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的母子情    瑞華


 

    老母囑曰:「汝善以道自愛,無為我憂,今亦與汝長別矣。」

 

  憨山大師,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法號德清,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母親洪氏,是虔誠的佛教徒,大師自幼與母親感情濃厚,常隨母親至寺院禮佛。十二歲時,母親送他到報恩寺依西林永寧和尚誦習經教,並學習儒學及古文詩賦。十九歲那年,大師便發心跟隨西林和尚學習佛法。

  他把出家學佛的事稟告父親,但卻遭到了父親的拒絕,只好又去請求母親,母親說:「既然他有這樣崇高的志願,我們做父母的應該讓他去!」於是就在十月間,把他送到報恩寺出家去了。

  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神宗不滿意皇太后為佛事耗費巨資,這樣就遷罪於大師。大師剛從北京回到山東牢山,就被捕下獄,以私創寺院罪名充軍去廣東雷州。

  往雷州途中到了南京,已是十一月,在長江邊與老母親訣別,作《母子銘》並序,內容是這樣的:

  德清因弘揚佛法而招引災難,冒犯聖上,皇上大發雷霆。私下猜想:老母聽到後必然驚恐萬分啊!所幸承蒙皇上恩恕,沒有判死罪,反而派遣我去防守雷陽。途中經過故鄉,迎接老母,相見於江上。

  一見老母,她歡喜談笑,聲音清澈宏亮,心裡沒有絲毫滯礙的念頭。於是問老母親:「當您聽到孩兒在生死關頭,難道就沒有憂慮嗎?」

  老母親說:「生死本來就有定數,我自己的生死都不憂愁,何況是你的呢?但是人們傳來的話不清不楚,我對於這件事情又沒有決定的見解,只是覺得有些懷疑罷了。」

  母子倆就這樣坐著談話,一直到天亮,即將永別時,老母親叮囑說:「你要好好的以佛法大道自愛,不必為我憂愁,現在就和你分別了。」母親說完,頭也不回,歡喜踏上歸途。

  我因此感慨,天下為人父母者,若都這樣,豈不是頓然就斷盡死生的情執了嗎?於是下筆作了《母子銘》:

 

  母子之情,磁石引針;

  天然妙性,本自圓成。

  我見我母,如木出火;

  木已被焚,火原無我。

  生而不戀,死若不知;

  始見我身,是石女兒。

 

  母子感情,像磁石吸引鐵針,是天然妙性,本來就圓滿天成。

  當我見到母親,就像是木頭生出火般產生親情;如今這段緣分已如木頭燒盡,所生親情原來無我。

  生時不戀眷,死時若無其事,這才知我的身體,像是石女所生的兒子,虛幻不實!

  當憨山大師的母親與他相見道別時,不像一般人抱頭痛哭,離情依依,反倒把愛別離看淡捨下,是一捨。把兩人的生死置於度外,認為是業力因成,是二捨。勉勵大師以成佛道,救度眾生為己任,捨離個人的榮華富貴,是三捨。如此難捨能捨的大智慧,無怪乎教導出大勇氣、大慈悲的憨山大師。

  周朝八百年的根基,國祚永常,也是靠著三位母親:太姜、太任、太姒的賢德智慧。她們教養的孩子:文王、武王、周公,成就了周朝的大業。為人父母,教育子女時,能以這樣的母親做為典範,才能利益廣大眾生。

(圖說:憨山大師以私創寺院罪名,遭充軍廣東雷州,大師隨緣度化,並中興南華寺。)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