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史家司馬遷——太史公書(上) ●王令樾

人生有限,閱歷自然也有限,但卻是終生都要面臨待人處事的課題。於是,讀史書了解歷史,以古人古事豐富自我人生經驗,不失為增長閱歷的一條便捷之路。那前人的得失關鍵,正是你我生活課題上的最好借鑒;而那人事中的道理,更是後人學習後所可以擁有的智慧,所以細細品味古老史事,作為自我反省的明鏡,未嘗不是閱讀樂趣中的積極意義。

眾史中最具價值

司馬遷所著《太史公書》也稱《史記》,是眾史書中最受重視與褒揚的一部極具價值之書,不僅故事性強,而且有司馬遷解讀歷史的卓越見解。故透過此書,可一窺聖賢的德性、古人的言行、君臣的倫理、人事的成敗,讓今人見賢思齊,見不肖而內自省。

華夏民族自黃帝以來,就設官吏專管天地之事,地位極為崇高。此後,歷代史官掌管天文、曆法、卜筮,及史料的保管及編寫。這是為何這古老民族,一直有著豐富且詳盡的史事記載,寫成淵遠流長的歷代史書的緣故。司馬遷《太史公書》,不但創建了史書體例,更有著司馬遷的史識、史德、史才所展現的史觀與微言大義,成就其不同於後代史書的價值。

完成父親的遺願

司馬遷先祖,即掌天地的官吏。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漢武帝 建元年間作太史令。司馬遷十歲讀古文經,又博通群書。二十歲南下遊歷長江、淮水一帶,訪古述今,了解傳聞軼事。他旅遺跡增見識,而且瞻仰故人,訪問長老,聽聞傳說、故事。這種求真的精神,成就他作為史官的特有氣質。再則,十餘年的遊歷尋訪,使寫成的《太史公書》,不是史料編寫而已,而是一部將史料與人生閱歷、個人見識,透過學養、德性,融通後所成的著述。

司馬遷二十三歲做了郎中這個官,職位雖低,但近如漢武帝侍從,隨武帝出巡。三十六歲時,父親司馬談病重,於洛陽囑咐遺命。首先希望司馬遷日後作太史令,能盡史官的重大責任。其次希望他能立身垂名以顯揚父母,《孝經》說:「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這是達孝。第三是遺憾自身未能寫下戰國至漢朝開國以來的大事,斷絕了《春秋》述史的大義,希望司馬遷能代為完成這著述的遺願。司馬遷當下流淚承諾,成為他終生的志向。

忍辱苟活完成大業

司馬遷三十八歲做了太史令。四十二歲時,與公孫卿、壺遂修改曆法,完成太初曆,也就是夏曆,同時也開始編寫史書。四十七歲時遭遇李陵之禍,身陷監獄,後因李緒為匈奴練兵,誤傳為李陵,李陵妻子母親受誅外,司馬遷被改判死刑。依法可用贖金減罪,可惜他無此能力,也無朋友相救,所幸次年改受宮刑,終於能免於一死。

在此事件中,他體會到忠言逆君,政治冷暖,世態炎涼。更承受宮刑,嚴重傷害讀書人氣節的羞辱,這又豈容偷生苟活?但是他思及父親的遺言,必須完成著史的大任。雖不敢寫書自比《春秋》,但不能不以孔子的《春秋》為典範,仿《春秋》撥亂反正的精神,完成《春秋》之後五百年,再現存具微言大義的史書。於是,司馬遷毅然忍辱苟活,而以孔子所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惕厲自身。這是孔子述《春秋》時所說的話,闡述君子應立德、立功、立言,以利天下眾生,垂名後世,不可無德無能,一生無益於人世。故司馬遷堅定的要紀錄歷史,完成褒貶人事是非的這部典籍。

(待續)
(圖說:司馬遷博通群書、旅遺跡、訪長老、蒐軼事,這種求真的精神,成就他作為史官的特有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