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實勝多虛大巧不如拙(上)
——注重己躬實行的印光祖師 ●淨軒
「少實勝多虛,大巧不如拙。拙若到極處,巧者皆為屈。」(印祖)

根據內政部宗教輔導科調查,臺灣百分之三十五人口自視為佛教徒。換言之,臺灣兩千三百萬人口中,約有八百萬人學佛。如此看來,佛教在臺灣應是蓬勃發展,氣象萬千才是!但仔細觀察身旁往來學佛的朋友,一身的煩惱習氣,偏陋我執,與佛陀教導我們伏斷煩惱習氣、求了生死、成佛道,竟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愈走愈遠!

問題出在哪裡呢?明末蕅益祖師講得直接了當:「儻名關未破,利鎖未開,藉言弘法利生,止是眼前活計。一點偷心,萬劫纏繞。縱透盡千七百公案,講盡三乘十二分教,興崇梵剎如給孤獨園,廣收徒眾如無相好佛,無明業識不斷,俱為自誑自欺。」學佛的人無法看破名利關鎖,表面上看來在弘法利生,實際上只是圖謀人世間短暫的福報罷了!內心尚存著在這人世間要成名謀利的念頭,卻不知這就是讓人生生死死輪迴不已的根本啊!如此學佛,即使佛法講得如何絕妙,硬體設施蓋得如何宏偉,信徒如何的多,卻與降伏斷除自身惑業毫不相關,可說是自欺欺人。

要如何學佛才不致誤入歧途呢?民國初年淨宗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一生韜光養晦,不作排場,不圖虛名,並以此開示告誡求法之信眾。茲從往來書信內容,就學佛者日常生活、學佛者之濟度眾生事業,以及學佛者之解行功夫,摘錄數則與大眾共勉之。

(圖說:老實修行,做的事即使很小,也能得到真實利益,如同一滴雨水,必能滋潤一隅之地。)
學佛生活
(一)不發虛願不說空話

學佛,要不發虛願,不講大話,隨分親躬,老實修行。印祖答復德誠居士書說:

「若平日行得到者,則可說。行不到者常說,久則著狂魔。只顧說空話,一毫也不行,若不痛改,定規魔死。

汝與關東一後生,直似一母所生。其人函祈皈依,過二三年來函云,要遍通佛教各宗,遍通各國語言,要把佛法流佈全球。光謂汝所說者,從古法身大士,也做不到。汝是何人,何不自量?若仍不改,後必魔死。過二三年,決欲出家,光抱永不收徒之願,明道師招來出家。人頗老實,絕無勇猛勤學之志。事非己分,任何等需要,亦不肯代人之勞。

汝之話,說了就會做到還好。說了永世也做不到,向無知之人說,尚能令人或信或不信。向有知識之人說,人將看汝不值半文。」

平日生活舉止,恰可用來檢驗發願所說之話,若常說一些做不到的話,久而久之必定會著魔。有人發願要「遍通佛教各宗,遍通各國語言,要把佛法流佈全球」,印祖認為這些事,從古至今,即使法身大士示現也做不到,人不可以不自量力,否則著魔而死。有些話說了,一輩子也做不到,只能蒙混不懂教理的人,在懂教理的人看來,說這話的人是個一文不值的莽夫。

( 二)戒好張羅戒好結交

學佛人,平日貴在修除惡習,事事務實,不貪求名位,不要好張羅、好結交。印祖在〈復馬契西居士書七〉說:

「名者,實之表。有實有名,亦不為榮。何以故。以屬本分故。無實得名,辱孰甚焉。況欲張羅,動人視聽,必致遍登報紙,彼於表彰處,必加一番疑議,則成欺世盜名之實案矣。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以故不得不一再詳告也。

汝信心頗深,但好張羅,及好遊,好結交,實為修行一大障。且汝年始二十餘,即如此結交。後來佛學大通時,當日不暇給矣。祈沈潛杜默,則其益無量。戒之。」

印祖指導信眾學佛方法,在於各隨自己職責本分而修行,不需向外馳求。因實修而得到名聲,也沒有甚麼好榮耀的,因為修行是學佛者本分事,若沒有實修而空有名聲,應該感覺到羞愧才對。

妄圖虛名而沒有真實修行,是學佛的一大障礙。若能老實修行,做的事即使很小,也能得到真實利益,如同一滴雨水,必能滋潤一隅之地,若不能真實修行,就如同夢中吃飯,對於解飢餓沒有一點幫助。

(三)躬行實踐腳跟做去

學佛只重虛名,不老實修行,就是欺師瞞佛。內心常存欺人欺佛之因,早晚會自嘗苦果。印祖在〈復許熙唐居士書〉開示:

「若學佛之人,不以躬行實踐為事,則與世之伶人無異。在當場苦樂悲歡,做得酷肖,實則一毫也與己無干。如此,便是好名而惡實之癡漢,心欲欺人欺佛,實只成就其欺人欺佛之過。人尚不能欺,何況於佛乎?務須從腳跟下做去,方好。」

學佛的人,若沒有真實修行,那與演戲的藝人有甚麼差別呢?在臺上唱著佛陀譜的無生曲,演著祖師大德編的不死劇,演得酷像,令臺下人聽得如癡如醉,拍案叫絕,卻與自己一點也不相干。學佛,務必「從腳跟下做去」,步步都是腳踏實地。

(待續)
(圖說:學佛,務必「從腳跟下做去」,步步都是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