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捨度群倫    濯生


    菩薩,於惡人所起慈悲心,深於善人。(《菩薩戒本經》)

  世間因果,錯綜復雜,誰能一刀兩斷?美國海豹部隊擊斃了賓拉登,紐約街頭大事慶祝稱賀,恐怖攻擊是否就隨著賓拉登的死,消聲慝跡了?死了一個賓拉登,卻多了一個更凶惡的伊斯蘭國。個中因果,不是一個殺字得以了結的。闔閭派專諸用魚腸劍,刺殺吳王僚,闔閭稱王後,日盛驕橫,命奸臣伯嚭多次加重賦稅,只為建造享樂用的宮殿姑蘇臺,並疏遠百姓愛戴的太子、伍子胥與孫武,造成大量流民出逃吳國,造成吳國更大的動亂。

    不以「殺」結下不解之怨

  殺戮,如外科手術,看來果敢明斷,一次解決,殊不知使因果關係更糾結不開,擰得更牢,更加複雜難斷。

  琉璃王率兵滅釋迦族時,釋迦族武藝高強,「或射耳孔不傷其耳,或射頭髻不傷其頭,或射弓弦不害其人,或射鎧器不傷其人,或射床座不害其人,或射車壞輪不害其人,或壞幢麾不害其人」,釋迦族因受佛教化,全族不願以殺止殺。

  有位童子看不下去,登上城樓,他一人就將琉璃王的軍隊射殺到退避三舍。卻遭釋迦人喝斥說:「你這年幼小兒,何故侮辱我釋迦族的名聲?怎不知我族修行善法,連小蟲都不害,何況是人!我們釋迦族一人能敵萬人,但殺人要墮地獄,生為人也會短命。你趕快離得遠遠,不要再待在這裡了。」釋迦族甘心受戮,從此與琉璃王的恩怨情仇一筆勾銷,不願以「殺」再結下不解之怨。

(圖說:釋迦佛,聽說琉璃王起兵要攻打釋迦族,坐在路旁的枯樹下,表示日後將少了釋迦親族的蔽蔭。)

    慈悲對待造罪眾生

  世俗戲劇,愛好搬演「有仇必報」的劇情,見劇中善人受罪,如有切膚之痛。見惡人受懲,觀眾雖知是戲,不免暗自高興,心頭有「總算出了一口惡氣」的快感。凡正人君子,見人惡行,嫉惡如仇,但這種有失平衡的情緒,與心性之道是不相應的。

  讀了蕅祖〈慈悲緣苦眾生論〉,這「嫉惡如仇」看似正義的心情,真讓人慚愧。蕅祖以為,惡人迷失本性,造作眾罪,已經很可憐了,我們眼看著惡人落網,悽惶害怕,耳裡聽著惡人討饒,不僅不關懷,還拍手稱好,如何稱得上是「拔苦與樂」的佛弟子?沒有慈悲,因為少了慚愧。心、佛、眾生既然三無差別,何忍看有佛性的眾生落難,而不拔其苦,與其樂?這就是沒慚愧心。

  季康子煩惱國裡壞人太多,請教孔子可否「殺無道以就有道」?孔子直接答復他說:「子為政,焉用殺?」你有沒有先試著「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上位者若有德有禮,說不定就能如風行而草偃,感化無道之民。刑殺,那是用盡各種辦法之後的不得已之策。

    勸游擊隊走出叢林

  中美洲的哥倫比亞,半世紀以來,游擊隊與政府軍衝突,導致二十六萬人喪生,四萬五千人失蹤,六百九十萬人流離失所。政府發現,用軍隊槍砲永遠不能與游擊隊溝通,他們找了位在倫敦用「創新方法與人溝通」的一個廣告公司,以脫離游擊隊的生命故事,向游擊隊喊話:「其實你們可以像這些人一樣自由、和他們擁有一樣的權利和幸福。」這個方法真的奏效了,一個游擊兵因此走出叢林。

  廣告公司搜集民眾想交給游擊隊的訊息,例如:有人留了張字條要他們逃跑、有人拿出了孩子的糖果和餅乾、有人拿出了信教的珠鍊……。這些東西裝進一顆顆浮球裡,和藍色的燈串,沿著河川的上游漂流而下。每六個小時,就有一個游擊隊員退出叢林,回家過節。

  他們還趁著世界盃足球賽時,向游擊隊釋出善意說:「為你們留了一個位置,一個孩子的位置、一個公車上的座位、一個播報員的位置、一個看球賽的位置,在各式各樣的地方都留下了你們的空缺,如果你願意,請你走出叢林。」有一萬七千名的游擊隊員走出叢林,結束長年累月的抗爭生活。二Ο一六年,雙方放下槍炮殺伐,終於簽署了停火協議。

(圖說:哥倫比亞政府,以溫馨訴求,勸游擊隊放下武器,走出叢林,結束半世紀的內戰。)

    心惡招感傷人之物

  驚蟄後,天氣漸漸燠熱,家中少不了蚊蟻虱蚤等惱人的小蟲,如何解決?許多人都會考慮噴殺蟲劑,以消毒除害。印光祖師則教人當改變「消毒」的舊思惟,因為「猛獸毒蛇蝗蟲之類,均由人心凶惡,故致傷人。」若能向猛獸毒蟲念佛,並教一切人各自念佛,這些惱人的小蟲當自動消失,豈「殺之而能為民除害乎」?

  祖師舉一例,有一位小女孩,買一隻拍蠅器,見蒼蠅就拍殺,不多久,全屋子都被蒼蠅扒滿。小女孩的祖母見狀,打開所有的門窗,然後至心念佛,說也奇怪,原本扒在屋子裡的蒼蠅統統飛出去了。印祖認為小女孩還是有善根,祖母用這個方法阻止她的無知殺業,否則日日拍蠅殺生,那是會損壽命的。

  佛法講因果,因緣果報的真相,千絲萬縷不可思議,不明因果的來龍去脈,最佳之策莫過於「因果自應深信」。佛門自古以來,從未用「殺」擺平一切風波,未曾發生如十字軍的東征、或是什葉派不容遜尼派的兩伊戰爭。在娑婆世界,靠殺伐不能調理大眾,也不要奢妄有惡因緣去之而後快的一天。孟子信心十足的說:「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自有其深邃的道理,由不得人不信。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