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心更         心若


 

近年來,「都更」迅速而遼闊地展開,然而,我們居住的環境真的更新了嗎?

住在台中市水湳十幾年,最享受的就是騎車五分鐘就可以看見農田荒野,視野瞬間被解放,長長的路、遠遠的天,都接近地平線延伸著。我喜歡騎一條隱蔽的小路,看左邊的波羅蜜樹結果了沒,看畸零地的稻田從乾褐色轉為舒服的草綠色接著變成黃澄澄的一片,有時還可聞到莫名的花香,濃郁芬芳而又清新舒爽。

「都更」這個詞安在水湳這邊很久了,彷彿我們是未開化的地帶,沒有商業發展的誘因。水湳路和四平路之間圍住的大片草地廣場,茶餘飯後和家人閒聊談起,最期待能規劃成一片森林公園,或是圖書館也好。讓學生作文嘗試文案設計,竟出現令人驚豔、很想踏訪的文創社區、藝術公園、四季走廊和科技森林圖書館!

可惜人民的期望趕不上政府和地主的計畫。草場被鋪上柏油,已迫不及待開張了停車場;隱蔽小路的左邊搭起高高的鐵皮,樹被砍除、稻田荒蕪,準備整地建設;郊區的田地及菜圃果園,也一一被「都更」的怪物入侵啃食。家人感嘆的說:「臺中真的需要那麼多房子嗎?還犧牲了大片的田地。近來環保團體鼓勵多種稻,稻田可以調節大地的溫度啊!」

雪公曾說:「過去,地不長五穀,長出金元寶都不行,沒了五穀,人就得餓死。」現今,人們視田產寸土寸金,鏟地為廈為工廠,地長出的不再是糧食而是金錢,彷彿賺到了;但在未來,實需花更多錢在必定匱乏的食物上,為求生存更須砸重金修復環境。這樣的都市更新真的變好了嗎?

事實上,這我根本也脫不了干係─共業嘛!說真的,表面上是喜愛大自然,但生活有多少時間主動親近甚至愛護環境呢?還不是成天窩在電腦、電視前,或是去賣場、便利商店消費,坐享掠奪資源、破壞環境的成果。一方面欣羨著林木田野的清淨地,卻又迎合鼓吹著慾望的侵蝕,怎能期望反轉時下貪婪擴張的現象呢?

不單單是環境,時間、錢財、心力也都如此,隨著時代的潮流,流行和科技不斷更「心」,開發出大片的空間給臉書、LINE、豐富多元的手機APP、熱門的影音戲劇、風波不止的新聞八卦……。一如都更,這畢竟是社會的趨勢,似乎無法抵擋。

嘗聽一位法師說,要懂得分配、投資錢財。乍聽之下覺得很怪,師父談理財?好像有點違和啊!原來,是指除了自己的生活費及儲蓄投資,還要固定撥出一部分來孝養父母、樂捐行善,同步培福。時間心力也是一樣,無可免俗地從事外在的社會交流之餘,應當分配固定的比例在自己的心地和能力,行定課、聞佛法、利眾生,這樣的「心更」才不會顧此失彼,方能全面發展。

人生不能只是酬業,雪公致力於自他事業是如此繁重,仍堅持著:「余之功課,無論多忙,必定要做。」因為這才是當務之急啊!畢竟,在這場人生中花那麼多精神,「若眼前不能消災免難,將來不得往生,則是一場胡鬧」。

所以,政府進行他們的都更,我們也可出一分力進行學佛人的都更、心更,用善行、清淨心回向給大環境,用佛號、定課長養心地的寶樹蓮池。

(圖說:學佛人應在心地和能力上進行「都更」、「心更」,行定課、聞佛法、利眾生,淨化身心環境。)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