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         ●如實


傍晚時分,推著小孫子到公園溜達,竟成了例行的事;每到了目的地都可看到許多同行者,媽媽、阿公或是阿嬤帶著小小孩在公園、兒童遊戲區玩耍。仔細的聽,仔細的看,都是柔聲細語,耐心十足的誘導、教導孩子感覺統合、認識環境及啟發知能。以親情愛心,完全無私的付出,真誠的流露,令人動容。見聞到社會善良、向上、溫暖的一面,讓人嗅到這世界似乎充滿了希望。

夜晚,小孫子回家了,打開電腦,朋友傳來微電影公益短片,好奇的打開來看二片。一片是敘述一位身體有恙的老父親,想念老伴、想念已成家住在外面的兒女,內心的思念寂寞,像烏雲密布,細微滲透的包圍過來。於是蒼茫獨行,到孩子上班的地方,佯裝是路過,順道來看孩子。其實是很想聽聽孩子的聲音,看看孩子的笑容,重溫家人相聚之樂。但孩子都以忙碌、無暇,做了回報,留下孤伶的老父,承受希求兒女陪伴的落空。

老人回到家,知道: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人走(註一)。於是寫了一封信,也是第一封信,向孩子告別,離開了世間。

這結局,有一種令人說不來的「懂」。

《佛說無常經》提到:「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昔日養兒育女的歡欣,兒女圍繞的甜蜜負擔,都在兒女長大後變成只能回味,獨自承受歲月風霜的冷漠。

(圖說:現代多數人為孩子忙碌,照顧孩子的心力,遠多於照顧父母。)

另一部短片是以對照方式呈現。兒子還小時,承諾長大後要孝順父母,撫養父母;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努力奔前程,各自築巢,承諾似乎也無蹤影了。父母獨居,表面上身體健康,經濟過得去,似乎就是盡孝了。

這也讓筆者想到《論語》有一章: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雪廬老人《論語講要》解釋:子游問行孝之道。孔子答復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此意是說,「今之行孝者,唯說能養。」能養父母,這就是孝嗎?

孔子語氣一轉,便說:「至於犬馬,皆能有養。」能養,不是只有人,為人子可以做到,動物的犬、馬,也都能以其體力服事主人。如犬能守夜,馬能代勞,這也是能養。

「不敬,何以別乎?」犬馬雖然皆能有養,但不知敬。唯人能夠知禮,知禮則能敬。如果人子只能養父母,而不能恭敬父母,這與犬馬有何分別呢?

一盞孤燈,二三感觸,孩子小,無心的承諾,是不懂得如何兌現。現代多數人為孩子忙碌,投入順於自己孩子的心力,遠大於孝順自己的父母。偶爾也會打趣的問小孩子,長大後要不要孝順爸爸媽媽啊?小孩子都會聰明的回答:會。這是順口溜,無根的承諾。

承諾是要養護,承諾的言語有根,長大後才會發芽結果。而中國文化的聖賢經書,正是滋養茁壯最好的養分。年輕的父母或問:「這些經書,禮教約束人,沒有創新,不合時宜,不能與時代競爭。」這是沒有踏入經書殿堂,人云亦云的大誤解,殊不知經書中有豐富的人際相處,創新發明之道,教人如何優入而從容立足於世。

現代父母不遺餘力的,提供孩子多元的學習,以現代知識為主,稀釋了聖賢倫理的薰陶,必是有缺憾的。有再多的學問知識,若無倫理的基本滋潤,社會將逐漸無根,亂象就層出不窮、應接不暇,哪有餘力照顧到老人呢!

一棵小樹苗要有來自土地的養分,古人留下來的文化就如在地裡的養分,要與地氣接軌,才能茁壯。但願我們在教養下一代時,都能努力傳承優美的中華文化,以身教、言教來培育孩子曾經的「承諾」。

(註一:摘自龍應台《山路》一文)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