前面相同;但真諦不同,真諦是「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為真」。這比前面更加利根,他不但見到幻有即空,更見到空中含有不空者在。且這不空不是別教人所詮釋的但中佛性,而是圓教人所詮釋的圓中佛性(圓融中道)。別教的但中佛性不具足一切法,它是在一切法之上的一個法性、理體而已,故名但中(但名中道)。《大乘起信論》上說中道佛性名為如來藏,含藏著無量無邊的法,其體不空,而正因其體不空,所以一切法趣,一切法都趣入到不空、真如法性裡來;換句話說,即真如法性包含一切法,這就已經詮釋到圓中的佛性了。如此,即名「通含圓二諦」。

  對於這三種二諦,智者大師加以統整說是「一俗隨三真轉」,其俗諦都一樣,即都以幻有為俗,但因為三種人解悟不同,所以見到的真諦就不一樣。第一種人所見到的就是藏、通當教的真諦(幻有即空);第二種人則已透入別教所詮釋的但中佛性;第三種人更為利根,所見到的已是圓教所詮釋的圓中佛性。以上是三種二諦。

    通教兩種三諦

  其次,再介紹兩種三諦。三諦就是俗諦、真諦、中諦。通教所說的這兩種三諦(別入通三諦、圓入通三諦),其實是從前面三種二諦的後二種(通含別二諦、通含圓二諦)再挑出中諦來說的;亦即把裡頭所見真空的那個不空,特別挑出來作為中諦,就成了這兩種三諦。本來通教是界內教,理應只論二諦,不論三諦,亦即不涉及中諦(真如佛性)的問題,但是因利根人有通後別圓的情形,所以才需要詮釋三諦。

  先看第一種「別入通三諦」。這是從「通含別二諦」開展出來的。俗諦是「有漏為俗」,即指一切有漏法,如三界裡的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也就是前面提及的「幻有」。真諦是「無漏為真」,即指無漏的法性,也就是前面所謂的「幻有即空」。中諦是「非漏無漏為中」,別教所詮釋的真如法性,即但中佛性,它既不是有漏的俗諦,也不是無漏的真諦,而是非有非空,故名中諦。因為這是從通含別二諦中,把那個即空不空的法性單獨立為中諦,故名為「別入通三諦」。

  第二種是「圓入通三諦」。「有漏為俗,無漏為真」,俗諦、真諦與前面「別入通三諦」所講的相同,但中諦不一樣。中諦是「非漏無漏,一切法趣為中」,這是指非有漏、非無漏,即空當中的那個不空,它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入,亦即指圓中佛性。《大智度論》又云「是趣不過」,意即圓中佛性具足一切法,更沒有一法被遺漏。所以圓教與別教所詮釋的真如法性,主要區別在具足的「具」字上。若是具足一切法,就是圓教所詮釋的真如;若不具一切法,單指那個法性理體,就是別教所詮釋的中道。

    通教修因證果

  至於通教的修因和證果為何?請看《綱宗》本文:「開示界內利根眾生」,跟藏教的人比,同是界內教,但是藏教人鈍,通教人利。「令修體空觀」,他懂得因緣即空的道理,所以叫他修體空觀,觀一切法如幻如化,當體全空。這即是論的修因。證果則是「出分段生死,證真諦涅槃」,此跟藏教人也大致相同,都是斷見思惑,了分段生死。但是藏教人所證的真諦,因事與理不相即,理居事外,所以說是偏真涅槃。若是論度化的對象,是「正化菩薩,傍化二乘」;此與藏教恰好相反,藏教是「正化二乘,傍化菩薩」。為何說通教是正化菩薩呢?因為通教所講的菩薩,必須斷見思惑,既然是斷惑,就能了生死,故曰「正化」;至於藏教的菩薩,只有伏惑(留惑潤生),不了生死,故云「傍化」。其實佛對藏教人講的菩薩,只是給他們結度化之緣;通教則是正化菩薩,所以是大乘初門。以上是論通教的修因和證果。至於詳細的修證階位,「亦於當教,自論六即」,即就通教本身論六即位。

(圖說: 通教人,修體空觀,觀一切法如幻如化,當體全空。※司空山二祖寺,明羅近溪題。)

  參考(乙)表「通教六即」,先略說一下「六即位」的綱領。第一是「理即」,就是講「無生」,不生不滅、因緣即空的道理。這是通教最高的理諦,後面都是在這一個理諦下來實踐用功修行。第二是「名字即」,學通教就要懂得通教的經典所詮釋的「幻化」,即如幻如化,當體全空的教法。第三是「觀行即」,從「觀行即」一直到「究竟即」,共分成十個地位:第一是「乾慧地」、第二是「性地」、第三是「八人地」、第四是「見地」、第五是「薄地」、第六是「離欲地」、第七是「已辦地」、第八是「支佛地」、第九是「菩薩地」、第十是「佛地」。

  由於通教是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所共學,所以經教上稱為「三乘共十地」,即修證階位都不離這十個地位。但是這個十地與後面別圓大教所說的十地不同。通教的十地是三乘所共,但別圓二教的十地卻純粹只是菩薩的階位,這不能混淆。

  在通教中,三乘人若把三界的見思惑斷盡,即到第七「已辦地」。以聲聞乘而言,就止於這個階位。至於第八「支佛地」,那是緣覺乘所證,他也是到此為止。所以嚴格說來,前七地是共聲聞,前八地是共緣覺。而之後的第九「菩薩地」、第十「佛地」,則是共菩薩,其實並不與聲聞、緣覺共。以上是概說,至於通教六即和十地實際修證的情形,容後再詳述。(待續)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