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人心 ●瑞華

這個時代,遇到難解難斷的事情,往往訴諸法律,必得爭個輸贏才肯罷休。

若時間拉回周文王時代,將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象。當時,虞、芮兩國互相爭田奪地,久久未能解決。於是相約到文王那裏,請求仲裁。當他們踏入周國土地時,卻驚訝地發現,耕種的農人互相禮讓田界,道路的行人禮讓長者,還未見到文王,便生起慚愧之心,從此不再為田地而爭訟了。

明朝時也有一位梅國楨,人稱「衡湘梅公」。擔任固縣縣令時,有一位太監,贈送一副豬腳給梅國楨,希請為他追討債務。梅國楨烹煮了豬腳後,設宴款待太監。並叫欠債的縣民到面前,大聲斥責他。縣民稟告梅公說:「因家境貧窮,所以無法還債。」梅國楨喝斥他說:「大人的債務,你怎敢用貧窮的名義,就想賴債了?今天一定要償還,再遲疑的話,就會死在杖刑之下。」縣民哭著離去。這時,太監有些心軟了,面露悲傷的樣子。

梅國楨見太監的心軟化了,便把欠債的縣民叫過來,皺著眉頭說:「我知道你很貧窮,但是無可奈何啊!如今你沒有其他好辦法,只能賣掉妻兒,拿錢來還債。然而我是人民的父母官,怎麼忍心讓你們骨肉分離?暫且寬限一天,回去和妻子永別吧!這一生你們不能再相見了。」

欠債的縣民不禁嚎啕大哭起來,梅國楨跟著掉下眼淚,太監也不忍心的哭了起來,便打消收債的想法,將債券撕毀了。後來,梅國楨官拜侍郎,功名非常顯赫。

周安士說:「梅公既不順從太監的託付,也不傷了他的情面,使得一片貪暴的心,嘎然止住。這潛移默化的原因,全在於一念不忍的仁慈之心啊!」梅國楨很善巧的把人的惻隱之心引發出來,以同理心互相包容體諒,平息原本的爭訟。若非有大智大悲之心,斷不能圓滿此事。


(圖說:梅國楨以大智大悲,把太監的惻隱傷痛之心引出來,解了窮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