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西漢
●封底設計/願捨
玉璧形作扁圓,正中有孔。可分為大璧、穀璧和蒲璧等。大璧徑長一尺二寸,多為天子禮天之器,如《周禮.春官》中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禮天需用蒼色圓璧,象天之義。穀璧為子爵(公、侯、伯、子、男之貴族)所執,飾以穀紋,取養人之義。蒲璧則男爵所執,雕飾蒲形,蒲為席,取安人之義。三者通稱「拱璧」,因上朝或出巡時拿在手上,作為身分證明。另有繫璧,形式較小,為隨身佩戴之物。
此器外徑二○.六公分、孔徑五.九公分、厚○.四公分,分內外兩圈。內圈雕飾穀紋,外圈則為兩組龍鳳紋,上下位置刻鑿正面龍顏,可見眉眼與鼻。鳳鳥自龍眉中出,簡練優雅。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