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教觀略說講記(二十七)   吳希仁講述 智光、懷德整理


 

分證即

第五「分證即」。《綱宗》云:「分證即者,從八人地至菩薩地,有七位也。」請看表解,第三、第四這兩地是三乘見道位,斷了見惑。藏教的見道位是須陀洹,通教則分兩個階位,所以是有開、有合。第五、第六的薄地和離欲地,把欲界思惑斷了。第七是已辦地,斷三界正使(見思惑的本惑)盡。第八支佛地,更侵習氣。第九菩薩地,行大乘菩薩行。從第三到第九,一共七個階位,都屬於分證即。

回到《綱宗》本文。第三名為「八人地」,為何用此名呢?諸位不要錯解,並不是八個人,而是說具足「八忍」之人。「忍」是一種禪定,原本須具足八忍八智,一共十六心,方能斷見惑。到第三地,則已經具足八忍,八智也已經有了七智。

「智少一分」,一分是什麼呢?苦諦下面的類智—苦類智,這一分尚未具足。雖然尚未具足,卻都是在入定觀行之中,此名「無間三昧」,當中沒有出定、間斷。要觀四諦,起十六行觀,一定要入定來觀。在入定當中,因為只剩下一個苦類智,等十六心的定慧具足時,就斷八十八使見惑,入第四見地。這個時候「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此名「十五心」。

換句話說,八人地是在斷見惑之前,一旦斷了見惑就入見地,而這兩地合起來都屬於斷見惑的階位。通教階位分得較細,把見道位分成一前一後,其實都在無間三昧中。

接著看第四「見地」。「八智具足」,就是十六心具足。所以「頓斷三界見惑」,八十八使的見惑是一次頓斷。「發真無漏」,開發真諦法性,而得到無漏的智慧。「見真諦理」,真正見到真諦之理。「即三乘見道位」,三乘人來到這裡都算見了道。「與藏須陀洹齊」,與藏教的須陀洹初果相同,都是斷見惑八十八使的階位。論斷惑是齊,但在解悟上卻是天淵有別。

第五「薄地」。三乘人來到這裡,因為煩惱漸漸薄了,欲界九品思惑已經斷了六品,剩下後面三品,只能滋潤一番生死,故稱為薄地。這個階位跟藏教的二果斯陀含齊。斯陀含名「一來」,因為還有後三品的思惑未斷,必得再來欲界的人天二道一次。

第六「離欲地」。「三乘斷欲界思惑盡」,把九品思惑都斷盡,不必再到欲界來了,故名離欲地。「與藏阿那含齊」,藏教的阿那含名「不還」,已不會再到欲界來生死輪迴,而是留在色界的五淨居天準備斷七十二品思惑。

第七「已辦地」。來到此地的通教三乘人,「斷三界正使盡」,將見思二惑都斷乾淨,最重要的生死大事就辦好了。「如燒木成炭」,就好像燒木頭,剩下木炭,雖不能再燃起旺火,但你若再用火烤它,它還是會有一點熱,因為還有習氣在。「與藏阿羅漢齊」,這跟藏教四果阿羅漢的位次是平等的。「聲聞乘人止此」,通教是三乘聖人共秉共學,聲聞乘人到此地就停止了。所以前七地是共聲聞,後三地就無聲聞人的分了。

「八者,支佛地」。即證到辟支佛果,這是緣覺乘。「中乘根利,兼侵習氣」。緣覺乘人開發真諦法性,得到無漏智慧,功德力比聲聞人大,所以能夠進一步侵破習氣。這在經典中比喻為「燒木成灰」,他的智慧功德力就好像較強的火力,一燒不但木頭變成炭,而且還進一步變成灰燼。若變成灰燼,不管你再怎麼點火,都不會起火紅,也沒有熱氣。雖沒了熱氣,但是灰還在那裡,這表示什麼呢?習氣是不會起現行了,但是還留有影子。「與藏辟支佛齊」,這跟藏教辟支佛的階位一樣。

菩薩地

接著看第十五表,專門詮釋「菩薩地」。《綱宗》云:「九、菩薩地者,大乘根性最勝最利」。這是菩薩乘,他的根性特別殊勝、銳利,就好像刀子一樣,一切就能切到底。同樣以體空觀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但是他所開發的真諦法性,得到的無漏智慧,功德力更勝於緣覺。「斷盡正使,與二乘同」。雖然斷見思本惑與聲聞、緣覺相同,如果要入涅槃,就可跟二乘人一樣;但是他發了菩提心,誓願要自度度他,所以不同於二乘人,他不會就此滯著在真諦的涅槃樂上,而掉入涅槃坑,他能從空出假。

何謂「出假」?就是指廣度眾生,行菩薩道。因為能「不住涅槃」,他不滯著在真諦涅槃上。

「扶習潤生」,他發過四弘誓願,曾經發菩提心,所以就以自己的誓願力,扶起遺留下來的見思習氣,以此來滋潤生死,又投胎到三界裡頭來。他來到三界如何行菩薩道呢?

「道觀雙流」。「道」指「化道」,即度化眾生之道,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法門無量誓願學」。「觀」是「觀行」,即以體空觀,觀真諦理,所謂「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如此化道與觀行,即自利和利他,同時並行。

「遊戲神通」,他來到世間,就好像遊玩做戲一樣,能自在變現各種神通,此乃因斷了見思惑,自然得到六種神通。以此來「成熟眾生,淨佛國土」,一方面成就度化眾生,一方面也莊嚴自己未來的佛國淨土。(待續)

(圖說:菩薩以自己的是願力,扶起遺留下來的見思習氣,以此來滋潤生死,又投胎到三界裡頭來。)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