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小劇場:變身時刻 ●心若

有時候會發現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平時活潑好動、骨頭簡直軟趴趴的小朋友,一坐上鋼琴椅,或是拿起毛筆、入座棋桌,身體瞬間打直,架式十足,自然凝聚而成一個才藝空間,身在其中,判若兩人。

「旻姊~記得我姊那個小調皮嗎?真是太神奇了!他簡直變了個人哩!」靜文興奮地跟朋友分享最近的新發現。

上個週末,靜文買了點心到姊姊家,出乎意料小調皮竟然沒有撲過來黏著她,四處張望,原來小調皮正坐在窗邊「沉思」。只見他左手拿著棋譜,右手捻著一顆白棋,目光在黑白點點的棋盤格上快速移動,彷彿身在戰局,膠著著下一步的未來性。

靜文好奇地問身在幼教業的朋友,這種「身心的切換」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似乎也不只是「專注」,看電視、玩手機、嗑漫畫的「姿態」絕對不會那麼「專業」吶!

旻姊腦海中浮現出才藝班那些練習樂器的小朋友,真的,一旦跨越勉強後,進入音樂教室、一到上課時間、觸及心愛的樂器,另一種面貌就隨著時、地、人、事、物等因緣和合,讓人們,包括小朋友自己,看見了不同的可能性。

「我想,這應是跟人的興趣、喜愛,或是拿手絕活有關。人們在其中得到的反饋,不單單只是被動的享受或滿足感,還有探索、嘗試的樂趣,和付出的踏實感,進而產生自我提升的能量,自然精神飽滿、氣勢昂然。」

才說完,旻姊卻想起那些半途而廢,以及只在那些時刻「變身」的小朋友,於是又換了個角度來討論:「生活中如果沒有『學習動機』在背後支持著,單靠『感覺』,其實所學有限啊!興趣固然可以引發進取的心,然而,一旦『感覺對不上』,就不易走得長遠,恐怕也會錯失其他學習的機會。」

靜文重重地點點頭,看看身邊真正能長久游於藝的人,必然都是「有目標」、對自己「有要求」,因而延伸成為能落實在生活上的精神作用。若是將才藝視為「附屬」的點綴,那在其中產生的效應與轉變也只是有限的,甚至更多的反而是副作用。

旻姊語重心長地說:「其實不只是小朋友,我們何嘗不也是受到愛惡的影響,無法平等對待一切?以至於在生活中跌跌撞撞,遇到自己喜歡的順境才精進向上。然而不順遂的逆緣才是實際上更常面對的,若隨順自己的愛惡來行事,必然只有退轉的結果。但若藉著愛好產生的優勢,發展對每件事都如此態度,想來必定可為。」

「嘿!原來這樣可以吃掉整條龍!哦耶!」變身為棋士的小調皮,打棋譜學到一招而歡呼的聲音在靜文耳邊響起,另一聲歡呼則是他終於發現小阿姨和點心的驚喜。

若能掌控自己的愛惡,善用這種「切換」的能力來應對各種生活境遇,不就可以面面俱到了嗎?靜文細想著朋友的話,回憶著「兩個版本」的小調皮,不禁笑了笑,若有所會。

(圖說:身在才藝空間,坐上鋼琴椅、拿起毛筆、入座棋桌,小朋友身體瞬間打直,架式十足,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