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雨則吉 ●洗心

詹體仁,字元善,福建浦城人。因協助剿賊有功,晉升太常少卿。當時的皇帝宋光宗,與太后有嫌隙,積疑成疾。詹體仁在朝堂上,引《易經》睽卦,勸諫宋光宗放下心中的疑情。

他首先陳述,父子之間有至極之恩,所以《周易》在「家人卦」之後,接著是「睽卦」。暌卦的上九說:「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壺,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疑到極處就會迷,凡所見者,都以為是盜寇,而不知實是自家親人也。

所以孔子《象傳》解釋說:「遇雨則吉。」群疑消亡後則吉。如人倫天理,雖有些間隔懷疑,但並無斷絕。當彼此未通暢時,不免抑鬱心煩意亂,像是一天都過不去般。等到那一天豁然醒悟,便如冰消雲散,全都釋懷了,如天地遇一場雨,何其和悅而暢達啊?(見《宋史》三百九十三卷)