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不告         士 倫

 

孔丘對曰:「陳恆弒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半,加齊之半,可克也。」(《左傳》)

 

見到不公不義的事,是隱忍姑息,還是見義勇為,挺身而出?在《論語.憲問篇》,孔子親身經歷的一段故事,或可得到啟發。

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

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齊國大夫陳恆(諡號成子),他是齊國世襲大夫、陳氏宗族的第八代宗主,經過數代經營,在齊國勢力很大。齊簡公即位後,任用陳恆和闞止為左相右相,共同輔政。陳恆、闞止兩人為爭利益,《韓非子.內儲說》:「二人相憎而欲相賊」,兩家彼此厭憎,常想傷害對方。魯哀公十四年,兩家嚴重對立。後因陳恆的族人陳逆(字子行)犯法,闞止想藉此機會削弱陳恆的勢力。當陳逆脫逃後,他建議陳恆先下手為強。闞止正在朝中處理公務,陳恆入宮殺了闞止。齊簡公匆忙逃到舒州,陳恆派兵到舒州,弒殺了齊簡公。

孔子在《春秋》記載:「夏四月,齊?陳恆執其君,置於舒州。」又:「齊人弒其君(簡公姓姜,名壬)于舒州。」《左傳》則記得明明白白:「甲午,齊?陳恆弒其君壬于舒州。」

陳恆殺了齊簡公,孔子得到訊息後,齋戒沐浴上朝,面見魯哀公說:「陳恆把他的國君殺了,請出兵討伐。」哀公說:「你去報告孟孫、仲孫、季孫三位大夫吧!」孔子退朝後說:「因為我曾經做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君上卻說:『你去告訴三位大夫吧!』」孔子稟魯哀公的命令,向魯國三位大夫報告,但三位大夫不願派兵討伐。孔子說:「因為我曾經做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呀!」

齊、魯分屬兩國,齊國發生臣弒君,干魯國何事?春秋時代,當上無有威望的天子,下無強而有力的霸主,如發生「臣弒君,子弒父」這無道的亂象,凡有力量者皆可名正言順的聲討。孔子基於這個理由,所以不敢不告。

孔子勸魯哀公討伐陳恆,有幾成勝算?《左傳》記載,魯哀公考量魯弱齊強,如何討伐得勝?孔子說:「陳恆弒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半,加齊之半,可克也。」陳恆的惡行,齊國有一半人民反對,加上魯國這一半的力量,必能克竟全功。孔子面對戰爭,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必慎之又慎,這是經過大智慧的精算,絕非純理想性的見義勇為。孔子不忍五倫的亂象叢生,故不敢不告,這是仁者的胸襟,勇者的氣魄。


(圖說: 孔子稟告魯哀公:陳恆的惡行,齊國有一半的人民反對,加上魯國這一半的力量,必能克竟全功。)

西漢張禹,身為漢成帝太傅。成帝接到各方報來的災異,眾臣都將這些災異現象,暗指外戚王莽企圖顛覆劉家天下,故國之將亡,必有此妖孽。成帝疑惑不解,請教張禹。張禹卻因「自見年老,子孫弱」,顧及自身衰老而子孫稚弱,不敢揭穿王莽的野心,反而引用《論語》「子罕言命」,「子不語怪力亂神」,說:連孔子聖人都極少談天命的事,更不願與人談論「怪異、大力、作亂、神鬼」的事情,那都是一干儒者的牽強附會。成帝從此不再懷疑王莽的野心,最後導致西漢亡於新莽。

張禹貪惑而不智,忍賊而不仁,見義而不勇,故《資治通鑑》評論:「張禹以之而誤成帝」。

北宋歷經太祖、太宗之治,到了宋真宗,天下無事。宰相李沆上奏時,必將各地水患、旱情、盜賊等零星小事,奏知真宗。有人勸他:「今天下無事,何須以此小事擾於聖上?」李沆不能苟同說:「聖上年少,血氣方剛,若誤信天下無事,不是留意於聲色犬馬,就會想建設宮殿、動用兵力,或建觀禱祠。」所以李沆不敢不告。待李沆去世後,朝中便無人敢將各地災患上呈天子。真宗見天下無事,大營宮觀,蒐講逸散的典籍,眾人不禁感佩李沆的遠見,歎息說:「李文靖(李沆諡號)真聖人也。」

李沆,不戀相位是有智,不忍君王失德是有仁,呈現各地真相是有勇,三德具足故不敢不告。

〈中庸〉云:「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這五倫是人間常行的道理,如何處理得圓融無礙?須有「智慧、仁厚、勇氣」三樣德行做為利器。有智,故能諫於幾微未形。有仁,故能視君臣休戚相關,命運共同體。有勇,則見義能徙,不敢不告。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