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教觀略說講記(三十三)
●吳希仁講述 ●智光 懷德整理

轉入、接入、同位、會歸

接著看第十八表(甲)「四教轉借釋疑」:因為講到「被接」的道理,順便介紹一下四教會通的情形。

天臺智者大師統攝一切教法,歸納成藏、通、別、圓四個化法,這四大綱領並非全然獨立,因為佛度眾生是不思議化,靈活運用這四種藥方,或增或減,沒有一定。所以藏、通、別、圓彼此關係緊密,但又錯綜複雜。為了釐清這些關係,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就論述到「轉接同會借」這五種關係。此處不能詳細說,只簡單加以介紹。

第一曰「轉」,即轉入。前三教(藏、通、別)在修行過程中,當伏住見思惑時,就有可能轉入後面的通、別、圓教。為何不稱為「接」而名為「轉」呢?因為在伏惑階段,還不穩當,進退仍不一定。

第二曰「接」,即接入,指通別二教在斷見思惑時,被後面的別圓二教來接。通教必須斷見惑、思惑時才被接,斷了惑已是聖人,故通教是「接聖不接賢」;別教中人,若只斷見惑或思惑,或見思惑全斷,仍算是賢人,必須斷了根本無明才是聖人,故別教是「接賢不接聖」。

別教的菩薩登地才算聖人,即證道同圓,已經證到法身,與圓教相同,這就屬於第三「同」,同位,即斷惑的情形相同,而不是「接」了。

第四曰「會」,即會歸,佛未講《法華經》之前,依照前三教修行,修到當教的哪個地位,就只能屬於那個地位;但佛一講《法華》,是開權顯實,藏、通、別這三權就都會歸一實。例如在前三教修行過程中,若達到伏見思惑的位子,就會歸到圓教伏惑的位子,即五品位;若是斷見惑的位子,就會歸到圓教人斷見惑的位子,即十信中的初信位;依此類推,乃至別十地,斷十品無明位,即會歸圓教的十住位,這就是證道同圓。

轉四種借位

第五曰「借」,即借位。佛說法是契機施教,所以四教的修證階位,他有時會靈活借用。

譬如第一種「借別明通」,借著別教的階位,來說明通教人的斷證。這種情形在唯識的經論裡最多,如云「歡喜地斷見惑」,歡喜地是圓教的第一地,不是已斷根本無明了嗎?怎麼說只斷見惑呢?其實這是借別明通,若能了解這個,就不致有所疑惑,而誤認為經論有錯。

第二種「借藏明別」,借著藏教的階位來說明別教人的斷證,這在般若經典裡也常常看到,如云「須陀洹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須陀洹只是初果聖人,為何說是已證無生法忍,破無明、見法身的菩薩呢?其實這是「借藏明別」的關係。

此外,還有第三種「借圓明別」,借著圓教的階位說明別教人的斷證,譬如經典上說:「初住能現八相,猶有微苦。」原本別教必須登到初地,才能示現八相成道,而圓教則是初住就行;然而又說「猶有微苦」,這是別教才有的斷證現象,可見這是借圓明別。

另外還有第四種「借別明圓」,借用別教的階位說明圓人的斷證。如《仁王般若》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三賢指的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聖就是十地的菩薩,他們都住在實報莊嚴土上,這是圓教人才有的境界,但是他卻稱三賢,只是賢人而已,這是別教的階位,所以是借別明圓。

化法四教權巧方便

為何要這麼複雜呢?這是因為將來想要接通入別,就得先借別明通,先為通教人種別教的善根。將來想要接別入圓,就先借圓明別,為別教人種圓教善根。乃至想要含別於通,所以須借通以明別。想要含別於圓,所以須借別以明圓。所以研究佛學若不知有「轉接同會借」的錯綜關係,對於不同經論所說的斷證階位,難免就會產生疑惑。

接著看講表(甲)「四教轉借釋疑」下面,這裡借用三位祖師的法語稍作解釋:第一位是六祖慧能,他在《六祖壇經》中說:「法法皆通,法法皆備」,但是卻「無一法可得」,這才是「最上乘」。這是說明我們要善用法門,自度度他,所謂翠竹黃花無非般若,但又不能執著在這些法門上。《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所以彼此要善加會通。

第二位是臨濟宗開山祖師義玄說:「識取綱宗,本無實法」。臨濟宗在接引人的時候,立了「三玄三要」的綱宗,其中有方便法、有真實法,有照、有用,但是也不能執實。因為法無定法,才是真正的妙法,所以必須要能靈活運用。

第三位永明延壽禪師,是禪宗的祖師,同時也是淨土宗的祖師。他舉比喻說:「得鳥者網之一目」,抓鳥的人只在整片網中的一個網目抓到了鳥;「收功者棋之一著」,下圍棋最後定輸贏,也只在最後一著的棋子上贏。既然只在一著上,是不是只下最後一著就行,前面都不用費功夫了呢?抓鳥只在一個網目上,是否就用那一個網目就行呢?這當然不行,其他網目都不能廢,其他棋子也都不能廢,「不可以一目廢眾目,不可以一著廢眾著。」

因此研究天臺教理,藏、通、別、圓四種化法,等於四大綱宗,而其中又有「轉接同會借」等種種權巧方便,錯綜複雜的關係,我們也不能不知道。

(圖說: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論述到「轉接同會借」這五種關係。)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