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有梅花便不同         如實


 

某日在雜誌上看到一則百年古厝改建成民宿的文章,立即吸引了筆者的注意。吸引的不止是建築物,更是主人在大學時,不迷失於文憑與學歷的體制下,毅然以保存傳統建築文化,融合現代的建築素材,回鄉改造,讓荒廢在八百多公尺山中的深深庭院,變成會說故事的三合院,成為人們放鬆緊密工作,願意多留連徜徉的地方。

一群摯友,欣聞此境,於是結伴前往,轉換一個完全不同於平日情境的步調,來一趟簡樸慢步之旅。

旅遊,擺脫固化的時空塵俗,總是令人期待和歡喜。但是若在吃喝遊樂中度過,又覺得空虛。於是出發前想著:這一行人,彼此之間的友誼已建立,應該更進一步的來增進道誼。何不趁這三天二夜的時間,摘錄幾則祖師法語,於平日不易集合共勉,正可以利用這機緣,密集的、有脈絡的以道交心。此構想獲得大家一致的回響。

車子駛過密布的竹林,來到整潔古意的三合院,灰瓦木梁,白牆紅磚,青苔石階,綠意老樹,洩露了滄桑,卻也道出了生機。大家浸潤在這優雅的環境,抖落一身的塵埃,平日的許多造作束縛,彼此似乎有感染力的在解索中。於是集聚在書房,圍繞著古桌,話匣打開了。

平日念佛功夫為何不得力?學長引出憨山大師法語:

「尋常如推空車下坡相似,只管滾將去,何曾著力來?如此用心,不獨今生無驗,即窮劫亦只如此。及至陰境現前,生死到來,依然眼花撩亂,卻怪修行無下落,豈非自誤自錯耶?」

「字字心心,著力挨磨,如推重車上坡相似,渾身氣力使盡,不敢放鬆絲毫,寸寸步步,腳跟不空。如此用力時,只逼得妄想流注,塞斷命根,更不放行。到此之時,就在正著力處。」

大家一來一往的反省、討論,對自己念佛不著力,如推空車下山坡,全是滑口而過,找到了癥結點。然而念佛要念出紮實,必須要有「見諦」的加溫;一知半解,是很容易被時下神通、速成的言論牽走的。選擇正法的教材,聽聞正法的經筵,具有擇法眼,就會有見諦。見諦未全則雜,未精則執,未神妙則跡。那見諦如何培養呢?

蕅益大師曾對一位居士說,經云:「譬如高原,鑿井求水,若漸至泥,去水必近。」儒亦云:「有為者,若掘井九仞不及泉,猶為棄井。」以掘井做為譬喻,勉勵學人「文字如土,聞慧如溼,思慧如泥,而修慧泉也。」研究一門功課或一部經,要聞思修三慧具足,番番研讀,功深力到,幽泉迸出,自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清冽香泉。

為何念佛還要研教理?如掘井般這麼辛苦!

因為學佛的源頭在經教,如果不是佛陀金口所說,明載於書冊,凡夫眾生從哪裡知道十萬億佛土之外有阿彌陀佛?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就提到:「必須以教印證。不與教合,悉邪也。是故學儒者,必以六經四子為權衡。學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為模楷。」

學佛人若離開三藏十二部,則見諦未全、未精、未神妙,掘井就永遠掘不到泉水,只是泥土而已;一切言行教法,皆要以佛經為依歸,才不會盲目修持,也才知自己的程度;程度是要經由修行,勤心求索,如推重車上坡,不敢放行,才會有功夫。

行程進入尾聲,三天的尋幽訪古、步賞茶園外,更歡喜的是安排時間互相切磋,引了明末三位大師的法語,做為修學的導引、修學的油燈。講者點出修學何以不得力,問者問出重點,如何避免困在泥沼中。有講述,有發問,一場完整的學習盡在這院宅幽林的行旅中。大家異口同聲:尋常一般旅遊樂,才有梅花便不同。

(圖說:在整潔古意的三合院,以明末三位大師的法語,講述,發問,共尋修學的源頭活水。)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