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父母         三學


人情莫不欲壽,三王生之而不傷。

人情莫不欲富,三王厚之而不困。

人情莫不欲安,三王扶之而不危。

人情莫不欲逸,三王節其力而不盡。(漢.晁錯)

 

世間之情,還有比父母對兒女還親的嗎?父母生養兒女,一路呵護成長,即使爺娘七老八十了,仍疼小兒如保赤子。曾子將這分父母愛子之心,應用在為政管理之上,在〈大學〉曾子先引《詩經》:「樂只君子,民之父母。」說滿懷喜悅的君子,他是人民的父母。曾子再解釋說:「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喜樂君子,他以自己為尺度,將心比心,人民喜好的措施,他想盡方法去達成。人民厭惡的舉措,他務必除盡。為政者時時留心民之好惡,應興應革,就像民眾的父母親。

人民「所好,所惡」的是什麼?人人喜歡「飽暖安樂」,誰也厭惡「饑寒勞苦」。為政者不任意調動人民,讓人民安其居,樂於業。每年扣稅,又輕又薄,寧可藏富於民。內政清明有序,外交廣結善緣,內無民怨,外無敵侵,這樣便能讓人民安享「飽暖安樂」,遠離「饑寒勞苦」。當荒年欠收,連溫飽都成問題,為政者「發倉廩,賜貧窮,賑乏絕」最契人民所好。

民所好所惡之事物政策,如何界定範圍?若循個人偏私,以測天下人的好惡,往往大謬。為政者,首先須謀於「本心」,再謀於「左右」,然後謀於「眾官」,最後是謀於「國人」,體察輿論民情。如此才能嚴謹精準的掌握民之好惡。

康熙皇帝是一位勤政愛民的人君,他自小學習中國文化,於古聖經典尤為好樂。在《御制文集》記載,康熙認為曾子所說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為政者應該要好好觀察一般父母親如何照顧嬰孩。父母親一看孩子啼哭便知飢了,一見孩子笑顏逐開便知心情愉快。不管孩子是飢是樂,其實為人父母都是憂心忡忡難以放鬆,那裡會等孩子自己開口說?所以康熙要為政者「不待民之好、民之惡,而君子已同其好惡者,此之謂民之父母也。」應有父母一般的心腸,不等百姓訴苦抱怨,要預先與民同好同惡。

為政者,如果沒有「民之父母」的真誠體貼,只會流於投機和討巧,以個人好惡強迫民意接受,這是政客行徑。或是為滿足某些民意,卻挾「民之所好,民之所惡」,偽裝成廣大民意,那是劣質的民主。

所以《大學》開章即言「親民」,而親民之親,就在「樂只君子,民之父母」的事實上最能體現。為政者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對民眾是無條件的親近,天底下只有「父母之親」才是最深厚、最可靠、最無私的,曾子以「民之父母」四字勉為政者,括盡一切政治學問。


(圖說:康熙要為政者,應有父母一般的心腸,不等他訴苦抱怨,要預先與民同好同惡。)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