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與求富貴不同途 ●鞭鼓生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孔子云:「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榮華富貴錢財名利,世間人那位不愛?聖人教我們,求富貴,必須以「義」為前提,「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千百年來,多少人為了富貴,巧取豪奪,爾虞我詐,泯滅天良,喪盡人格。而孔子鄙棄這樣得來的富貴,認為不義的富貴,猶如天上的浮雲,不值得追求。

再深入一點探討,求道跟求富貴是不同途的。求富貴,要一再地堆疊欲望,食要山珍海味,衣要綾羅綢緞,住要豪宅名門,行要寶馬香車。求道則是不同方向的用心,雪公云:「凡夫之身,業重障深,終日為煩惱所牽。雖聞佛法,僅為因地學者,日常一切均應簡素,力避塵染,惟恐妨害道心。」求道者,日常一切生活均以簡素為重,力避塵染,放下攀緣,不奢華,不排場,要一層層地剝離欲望。從身口意三業,自我莊嚴起,凡是舉手投足、一言半語、起心動念,令離一切惡行煩惱,務求三業清淨。

《四十二章經》言:「豪貴學道難」豪者富也,貴者高爵也。眾生享受富貴,則迷於生死,難發道心,故富貴為八難之一。求道人要看破:「人間富貴花間露,紙上功名水上漚。」富貴名利能給人帶來優越的生活和煊赫的地位。然而,君不聞:「富貴險中求,榮華難中得。」一個人要求得富貴與榮華,必須用盡所有心思與精神,奮力一搏地面對種種危險與難關,以期達到目標。為了擁有這些短暫耀眼的生活,在因因果果中,又將會造作出多少的惡業?拉扯出多少的業力?還要付出什麼樣的酬償呢?

身外之物轉眼成空,千萬別迷惑於稍縱即逝的名利富貴,而忘了生死大事。既聞佛法,莫可空過。欲求解脫,機在今身。要知,一家富貴,千家怨。三途壽長,易入難出。還是,隨緣盡分,安貧樂道地走下去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